营造团结奋进氛围 凝聚奋楫扬帆力量
——新华社掀起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热潮

2022-09-15 12:35新华社总编室
中国记者 2022年8期
关键词:新华社二十大总书记

□ 新华社总编室

今年,党的二十大将隆重召开。这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做好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道是新华社贯穿全年的工作主线,根据统一安排,在新华社党组直接指挥部署下,全体同志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身心投入,深入研究策划、精心组织实施、严格审核把关。截至7月底,分阶段、分重点、分主题制定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方案10余个,播发稿件2万余条(张),推出了《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近镜头·温暖的瞬间》《足迹—一路走来的习近平》等一大批镇版刷屏之作,充分宣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实践伟力,全面展现了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有力鼓舞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攻坚克难、开拓奋进、建功立业,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团结奋进、自信自强、国泰民安的浓厚氛围。

一、总书记报道浓墨重彩

新华社把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切实转化为精心做好总书记思想和领袖形象宣传的实际行动,充分发挥第一工作室统筹协调作用,不断提升总书记报道工作机制效能。截至7月底,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精心策划20余组重中之重选题,紧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播发各类形式报道1万余篇(组),文字单篇最高采用媒体达5.1万家,图片单张最高采用媒体近900家,对外稿件单篇最高采用媒体439家,超过300组融媒体产品被全网置顶。

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历史性贡献、世界性贡献,推出《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十个明确”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贯通中华文脉 照亮复兴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激活中华文化的历史性贡献述评》《激荡五洲四海的时代强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性贡献述评》等“三大贡献”集束式报道,既以宏阔视野和透彻说理占据思想制高点,又以丰富案例和生动笔触呈现基层实践、记录时代精神、讴歌人民创造,精彩描绘了伟大思想与非凡事业彼此辉映,科学理论与伟大实践相互激荡的壮丽图景,在业界和学界掀起传播热潮。

持续刻画习近平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形象,推出《近镜头·温暖的瞬间》《足迹—一路走来的习近平》《习近平的人民情怀》《习近平的文化情怀》等融合报道。《近镜头·温暖的瞬间》系列产品,聚焦总书记重要活动的精彩瞬间,以“特写照片+创意海报+故事叙述+音频短剧”形式,通过画面情景再现、当事人回忆重现、记者延伸解读,以有情有景有细节、见人见事见思想的细腻手法,讲述总书记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足迹—一路走来的习近平》系列微视频,通过大量独家权威的一手资料,将总书记从一名下乡知青成长为大党大国领袖的不凡历程娓娓道来,系统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逻辑脉络。《习近平的人民情怀》及“总书记和人民心贴心”系列配合报道,以总书记探访过的普通人之口,讲述总书记来时的故事和走后的变化,有力彰显总书记亲切随和的人格魅力,体现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境界和一心为民的领袖风范。系列报道一经推出被各大网站、端口突出展示,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破壁、出圈,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品牌效应,出现“追剧式”传播。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新华网专题页面

统筹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重要讲话报道,既采写《又乘春风浩荡时—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十年纪实》《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新时代答案—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百年大党推进自我革命纪实》等重磅纪实,全面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也组织“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当前经济工作”等评论述评,深刻宣传阐释总书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增强全党全社会对总书记思想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二、主题宣传形成声势

新华社始终牢牢把握新闻舆论宣传总基调,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统筹开展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今年1月初,即召集全社采编部门业务骨干,研究策划开年至全国两会前的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选题。2月中旬,再次组织集中封闭策划,制定“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重大主题宣传报道方案,明确两会后至党的二十大召开前的重点选题。后续,还围绕党的二十大前重要节点及重大主题进行专项策划、作出具体安排。

根据统一部署,新华社2月中旬起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栏,持续宣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成就与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截至目前播发各类报道1500余条(张),推出了《向着复兴梦想的新跨越—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述评》《新生活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各地稳产业促就业巩固脱贫成果观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击世纪疫情彰显“中国之治”优势》等重点稿件,深入展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取得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

在总栏目下,开设“奋斗者·正青春”“伟大变革”“我们的新时代”“老区新貌”“大美边疆”“非凡十年”等子栏目,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蹲点调研,综合运用融媒体报道形式,推出直播“十年扬帆再启航!”、Vlog“我们的新时代”、卫星新闻产品《卫星看中国》、“国家相册”节目《重访才溪乡》等,通过各地十年间的巨大变化和普通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梦故事,反映党领导人民攻坚克难、推进变革的生动实践,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与此同时,统筹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等上半年重大活动和重要节点报道,采写《以青春之我,贡献伟大时代—写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召开之际》《踔厉奋发守初心 迈向壮阔新征程—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钟华论:紫荆花永远盛开》等镇版之作,打造“相约北京”24小时全球直播、时政音乐视频《同心圆》、3D水韵大片《金光大道》等刷屏产品,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浓厚舆论氛围。

三、舆论引导稳妥有效

今年以来,面对各地严峻疫情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困难问题,新华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制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专项报道方案,完整、准确、深入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科学内涵、精髓要义、实践要求,全面宣传党中央和国务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有力发挥统一思想、统一目标、统一行动作用。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今年4月,新华社专门成立经济报道工作专班,有力统筹全社经济报道力量。运行3个月来,专班紧扣习近平经济思想和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突出选题策划高度、深度、厚度,推出一批集束式镇版刷屏之作。4月中下旬播发的《中国经济面面观》《当前中国经济十问》等一组四篇重磅述评,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全景观察中国经济,权威回应经济热点问题,从“账面”解读发展数据,从“市面”发现景气指数,从“人面”观察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基本面”透视中国经济的“时”与“势”。报道播发后,权威机关、部门机构、专家学者、市场人士和受众广泛关注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报道客观全面反映中国经济运行情况,聚焦经济热点问题,成为稳预期、强信心的标杆之作。

另一方面,新华社持续做好疫情防控报道,综合运用权威访谈、评论言论、图表漫画、视频音频等形式,深入宣传“动态清零”政策,播发《权威解答:“动态清零”和“零感染”有何区别?》《筑牢防控屏障 坚持就是胜利》《中国“动态清零”政策惠及世界》等报道,深入阐明“动态清零”的科学性、必要性、有效性,彰显我们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针对上海、北京、吉林等地疫情,按照统一部署加强组织指挥,全面反映抗疫进展,忠实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智库职责。上海抗疫期间,新华社从总社派遣记者增援一线,成立前方报道指挥部,连续奋战50余天,播发《扎扎实实朝着防控目标迈进—写在上海实现社会面清零之际》等报道8000余条,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旗帜鲜明地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

四、国际传播出新出彩

新华社紧扣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工作主线,精心组织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等重大外宣任务,播发《胸怀天下谋大同》《携手合作开创未来》等重磅稿件,把握政治高度,展现思想深度,通过情理交融的叙事,借助外嘴和小切口故事,全面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影响、力量和担当。

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制定“中国这十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说”“‘读懂中国’—外国人士的视角”等专项外宣方案,全面对外宣介中国新时代十年取得的非凡成就,播发《更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共谋发展》等宏观报道,展现自信、繁荣、开放的中国形象;推出《中国成就为发展中国家注入信心和力量》等权威访谈,传播中国声音、宣扬中国理念;制作《中亚小伙的汉语情缘》等小切口短视频,通过在华外国人的寻梦故事,生动展现“中国梦”的时代魅力。其中,重磅纪录片《郡县之治》及五集系列同题短视频,聚焦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中国县委这个“一线总指挥部”,通过讲述县委书记干事创业的鲜活故事,勾勒他们充满人情味和感染力的群像,让受众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基层治理成效。

在做好正面宣传的同时,针对美西方在涉疆、涉藏、涉港、涉台、涉疫情、涉人权等方面的污蔑抹黑,积极主动开展舆论斗争,做到见招拆招,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又开展系统性、颠覆性批判,打破美西方话语霸权。年初,针对英国军情六处负责人叫嚣“中国威胁论”,新华社制作微电影《0.07:无暇笑死》,以西方民众熟悉的文化元素为媒,戏仿解构007电影,创造性融合知名影视IP和国际时事热点,深刻揭批美国监听盟友、恶意打压中国企业、肆意散播“中国威胁论”等斑斑劣迹,辛辣讽刺了英美情报机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虚伪嘴脸。报道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上线后,被法新社、今日俄罗斯、美国福克斯电视台和《泰晤士报》《卫报》等近百家境外媒体转载,引发海外受众强烈共鸣。

五、报道品质精益求精

为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今年以来,新华社从转变文风、技术赋能、扩大传播等方面入手,努力打造与党的二十大历史方位相匹配的精品力作,推出了一批思想上高人一筹、表现上独树一帜、品质上追求卓越的稿件和产品。

今年3月,新华社在全社范围组织“学经典·改文风·出精品”活动,7月以来,又开展“新时代中国调研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培训、研讨、练兵,推动全体采编人员赓续红色血脉,弘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用心用情用功打造“内容+技术+灵感+美学”有机统一的鲜活报道。在今年的“巅峰使命”珠峰科考活动中,新华社西藏分社十多名采编人员主动请战,行前深入学习老社长郭超人的名篇《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将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融入每一次采访、每一篇稿件。17天里,全体队员挑战生理极限,在“世界之巅”践行“四力”,推出《中国科考探秘地球之巅》、系列Vlog“珠峰科考日记”、直播《攀珠峰!我想试一试》等报道,实现重要节点消息权威准确、融合报道产品广泛传播,有力彰显新华社记者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

新华社强化技术赋能,以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报道形式。全国两会期间,推出“天地融屏”访谈《王亚平代表在太空讲述履职故事》,巧妙运用虚拟演播室和XR等创新技术,突破时空限制,把主持人“送”到茫茫宇宙的中国空间站中,对人大代表王亚平进行“零距离”访谈,为受众打造了“时空交错”“沉浸其中”的奇妙观感。在面向全社采编人员征集创意策划的“揭榜挂帅”活动中,推出了《2021年记忆链·新闻数字藏品》《AI 画笔:动动手,为春天中国“添彩”》等创新产品,将区块链、神经网络算法等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报道,推动新兴技术作为重要赋能要素,更加有效介入新闻报道创新的策划、采集、生产、分发等各环节、各流程。

与此同时,新华社统筹推进社内社交媒体账号一体化运行,推动各终端平台提质升级。今年以来,新华网综合排名稳居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前列,新华社客户端下载量达4.2亿次,新华社微博、微信公众号和海外社交媒体账号集群粉丝总量突破4亿,进一步扩大了党的二十大宣传报道覆盖面,推动传播力、影响力不断攀升。

六、社办报刊各展所长

《新华每日电讯》开设“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专版和“伟大变革”“非凡十年”等专栏,对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进行突出展示,新华每日电讯抖音账号以权威声音、独特视角和有情感张力的表现形式持续扩大迎接党的二十大报道影响。《参考消息》广泛收集海外积极正面评价,组织“中国式现代化启示录”专题,刊发《“更强有力的”中共引领中国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堪称“奇迹”》等稿件,采访海外知名专家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就、经验以及对世界发展的意义。《瞭望》持续做好“治国理政纪事”专栏报道,推出《习近平经济思想赋能全球治理》等重点稿件,在新媒体端开展创意问答“测测你的治理能力”,吸引受众参与互动。广泛邀请专家学者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读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增强报道思想阐释密度。《半月谈》从基层视角透视十年变革,组织《乡村巨变就是我的日记》等“我的这十年”系列报道,讲述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典型人物故事,为十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书写生动注脚。《经济参考报》既围绕重要节点做好经济形势宣传,播发《“见稳”又“见进”开局气象新》等宏观报道,又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一线,推出《新兴产业发展一线观察》等小切口稿件。《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在突出做好我社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报道展示同时,结合经济热点刊发《政策精准发力 经济动能将进一步增强》《央地密集调研经济形势更多稳经济增量政策有望出台》等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猜你喜欢
新华社二十大总书记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再创新高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