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基于核心线索的初中物理深度复习模式

2022-09-15 10:44方丽花
物理教学探讨 2022年8期
关键词:变阻器深度物理

方丽花

桂园中学,广东 深圳 518000

复习课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复习课却不受教师和学生重视,一些复习课以教辅为主,以知识点填空加习题为基本模式,教师主导,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收,机械记忆,缺乏归纳整合,缺乏思维构建的过程,只停留在浅表学习,难以深化迁移。因此,复习课成了教师头疼、学生厌烦的一种课型。笔者认为,通过新授课和复习课学物理,好比学围棋,前者只是学习围棋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后者却有了厘清线索、通盘考虑的能力。所以,复习课应该围绕核心线索进行深度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跳出棋局”“俯瞰棋局”。基于核心线索的初中物理深度复习课,将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场智慧之旅。

1 复习课与新授课的现状对比

(1)时间维度

相比新授课,复习课内容多,时间少。人教版初中物理有八年级上册、下册、九年级全一册三本教材,共22章。新授课一般在3个学期完成,中考复习在九年级下学期进行,总时间的比例约3:1,而平时以章节为单位的新课教学与复习的时间比例甚至高达约10:1。可见,45分钟的复习课容量之大。

(2)学生心态

学生由于未知与好奇心的驱使,对新授课有较大的兴趣,课堂的参与度较好。复习课在学生眼里属于“炒冷饭”,新颖性和趣味性降低,加上教师长期单向灌输,使得复习课枯燥无味。学生已经能预知“讲什么”及“会怎么讲”,对课堂失去兴趣,要么不认真听,要么做自己的练习。

(3)教师准备

大多数的教师在新授课时都会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导入、探究、研讨、总结等环节。而复习课则以教辅或试卷为主,围绕讲、练两个环节展开,缺乏深度备课。

2 明确复习课的教学目的

复习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教师只有真正了解复习课的目的,才能有计划地进行深度备课。

(1)梳理知识

一堂新授课往往讲授一个或几个知识点,学生接收到的是碎片化的知识,复习课的首要目的就是梳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总结升华。

(2)提炼方法

复习课要帮助学生对比分析,寻找各个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最终提炼方法,让学生能应用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3)强调细节

复习课不是把教学内容原原本本地重新复述一遍,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强调重点、难点、易错点,强调解题规范与细节,培养良好的习惯。

(4)提升素养

复习课是以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为目的。知识梳理的过程体现了物理观念的提升,在提炼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强调细节与规范则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态度与责任。

3 初中物理深度复习模式与案例

深度复习是以联想的、结构化的方式去学习,是对学习对象的理解与深度加工。学生通过自主构建,抓住学习对象的本质属性,全面把握其内在联系,并能由本质进行迁移与应用。

由于学生认知与45分钟课堂的限制,物理教材将教学内容拆解为若干知识点,让学生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一个一个地学习。复习课是学生完成一个章节、几个章节,甚至初中所有课程进行的再学习,其作用是帮助学生将散落在不同章节的相关规律或现象串联起来,构建本质联系,形成知识体系,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新课教学是分解,复习课则是整合,这个构建与整合的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要使学生抓住本质,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条明晰的主线,即核心线索,核心线索可以是一个核心概念、一道练习题、一种实验方法、一个实验器材、一个电路图等,下面以2011年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案例进行评析。

(1)以核心概念为线索的深度复习

初中物理知识是以核心概念为基础的,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知识体系。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七章《力》、第八章《运动和力》围绕“运动”“力”“运动和力”三个核心概念展开教学,中考一轮复习时可以把这三章放到一起,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三个核心概念,就能将相关的小概念和规律组织起来,构成逻辑严密的知识网络。复习形式可以采用思维导图,先织小网,再组成大网,如图1—图3所示。

图1 “运动”进阶复习导图

图2 “力”进阶复习导图

图3 “运动和力”进阶复习导图

(2)以练习题为线索的深度复习

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习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的重点,强化基本概念或规律。对于综合性较强、涉及知识点较多的习题也可以成为深度复习的核心线索。例如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学习了杠杆、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斜面、轮轴等简单机械,笔者在进行单元复习时从一道练习引入,先唤起学生的记忆,逐个选项让学生梳理知识(图4),再对相关疑难点进行释疑深化,如图5所示。

图4 知识梳理

图5 释疑深化疑难点

引入:实际生活中,利用下列哪种简单机械,可以用100 N的力提起一个重为300 N的物体( )

A.一根杠杆

B.一个定滑轮

C.一个动滑轮

D.一个定滑轮加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3)以实验器材为线索的深度复习

初中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电学实验有很多个,在复习时可以将有相似性或关联性的几个实验联系起来,让学生比较、归纳、总结。比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伏安法测定值电阻、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五个实验都要用到滑动变阻器,笔者设计了“滑动变阻器的妙用”复习课,以滑动变阻器为核心线索,通过可视化列表把五个实验的电路图、实验方法、简要步骤、滑动变阻器作用、数据处理方式、实验结论列出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抢答,完善表格后全班分享,效果甚好。表格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滑动变阻器的妙用

在完成表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这几个实验的电路图除了测量对象,其他基本是一致的;实验①②使用了控制变量法,实验③④⑤都使用了伏安法;处理数据时实验①②利用图像得出规律,实验③求平均值减小误差,实验④⑤则不能求平均值。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抛出核心线索,学生把所有实验联系起来,自己也发现了新的线索。

4 结语

复习课是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一节好的复习课,不能简单地罗列知识,重复旧课,而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的,深度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巧设“脚踏点”,构建学习路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原有基础上对认知结构进行发展和完善,完成深度复习。

猜你喜欢
变阻器深度物理
只因是物理
巧解滑动变阻器类动态电路题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小小变阻器有大用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
关于滑动变阻器的规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