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DCA质量循环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2022-09-15 01:58朱子涵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6期
关键词:记录表研究组医疗

朱子涵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贵州 安顺 561001)

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作为医院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设备运行,直接影响医疗工作。伴随近些年来医患关系的紧张,必须对医疗设备进行有效管理,保证及时维修,确保正常运行,避免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一旦发生不但影响诊疗效果,同时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但是常规管理方法效果欠佳,我院在管理实践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力图提升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质量,更好地服务了医疗工作。PDCA质量循环管理的应用使得管理效率和质量有效提升,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出发,确定方针和目标,制订详细计划,以计划为实施依据,以质量标准为依据实施检查,总结检查结果,之后处理、持续改进,再次进入计划环节,不断循环,以持续提升管理质量。本次研究为进一步评价PDCA质量循环管理方法的实践价值,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和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各60台医疗器械实施对照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对象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维修管理的60台医疗设备,均实施PDCA质量循环管理,将其归纳入研究组,另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维修管理的60台医疗设备,均实施常规管理,将其归纳入对照组,2组为1批医疗设备,设备主要为大、中、小型设备,心电监护仪、电子胃肠镜、呼吸机、X线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仪、CT、核磁共振成像仪等。

医疗设备应用时间>1年,且在使用寿命之内。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团队相同,共12人,11例男,1例女,(36.42±10.15)岁为年龄平均值(25~60岁),管理经验:(11.75±3.15)年为平均值(2~30年)。

1.2 方法

对照组仅实施常规管理,即以管理方案为依据实施维修管理,对医疗设备不定时养护、清洁、检修,故障出现后实施维修工作。

研究组则实施PDCA质量循环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在实施管理前均接受专业的培训,了解和充分掌握PDCA质量循环管理理念和方法,严格考核,保证均合格方可上岗。(1)计划阶段(P),针对医疗设备,事后维修和预防维修构成整个维修工作,前者的维修模式为将故障排除,后者的维修模式为定期维护和日常维护;在此阶段,充分结合两种维修模式,对维修管理制度科学制定;每个季度派专人巡检医疗设备,将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做好,并对存在或潜在故障及时发现和解决;而事后维修则需在1周之内解决;维修记录每个月均要定时检查,并对维修情况定期汇报;(2)实施阶段(D),维修人员要和技师、科室主任、护长定期沟通,对设备应用情况充分了解,为其提供合理性建议,方便科室维护和操作;医学工程部门从出现设备故障一直到完成维修均要全程负责;科室在设备应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设备问题,要马上停用,立即将维修申请送达医学工程部;工作人员面对申请要立即到问题科室,对设备信息核对,对使用情况充分了解,对发生故障原因查明;如果设备处于保修期内,与厂家联系让其维修;如果设备已经过维保期,工作人员以经验为依据实施维修。(3)检查阶段(C),构建检查监督机制,对维修管理工作执行情况不定期和定期检查;收到维修设备后,需要登录我院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进行维修上报,工程部主任进行审核和实施评估对实施阶段效果未达标、落实未到位、实施不规范等情况及时发现,以管理效果为依据对维修管理计划问题综合分析,对问题进行汇总,以指导修改维修计划。(4)改进阶段(A),也称之为反思阶段,对此循环中工作成果和工作过程进行总结,对预期目标未达到的原因,对问题反思,对错误及时纠正,促进维修管理工作有效提升;针对已经达到目标的工作,激励和表扬相应人员。以问题反思,修正管理计划,进入下一个循环。

1.3 观察指标

(1)比较管理效果,即运行完好率、档案完整率、及时维修率;(2)对比管理执行情况,即设备质控检查、悬挂设备指示牌、填写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3)比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4)比较管理质量,100分为满分,分数越好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23.0处理资料和结果中数据,t对(±s)计量数据实施验证,X2对[n(%)]计数数据实施验证,统计学意义以P<0.05为标准,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对比管理效果

与对照组比较,管理效果方面研究组运行完好率、档案完整率、及时维修率均明显较高,P<0.05,见表1。

组别 例数 运行完好 档案完整 及时维修对照组 60 46(76.67) 45(75.00) 48(80.00)研究组 60 59(98.33) 59(98.33) 60(100.00)X2 12.876 14.135 13.333 P<0.001 <0.001 <0.001

2.2 对比管理执行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管理执行情况研究组设备质控检查、悬挂设备指示牌、填写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均明显较好,P<0.05,见表2。

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研究组 60 59 60 60 60对照组 60 40 55 47 48 X2 20.8369 5.217 14.579 13.333 P<0.001 0.022 <0.001 <0.001组别 例数设备质控检查悬挂设备指示牌填写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

2.3 比较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例数分别为2例和10例,发生率分别为3.33%、16.67%,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X2=5.926,P=0.015。

2.4 比较管理质量评分

研究组管理质量评分为(97.15±0.50)分、(90.45±0.45)分,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管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t=77.151,P<0.001。

3 讨论

伴随近些年来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功能也越来越全面、强大,结构越来越精密和复杂,使得维修难度大幅度提升,需予以有效的管理,以高效率、高质量将故障预防和排除。医疗工作中医疗设备作为一种物质基础,医疗设备正常运行才能为诊疗提供技术支持,否则会对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对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需将维修管理工作做好。但是常规管理方法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医疗设备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无法获得满意的管理效果。进而,我院针对医疗设备维修管理实施不断创新和改进,引入PDCA质量循环管理理念和方法,以我院设备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以运行动态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和优化维修管理工作,保证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PDCA质量循环极为必要,该管理方法为一种质量循环改进管理方法,Plan、Do、Check、Act组成PDCA,即计划、执行、检查、处理4个环节,以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标准为依据制定工作措施,以便将质量缺陷不断消除,实现循环改进的目的,不断促进工作质量提升。因此,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应用PDCA质量循环可促进维修管理质量明显提升,可对医疗设备故障进行预防和有效消除,保证正常开展临床工作,以便有效诊疗疾病,其具有重要作用。PDCA起始环节为计划阶段,在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设备情况为依据制定维修管理计划,为维修管理和质量循环奠定基础。而在实施阶段,以维修管理计划为依据实施管理,科学分配工作,以自身专业方向和技术能力水平为依据分配维修任务,不同故障和不同设备的维修任务。监督计划实施情况,以相关制度和计划安排为依据严格执行维修工作。检查阶段为第三环节,此环节为关键环节,保证监督检查机制完善,对工作进展不定期和定期检查,对医疗设备评估和技术细节充分掌握,将维修预防工作做好,对质量结果定期分析,以此实施质量控制。最后一个环节为处理阶段,此环节梳理和总结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维修管理计划,向下一个循环迈进,不断消除和解决问题,促进维修管理质量不断提升。本次研究为明确常规管理和PDCA质量循环管理方法的效果实施对照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运行完好率(76.67%)、档案完整率(75.00%)、及时维修率(80.00%)比较,管理效果方面研究组运行完好率(98.33%)、档案完整率(98.33%)、及时维修率(100.00%)均 明 显 较 高,X2=12.876、14.135、13.333,P<0.05;与对照组设备质控检查(66.67%)、悬挂设备指示牌(91.67%)、填写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78.33%)、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80.00%)比较,管理执行情况研究组设备质控检查(100.00%)、悬挂设备指示牌(100.00%)、填写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100.00%)、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100.00%)均明显较好,X2=20.8369、5.217、14.579、13.333,P<0.05; 与 对 照 组(16.67%) 对比,研究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X2=5.926,P<0.05;与对照组(90.45±0.45)分对比,研究组管理质量评分(97.15±0.50)分明显较高,t=77.151,P<0.001,可见,与常规管理相比,PDCA质量循环管理的实施使设备运行完好率、档案完整率、及时维修率均明显提升,设备质控检查、悬挂设备指示牌、填写设备日常巡检记录表、填写设备保养记录表各项执行情况较好,可有效预防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管理质量较高。获得以上效果的原因:PDCA质量循环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特征为“循环”,包括4个阶段,即计划、实施、检查、改进,不断循环和改进,以设备变化为依据对维修管理工作及时调整,每项工作完成后均实施反思,对经验教训总结,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对维修管理工作及时整改,保证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更为全面性、有序性、规范性,提前预防设备异常和故障,避免由于故障而造成设备不能正常使用、设备中断等不良事件。PDCA管理理念具有系统性,实现管理工作紧密衔接,通过专业培训,使维修人员和工作人员思维具有系统性,对每项工作严格落实和执行,以保证管理完整性和严谨性,防止漏洞出现。另外,PDCA管理法实现质量控制和设备管理的结合,以完善维修管理,加强人员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防止发生医疗设备不良事件,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陈宗荣等研究中选择100台医疗设备,比较PDCA管理方法和常规管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PDCA管理方法实施后,维修及时率、运行完好率、档案完整率分别为100.00%、99.00%、100.00%,而常规管理方法的实施,维修及时率、运行完好率、档案完整率分别为94.00%、92.00%、95.00%,管理质量评分分别为(91.25±3.61)分、(61.54±6.15)分,可见,PDCA管理方法实施后维修及时率、运行完好率和档案完整率均有所提升,管理质量有所提升,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共同证实了PDCA管理方法可促进设备维修管理质量提升,此方法可行性较高,适合应用到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中PDCA质量循环管理效果突出,可有效提升管理质量,预防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记录表研究组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2022.04.21~2022.05.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2.1.21~2022.2.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21.01.21~2021.02.20 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20.7.21~2020.8.20国外运载火箭发射记录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