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21年威海市环翠区戊肝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22-09-15 09:02于海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14期
关键词:待业威海市肝炎

于海玲

威海市环翠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威海 264200

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由戊肝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法定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1]。在亚洲和非洲等地区,戊肝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环翠区戊肝发病率较高,为制定戊肝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2014—2021年环翠区戊肝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数据来自全民健康保障疾控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系统,按照发病日期收集2014—2021年环翠区戊肝监测数据,包括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人口资料来自威海市统计局统计年鉴。

1.2 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发病概况

环翠区2014—2021年累计报告戊肝病例228例,累计死亡2例,1例为66岁男性患者,1例为81岁男性患者。各年发病数为15~37例之间,在病毒性肝炎病例中所占比例为1.37%~4.23%,平均为2.29%;年发病率在1.85/10万~5.00/10万之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70/10万。见表1。

表1 2014—2021年环翠区戊肝发病概况

2.2 流行病学特征

2.2.1 地区分布全区21个乡镇(街道),除黄岚街道无报告病例外,其余各乡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城区(11个街道)年均发病率为3.54/10万(142/4 005 873),构成比为62.28%,发病居前3位的是环翠楼街道11.01/10万(28/254 357),构成比12.28%;孙家疃街道10.02/10万(11/109 758),构成比4.82%;怡园办事处4.60/10万(29/629 814),构成比12.72%。乡镇(10个)年均发病率为4.00/10万(86/2 148 747),构成比37.72%,居前3位的是张村镇5.86/10万(18/307 270),构成比7.89%;初村镇5.28/10万(9/170 441),构成比3.95%;羊亭镇5.05/10万(10/198 019),构成比4.39%。乡镇发病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30,P<0.001)。

2.2.2 时间分布全区2014—2021年每个月均有戊肝病例报告,无明显发病高峰期,7月、10月发病数相对较少。见表2。

表2 2014—2021年环翠区不同戊肝发病月份分布

2.2.3 人群分布①性别分布:2014—2021年发病数,男性发病人数为161例,平均发病率为5.31/10万,构成比为70.61%;女性发病例数为67例,平均发病率为2.14/10万,构成比为29.39%.男女发病比例为2.40:1,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0,P<0.001)。见表3。

表3 2014—2021年环翠区戊肝发病性别分布

②年龄分布:环翠区228例戊肝病例,5岁以下人群没有发病,发病人数主要集中在50~69岁,占发病总数的50.88%。发病率居前4位的年龄段依次为:65~69岁发病率为8.15/10万,60~64岁发病率为7.15/10万,55~59岁发病率为6.52/10万,50~54岁发病率为6.24/10万。见表4。

表4 2014—2021年环翠区戊肝不同年龄发病情况及性别分布

③职业分布:228例戊肝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6.49%,农民占17.98%,离退人员占11.84%,工人占11.40%,其余占12.28%。

3 讨论

2014—2021年威海市环翠区戊肝发病率为1.85/10万~5.00/10万,呈波浪式流行特征,2015年最高(5.00/10万),2020年最低(1.85/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3.70/10万,高于全国发病水平1.78/10万[3]。可能与环翠区属于沿海地区,渔民较多,喜欢生食或者食用口味嫩、未煮熟的海产品有关[4]。

乡镇年均发病率(4.00/10万)高于城区(3.54/10万),与沈阳和太原发病情况不同[4-5]。可能的原因为:①农村居民卫生意识较差,不注意饮食卫生及手卫生,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风险较大。②畜牧养殖业,特别是养猪场一般在农村,职业暴露风险较高。③渔民一般住在农村(孙家疃2013年12月由镇改为街道),饮食健康观念不如城区居民,喜食鲜嫩、未煮熟的海产品。

环翠区戊肝无聚集性疫情,没有明显的发病高峰期。山东省人源戊肝优势流行株为基因Ⅳ型[6],基因Ⅳ型戊肝一般为散发病例,没有明显流行季节[7],环翠区戊肝发病符合基因Ⅳ型发病特征。与其他报道不同[8-10],可能与不同区域地理环境、人文风俗和饮食习惯差异有关。

男女发病比例为2.4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戊肝主要接触猪的粪便、食用未煮熟的海鲜或者猪肉引起传播的,畜牧养殖业、屠宰业以及渔民职业风险较高[11-12],而这部分人群主要为男性。另外,男性社会交往较多,在外就餐概率较高,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环翠区戊肝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与肖正斌等[9]、马涛等[10]报道一致。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0~69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50.88%。一方面可能与中老年人免疫力较弱,机体抵抗力较差,较容易受到戊肝病毒侵袭有关;另一方面也可能与中老年人卫生意识较差,不注意饮食卫生有关。

发病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与沈阳[4]情况一致,与湖北和北京顺义区以农民为主[13-14]不同,主要原因为环翠区城区人口占比较大,为65.09%,城区病例数占全部病例总数62.28%,而城区50~69岁人群职业家务及待业比例很高,其中不排除医务人员未认真核实戊肝患者职业,习惯性将年长或女性患者职业列为家务及待业的可能性。

烟台市发病率居山东省首位[15],环翠区戊肝年均发病率高于烟台市[16]。2014—2021年环翠区戊肝发病数在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总数中占比为甲肝的2.15倍,疾病负担较重,应引起重视。建议:①采取通俗易懂、老年人易接受的方式进行饮食卫生的宣传教育,特别要强调肉类和海产品要煮熟、煮透后再食用。②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力度,保证食品安全。③扩大戊肝疫苗接种意义的宣传,戊型肝炎暂无有效治疗方法,接种疫苗是预防控制戊型肝炎的有效途径[7],在老年人、畜牧养殖业、屠宰场、海产品加工厂等高危人群中推广戊肝疫苗的接种。④每年对高危人群进行戊肝筛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 早治疗,降低戊肝对居民的危害。

猜你喜欢
待业威海市肝炎
《世界肝炎日》
从《待业啄木鸟》说开去
待业啄木鸟
威海市核电供热供水一体化系统与效益分析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是“生”不是“牛”
My perspective on going global and acting local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困境成因与解决策略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