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技术对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临床效果

2022-09-16 08:28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6期
关键词:半月板预测值敏感度

邵 琼

(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是一种少见的严重损伤,多数患者由于暴力作用引起,常伴有严重韧带、血管、神经损伤,影响膝关节活动和生理功能[1-2]。既往研究表明[3],半月板属于膝关节中重要的组织,与生理性功能的发挥存在紧密的联系。由此看出,几何形态的完整性是保证膝关节正常活动的前提,当发生脱位后将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多层螺旋CT是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虽然检出率尚可,但是该方法具有一定的辐射性,难以动态了解患者疾病严重程度[4];而关节镜检查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创伤性,导致患者诊断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差。磁共振技术检查时组织对比度较明显,骨组织、韧带以及软组织的成像效果均较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5-6]。另外,MRI相对于关节病检查来说成像速度快、伪影少,无辐射性优点。因此,本研究以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为对象,探讨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的诊断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12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37例,年龄43~67岁,平均(51.59±6.37)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8~32 kg/m2,平均(24.35±4.91)kg/m2;明确外伤史25例,无明确外伤史53例。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②均具有膝关节镜检查结果,并将其视为“金标准”;③均能配合完成多层螺旋CT、磁共振技术检查,患者均可耐受;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凝血障碍或伴有严重肢体功能性疾病者;②严重肝肾功能异常、意识异常或无法正常交流者;③伴有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器质性疾病者。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分别行多层螺旋CT、磁共振检查,具体方法如下。

多层螺旋CT检查:采用美国GE optima Expert 64排多层螺旋CT,叮嘱患者检查并去除身上所有含金属的物体。仰卧位检查,参数设定:管电压设置为110 kV,电流设置为180 mA,扫描层厚设置为4 mm,层距为4 mm,螺距为1.0。检查时从髌骨上缘开始,全方位扫描,包括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到达近端胫腓关节。扫描完成后,将获得的数据和图像传输到后处理软件中,对轴位图像完成冠状位、矢状位重建。

磁共振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完毕后,对患者行磁共振技术检查,采用东芝ELAN 1.5T 的MR扫描仪。仰卧位检查,膝关节处于自然伸直,从足部进入。待上述操作完毕后,常规完成SE T1WI、T2WI、PDWI及脂肪抑制等序列扫描,T1WI:TE设置为20 ms,TR为600 ms,层 厚 为5 mm;T2WI:TR/TE设置 为4 500 ms/80 ms,层 厚 为6 mm;DWI:TR/TE为5 110 ms/100 ms,层厚6 mm,FOⅤ设置为40 cm×20 cm;脂肪抑制序列:TR/TE为4 510 ms/120 ms,层厚6 mm,FOⅤ设置为25 cm×25 cm。相关参数设定完毕后,开始对患者行磁共振扫描,常规完成矢状面、冠状面及横轴位等层面扫描,保留并存储相关图像数据。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具有关节镜检查结果,并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磁共振技术检查及二者联合在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中的诊断结果,并计算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78例患者中,经关节镜检查确诊为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阳性)61例,非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阴性)17例。

2.1 多层螺旋CT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诊断效能

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敏感度为73.77%(45/61),特异度为70.59%(12/17),阳性预测值为90.00%(45/50),阴性预测值42.86%(12/28),准确度为73.08%(57/78),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2 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诊断效能

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为90.16%(55/61),特异度为82.35%(14/17),阳性预测值为94.83%(55/58),阴性预测值70.00%(14/20),准确度为88.46%(69/78),见表2。

表2 磁共振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3 联合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诊断效能

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为98.36%(60/61),特异度为94.12%(16/17),阳性预测值为98.36%(60/61),阴性预测值94.12%(16/17),准确度为97.44%(76/78),见表3。

表3 联合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诊断结果 单位:例

2.4 三种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

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联合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联合诊断准确度显著高于磁共振诊断(P<0.05)。见表4。

表4 三种方式的诊断效能比较[%(n/m)]

3 讨论

半月板的生理功能是保护股骨和胫骨关节面,防止膝关节发生退行性病变,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结构。暴力导致的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会产生强烈的疼痛,且对膝关节的生理和活动功能产生严重影响[7-8]。因此,加强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的诊断,对于准确判断患者病情和后续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临床以关节镜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9-10]。

本研究中,78例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经关节镜检查确诊率为78.21%。关节镜检查用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虽然准确度较高,但是对于医生的技术和仪器设备的要求较高,且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基层医院难以进行推广使用。

CT在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的影像学检查,其三维重建技术图像分辨率高,但是半月板的软骨较薄,与周围软组织密度相似不易区分,因此,在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的诊断上可靠性一般。本研究中,多层螺旋CT检查的敏感度为73.77%、特异度为70.59%、阳性预测值为90.00%、阴性预测值42.85%,准确度为73.08%,从本研究结果看出,多层螺旋CT用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准确度一般。且多层螺旋CT辐射性较大,患者短时间内难以重复检查,无法动态了解患者脱位恢复情况[11-12]。近年来,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为90.16%、特异度为82.35%、阳性预测值为94.83%、阴性预测值70.00%,准确度为88.46%,从本研究结果看出,与多层螺旋CT相比,磁共振检查用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价值更高。磁共振技术的分类是根据磁场强度划分的,目前医用磁共振成像仪主要为1.5T和3.0T[13-14]。同时,MRI检查时组织对比度较明显,骨组织、韧带以及软组织的成像效果均较清晰,诊断准确率较高[15]。既往研究表明[16-17]:MRI检查用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相对于关节病检查来说成像速度快、伪影干扰少,且无电离辐射,可以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能够更好地显示半月板的结构,且对软组织分辨率较高,从而对病变的诊断更为准确。本研究中,多层螺旋CT联合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为98.36%、特异度为94.12%、阳性预测值为98.36%、阴性预测值94.12%,准确度为97.44%;磁共振技术在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检查中的准确度和敏感度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联合诊断准确度、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P<0.05),联合检查的准确度显著高于磁共振诊断(P<0.05)。从本研究结果看出,磁共振技术联合多层螺旋CT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但是,磁共振技术临床诊断时价格昂贵,对于仪器及设备要求较高。因此,临床上对于疑似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可加强患者多层螺旋CT检出,必要时联合磁共振技术及膝关节镜检查,发挥不同检查方法优势,提高临床确诊率,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18]。

综上所述,磁共振技术用于膝关节半月板周缘性脱位患者中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其诊断效能高于多层螺旋CT诊断,但磁共振技术联合多层螺旋CT诊断有助于提高诊断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半月板预测值敏感度
磁共振报告“半月板损伤”,都需要手术吗
AI讲座:ML的分类方法
半月板损伤怎么办
自体荧光内镜对消化道肿瘤诊断临床应用分析
没有扭伤半月板咋会损伤?
半月板,不运动也能受伤!
跨文化敏感度综述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XpertMTB/RIF技术在肾结核的早期诊断和利福平耐药检测中的价值
季节模型在某医院月门诊量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