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坏死患者采用CT与磁共振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2022-09-16 08:28郑孝田通信作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16期
关键词:股骨头检出率骨质

郑孝田,范 柯(通信作者)

(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兖州区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济宁 272100)

在骨科疾病中,股骨头坏死(ONFH)较为多发和常见,该病症多由自身性骨组织病变造成,且患者发病后随病情进展可出现一系列改变,如软骨下骨塌陷、关节面软骨等[1]。该病症按照不同病情可分为两类,即非创伤性和创伤性,其中前者诱因较多,涉及血液系统病变、长期酗酒、长期激素用药等[2]。对于该病症,临床及早发现和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疗,则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但由于多数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所以存在较大的诊断难度[3]。目前在诊断该病症的过程中,临床多采用影像学手段,如磁共振(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但关于二者诊断价值尚存在争议[4]。因此本文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ONFH患者30例(40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探究临床诊断ONFH患者中MRI与CT的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2月济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ONFH患者30例(40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0.22±4.85)岁;病程0.5~6个月,平均病程(2.11±0.68)个月;发病部位:双侧10例、单侧20例;坏死类型:激素性6例、酒精性7例、外伤性15例、其他2例。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均满足2016年版《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5]中关于ONFH的确诊条件;②治疗配合度良好;③影像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者;②伴红肿、发热者;③伴骨肿瘤、髋关节急性;④哺乳期妊娠期女性;⑤有手术禁忌者;⑥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MRI、CT检查。

CT检查:仪器采用GE CT660,设置相关参数:层厚3 mm,窗位250~300 HU,层距3 mm,窗宽1 500~2 000 HU。患者取仰卧位进行检查,对双侧髋臼上沿、股骨颈基底及二者间隙进行扫查。

MRI检查:仪器采用3.0T MRI机(GE 3.0 Signa HDXt),设置相关参数:FOⅤ 32,层间距1 mm,层厚5 mm,去髋关节体位进行检查,采取扫描序列为冠状位ideal、OCor脂肪抑制序列(short tau inversion recovery,STIR)、轴位(Axial position,OAx)T1FSE、OAx T2fs快速翻转FSE(fast relaxation FSE,FRFSE)等。采取双盲法由影像科经验丰富的医生2名共同阅片。

1.3 评价指标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式诊断情况:①观察对比两种方式诊断结果。②不同分期检出率:依据ONFH国际骨循环研究会[6](Association Research Circulation Osseous,ARCO)分期:0期:相关检查正常,但活检有坏死;I期:MRI或CT阳性;Ⅱ期:髋臼无改变,软骨塌陷,有囊性变或局灶性硬化,斑片状密度不均;Ⅲ期:有“新月征”出现于软骨下;Ⅳ期:髋臼囊性变、坏死,关节间隙狭窄,软骨塌陷。③诊断效能:包括特异度、敏感度,特异度=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0%,敏感度=真阳性/(假阴性+真阳性)×100.0%。④影像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n)、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种方式诊断结果

本组30例患者(40髋)经手术结果确诊阳性25例(83.33%),共30髋(75.00%),经CT诊断阳性22髋(73.33%),MRI诊断阳性29髋(96.67%),MRI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CT诊断(χ2=6.405,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种方式诊断结果 单位:髋

2.2 对比两种方式对不同分期检出情况

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MRI I期ONFH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其他分期检出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种方式对不同分期检出情况[n(%)]

2.3 对比两种方式诊断效能

MRI诊断特异度为90.00%(9/10),高于CT诊断的60.00%(6/10)但差异不显著(χ2=2.400,P>0.05);MRI诊断敏感度为93.33%(28/30),显著高于CT诊断的60.00%(18/30)(χ2=9.316,P<0.05)。

2.4 MRI与CT诊断ONFH的影像特征分析

不同分期影像表现为:0期CT显示骨质疏松,未变形;MRI显示负重区股骨头有异常局限性信号区域,T2WI呈高信号;I期CT显示有骨质斑片状硬化,星芒结构变形、增粗,部分伴关节腔积液、化膜增厚;MRI显示散在小囊状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Ⅱ期CT显示混合有囊性病变、骨质硬化,星芒结构消失,MRI显示有“环形”或“新月形”征象;Ⅲ期CT显示股骨头骨质断裂,MRI显示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Ⅳ期CT显示关节面变平、塌陷,MRI显示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

3 讨论

在临床上,ONFH属于常见病症,患者以髋关节和大腿近侧为多发部位,少数可累及膝盖,且患者发病后以持续性疼痛为主要表现,严重情况下可造成患者难以正常行走,所以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7]。临床认为,及早有效发现和诊断该病症,对于改善患者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提升总体疗效尤为重要[8]。而在诊断该病症的过程中,由于多数患者早期缺乏典型症状,所以诊断难度较大,使用X线检查时无法将病变准确显示出来,所以诊断准确性较低[9]。

随着CT的推广使用,其在诊断ONFH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此种方法可实现连续多层面扫描,分辨率相对较高,可对患者股骨头有无增生或坏死进行明确观察,且诊断时骨小梁增粗是患者的特异性表现之一,可对患者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做出评估[10]。同时CT还可明确患者有无关节内脱位。但若患者血供中断6~12 h,患者骨、骨髓及其他等细胞可引发相关症状,不易产生矿物质水平异常改变和骨小梁塌陷,所以CT诊断阳性率相对较低[11]。

近几年由于影像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使用,MRI技术在诊断ONFH方面也逐渐凸显了显著价值。此种诊断方式可更加清楚和直观地获取关节病变信息,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所以诊断优势更为显著[12-13]。具体分析MRI的优势涉及三个方面:①检查期间采取的电磁波无辐射,对机体损伤小,安全性更高;②可从多个断面成像,检查范围更广,可获取更为清晰的影像图像,有利于识别病变组织;③可多角度、多层次成像,扫描速度更快,操作便捷、高效[14]。在实际诊断过程中,MRI还具有更高的成像分辨率,可对病变处解剖形态予以清晰显示,有利于清晰反映病变部位情况,从而为疾病诊诊治供更为可靠的依据[15-16]。本文结果显示,30 例患者(40髋)经手术结果确诊阳性25例(83.33%),共30髋(75.00%),经CT诊断阳性22髋(73.33%),MRI诊断阳性29髋(96.67%),MRI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这表明临床诊断ONFH患者中MRI的阳性率更高,更有利于检出疾病。MRI I期ONFH检出率显著高于CT检查(P<0.05);但二者其他分期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临床诊断ONFH患者中MRI对早期患者的检出率更高。MRI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00%、93.33%,均高于CT诊断的60.00%、60.00%。这表明临床诊断ONFH患者中MRI具有更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诊断效能更为理想。在影像学表现方面,0期CT显示骨质疏松,未变形;MRI显示负重区股骨头有异常局限性信号区域,T2WI呈高信号;I期CT显示有骨质斑片状硬化,星芒结构变形、增粗,部分伴关节腔积液、化膜增厚;MRI显示散在小囊状T2WI高信号、T1WI低信号;Ⅱ期CT显示混合有囊性病变、骨质硬化,星芒结构消失,MRI显示有“环形”或“新月形”征象;Ⅲ期CT显示股骨头骨质断裂,MRI显示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Ⅳ期CT显示关节面变平、塌陷,MRI显示T1WI及T2WI均呈低信号。可见,临床诊断ONFH患者中MRI发挥着更为显著的作用和优势。

综上所述,临床诊断ONFH患者中MRI与CT检查各有优劣,但其中MRI诊断具有更高的诊断特异度和敏感度,所以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股骨头检出率骨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大面积脑梗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检出率研究
吃钙片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吗?
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应用MRI、CT诊断的价值差异研究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股骨头坏死可不手术治疗吗
吃洋葱防骨质流失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