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6 09:13本刊编辑部
雪豆月读·高年级 2022年6期
关键词:古时候酒壶门客

文/本刊编辑部

[古诗]

发阆中

【唐】杜甫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对联]

灵蛇飞舞千山秀

神骏奔腾九野新

“蛇”是一个会意字,在“蛇”字出现之前,古人用“它”字来表示蛇。“它”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是“”,表示一种头部尖圆、身体细长、没有脚的动物,也就是蛇。人们把蛇视为“长虫”,于是给“蛇”加上了“虫”字旁,变成了现在的样子。古人认为巳时(9:00~11:00)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会在这时出来觅食,所以就有了“巳蛇”的说法。

我们现在能见到蛇的机会很少,可对古人来说,蛇既常见又可怕。

古时候房子大都用茅草搭盖,人们很容易受到蛇的侵扰。《韩非子·五蠹(dù)》里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意思是说上古的时候,人口稀少,飞禽走兽众多,人受不了禽兽虫蛇的侵害。这时出现了一位圣人,发明了在树上打窝棚的办法,用来避免遭到各种伤害。

我们现在互相问候时会说“你好”,而在古代,人们见面时常说的却是“无它乎”,翻译过来就是“没有蛇吧”。

蛇“武力值”不高,天敌也有不少。你一定很好奇它们到底是怎么生存下来的吧?我们来听听蛇的自述——

我们起源于白垩纪早期,在“大灭绝”前就已经进化得没了手脚。为了活下来,我们甚至连眼睑、外耳道、鼓膜都一起丢掉了。这些变化虽然让我们变得丑陋,但也让我们吃得少、消耗小,大家慢慢也就接受了自己的新形象。嘿嘿,谁能想到,这些变化竟然让我们在“大灭绝”中保住了性命!

那天,我的祖先刚刚起床。轰隆!希克苏鲁伯火流星撞击了大地。我的祖先和他的小伙伴们只好跑到地下穴居,他们在暗处捕食,降低进食频率,幸运地活了下来。有些研究说,当时有6个蛇类支系幸存下来,并在环境恢复后,迅速进行物种分化,占据了大量此前竞争者空出的生态位。以前在亚洲生活着大量我们的天敌,可在“大灭绝”中,它们却被团灭,变成了化石。此后,我们数量越来越多,开始了在亚洲的幸福生活。

好了,蛇的自述结束了。现在该说说与它有关的故事了——

古时候,楚国有一户人家祭完祖先后,把一壶美酒赏给了门客。可是人多酒少,怎么办?于是门客们商量,大家在地上画一条蛇,酒由先画好的人来喝。

有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他提起酒壶,见别人都还没有画完,便拿起笔说:“我还能给蛇添上脚。”可没等他添完,另一个人的蛇就画好了。那人一把夺过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添上脚呢?”说完便把壶里的酒喝了。给蛇添脚的那个人最终没有喝到酒。谁让他多此一举,弄巧成拙呢!

这个故事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如今我们用画蛇添足这个成语来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不恰当。

猜你喜欢
古时候酒壶门客
古时候的计时方法
眼力考验之找不同
古时候的记数方法
中华笑话一壶酒—— 无钱打酒
刻薄鬼买酒
门客三字阻筑城
默当
默当
酒 壶
当代“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