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依恋与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性别的调节作用

2022-09-17 03:11付冰雪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利他行为性别差异成人

邱 香 付冰雪 牛 勇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心理和行为成为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大学生群体是网络使用的主力军,同时也是网络信息和群体行为的有力推动者和发起者。[1]目前大多数研究者对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网络暴力、网络色情以及网络犯罪等消极网络行为给予更多关注,而忽略了对其积极的网络行为的探讨。[2]网络利他行为(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指个体在网络虚拟环境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利于他人和社会,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自觉自愿行为。[3]比如,在网络上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或工作经验,免费提供他人所需的信息、资料或技术支持,提醒他人注意网络陷阱,揭露网络失范行为或实际生活中的不公现象,等等。利他行为作为亲社会行为的最高层次表现[4],一直备受社会的认可和颂扬。基于网民的迅速增加以及网络的便捷性和共享性,利他行为在网络中的出现频率和相应的受惠广度均超过现实社会,因此网络利他行为也成为积极正向的网络行为的典型代表之一。网络利他行为对受助者、助人者及社会均有重要影响,研究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不仅能让受助者直接受益,还对受助者和助人者个体积极品质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对文明网络环境的构建和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5]

近年来,研究者在揭示利他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的过程中,发现利他行为的产生与个体的依恋风格联系密切。成人依恋是早期亲子依恋的重要扩展,是个体成年后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是目前与同伴稳定而持久的情感联结。[6]成人依恋共有两个维度,分别是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依恋焦虑是对自我持消极态度,常采用过度激活策略来苛求过多的关注和支持,反映个体在多大程度上担心自己会与亲密对象分开或被亲密对象抛弃。依恋回避是对他人表示怀疑,偏好采用抑制激活策略,抑制自身情感,疏离亲密对象,反映个体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接受与亲密对象的亲密行为及自己在心理和情感上的独立。[7]在为数不多的有关成人依恋与利他行为的研究中,大家比较认同鲍尔比(Bowlby)的观点,即个体的利他行为来源于其依恋和内部的照料系统(caregiving system)之间的相互作用。[8]162-170不安全依恋会阻碍利他行为的发生,而安全依恋会促进利他行为的发生。[9]依恋回避得分高或依恋焦虑得分高的个体都具有不安全依恋风格,因此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被认为能负向预测个体的利他行为。[10]埃雷兹(Erez)等人的研究进一步发现, 即使控制积极人格特质后, 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对个体参与志愿服务仍然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11]国内在知网上能查到的研究成人依恋与网络利他行为的研究仅有一篇,即赵凯莉等人对373 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12]该研究发现大学生依恋回避能显著负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类似,但它还发现大学生的依恋焦虑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这与先前有关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负向预测利他行为的观点正好相反。故本研究要探讨的问题之一,就是个体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具体是什么关系。

以往的研究还探讨过性别对网络利他行为和成人依恋的影响,大多数研究者认为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男性的网络利他倾向高于女性。[13]马运海发现,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处于中等水平,而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表现出更多的利他行为。[14]关于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性别差异研究结果分歧则比较大,一些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中女生的依恋回避水平高于男生[15],而在依恋焦虑水平上,则是男性显著高于女性[16];但也有研究发现在依恋回避上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17],或是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上都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18]。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人对这些分歧的结果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因此本研究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性别与成人依恋及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性别是否会调节成人依恋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综上所述,基于前人研究,本研究将网络利他行为界定为“个体在网络社会生活中,借助主体间的交往互动,自觉自愿地去帮助他人、社会且不期望得到任何回报的行为”;将成人依恋界定为“个体目前与亲密对象稳定而持久的情感联结”。本研究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2)性别是否会调节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澄清学术研究中的一些分歧,深化对网络利他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培养机制的认识,也对净化网络空间与构建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环境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使用问卷星随机向大学生群体发放问卷,问卷前有指导语说明答题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填写问卷,答完后给予一定费用作为酬劳。最终收集270 份问卷,经过两道筛选项目题和Z 分数筛选极值方法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为232 份。其中,男生113 人(48.7%),女生119 人(51.3%);大一至大四学生分别为16 人、38 人、53 人、125 人。

(二)研究工具

成人依恋采用的是柯林斯(Collins)在1990年编制的《成人依恋量表》(Adult Attachment Scale,简称AAS)[7]的修订后版本,共有18 道题目。采用的是5 点计分法,1 表示“完全不符合”,5 表示“完全符合”。该量表分成依赖、亲近和焦虑三个分量表。后又将亲近和依赖两个分量表合并为依恋回避分量表,由12 道题目组成;依恋焦虑沿用依恋焦虑分量表,由6 道题目组成。吴薇莉等人2004年将修订后的《成人依恋量表》引入中国,经过测量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两个分量表的Cronbachα 系数都在0.70 以上)和效度(因素分析提取的因子能解释总方差的48.3%,绝大多数条目的载荷在0.4 以上)。[19]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依恋回避维度的Cronbachα 系数为0.79,依恋焦虑维度的Cronbachα 系数为0.87。

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采用郑显亮编制的《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Internet Altruistic Behavior Scale)。[20]量表一共有26 道题目,分成四个维度,分别是:网络支持,指个体在网络上对需要帮助的人提供言语关心和物质帮助,由9 道题目构成;网络指导,指个体在网络上回答问题为他人答疑解惑,由6 道题目构成;网络分享,指个体无偿地将自己所拥有的一些网络资源,共享到网络中的公共区,由6 道题目构成;网络提醒,指个体将自己的一些受害经历和遭遇发到网络之中,用于警示其他网友上当受骗,由5 道题目构成。量表采用4点计分法,从1(从不)到4(总是),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进行评估,最后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网络利他行为倾向越高。该量表各维度的Cronbachα 系数都在0.80 以上,表明量表的信度很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的误差方差在0.39到0.71 之间,都达到显著水平;因子载荷在0.54 到0.78 之间,表明量表的结构效度良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96,四个维度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90、0.88、0.88、0.83。

(三)数据处理

问卷原始数据采用Excel 软件录入并进行初步处理,然后采用SPSS 19.0 和海耶斯(Hayes)的PROCESS 3.4 宏程序插件[21]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同一批被试开展问卷调查,有可能导致共同方法偏差[22]的产生。为避免共同方法偏差,本研究采用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以增强问卷的匿名性和被试样本的地域广泛性。另外本研究也进行了统计控制,采用Harman 单因素法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在未旋转的因素分析后,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有8 个,且第一个因子解释的总变异量为30.77% ,低于40% 的判断标准,说明本研究数据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各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矩阵

对研究变量先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如表1 所示,成人依恋的依恋焦虑与性别、网络利他行为以及网络利他行为的四个子维度都存在显著的相关(ps<0.05),其中依恋焦虑与性别呈显著正相关,但由于进行相关分析时将性别看作虚拟连续变量(即男为1,女为2),故相关系数的正负号无现实意义,本研究接下来会对成人依恋的性别差异进行进一步的检验和分析。依恋焦虑与网络利他行为以及四个子维度都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个体依恋焦虑的程度越高,其网络利他行为倾向越低;成人依恋的依恋回避维度与性别、网络利他行为以及网络利他行为的四个子维度都无显著相关(ps>0.05)。

表1 各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n=232)

(三)各变量的性别差异分析

对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和网络利他行为及其四个子维度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大学生的依恋焦虑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t=-3.63,p<0.001),男生的成人依恋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女生;但是依恋回避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网络利他行为倾向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t=3.36,p<0.001),男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倾向显著高于女生,且除了网络支持子维度男生和女生得分无显著差异外,其他三个子维度(网络指导、网络分享和网络提醒)均是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表2 大学生成人依恋和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四)成人依恋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是否能预测网络利他行为倾向,本研究对数据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只发现依恋焦虑可以显著负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 解释率为7%,β=-0.27,t=-4.32,p<0.001。

(五)性别对成人依恋和网络利他行为关系的调节效应检验

因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和依恋焦虑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而依恋焦虑又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本研究拟探究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及其边界条件——性别的调节效应。对各变量进行中心化处理后,采用SPSS 中Process3.4 宏程序插件进行调节效应分析,Bootstrap Samples 为5000,置信区间为95%。

结果如表3 所示,该模型可以解释网络利他行为总变异的17.13%。 依恋焦虑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效应显著(t=-3.61,95%CI [-6.49,-1.90],p<0.001), 性别和依恋焦虑交互项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显著(t=4.43,95%CI[5.73,14.89],p<0.001),ΔR2=0.0715,表明性别在依恋焦虑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调节效应对变异的贡献为7.15%。 依恋回避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效应不显著(t=-0.24,95%CI[-4.40,3.45],p>0.05)。性别和依恋回避交互项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也不显著 (t=0.86,95%CI[-4.44,11.27],p>0.05), ΔR2=0.003,这表明假设模型中依恋回避到网络利他行为的回归路径以及性别对该路径的调节都没有得到数据的支持。

表3 调节效应检验

为了更清楚地揭示性别在大学生依恋焦虑与网络利他行为间的调节作用,将依恋焦虑按平均值正负一个标准差分出高中低水平组, 进行简单斜率检验,得到简单效应分析图(见图1)。 检验结果显示,对于男性大学生,其依恋焦虑能显著负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 男性大学生的依恋焦虑水平越低, 则其网络利他行为倾向越高,Bsimple=-9.49,t=-5.83,p<0.001;对于女性大学生,其依恋焦虑不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Bsimple =0.83,t=0.50,p<0.05。

图1 性别的简单效应分析

四、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分析考察大学生成人依恋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主要得到如下三条结论:(1)男性大学生的依恋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女性大学生,男性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倾向显著高于女性大学生;(2)成人依恋中的依恋焦虑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依恋回避不能显著预测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3)依恋焦虑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受到性别的调节, 相对于女性大学生,男性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更易受其依恋焦虑水平的影响。 上述发现对于探索网络利他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和网络利他行为,以及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有一定的启示。

(一)成人依恋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

根据鲍尔比(Bowlby)的依恋理论,个体的利他行为来源于其依恋和内部的照料系统(caregiving system)之间的相互作用。 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被认为能负向预测利他行为,这得到了现实情境中的利他行为研究的支持。[9][10]本研究探讨成人依恋与网络生活环境中的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也部分支持了上述观点,研究发现依恋焦虑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网络生活环境中的利他行为,但没有发现依恋回避对网络利他行为的预测作用。 依恋回避不能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这一结果,可能与网络这个虚拟环境有关。 依恋回避的特征是个体不信任他人,不愿意与他人亲近交流,现实中的面对面交流容易使其有不舒服感甚至是压力, 从而“无心”助人或“无力”助人。 网络环境不同于现实之处在于其人际交往具有虚拟性、匿名性和隐蔽性[23]206,这正好缓解了依恋回避个体在现实中与人面对面相处的压力,从而使其内部照料系统有了正常工作的可能,因此不再能负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

赵凯莉等人的研究发现依恋焦虑显著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12],这与现实情境中人们发现的依恋焦虑负向预测利他行为的结果[10]相反。 但是本研究并未重复出赵凯莉等人的研究结果。 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与两个研究使用的成人依恋测量工具不同有关,赵凯莉等人的研究采用的是《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中文版,而本研究使用的是《成人依恋量表》(AAS)。 虽然两个量表均可以分成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维度,但二者所界定的内涵和外延可能不一致,《亲密关系体验量表》 更偏向于测量恋人之间的依恋关系,而本研究中所采用的量表使用对象并不限于恋人,还可以是朋友、亲人。 另一方面,成人依恋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可能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中介和调节,比如本研究中的性别,以及赵凯莉等人研究中的共情和信任等。 在问卷调查研究中,这些并没有被严格控制的中介变量或调节变量也可能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 总之,依恋焦虑无论是对现实情境中的利他行为还是网络情境中的利他行为,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但依恋回避的情况则要复杂一些,它对现实情境中的利他行为的影响和对网络情境中的利他行为的影响不尽相同, 后续研究如果能在同一研究中采用两种问卷分析成人依恋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并将结果进行对比,也许能更好地澄清结果上的不一致。

(二)性别的调节效应

本研究考察的第二个问题是性别是否会调节成人依恋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成人依恋和网络利他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并且性别能显著调节依恋焦虑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 对于男性大学生,其依恋焦虑水平越低,则其网络利他行为倾向越高;对于女性大学生,其依恋焦虑水平不能显著预测其网络利他行为倾向。 刘勤学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性别会调节网络使用自我效能对网络利他行为的中介效应,即相对于女性,男性的网络使用更能提升其网络使用效能,进而促进更多的网络利他行为[24],这与本研究的结果类似。

有人可能认为网络利他行为本身就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好的网络使用技术和更强的网络技术学习动机, 因此男性在网络上更愿主动提供有关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方面的帮助。[23]118这有可能是性别能够调节成人依恋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的关键所在。 如何验证这一可能性呢? 我们发现在网络利他行为的四个子维度中,网络指导和网络分享都涉及助人者本身具备的知识、技能或专业资源,但网络支持主要是指助人者在网络上提供言语关心或物质帮助,并且也是本研究中唯一不存在性别差异的子维度。 因此本研究以依恋焦虑为自变量,性别为调节变量,网络支持为因变量进行调节效应分析,分析结果依然能发现性别的显著调节效应,并且只有男性的依恋焦虑能负向预测网络支持行为,而女性大学生的依恋焦虑依然不能预测其网络支持行为。 这说明男性比女性具有更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与技术,并不是性别调节作用的主要原因。

可能存在如下原因导致了性别的调节作用。首先,男性大学生通常被认为比女性大学生有更高的使用网络的自我效能感,前人研究也发现网络使用自我效能感能够中介网络使用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从而使男性大学生表现出更多的网络利他行为[24],但依恋焦虑水平较高的男性,其网络使用自我效能感被削弱,从而使其网络利他行为也受到负面影响。女性大学生因网络使用自我效能感本身就不高,依恋焦虑对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反而不那么明显,进而也看不到依恋焦虑对其网络利他行为的明显影响。 另外,受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女生的性别角色多以感性、示弱、被动寻求帮助为主要取向,男生的性别角色多以理性、示强、主动提供帮助为主要取向。网络利他行为不太符合人们对女性角色的定位,因此即使依恋焦虑水平低的女性大学生可能都因此不主动表现出网络利他行为。网络利他行为符合人们对男性角色的定位,因此男性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依恋焦虑水平选择是否实施网络利他行为。

(三)研究价值与不足

本研究通过一个调节模型探讨了成人依恋对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启示性。 第一,本研究对以往研究中的一些不一致的结果进行了验证,丰富了成人依恋和网络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也深化了人们对成人依恋如何影响利他行为的认识。 第二,本研究结果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网络利他行为中的“他”指向的是他人和社会。 利他者能把合乎社会普遍道德期待的奉献精神融入网络行为的全过程。 因此如何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并培养和促进其网络利他行为,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一个新的重点关注内容。

结合本研究结果, 向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在高校倡导网络利他行为时,要注意成人依恋等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对于那些依恋焦虑水平过高的个体,不适宜进行较多的网络利他行为倡导;而那些依恋焦虑水平较低的个体则比较容易产生网络利他行为,是这类倡导活动的适宜对象。 其次,相对于女性大学生, 男性大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更易受其依恋焦虑水平的影响, 如果能通过一定方法降低男性大学生的依恋焦虑水平, 其网络利他行为的发生频率可能会随之提高。 但这种方法对女大学生则不一定有效,还需另寻他法。 最后,研究虽然发现性别在成人依恋对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中有调节作用, 但这与社会倡导的性别平等理念并不冲突,尊重两性差异,包容两性的不同表现,本身就是性别平等的实质,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更应明确这一点。

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 需要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首先, 本文采用问卷星软件作为数据收集的辅助工具, 虽然形式上也是一种随机取样, 但其可考性没有足够的研究支持, 这使得本文的大学生样本代表性打了折扣, 无法保证样本无偏。 以后的研究需要在抽样方面更加严谨科学,以便得到更有代表性的结论。 其次,本研究仅考察了性别在成人依恋和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作用, 而这其中还可能涉及其他个体因素, 以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考察诸如网络使用自我效能感等因素的作用。

猜你喜欢
利他行为性别差异成人
组织中利他行为的可持续性及其前因机制:基于主动性动机视角*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受益人利他行为的影响:基于道德补偿的视角*
不同任务类型中性别差异对外语效应影响的实证研究
养大成人
成人不自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学生的网络利他行为研究
传承利他文化 弘扬助人品质
角色刻板印象和性别角色对运动的影响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