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歌尧:香包世家的“新”气象

2022-09-19 13:37王若宇
莫愁 2022年25期

文/王若宇

孙歌尧(右)和奶奶王秀英(左)

“看到新闻联播里,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我家,从奶奶的手中买了一串徐州香包,我既震惊又激动。”孙歌尧回忆道。在大连艺术学院求学的她,兴奋不已地向身边的同学介绍道:“王秀英是我的奶奶,总书记手里的针棒香包就是我奶奶缝制的,也是我们徐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契机常常寓于某个情感充沛的时刻,那一刻,孙歌尧对自己的家乡——贾汪区马庄村——产生一种不一样的情感,这份情感支撑起了她对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从那时起,她开始翻阅书籍,越来越了解香包。

奶奶的香包

汉代《礼记》记载了“男女未冠笄者……衿缨皆陪容臭”。孙歌尧解释道,“容臭”就是香包,汉代的未成年男女都是佩戴香包的,而她所居住的徐州更是汉文化发祥地。对于孙歌尧而言,徐州香包最初的记忆就是“奶奶的香包”,也是童年时看着奶奶一针一线缝香包的样子。“印象里,奶奶每天都会花好长时间缝香包。她的手很巧,我小时候戴的绣花帽子、玩的布艺大公鸡,还有脚上穿的虎头鞋,都是奶奶亲手缝的。”彼时的孙歌尧,沉浸在奶奶“缝”出的童年世界里。小朋友总会围绕在孙歌尧身边,只是希望她能带几个奶奶缝的香包给自己。

随着年岁渐长,孙歌尧明白,奶奶的手艺也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假日里,孙歌尧也开始像模像样地学起了缝香包。“缝得还挺像回事儿。”奶奶的话让孙歌尧充满了信心。不过,“像回事儿”和“缝得好”之间,却有一段不远不长的距离。“想要真正缝好,还是要‘磨’出来。”如今,已经“磨”出了名堂的她依然对那段时光记忆犹新。从配制香包的中草药、定制面料,到制作版型、半成品缝合、缝锁边缘,最后添加饰品,每一步都要一丝不苟、一针一线地完成,走线必须要匀称,针脚要利索。孙歌尧不知被针扎了多少次,才得到奶奶的赞许。奶奶的认可,让孙歌尧在业余缝制香包上更加如鱼得水。但当时的她并没有想过,自己在大学毕业后会重新回到村里,成为香包传承人。

探寻自我价值

马庄村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有纳凉晚会、灯会、文艺演出等,然而对于年轻人而言,这还不足以吸引他们留下。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走了出去,孙歌尧也一样。她高考考取了海边的大学,想要见识更广阔的世界。不过,总书记走进马庄的新闻,让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独特的声音,如果能够把这种声音延续下去,我的价值是不是更大一些呢?”她反问自己,“走出去”和把家乡文化传播出去,哪个更重要?

在自我叩问中,孙歌尧迎来了毕业。就在那年,奶奶正在缝制《八鸡香篮》,“八鸡代表八方吉祥,底下的荷花代表和和美美。在以前,这都是送女儿的陪嫁。”奶奶的介绍,让孙歌尧也产生了兴趣,她陪着奶奶一起做了起来。“第一次做这样的大作品,本来以为会很乏味,但真正做出来以后,我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于是,孙歌尧笃定信念回到马庄,传承起了香包手艺。看着朋友圈里的同学们毕业后走进了大城市、大企业、大剧院,孙歌尧的心里也有过羡慕。但低下头,看着面前的针和线,她告诉自己,“我所从事的是传统文化行业,我有责任和义务把徐州香包传承下去,这是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情。”

在传承中创新

在时代的发展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经历着变化。孙歌尧希望能对香包产品做出一些改变,王秀英很支持她的想法。于是,一老一少每天一边缝香包,一边琢磨着改进。“奶奶做的振邦香包是毛衣挂链款式,我想,年轻人可能会喜欢小巧精致的款式,我把香包在原来的基础上缩小一半,做成钥匙扣、手机挂件……”孙歌尧更懂得年轻人的想法,这些新产品很快就成了“网红”。

除了设计实体香包,孙歌尧还把香包设计运用到网络世界里。莲花荷包、宝瓶香包都可以在手机游戏“王者荣耀”里看到。孙歌尧介绍道,在游戏人物甄姬的新皮肤上,游戏公司和孙歌尧一同设计了独特纹样的香包,寓意着女儿国国王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和敢于追求所爱的洒脱。

在香包的设计过程中,孙歌尧逐渐学会表达情感,同时也让自己真正地融入传承人的身份。她通过明暗缲针、3D打版等现代技术,不断提高香包的生产效率。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马庄村民通过参与到香包产业链的上下游,走出致富道路。

最近,孙歌尧正在学习带着奶奶一起开通视频直播。“线上传播一方面能帮我们拓展市场,另一方面也能把马庄香包文化传播出去。”跨越时间、空间界限的网络技术,让王秀英老人的每一句话都能传递到观看者的手机上。尽管现在观看直播的人并不多,孙歌尧并没有灰心,因为直播让祖孙俩共同守护的“香包文化”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数字记忆,“奶奶所说的每句话,都成为了香包传承的历史。将来,我会有自己的孩子,我的孩子也会有孩子,他们都会听到奶奶所说的话,把香包一代代传承下去。”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 许宵雪185073547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