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马銮湾新城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实践

2022-09-20 13:50黄友福
低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海堤生态化水文

黄友福

(厦门市政南方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厦门 361021)

0 引言

沿海地区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大量沿海城市的高强度围填海活动改变了海陆生态空间格局,破坏了海岸带生态系统。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 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国发〔2018〕24号,以下简称24号文)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活动”“加快处理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已经完成围填海的,原则上应集约利用,进行必要的生态修复”“依法处置违法违规围填海项目,并组织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开展生态评估”“责成用海主体认真做好处置工作,进行生态损害赔偿和生态修复”。2018年12月,《自然资源部关于进一步明确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有关要求的通知》(自然资规〔2018〕7号,以下简称7号文)要求各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按照《围填海项目生态评估指南(试行)》等指南的要求,组织相关市县主管部门,编制围填海历史遗留项目的生态评估报告和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强制恢复围填多年且已形成相对稳定生态系统的围填海项目容易引发二次污染,且花费的成本较高。因此,生态修复是缓解围填海生态问题,促进围填海存量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

本文在收集资料、补充调查和数值模拟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分析评估了厦门马銮湾新城围填海项目情况、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工程建设的海洋生态影响,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最大限度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1 项目概况

马銮湾片区位于厦门市西北部,天竺山与蔡尖尾山之间。马銮湾原始地貌属浅海地貌,曾经是一个拥有红树林、沼泽、鸟禽、鱼类、贝类、两栖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等丰富资源的天然海湾。1957年因建马銮盐场,在马銮—翁厝间建堤堵截海水,于1960年海堤建成后与外海(西海域)隔断,阻断潮汐通道,造成湾内水流停滞;因湾内过量水产养殖造成过剩饵料和鱼类排泄物,及周边农田化肥和磷流失入湾,致使马銮湾水质恶化;无序围填海和围垦养殖、泥沙淤积,马銮湾水域面积不断缩减;历经40多年盐场和水产养殖已造成大量淤积。截至2015年,几乎全部水面变成了水产养殖区,马銮湾净水域面积约3.1 km2,虾池鱼塘面积约14.1 km2。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湾内总磷水质为超V类的1.10~1.42倍,总氮水质为超V类的1.31~1.36倍,马銮湾处于超富营养化状态。因此,马銮湾综合整治刻不容缓。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加快落实厦门跨岛发展战略,改善马銮湾的生态环境,厦门市以“陆海统筹、系统修复”为原则,于2016年6月启动实施马銮湾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工程实施过程中,由于海岸线较为曲折、海陆界限不明晰、水下施工放样误差等因素,导致局部区域占海形成围填海图斑,总面积为5.4 hm2。

2 海洋生态影响

围填海范围属于马銮湾生态整治修复的一部分,工程实施对周边水文动力环境和冲淤环境影响较小;对海水水质和沉积物质量基本无影响;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基本不影响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对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等生态敏感目标无影响。通过采取相应的海洋生态修复措施,项目实施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较小,不需要进行拆除。

因此,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功能区定位以及生态损害评估的结论,根据本项目实施前后对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海洋生态、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等生态影响评估的结果,本项目造成的主要生态问题为项目用海占用滩涂带来的影响。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1]。湿地滩涂具有供给服务价值、调节服务价值等,评估区主要占用马銮湾内水产养殖的滩涂面积,造成原有滩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该片湿地将不复存在,现有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将全部丧失,物种多样性下降,生物量减少等。

3 生态修复方案

3.1 生态修复目标

结合评估区的生态定位和生态本底条件,针对已造成的生态影响,本区域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为:①维持并改善周边海域环境质量现状水平,不因评估区的建设而恶化。②优化人工岸线布局,尽量增加人工岸线曲折度和长度,建设生态化海堤,构建生态化和自然化的新岸线[2]。

3.2 生态修复重点

根据《围填海项目生态保护修复方案编制技术指南(试行)》,围填海项目的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主要包括海岸线、滨海湿地、水文动力和冲淤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等[3]。本项目用海区位于马銮湾,湾内海域海洋环境质量状况一般,生态本底条件一般。根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结论及本项目围填海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马銮湾新城片区的区域规划和马銮湾生态修复整治的整体性,提出本项目生态修复重点为:水文动力和冲淤环境修复和岸线修复。马銮湾新城片区围填海项目生态修复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生态修复内容

3.3 水文动力和冲淤环境恢复

围填海项目位于马銮湾新城片区,根据区域生态功能定位结论及本项目围填海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海域冲淤环境现状、马銮湾新城片区的区域规划和马銮湾生态修复整治的整体性,本项目的水文动力和冲淤环境修复方案建议结合马銮湾生态修复整治工程开展,在整个马銮湾新城片区进行海域清淤和围垦养殖的退垦还海。

水文动力及冲淤环境恢复的主要方案为:①拆除马銮湾新城片区的围垦养殖,平整池塘,退垦还海;②对海域进行清淤整治,恢复附近海域水文动力和冲淤环境,有利于行洪安全。清淤范围在马銮湾新城规划的水域范围内,清淤边界线原则以规划陆域边界线(护岸定位线)外扩10 m范围,清淤底标高为-4.24 m(1985国家高程基准),清淤工程边界按1:5放坡,总面积约695.09 hm2,总清淤量约1400万m3。

3.4 岸线修复

3.4.1 新建生态化海堤

根据《围填海工程海堤生态化建设标准》(T/CAOE1—2020),海堤生态化建设是指保证海堤防潮御灾能力,优化海堤空间布局,采用生态材料,恢复生物群落,在堤前、堤身、堤后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的活动[4]。

拟新建的生态化海堤位于马銮湾新城中心岛的东侧,岸线设计区面朝马銮湾,中心岛护岸总长约97 m,宽33~35 m,整体呈长条形。海堤堤顶靠陆侧新建步行道、自行车道等,同时种植观赏性的乔、灌、草植被带,形成人走树下、车行林中的景观带,提升海堤的景观生态水平和公众开放程度,构建自然化、生态化、绿植化的景观生态岸线;向海侧斜坡式护面,以生态驳岸为主。因为中心岛评估区块护岸段处于内凹槽处,水文动力条件较弱,生态软质驳岸能满足防洪防潮等安全要求。生态驳岸采用水土保护毯及混凝土压角的形式,表面覆土300 mm种植土,采用喷薄草籽的形式打造自然驳岸。图1为规划生态护岸断面。

图1 规划生态护岸断面

海堤建筑材料应结合生态和景观方面的需求,海堤应采用生态混凝土和当地块石等环保、无害化材料,以利于植物生长,促进恢复生物多样性。中心岛评估区块所在海域为马銮湾湾顶、水文动力较弱,水流较小,亲水平台、抛石等建筑材料可采用当地块石和生态混凝土,有利于恢复生物多样性[5]。

3.4.2 现状海堤修复

生态海堤建设是在保障海堤防洪防潮防浪的前提下,提升海堤的景观生态,增加公众亲水空间,构建生态化和自然化岸线。

评估区人工岛区块现状护岸结构形式为斜坡式结构,进行了生态护毯设置面层铺设植被,护坡已生长有植被,为生态软质驳岸,护岸本身结构和护坡形式已符合生态化海堤要求,而且小岛规划为景观生态岛,岛上全部用于植树绿化,符合生态景观需求。此外评估区块海堤段水文动力较弱,水流较小,因此建议海堤结构形式和护面整体保持现状,人工岛岸线在除险加固的基础上,以自然恢复为主,适当辅以植被绿化修复,修复岸线长度约为1000 m。后续马銮海堤完全打开后根据潮水实际情况,可适当对护坡进行生态抛石加固,定期巡护养护,以此保证防洪防潮等安全需求。人工岛生态海堤现状如图2所示。

图2 人工岛生态海堤现状

4 建议

4.1 重视效果评估与跟踪监测

(1)基于生态修复目标,定期开展生态保护修复效果的考核评估工作,客观评价生态修复的实际效果,了解修复成效与预期目标的差距,系统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为国家和地方生态修复管理部门提供科学支撑。

(2)合理布设和优化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以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效果评估为目的,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修复监测相结合,确定监测点位和监测指标,开展长期监测,以便掌握生态修复过程中和实施后的海洋生态变化,为生态修复工作的效果考评和客观制定生态补偿标准奠定坚实基础。

(3)制订绩效评估计划,在生态修复完成后和生态修复完成后3年后进行效果评估。评估重点:进行生态修复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评估、生态环境改善方面评估。评估内容:①新建生态海堤工程完成情况,包括资金使用情况、跟踪监测情况。②生态海堤维护情况,包括生态海堤监管情况、跟踪监测情况。③水文动力环境改善情况,包括水文动力和地形地貌环境情况、跟踪监测情况。④区域海洋生态改善情况,包括海水水质、沉积物、生物生态等跟踪监测情况。

4.2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在开展生态评估和修复工作的基础上,强化能力建设,发展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提升生态修复效果监测评估的能力。此外,跟踪监测应合理布设和优化监测点位和监测项目,以便掌握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前后的海洋生态变化。

5 结语

本文以厦门马銮湾新城围填海项目为例,分析评估了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和工程建设的海洋生态影响,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通过水文动力、冲淤环境修复和岸线修复等生态修复手段,最大限度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本文所采用的生态修复措施,对同类型的项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海堤生态化水文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防范未来风暴潮灾害的绿色海堤蓝图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海堤加固技术分析
语料库与生态化英语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