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新技术在国土三调以及国土管理中的应用

2022-09-20 13:50廖风云
低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测绘土地区域

廖风云

(松溪县自然资源局,福建 南平 353501)

0 引言

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现代化测绘技术有了研发的条件依托,与此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土地资源规划不合理及部分区域的资源短缺现象,呼吁着新兴技术于具体国土调查中的高效使用。为此我国目前各层级土地资源相关管理机构应当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强烈的时代使命认知,为国家土地调查工作及后续土地资源管理开辟崭新的技术之路,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出当下全新测绘技术在土地资源调查规划工作中的技术支持作用。目前在行业内得到广泛认可的测绘新技术以全球定位技术、地理信息分析技术、遥感技术以及这三类技术协同融合的3S数字信息技术为代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起到综合验证测绘结果、搭建国家现代化土地资源测绘工作体系、辅助国家土地资源集约化管理、推进土地资源归类调查等重要作用。而受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影响,现阶段我国土地管理工作中的技术作用尚不能发挥充分,为了改善实际应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一步为国家土地资源调查提供先进技术条件,必须将相关技术的研究侧重点放置于测绘新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拆解中。

1 测绘新技术概述

测绘新技术于我国土地资源测量分类工程中的应用以当代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为依托,是将具体国土信息进行数字化集约管理的新兴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以时效性与准确性著称。在国家第三次官方土地调查工作中使用新测绘技术,一方面可以为目标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提供保障,另一方面积极的实践应用将有利于具体技术的内部突破与发展[1]。在国家土地资源管理工作中贯彻落实新兴技术的实际应用将有助于目标管理团队更新技术及工作思路,在学术层面上探索出一条对土地资源使用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光明道路,对我国国土安全及百姓生活的资源提供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 于全域整治中应用测绘新技术的意义

国家土地资源勘测管理的数字化水平直接表现出了我国综合资源管理的现代化信息服务水平,此水平的提高能够帮助行政机关在区域开发决策阶段最大化地利用好现有珍贵的土地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出我国政府在重大民生事业中对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力[2]。

总体上看,全域土地整治主要分为区域的全域性和整治内容的全面性两个方面。区域的全域性是指从全区域视角对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用地整治、损毁土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等各类活动的统筹安排。从本质上看,全域土地整治实际上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国土综合整治,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全域整治具体工作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全域整治具体工作内容

考虑到全域整治工程作业的数据获取需要,绝大多数测绘作业现场都位于露天场所中。从测量手段形式出发,传统的测绘数据获得需要大量的测绘人员深入目标区域进行实际丈量操作,但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且国土地貌构成相对复杂,在实际测绘过程中难免出现人工测量误差,严重影响整体国土调查结果在后续工作中的参考性与实用性。而测绘新技术在此方面创新采用了数字化影像获取技术,一方面利用现代化卫星技术替代了大面积实地调查的人力,有效保障了测绘技术作业进行过程中的人工安全,另一方面由卫星获取的数字化坐标数据可以在进行标志物边界定位的同时获取区域内所有地表建筑的信息,进而为系统内部验算校正程序提供更为全面的区域地形参考,将整体测绘工程的技术效率拔高到全新层面[3]。由此可以看出,新测绘技术中的数字化数据获取将大幅缩减相关土地资源管理及调查工作中非必要的人力成本支出,并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整体工程作业的单次数据获取数量。

考虑到工程作业的数据分析需要,测绘新技术本身需要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操作,相较于传统记录方法,其具备优越的信息储存能力,可以将目标区域内的历史测绘结果通过矢量扫描与定向传输等多种方式保留至网络云端,并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指令对项目内所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登记与信息更新,同时随着目标工程的推进,新更新的测绘信息也将同时完成登记导入[4]。计算机系统中内置的软件处理设备与人工数据分析相比具有更高的持续工作耐力,随着模拟信息技术的内部升级,现阶段经过计算机数字化处理的国土管理数据还可以实现以三维图示的形式进行数字化立体效果呈现。由此可以看出新测绘技术中的数字化处理将大幅提升相关土地资源管理及调查工作的作业效率及质量[5]。

3 案例应用

3.1 案例概况

以福建省梅口村2021年历史遗留损毁采矿用地复垦项目为例,目标工程调查范围为松溪县梅口村的土地。根据初始土地资源调查数据可知目标区域东西方向最远坐标设置点相隔69 km,南北方向最远坐标设置点间隔105 km,区域范围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同时包含大量平整已开垦的耕地,两者分别占据案例区域内土地构成的37%以及63%,这种复杂的地形结构无疑增加了传统土地测绘工作作业时的人力配置压力与作业时间压力[6]。

作为土地调查工作的研究对象,松溪县地处福建省境内内陆中低丘陵地形区,完美继承了我国东南山地地带土质结构复杂多样、海拔起伏明显的特征,其中郑墩镇境内北部区域的地形更是以破碎形态著称。整体地势走向遵循由东北向西南逐渐下降的阶梯式排布特点,东北区域内最高的海拔位于湛卢山(海拔1230 m)上。而从地貌方面来看,案例区域内的地形分布以及具体地貌构成无比复杂,在阶梯式下降的东北-西南走向中存在大量起伏明显的山地、谷地、丘陵以及山间类微型盘底地带,地形地貌极其丰富[7]。由区域水文条件分布数据可知,案例区域河流蜿蜒、江水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可达1653.8 mm。由于郑墩镇区域多雨水的气候条件,在高密度风化侵蚀的作用下,区域内的高山深谷地形特征正不断深化,而区域水土流失导致的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也导致区域内的实际地形条件正不断改变,该区域的复杂环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风险性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复垦项目土地资源调查工程的开展。

3.2 技术路线

案例研究地域使用的测绘新技术为3S技术及其他应用技术,在实际信息数据更新作业中采用的技术路线如下:①技术人员利用现有遥感设备于卫星处截取目标区域遥感数据影像,在现有成熟地形图示的指导下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中选择有代表意义的影像控制点及线形结构大型地面坐标,并统一输出DEM信息进行联网上传,用以辅助测绘工程的具体数据控制管理,在此基础上技术人员产出目标土地调查区域的正面直射影像图示并将其带入现场应用的MapGIS技术分析系统中,重点分析目标土地调查区域的正面直射影像图示与初始土地利用云端相关数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完成目标调查区域云端数据中土地原始归属权责、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及地形水系构成的专项信息数据提取后,将关键信息补充叠加至最新目标土地调查区域的正面直射影像图示上,通过现场技术人员内外审核工作后将其最终确定为区域土地更新数据作业的重要底图材料。②调查人员利用手绘图纸、数据模型记录、政府文献数据等多种参考资料对区域进行土地资源行政界线的详细调查,并将调查成果以线段坐标的形式补充至调查中更新的土地利用电子图纸之上,此外调查人员还需要对以图斑形式存在的模糊图示进行细节调查,通过提高目标电子图纸内部信息的精确性与实用性的方式,对调查中使用的土地利用电子图纸进行多次更新处理。③调查人员应当对前两步生成的底图与电子图纸进行数据合并,进而生成一张可供等比例搭建土地利用数据的底图,为数据库建设依托,并为后续土地面积的合并输出及具体土地影像的细节取用创造可靠的数据信息条件。

3.3 耕地质量评价

省级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方案遵循式(1)。

式中:Ri——第i个单元省级自然等指数;Rij——第i个单元第j种指定作物省级自然等指数,其具体运算公式如式(2)所示。

式中:αij——第j个作物的光温生产潜力指数;CLij——第i个单元内第j种指定作物自然质量分;βj——第j种作物产量比系数。

案例测绘团队将现场测绘数据代入后,国家级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方案遵循如式(3)所示。

式中:Ri——第i个单元省级自然等指数;GRi——第i个单元国家级自然等指数。

案例测绘团队将现场测绘数据代入后,经过计算,评定单元省级和国家级各等指数如表1所示。

表1 评定单元省级和国家级各等指数

案例测绘团队将上述运算结果比照国家标准与行业要求,得出如表2的评定结果。

表2 松溪县郑墩镇梅口村2021年历史遗留损毁采矿用地复垦项目评定结果

4 结语

通过本文研究得知,新型测绘技术正处于不断更新发展的上升期,其在明确全国土地类型数量和规划管理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的工作中具有相当程度的应用潜力,而在全国性国土资源调查中的使用将有效提升国家对目标土地资源多项数值的精确化调查和管理,极大地保障了我国土地管理相关部门的工作效率,进而辅助区域地方政府在科学数据的指引下以更为合理的手段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在推进区域资源开发及经济建设的同时回馈给现代化测绘技术优越的研发及推广条件。在我国数字化信息技术于各行各业内得到充分发展的背景下,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已经在诸多领域搭建起了适应其应用的程序及物质基础,在实际国土三调工程的使用中可以以地图的形式为技术管理人员提供精确的位置信息及地理内容细节,如卫星坐标定位、物质类型遥感、地理信息分析、陆海空空间协同分析等,在此类先进技术的支持下,现场技术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准确地记录加载数据影像,进而为国家级国土管理工作提供详尽的数字化信息。

猜你喜欢
测绘土地区域
我爱这土地
分割区域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区域发展篇
分土地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