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广佛两市道路一体化规划实践

2022-09-20 13:51肖松林
低碳世界 2022年6期
关键词:路网片区都市

肖松林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30)

0 引言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指出,应以推动基础设施一体高效、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城乡融合发展等为重点,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支撑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对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广佛都市圈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孙承平[1]认为我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要求都市圈交通进一步提升交通通达性和便利性;陈先龙等[2]结合手机信令数据和运行监测数据对广佛通勤交通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和研究;宋程等[3]从交通视角将同城化分为单向同城化、双向同城化、融合同城化3个阶段,并指出广佛两市当前处于双向同城形成阶段,通勤走廊特征明显;陈慧灵等[4]利用空间句法以及时间地图方法分析了广佛时空结构特征,多方面探讨了跨市道路建设对广州与佛山时空联系的影响。近年来对于广佛同城化的研究大多着眼于现状刻画、规律分析、政策研究、同城化发展阶段研究等方面,缺乏对于道路交通如何支撑广佛两市高质量融合发展的研究。本文结合广佛两市道路衔接规划实践,对成长期同城化地区道路交通规划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我国其他都市圈同城化发展提供参考。

1 现状分析

广佛两市接壤边界长197 km,中心城区直线距离仅约20 km,两市不仅接壤面积大,而且历史同根、文化同源、商贸渊源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同城化条件。2006年,广佛两市规划部门联合编制了《广佛两市道路系统衔接规划》,该规划有效指导两市衔接道路的建设,截至2019年,广佛两市已通车的道路衔接通道达28条,比2006年增长一倍有余。随着广佛两市同城化程度不断加深,都市圈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有道路衔接通道已不能满足两市同城化深度发展的需求,两市道路交通发展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1.1 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能力不足

广佛两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三大极点之一[5],两市对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省内主要城市的辐射能力不足,衔接时间过长。向东与深圳、东莞、惠州等地区的衔接通道不足,且功能复合,如跨狮子洋过江通道、广深高速、虎门大桥、南沙大桥等,常态性发生交通拥堵。向西与云浮、肇庆等地区的衔接通道布局不合理,主要依赖广三高速、广佛高速、沙贝立交进入广佛中心区,拥堵严重。

1.2 重大交通枢纽道路集疏运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南站拥有大量佛山市客流,然而这两个枢纽与佛山市中心城区道路的衔接时间分别超过了60 min和40 min,道路旅行时间过长,交通通道联系不便捷。

1.3 城市衔接道路建设缓慢

截至2019年年底,广佛两市建成的通车衔接通道占《广佛两市道路系统衔接规划》规划的55条通道的49%,两市衔接通道实施效果不理想。从道路等级上看,高速公路完成率达80%,城市道路完成率仅为42%,由此可知,两市更关注高速公路衔接通道的建设,而城市道路衔接通道的建设相对缓慢。

1.4 两市衔接通道交通拥堵严重

广佛两市高速公路呈现常态化、系统性交通拥堵,两市衔接通道的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北二环高速、广清高速、环城高速、南二环高速等通道处于常态化拥堵状态;北、中、南部片区均存在高速公路拥堵通道(路段),处于系统性拥堵状态;城市衔接通道中部片区道路平均饱和度达到85%,高峰时段龙溪大道、广佛新干线、金沙洲地区主要过境通道会发生常发性拥堵。

2 一体化规划策略

2.1 规划目标

打造更强辐射、更快联络、更深融合的广佛道路“一张网”,支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广佛同城化是一体化规划的目标。

2.1.1 湾区时空目标——“2+2”

实现更强辐射,即完成湾区时空目标。所谓的“2小时”指的是构筑以广佛两市为极核的环形放射高速公路网,实现2 h覆盖湾区主要城市。而“2条高速公路”是指在广佛两市的中心城区与大湾区各城市间打造均不少于2条高速公路的直连通道,提升出行可靠性。

2.1.2 市域时空目标——“306090”

为实现更快联络,在进行道路规划时,要进一步加密广佛两市骨架路网联络线,实现广佛两市中心城区30 min互达、主要枢纽60 min通达广佛都市圈的重点地区、外围城区90 min互达。

2.1.3 道路衔接目标——“小于2 km”

实现更深融合,即完成道路衔接目标。要构筑多层次的城市道路衔接体系,满足临近片区的高效通勤和服务需求,保证广州市主城区与佛山市的衔接通道平均间距不大于2 km。

2.2 规划策略

采用“强辐射、密联络、差异化”的规划策略,从打造广佛两市一体化骨架路网和一体化边界衔接道路两个层面,梳理广佛两市道路一体化规划方案,促进都市圈融合发展。

强辐射是指强化广佛两市与大湾区主要城市及粤东、粤西、粤北的高速联系,提升对省域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能力。密联络是指加密广佛两市高快骨架路网联络线,促进广佛两市重要交通枢纽群共享,缓解结构性交通拥堵问题,进一步加强广佛两市重点地区的快速联系,支撑广佛两市城市空间、产业融合发展。差异化是指根据广佛两市连绵区的地理特征、城市及产业发展特征等,差异化供给道路交通设施,深化广佛两市连绵区交通与生产、生活、生态的协调发展。

3 骨架路网一体化规划方案

3.1 强化广佛两市对粤东西北等的辐射能力

构筑“两环二十四射”的环形+放射状路网结构,提升广佛两市对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省的辐射能力。“两环”主要指珠二环高速、珠三环高速,起到串联广佛两市中心城区、分流货运与货运交通以及串联广佛外围城区等作用。放射线方面,在现有路网的基础上,向东新增增佛高速、河惠莞高速,加强与广州东部地区、惠州、河源、东莞等地市的联系;向北新增广连高速,加强对粤北清远、连州等地区的辐射;向南、向西新增东部干线、中山东路外环高速、新台高速及其北延线、广开高速、佛肇云高速,加强对中山、珠海、澳门、江门、云浮等粤港澳大湾区西岸城市及粤西地区的辐射。

3.2 加强机场枢纽群的连通,提高交通枢纽互联互通水平及对外辐射能力

新增3条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串联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提升两座机场的对外辐射能力,实现两者的互联互通、功能互补。新增花莞高速西延线,进一步加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对广州花都区、佛山三水区等地区的辐射;新增南沙至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高速公路,完善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道路集疏运系统,加强其对佛山东部地区、广州南沙地区等的辐射能力;新增广佛西部通道,加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与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之间的联系,提升广佛两市机场互联互通水平,促进两座机场之间的优势互补。

3.3 缓解跨市交通拥堵,促进两市城市、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在广佛两市主城区之间构建“十横七纵”格网状路网,缓解广佛两市核心区交通拥堵状况,促进两座城市在产业、文化上的深度融合。其中东西向新增增佛高速、广昆高速东延线、佛山一环南环东延线,打通广明高速佛山段,构建多条与现状常发性拥堵广三高速—广佛高速—北环高速通道平行的通道,缓解广佛两市主城区交通拥堵的状况。新增佛江高速北延线,构建佛江高速及其北延线南北向贯通通道,分流广清高速—环城高速—广珠西线交通流量及货运交通。

总体上,广佛两市骨架路网规划形成“两环二十四射+十横七纵”的环形+放射+格网状骨架路网体系(图1),基本实现大湾区时空目标和市域时空目标,有效助力广佛两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发挥极点带动作用。

图1 广佛两市“两环二十四射+十横七纵”骨架路网

4 边界衔接通道一体化规划方案

广佛两市衔接区域“北部多山体、南部多河流”的地理特征明显,尽管受山川、河流的阻隔,两市衔接通道建设成果较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目前广佛两市衔接道路基本以主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为主的现象。为更好地促进广佛两市融合发展,支撑广佛两市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的建设[6],从城市发展、产业特点、交通特征等多角度对广佛两市衔接通道进行分析。

4.1 北部、南部片区加强骨干路网对接,支撑广佛两市产业融合发展

北部片区(华南快速三期以北)位于南岭九连山余脉,两市之间以陆域衔接为主,城市现状“山、水、田、林”特色突出,两市交通衔接存在天然生态屏障。产业方面,目前以汽车零配件、机械装备等制造业为主,产业园区密布,区间交通具有出行距离较长、货运交通量大等特征。

南部片区(广明高速以南)城市河网密集区,市界线以陈村水道、洪奇沥水道等水域为主。广州南沙区规划为城市副中心,广州南沙港、南沙国际自贸区是区域发展的重点,佛山顺德区制造业发达,连续8年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名单,产业融合发展潜力非常大,区间商贸、货运交通来往频繁。

为适应南、北部片区城市、产业等的发展特点,广佛两市衔接通道重点以主干道及以上等级道路对接为主。北部片区总体规划20条衔接道路,其中高速公路6条,快速路2条,主干道12条。南部片区总体规划20条衔接道路,高速公路5条,主干道12条,次干道3条。

4.2 中部片区加强各等级道路网对接,促进两市连绵区高度融合发展

中部片区(华南快速三期—广明高速)市界线有珠江西航道、花地河、三支香水道、陈村涌等水域,也有金沙洲片区、芳村片区等陆域,两市之间以水域、陆域间隔衔接为主。该片区是广州市主城区与佛山市中心城区的衔接区域,是两市交通通勤、商贸联系等的核心走廊,广佛两市高度同城化区域,两市除了有通勤、商务商贸、产业交通等密切联系的需求,在边界地区还有大量的生活交通衔接需求,尤其是金沙洲、芳村等陆域衔接区,因此,中部片区边界地区高度融合发展的需求非常强烈,应加强各个路网等级道路的衔接,满足广佛两市生产、生活、生态高速融合发展的需要。中部片区总体规划40条衔接道路,其中高速公路4条,快速路3条,主干道19条,次干道12条,支路2条。

总体上,广佛两市规划形成80条衔接通道,平均间距2 km,各等级道路能有效满足两市交通需求。

5 结语

在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道路交通一体化有助于推动都市圈协调融合发展。本文从道路规划角度为广佛融合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为其他都市圈道路交通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

猜你喜欢
路网片区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再迎扩容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打着“飞的”去上班 城市空中交通路网还有多远
穿越水上都市
省际路网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首都路网 不堪其重——2016年重大节假日高速公路免通期的北京路网运行状况
路网标志该如何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