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庄村种出“宝葫芦”

2022-09-21 05:50杨超崔秀娜
山东画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葫芦雕刻技艺

8 月1 日,在位于聊城市东昌府区堂邑镇的“中华葫芦第一村”——路庄村,室外温度高达摄氏34 度。记者在室外待了一会儿,就汗流浃背。村里的大马路上,几乎见不到什么人。

路庄村的布局很有趣,分为两个自然村。路的东头叫路东村,路的西头叫路西村。“村民们都在地里忙着呢!种葫芦很辛苦,每个葫芦都得费工夫细心照顾。”路西村村支部书记路正峰刚从地里赶回来,他一边擦着脸上的汗,一边笑道:“看看我这黝黑的皮肤!我们村里的人现在都是这个肤色!”采访几天下来,记者发现路书记此言不虚。

“买天下葫芦 卖天下葫芦”

推开村民郝洪燃开的葫芦加工坊的大门,你百分百会被展架上摆放的各式各样的葫芦所吸引。压腰葫芦、勒扎葫芦、掐丝葫芦、鸡蛋葫芦……一个个漂亮的葫芦让人看花了眼。定睛细看,你会发现,葫芦还能被做成台灯、茶叶罐、蝈蝈笼子。拿起一个精致的茶叶罐,看到外面雕刻的精美山水画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被这些村民的智慧所折服!也终于明白——葫芦,就是工艺品。

对有一定难度的学习目标,教师适当地予以引导示范是必要的。譬如赏析古典诗歌,准确、深入地理解“诗圣”“诗仙”的内涵,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也有一定高度的目标,教师的引导可以让学生知晓学习方法,获得攀援而上的绳索,进而达到理想的高度。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活动开展会更有的放矢,整个课堂的推进也会更顺畅。

聊城东昌府区位于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著名的马颊河在东昌府区西部蜿蜒流淌三十多公里。充足的水资源和独特的土壤、气候,使东昌府在历史上就以盛产质量上乘的葫芦而闻名。东昌府区从汉代就开始种植葫芦,东昌葫芦雕刻作为一种民间技艺也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设计了看似“丰富”的教学活动,学生也确实都“动”起来了,但却缺少思维含量,这样的课堂留白不利于促进学生思考,反而会影响学生对正弦定理的理解,甚至造成数学观的扭曲,无疑是不恰当的.与其追求形式上的热闹,不如将宝贵的教学时间用于正弦定理的推导与证明,引导学生感悟其中所蕴含的化归等数学思想方法,理解正弦定理的本质,真正发挥课堂留白的作用.

空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2.5和PM10)、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17],空气污染物能够对皮肤表观状态造成影响。文献[18]表明,空气污染严重的墨西哥城,人群皮肤氧化蛋白含量显著升高、维生素E、角鲨烯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空气污染物能够介导ROS的产生,导致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最终形成醛类物质,从而进一步形成脂褐素、羰基化蛋白、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如今的路庄村已经形成了集葫芦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葫芦产业化运营,“中华葫芦第一村”的名号也早已打响。因为葫芦销售的火爆,村里种植的葫芦根本不够用,所以村民们每年还会到甘肃等地收葫芦。

路宗军的店在村里马路的尽头。时至中午,他刚从地里回来,匆忙扒了几口饭,就开始给刚在网上下单的顾客打包葫芦。“估计2003 年左右吧,我就找人帮忙建了‘鲁西葫芦基地’网站。那时候还是拨号上网呢。”他一边忙着打包葫芦,一边讲自己的创业经历。“今天下单的这几个客户,远的有新疆的,省内的有山东威海的。”

一个小葫芦的“精雕细琢”

路庄村虽然已经是亿元村,但开车行走在村里的大马路上,你会发现这个村有点“其貌不扬”。马路两边虽然是鳞次栉比的商铺,但每个商铺既没有显眼的门头,内部也没有豪华的装修。一个亿元村为何如此低调?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询问了几家店铺的老板,终于知道了答案:村里的销售渠道现在70%都转到了线上,剩余的客户几乎都是来批发的老客户,真正来单个购买葫芦的散客很少。

于凤刚是土生土长的路庄人,今年39 岁的王明雨则是慕名来到路庄村的。他是黑龙江人,2019 年来到村里。“以前我是学设计的,很早就知道葫芦雕刻并喜欢上这门手艺。后来,我拜了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玉成为师,学习葫芦雕刻。”如今,王明雨也已开始带学生。他还在聊城市残疾人非遗传承培训创业基地,给残疾人教授葫芦雕刻技术。

于凤刚爱葫芦,喜欢赏葫芦,内心最迫切的希望就是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我们这一代不能丢。”如今,他也在不断将这门技艺进行丰富,比如将木雕、浮雕等技术运用在葫芦雕刻上。

70%的销售早已转到线上

于凤刚是路庄村公认的最顶尖的葫芦雕刻能手。早在2013 年,他就被评为东昌葫芦雕刻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在聊城市著名的光岳楼景区内,于凤刚开办了一家东昌葫芦雕刻制作技艺传习所。“开办这个传习所,主要目的就是想把东昌葫芦的雕刻技艺传承下去。任何人,只要你想学,我都免费传授技术。”至今,于凤刚已经带了几百个徒弟。但真正坚持下来,将葫芦雕刻作为一门生存手艺的,只有几个。“因为雕刻葫芦不仅需要有美术功底,更要有韧劲儿。没有韧劲儿,如何做到每天坐在那里刻葫芦?”

据路正峰介绍,在2001 年以前,路庄村的葫芦种植规模很小。种植品种单一、加工技术简单,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村里葫芦产业的发展。“那时候,村里人都是背个蛇皮袋,装上葫芦,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景点、火车站售卖。”这种状况在2001 年发生了改变,因为电商开始兴起了。通过电商,村民不出门,葫芦就可以卖到全国各地。销售渠道一拓宽,收益顿时大幅提升,村民们种葫芦的热情也一下子被点燃了。村里家家户户开始种葫芦,葫芦的加工技艺也丰富起来。

路庄村村民从全国各地买来葫芦,生产加工后,再将其卖到全国各地。路正峰用一句话总结道:“我们村里是买天下葫芦,卖天下葫芦。”

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就是要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路宗军今年48 岁,属于村里最早靠卖葫芦发家致富的一批。而村里的年青一代也正在崛起,他们的思路更活跃。抖音、快手等直播带货平台,早已成为他们致富的好帮手。

今年23 岁的于建功就是代表。别看他年轻,但他在快手上的账号“中国葫芦聚集地”已经有16.1 万的粉丝。8 月6 日,他在自家葫芦地里录制的一条关于双面佛葫芦的种植过程,点赞量超过1.7 万。浏览他近期的作品便会发现,他每天都会创作一条视频。“我这个账号是2019 年注册的,刚开始没有人关注,真是着急啊。后来想通了,急也没有办法,就开始慢慢积累。”

9 月份至年底是葫芦销售的旺季。“旺季,我每天晚上都要开直播,从晚上8 点半一直播到晚上12 点。介绍各种关于葫芦的知识,与粉丝互动。靠卖葫芦挣钱嘛,辛苦点没什么。”他年轻的脸庞被烈日晒得黝黑,但对葫芦的热爱都藏在那略显羞涩的笑容里。

猜你喜欢
葫芦雕刻技艺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泥灰雕塑:青砖黛瓦上的技艺传承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传授技艺
葫芦瓜
雕刻树叶
雕刻时光
宝葫芦
画葫芦
雕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