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经验对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机制探析

2022-09-21 02:15汤淑芬何欣胡渊
中国商论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东道国国际化经验

汤淑芬 何欣 胡渊

(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0)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企业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步伐明显加快。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口增速高于全球7.4个百分点,出口金额占全球份额达14.7%。另据商务部统计,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53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规模位居全球第一。这表明,我国企业在国际直接投资领域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国际化趋势愈发明显。

以国际化为战略目标的企业可分为天生型和传统型,前者在成立之初便以国际市场为导向,后者则在发展过程中实现渐进国际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国际化起步较晚,初期缺乏国际市场经验。因此,我国企业主要选择渐进国际化道路:先开展出口贸易,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经验,提升企业技术水平,掌握东道国的市场布局与消费者需求,弱化风险和不确定性,从而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推动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1 我国企业出口与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1.1 我国企业出口现状

随着国际经贸合作的深入发展,我国出口规模快速扩大。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1—2020年,我国出口金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其中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贸易摩擦的影响,2016年出口增长率为负值。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国际市场需求下行,全球贸易大幅下滑,而我国凭借制度优势和全产业链优势,出口规模再创历史新高。据海关统计,2020年我国货物出口2.6万亿美元,增长4%。目前,我国已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对外贸易,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持续扩大。

1.2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保持平稳发展趋势。商务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于2016年达到峰值,2020年的投资流量约为2011年的两倍,为1537.1亿美元,首次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份额的20.2%。对外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既源于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又是企业实力壮大的表现。我国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来自东部沿海地区,这些企业较早参与出口,国际市场参与度高,企业资金充裕,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大。在区域分布上,投资流量主要集中在有近距离优势的亚洲地区,对拉丁美洲的投资增长较为迅速。2020年,我国流向亚洲的投资为112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占当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的73.1%。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增长较为迅速,实现直接投资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20.6%。

2 出口经验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

经济全球化不断推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关于出口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成为学界探讨的热点,相关理论不断完善。

2.1 渐进国际化理论

Johanson和Vahlne(1977)提出渐进国际化理论,又称乌普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遵循先出口再投资的循序渐进规律,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建立在丰富的出口经验基础上。渐进式国际化的基本假设是公司缺乏国外市场知识,且这种缺失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国际化进程。一般而言,传统型国际化企业大多遵循渐进国际化理论,通常以海外代理方式出口商品,在对市场有一定了解后,选择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最后选择在东道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渐进国际化理论能够较好地阐述出口经验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关系:解释了东道国的国际市场出口经验如何影响公司的海外投资决策行为,并肯定了出口经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积极影响。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由雷蒙·弗龙提出,其认为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创新、成熟及标准化三个阶段。在产品创新阶段,发达国家的企业依靠市场和研发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产品通常在国内生产消费,国际市场需求较弱,选择以少量出口的形式满足国际市场消费。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后,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技术优势减弱,市场竞争者增多,成本优势更为突出,因此企业开始通过对外投资方式,到其他国家设立子公司来扩大企业边际收益。进入产品标准化阶段时,产品和技术都已达到标准化水平,企业原有优势逐渐消失,价格优势成为主要竞争力,基于此,企业通常转让技术,在有成本和劳动力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比较清楚地解释了发达经济体向发展中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现象,从阶段性的竞争优势变化方面说明了企业出口转化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

2.3 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20世纪70年代,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兴起,小岛清基于此背景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除了资源开发型投资外,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都是“边际产业”。边际产业指已处于或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转移的边际产业一般在投资国具有比较劣势,而在东道国具有比较优势。该理论指出,投资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选择将边际产业向外转移,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而东道国的企业承接并出口产品,投资国以低成本进口原边际产品。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强调国际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并不是对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关系。边际产业扩张的过程促进了企业从出口到投资的转换,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 出口经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机制

根据出口经验与对外直接投资的相关理论,结合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本文阐明了出口经验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机制。

3.1 技术反馈机制

国际贸易是技术溢出的途径之一。在出口时,一方面,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压力和东道国个性化、高质量的消费需求,企业会促进产品更新换代,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另一方面,企业可能需要按照进口国提供的技术来生产,在这一过程中,出口企业利用东道国成熟的生产技术和方式,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优势地位,从而促进企业从出口过渡到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我国第一批“走出去”的家电制造企业,20世纪90年代初,格兰仕通过引进国外生产设备,利用国外成熟的生产技术和自身积累的经验进行复合的OEM模式生产,为国外企业提供贴牌生产的产品,快速占据国内外市场。随着公司的发展壮大,格兰仕产品技术更新升级,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地设有分公司和研发中心,逐步加大研发力度,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实现技术创新,为企业到国外投资设厂奠定了基础。由此可见,在一定程度上,出口企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得益于出口中的技术学习,也有助于从出口过渡到对外直接投资。

3.2 市场定位机制

利用出口经验,企业能够深入了解投资地的市场情况和消费倾向,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益。在国内手机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渐趋饱和的情况下,传音控股另辟蹊径,进入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2007年,传音试水非洲市场,出口第二品牌ITEL,市场反响良好;2008年,传音开始全面进入非洲市场,主攻非洲品牌;随后,公司在非洲相继投资建厂。美国市场分析机构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传音在非洲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成为“非洲手机之王”。回顾传音“走出去”的历程,不难发现,在对外直接投资初期,传音利用对非洲市场的出口经验,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分析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打造高性价比智能手机。企业积累的出口经验是对外直接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市场供需情况、政策导向等有效信息能够对企业战略部署提供指导,规避投资方向错误、市场供需滞后等障碍性因素。

3.3 风险弱化机制

国别地区的差异使得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面临诸多国际风险和挑战。《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1)》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为中等风险,一些国家汇率波动加剧、债务加重等经济脆弱性问题在新冠疫情中体现得更加明显。2020年3月,在政局动荡和新冠疫情的影响下,缅甸仰光莱达雅工业区的多家中资企业或中缅合资企业工厂遭遇纵火和打砸,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在面临东道国的潜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时,企业可以根据累积的出口经验进行防范应对,通过了解当地的政策法规和风俗习惯,同当地政府、企业和雇员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关系,提高企业产品在东道国的形象和口碑等,弱化企业的投资风险,扩大投资收益,提升企业国际化水平。

4 利用出口经验促进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政策建议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少出口企业面临是否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决策。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本文就企业如何利用出口经验实现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4.1 通过出口经验,提高企业生产率

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内人口红利的流失,我国企业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生产成本攀升的挑战,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应对上述挑战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部分产业出口优势逐渐减弱,诸如纺织行业、鞋类、钢材等传统产业,而这类产业在新兴经济体尚存比较优势。企业应通过出口的逆技术溢出效应和学习效应,积累资金,提高企业生产率,逐步形成自身竞争优势,使企业具备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

4.2 利用出口经验,正确选择投资市场

目前,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向周边发展中国家,且投资市场主要为传统的亚洲市场,对新兴市场开拓不足,市场分布结构亟待优化。企业应充分考察投资区域环境和市场条件,正确利用出口过程中累积的经验,企业能熟悉东道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法律制度等投资环境,掌握东道国市场动态和产品需求,减少投资过程中信息不充分带来的影响。结合企业经营能力和发展方向,由出口过渡到对外直接投资,并选择适合的对外直接投资区域,优化对外直接投资地理结构,提高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效益。

4.3 运用出口经验,提高防范风险能力

当前,国际经济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国际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如何有效防范风险成为现阶段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当务之急。对此,一方面,企业应充分考虑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利用出口积累经验,借此了解东道国的市场、文化背景、营商环境等信息,积极处理责任、收益和人员安排问题,增强企业社会效益,降低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和市场不确定性,提高应对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准确提供可供参考的市场信息,完善市场风险警示机制,为企业投资提供方向和指导,给予企业投资保护,切实保障我国企业的海外利益。

猜你喜欢
东道国国际化经验
聚焦港口国际化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乐淘淘“先进”经验
乐淘淘“先进”经验
活动预告
东道国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竞争力变化对跨国公司总部策略的影响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全球化下的跨国公司本土化研究
跨国公司对东道国国家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Can lucid dreams kill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