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敦煌

2022-09-21 12:47杨永康
全国新书目 2022年7期
关键词:樊锦诗洞窟莫高窟

杨永康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史学史、明清史等。

本书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的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平与先进事迹,尤其突出表现他们忠诚于党、忠诚于民的品质与觉悟,力求做到史料准确又生动感人,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使读者真正感悟到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忠诚之心。

《忠诚的心》杨永康 主编邓真 陈珍 编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22.3/32.00元

樊锦诗对莫高窟中735个大小洞窟都如数家珍,始终铭记在脑海中,随意指出一幅壁画她都能精确地说出年代、特点、风格。樊锦诗用了一生去践行对敦煌的热爱,她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让敦煌闻名,二是于危难之际拯救了敦煌。

1998年,敦煌迎来了旅游热潮,莫高窟当年的参观人数突破了20万人次。面对这样的盛况,樊锦诗一半欢喜一半忧。敦煌的魅力吸引来众多游客,这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但当樊锦诗进入充斥着汗味、香水味的洞窟中,想到二氧化碳渗进每幅壁画、侵蚀每座彩塑时,她便开始思索:洞受得了吗?

“我们拿出1908年拍摄的莫高窟照片与现在做对比,发现100多年间变化很大。现在的壁画很模糊,颜色也在逐渐褪去,壁画和人一样,不能永葆青春。”面对这种老化趋势,樊锦诗很伤感,“我们只能延缓,不能逆转。”樊锦诗依稀记得她初见敦煌时的美丽景象,壁画栩栩如生,整个画面就像巨大的镶满珠宝玉翠的锦绣展现在她的面前,让她的心灵受到震撼。

面对游览人数剧增的情况,樊锦诗开始积极寻找对策,她对敦煌有着深深的爱,因此想尽一切办法去保护它。她首先想到的是控制游客的数量,但敦煌犹如一幅宝卷,每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欣赏它的精美绝伦,领悟从北魏到盛唐的历史胜景。

在机缘巧合下,樊锦诗接触到了电脑。于是,63岁的她提出了“数字敦煌”的大胆设想,为莫高窟的洞窟、壁画、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数字技术让它们“青春永驻”。这一设想在2003年时变成提案,由樊锦诗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建议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现莫高窟精美的洞窟艺术。经过5年的探索,2008年底,投资2.6亿元的历史上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的莫高窟保护工程开始实施。

有人说樊锦诗不识大体,不考虑地方经济,樊锦诗说:“我一个年近80岁的老人,为什么敢于坚持这样的事情?因为我没有私心杂念,我热爱莫高窟。”是的,她的热爱已经绵延了半个世纪,也正是因为这份热爱,她比前辈们走得更远。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包含30个经典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数字敦煌”的全景漫游功能可以让游客随着鼠标移动到他想到的每一处,大大缩短了在洞中的停留时间,减少了对文物不可逆的伤害。这一数字化成果背后的推动者,是如今已83岁的樊锦诗老人。

樊锦诗陪伴敦煌半个世纪,从年少走到沧桑,敦煌在樊锦诗的努力下保护得当,声名远扬。同时,敦煌陪着樊锦诗经历人生风雨,最终柳暗花明。有人曾问樊锦诗,人生的幸福在哪里,她答道:“我觉得就在人的本性要求他所做的事情里。一个人要找到自己有意义地活着的理由,以及促成他所有爱好来源的那个根本性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他可以面对所有困难,让他最终可以坦然地面对时间,面对生活,面对死亡。”对于樊锦诗而言,她的根本性力量的来源便是对敦煌的热爱和保护敦煌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深深刻在樊锦诗的心中,让她用无声的行动阐释使命,这也是共产党员的风骨。

当樊锦诗第一次见到常书鸿、段文杰等老先生时,她的心中有过疑问,他们都是从一线城市过来,都拥有优越的就业背景,为何走到没水没电的戈壁沙漠,爬进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窟,没日没夜地临摹着壁画?这个答案在她夜以继日陪伴敦煌的时候逐渐明晰起来。在敦煌的背后,总是站着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人。通过敦煌的现状能看到的是大批考古工作者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敦煌,每个文化遗产的背后都饱含着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才有穿越历史千年的美丽光景。

樊锦诗在写给北京大学新生的信中提到,“我几乎天天围着敦煌石窟转,不觉寂寞,不觉遗憾,因为值得。我这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无怨无悔”。是的,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使命可越艰难险阻。樊锦诗半个世纪的“文化苦旅”让人唏嘘不已,她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是众多默默无闻的共产党员的真实写照。她是自己的英雄,是保护敦煌的英雄,更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猜你喜欢
樊锦诗洞窟莫高窟
莫高窟晚唐经变画乐器内容比较研究——以第18、12窟与第85窟为例
樊锦诗学会了遗忘
樊锦诗学会了遗忘
学会遗忘
樊锦诗和敦煌一起慢慢变老
敦煌莫高窟洞窟“巡诊医生”2小时走70个洞窟
人间艺术长廊:敦煌莫高窟
洞窟惊魂
敦煌西千佛洞未编号洞窟清理简报
莫高窟里看藻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