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2022-09-21 08:00赵丽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16期
关键词:颈源椎动脉基底

赵丽霞

(山西省中医院,山西 太原 030012)

颈源性眩晕是颈椎退行性病变或外伤等原因造成颈椎动脉缺血导致的眩晕,临床表现为恶心、头晕、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损伤脑神经,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西医治疗颈源性眩晕常采用改善缺血的药物,以改善眩晕症状,但不能根治该病。许多研究者以针灸、中药、推拿按摩等手段为主治疗颈源性眩晕,其中针刺可通过刺激相关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脑部血液流通,减轻眩晕[2]。通督正脊术是正脊疗法,可通过按摩相关穴位调整督脉气血,改善眩晕症状[3]。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山西省中医院治疗的颈源性眩晕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5~64岁,平均(51.27±6.79)岁;病程3~11个月,平均(4.47±1.12)个月。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6~65岁,平均(51.37±6.87)岁;病程2~10个月,平均(4.33±1.04)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审批号:1977253)。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符合颈源性眩晕的诊断标准:头颈旋转时有发作性眩晕、耳聋、耳鸣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低头、仰头时有眩晕症状,颈椎旋转试验阳性;X线显示存在小关节增生并向前突入椎间孔内、钩椎关节增生等现象,或椎动脉造影显示存在椎动脉扭转、迂曲等现象;CT检查存在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基底动脉、左右侧椎动脉异常[4]。②中医辨证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气血亏虚证的诊断标准:劳累即发,动则加剧,心悸不寐,面色苍白,疲乏懒言,唇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符合以上两项症状,且舌脉支持者,即可确诊[5]。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25~65岁;无精神障碍、认知障碍,可正常沟通交流;近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颈源性眩晕治疗;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者;伴有肿瘤、感染、发热者;伴有肝、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妊娠期、哺乳期女性;有颈椎外伤或畸形者;针灸禁忌者;有精神病史者;有脑部严重疾病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盐酸氟桂利嗪胶囊(遂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7316)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

2.2 观察组 给予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①针刺治疗。针具选择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0.25 mm×(25~40)mm],主穴取夹脊穴、风池(双侧),配穴取百会、神庭、关元、三阴交(双侧)、血海(双侧)、足三里(双侧)。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医者对穴位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先于夹脊穴和风池进针15~25 mm,采用泻法,得气后出针,不留针;患者更换为仰卧位,医者采用补法依次直刺其余穴位,进针15~25 mm,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②通督正脊术治疗[6]。第1步:嘱患者取坐位,医生站于患者后方,一只手扶住患者头部,另一手从风池按摩至肩井,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采用旋推法和拿法按摩2~4 min,在肌肉明显肿胀、紧张的位置按摩力度稍微加大,将时间延长至5 min,以松解颈部紧张的肌肉。第2步:医生将右手拇指放置于偏歪的棘突右侧,左手轻按左侧颞部并进行轻微的前后摆动,当右手有抵触感时,双手发力,复位颈部棘突。第3步:嘱患者换为仰卧位,点按肓俞,以中指代针进行点按,待患者感觉小腹、下肢有温热或麻凉感时,结束点按。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4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 L,离心(离心半径13.5 cm,转速为3 500 r/min)10 min,取上层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钙降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②血流动力学指标。治疗前后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③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治疗前后采用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估,包括肩颈痛、头痛、眩晕、心理与社会适应、日常生活与工作共5个维度,总分0~30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与功能改善情况越好[7]。④复发情况:根据6个月内的随访记录进行统计。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ESCV评分改善率≥70%,症状明显改善;有效:ESCV评分改善率为30%~69%,症状有减轻;无效:ESCV评分改善率≤29%,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ESCV评分改善率=(治疗后ESCV评分-治疗前ESCV评分)/(30-治疗前ESCV评分)×100%,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血清MDA、SOD、CGRP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DA、SOD、CG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D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SOD、CGR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 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s)

注:1.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CGRP,钙降素基因相关肽。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MDA(mmol/L)SOD(U/m L) CGRP(ng/L)观察组 30 治疗前 8.02±0.86 17.23±2.04 51.38±7.14治疗后 2.62±0.39△▲25.23±2.81△▲ 79.45±8.08△▲对照组 30 治疗前 8.13±0.94 17.36±2.18 51.06±7.23治疗后 3.65±0.47△ 22.08±2.65△ 64.35±7.54△

(2)基底动脉及左、右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及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及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及左、右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cm/s,±s)

表2 两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及左、右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比较(cm/s,±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观察组 30 治疗前 25.65±4.74 27.69±4.94 28.85±4.97治疗后 38.15±5.73△▲ 35.27±5.65△▲ 35.65±5.54△▲对照组 30 治疗前 25.52±4.66 27.53±4.85 28.62±4.84治疗后 33.32±5.59△ 31.86±5.46△ 32.25±5.48△组别 例数 时间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

(3)ESCV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ESCV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SCV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治疗前后颈源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肩颈痛评分 头痛评分 眩晕评分观察组 30 治疗前 0.93±0.21 0.63±0.21 6.31±0.95治疗后 3.08±0.63△▲ 1.58±0.34△▲ 13.13±1.82△▲对照组 30 治疗前 0.85±0.15 0.58±0.17 6.23±0.85治疗后 2.24±0.45△ 1.05±0.28△ 9.05±1.35△组别 例数 时间 心理与社会适应评分日常生活与工作评分 总分观察组 30 治疗前 1.13±0.15 1.22±0.25 10.22±2.56治疗后 2.79±0.56△▲ 2.85±0.53△▲ 23.43±3.46△▲对照组 30 治疗前 1.08±0.21 1.17±0.16 9.91±2.45治疗后 1.94±0.32△ 2.03±0.42△ 16.31±3.32△

(4)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颈源性眩晕患者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

4 讨论

颈源性眩晕是颈椎病的并发症,颈椎病患者骨关节错位、关节增生、颈部软组织损伤等颈源性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到压迫或交感神经受到刺激,造成椎动脉缺血,进而引起眩晕,病情严重者甚至会猝倒,危及生命安全[8]。临床治疗该病常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该药是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增加椎基底动脉系统和前庭微循环系统的血流量,缓解患者头晕症状[9],但长期服用会导致疲惫、震颤等不良反应。

颈源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中医认为,颈椎病患者多有慢性损伤史,久病正虚,脏腑失调,正气不足,气血亏虚不能上荣,脑失所养,导致眩晕。通督正脊术是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正脊疗法,是在通督按摩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通过正脊通畅督脉气血,通调任脉,以整复手法使颈椎小关节复位,从而达到经络通畅、气血调和的目的。研究显示,该法可通过改变腰椎曲度,增强腰椎代偿能力,从而治疗眩晕[10]。针刺通过刺激穴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脑组织血流量,减轻患者眩晕程度[11]。贾仰春[12]采用针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疼痛缓解,生活质量提升。本研究所取穴位中,夹脊穴属于经外奇穴,具有调节脏腑功能、疏经活络的功效,可缓解椎动脉痉挛,改善脑部血液循环[13];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具有平肝潜阳、清肝明目、安神定志的功效,可加快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脑部血液循环[14];百会属督脉,位于人体最高点,具有升补阳气、扶助正气的功效,可改善脑血流平均速度[15];神庭属于足太阳膀胱经与督脉的交会穴,具有醒脑开窍、清利头目、宁心安神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头晕、脑胀等病证;关元属于任脉,位于脐下3寸,具有培元固本、益气补虚之功;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可益气补脾;血海属足太阴脾经,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功效,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脑血供[16];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可益气补虚、宁心止悸,改善血运,促进脑部血液循环[17]。诸穴合用,具有调和阴阳、调理气血、止眩晕的功效。

颈源性眩晕患者体内发生过氧化反应后最终产生MDA,其可反映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SOD是抗氧化酶,可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体内CGRP处于较低水平会引起局部缺血、血管痉挛,进而导致眩晕[18]。因此,血清MDA、SOD、CGRP水平可反映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损伤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CG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损伤。颈源性眩晕是由椎基底动脉血流供应不足引起的缺血缺氧导致的眩晕,基底动脉及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可反映患者脑组织灌注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及左、右侧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可改善患者颈椎微循环,使脑组织灌注量充足,降低眩晕发生率。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ESCV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其颈椎功能,可能与改善患者颈椎微循环密切相关。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可降低复发率。该结果与耿俊聪[19]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针刺联合通督正脊术治疗颈源性眩晕,可抑制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改善颈椎微循环,进而缓解眩晕等临床症状,恢复颈椎功能,且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颈源椎动脉基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分析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超声引导下C2 C3脊神经后支注射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疼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解决平面向量问题的两大法宝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