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长江中下游稻区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2-09-21 02:21马晓春张俊江高前宝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9期
关键词:全生育期稻瘟病抗性

范 凌 马晓春 张俊江 高前宝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0088)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农作物,2021年全国种植面积2 992.1万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44%,产量21 284.3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31.18%[1]。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2-3]。稻麦轮作种植模式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制度,其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总种植面积超过1 300万hm2[4]。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提高单产、保障总产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新品种选育和提高复种指数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为顺应政策导向,满足市场需求,自主开展了麦茬籼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笔者对2020-2021年阶段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旨在筛选出在长江中下游稻区作麦茬籼稻综合表现突出的品种,为未来其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进行推广种植作准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2020年参试品种13个,分别为鹏优6377、鹏优6553、鹏优6228、美香银占2号、陵两优179、广味丝苗1号、桃香优361、科香2优168、金龙优美香新占、荃优美香银占1号、桥优86、和丰优6553、宽仁优1127[5]。2021年参试品种12个,分别为桃香优361、科香2优168、荃优美香银占1号、和丰优6553、宽仁优1127、和丰优1127、和丰优9374、宽仁优6155、粒粒优翠香、豫稻329、美香油占4号、美香占3号。参照国家麦茬稻组试验2年均以五优308(CK)为对照。

1.2 试验设计

试验于2020-2021年进行,2020年试验设14个处理,2021年试验设13个处理,每个品种为1个处理。2020年、2021年在长江中下游稻区设置13个试验点,分布在湖北、河南和安徽3个省,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3.33 m2,所有品种同期播种、移栽,施肥水平中等偏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与当地大田生产相同[6]。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试验期间调查各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等。抗性鉴定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所、湖北省宜昌市农业科学院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负责稻瘟病抗性鉴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负责白叶枯病抗性鉴定;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发展中心负责稻飞虱抗性鉴定。感稻瘟病对照品种:浙江为Wh26,湖北为丰两优香1号,安徽为原丰早;感白叶枯病和感褐飞虱对照品种分别为金刚30和TN1。鉴定采用人工接菌与病区自然诱发相结合,对稻瘟病抗性的主要评价指标为综合指数和鉴定结论,对其他病虫害抗性的主要评价指标为鉴定结论。稻瘟病综合指数(级)=叶瘟平均级×25%+穗瘟发病率平均级×25%+穗瘟损失率平均级×50%[7]。参试品种抗性鉴定种子由本公司统一提供。

米质检测由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负责检测分析。米质评价按照农业行业标准《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分优质1级、优质2级、优质3级,未达到优质级的品种米质均为普通级[8]。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

水稻单产的提高是水稻生产中增加总产的重要前提,水稻新品种选育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水稻单产。自杂交水稻品种问世以来,推广应用杂交水稻新品种显著增加了水稻的总产[9]。由表1可知,2020-2021年2年对照五优308(CK)产量处于中下水平,分别为8 734.04 kg/hm2和9 246.48 kg/hm2,分别居12位和11位。2年试验中,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

表1 2020-2021年参试水稻品种产量表现

2020年试验中,相比对照五优308(CK)产量表现高的品种有桃香优361和宽仁优1127,平均产量分别为9 538.53 kg/hm2和9 445.18 kg/hm2,比对照五优308(CK)分别增产9.21%和8.14%,增产幅度大,达极显著差异;产量表现较高的品种有科香2优168、桥优86和陵两优179,平均产量分别为9 160.42 kg/hm2、9 143.35 kg/hm2和9 136.23 kg/hm2,比对照五优308(CK)分别增产4.88%、4.69%和4.60%,增产幅度较大,达极显著性差异;产量表现中等的品种有荃优美香银占1号、和丰优6553、鹏优6553,比对照五优308(CK)分别增产4.18%、3.70%和3.27%;产量表现一般的品种有美香银占2号、鹏优6228和鹏优6377,比对照五优308(CK)分别增产1.95%、1.62%和0.46%,增产幅度较小,无显著性差异;表现减产的品种有广味丝苗1号和金龙优美香新占,其中金龙优美香新占减产幅度大,比对照五优308(CK)减产11.52%,达极显著性差异[5]。

2021年试验中,相比对照五优308(CK),产量表现较高的品种有和丰优6553、宽仁优6155和宽仁优1127,平均产量分别为9 742.28 kg/hm2、9 684.40 kg/hm2和9 618.20 kg/hm2,比对照五优308(CK)分别增产5.36%、4.74%和4.02%,增产幅度较大,达极显著性差异;产量表现中等的品种有荃优美香银占1号、豫稻329、和丰优9374、科香2优168和粒粒优翠香,比对照五优308(CK)分别增产3.63%、3.23%、2.84%、2.63%和2.63%;产量表现一般的品种有桃香优361和美香占3号,比对照五优308(CK)分别增产1.94%和1.21%,增产幅度较小,无显著性差异;表现减产的品种有美香油占4号和和丰优1127,比对照五优308(CK)分别减产4.35%和5.95%,达极显著性差异。

2.2 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2可知,2020年试验中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18.1~129.0 d之间,对照品种五优308(CK)全生育期为126.5 d。陵两优179的全生育期最短,为118.1 d,比对照短8.4 d;金龙优美香新占的全生育期最长,为129.0 d,比对照长2.5 d。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显示,参试品种中,有效穗数金龙优美香新占最少,为235.9万穗/hm2,广味丝苗1号最多,为278.9万穗/hm2;株高陵两优179最矮,为96.6 cm,科香2优168最高,为121.5 cm;穗长宽仁优1127最短,为21.2 cm;金龙优美香新占最长,为25.8 cm。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桃香优361均最少,分别为140.5粒和123.3粒,桥优86均最多,分别为203.4粒和171.3粒;结实率金龙优美香新占最低,为74.9%,鹏优6553最高,为88.8%;千粒重美香银占2号和广味丝苗1号最低,均为21.9 g,桃香优361最高,为28.8 g[5]。

表2 2020-2021年参试水稻品种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021年试验中参试品种全生育期在115.9~125.8 d之间,对照品种五优308(CK)全生育期为125.3 d。和丰优1127的全生育期最短,为115.9 d,比对照短9.4 d;美香油占4号的全生育期最长,为125.8 d,比对照长0.5 d。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显示,参试品种中,有效穗数科香2优168最少,为236.8万穗/hm2;宽仁优6155最多,为308.6万穗/hm2。株高宽仁优6155最矮,为96.7 cm;科香2优168最高,为130.7 cm。穗长宽仁优6155最短,为21.5 cm;美香油占4号最长,为25.6 cm。每穗总粒数和每穗实粒数宽仁优6155均最少,分别为131.7粒和112.5粒;粒粒优翠香均最多,分别为200.0粒和172.0粒。结实率和丰优1127最低,为79.0%;豫稻329最高,为87.3%。千粒重粒粒优翠香最低,均为20.9 g;桃香优361最高,为30.2 g。

麦茬稻生产中茬口的衔接至关重要。全生育期是国家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中对麦茬籼稻组新品种审定的一个关键指标,实行的是“一票否决制”,即品种全生育期不长于对照1.0 d[10]。上述结果中金龙优美香新占全生育期比对照长2.5 d,给予淘汰。

2.3 抗性

国家水稻品种审定过程中,水稻病虫害抗性鉴定是一项重要工作。水稻生产过程中又以稻瘟病为最主要的病害,如若预防不及时,病害一旦发生极可能导致大面积绝收。因此,稻瘟病抗性鉴定在品种审定中作为一项重要指标,实行的也是“一票否决制”,即品种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年度≤6.0,品种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级[11]。由表3可知,2020年对照品种五优308(CK)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褐飞虱。参试品种中,广味丝苗1号抗稻瘟病,美香银占2号和鹏优6228中抗稻瘟病,陵两优179和荃优美香银占1号感稻瘟病,其他品种中感稻瘟病。科香2优168和广味丝苗1号中抗白叶枯病,金龙优美香新占感白叶枯病,桃香优361和陵两优179高感白叶枯病,其他品种中感白叶枯病。桥优86和荃优美香银占1号中感褐飞虱,宽仁优1127、科香2优168、和丰优6553、美香银占2号和金龙优美香新占感褐飞虱,其他品种高感褐飞虱[5]。

表3 2020-2021年参试水稻品种抗性表现

2021年对照品种五优308(CK)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参试品种中,和丰优9374、粒粒优翠香、桃香优361和美香油占4号中抗稻瘟病,荃优美香银占1号感稻瘟病,其他品种中感稻瘟病。和丰优9374、桃香优361和和丰优1127高感白叶枯病,其他品种中感白叶枯病。宽仁优6155感褐飞虱,其他品种高感褐飞虱。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所有参试品种稻瘟病抗性皆优于感病虫对照CK。进一步分析显示,陵两优179在2020年表现为感稻瘟病,但在2019年表现为中感稻瘟病[5],在审定后的推广种植中应注意加强稻瘟病的防治。荃优美香银占1号在2年的稻瘟病抗性鉴定中表现皆为感稻瘟病,虽符合审定标准,但在推广种植中仍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给予淘汰。

2.4 米质

现今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于稻米的消费,人们越来越关注稻米品质(米质)。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更加注重对优质品种的培育[12]。由表4可知,根据农业行业标准《NY/T 593-2013食用稻品种品质》,2020年试验中,对照品种五优308(CK)为普通级,参试品种荃优美香银占1号为优质2级,科香2优168、和丰优6553、美香银占2号、鹏优6228和金龙优美香新占为优质3级,其他品种为普通级[5]。2021年试验中,对照品种五优308(CK)为普通级,参试品种和丰优6553为优质2级,荃优美香银占1号、和丰优9374、科香2优168、美香占3号和美香油占4号为优质3级,其他品种为普通级。

表4 2020-2021年参试水稻品种米质表现

根据上述结果分析,达到优质米标准的品种有科香2优168、荃优美香银占1号、和丰优6553、美香银占2号、鹏优6228、金龙优美香新占、和丰优9374、美香占3号和美香油占4号。其中,荃优美香银占1号和和丰优6553为优质2级,如果通过国家审定可作为高档优质米进行推广种植。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2年的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宽仁优1127、和丰优6553和科香2优168共3个品种产量及综合表现突出。其中,宽仁优1127连续2年产量保持较高水平,丰产性和稳产性好;2年平均全生育期为121.0 d,比对照早4.9 d,生育期适宜;稻瘟病抗性2年均表现中感稻瘟病;米质为普通,可作为高产稳产型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和丰优6553 2年平均产量均较对照增产3%以上;2年平均全生育期为124.0 d,比对照早1.9 d,生育期适宜;稻瘟病抗性2年均表现中感稻瘟病;米质为优质2级,可作为高档优质米型品种进行推广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科香2优168 2年平均产量则表现不稳定,2020年较对照增产4.88%,2021年增产2.63%;2年平均全生育期为125.5 d,比对照早0.4 d,生育期适宜;稻瘟病抗性2年均表现中感稻瘟病;米质为优质3级,在做好栽培技术配套管理保障产量的前提下,可作为优质型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全生育期稻瘟病抗性
水稻已克隆抗稻瘟病基因的研究与应用
不忘初心,回归经典!养虾至暗时刻,海茂坚定高抗苗,携抗性更强“普利茂”回来了
基于Meta-QTL和RNA-seq的整合分析挖掘水稻抗稻瘟病候选基因
冻干益生菌微胶囊保护剂及抗性研究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MEAM1烟粉虱隐种对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交互抗性及交互现实遗传力的分析
水稻稻瘟病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策略阐述
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
黄淮海地区主栽大豆品种抗旱性比较
温光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叶龄和生育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