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继电器参数测试系统设计

2022-09-21 01:34柳杨赖宝鹏陈俊杰潘思琪
电子测试 2022年17期
关键词:继电器单片机电路

柳杨,赖宝鹏,陈俊杰,潘思琪

(国网福建电力有限公司漳州供电公司,福建漳州,363000)

0 引言

继电器作为运输信号控制的安全基础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多个控制领域,如航天航空系统、铁路运输系统、以及自动化机械生产系统等。由于大部分继电器在生产完毕后,均处于密封状态,而在继电器装配组成完成以后,便很难对各项的性能参数进行测试。传统测试系统在对各项参数的设置中,指标过于单一,无法对产生故障的器件元件进行数据分析,导致配电系统常常处于异常运行状态,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以此为基础,研究单片机的继电器参数测试系统设计,在其出厂时对其进行测试,检验是否能够满足可靠性要求,为分析电磁继电器的质量提供理论支持。

1 基于单片机的继电器参数测试系统硬件设计

1.1 构建二级模式集散控制框架

控制框架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继电器参数的显示模块,在连接好需要监测的继电器后,对其触点的回调和解除时差进行统计,完成测试。二是继电器超限值检测模块,当参数超过一定限制时,保证本测试系统在时间限制内完成超额参数的检测[1]。三是断电保护模块,在对继电器参数测试过程中,若超出判断区间检测限制,能够通过断电保护对产生的数据进行维护,在不丢失的状况中,收集单位时间内对继电器参数的测试结果,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二级模式集散控制框架示意图

根据图中内容所示,在此次继电器参数测试系统设计过程中,为完成数据的有效管理,通过上下重叠机进行处理,上位机采用工控机,对继电器的参数测试结果进行数据管理,下位机采用单片机与FPGA相结合,对数据采集格式和处理方式进行控制[2]。框架的整体设计主要为测试系统作出基础,需要满足测试速度和准确度等多个性能要求,因此在上位机和下位机的数据采集电路上,必须进行同步采样控制,选择A/D9822转换器进行速度控制,以FPGA为逻辑控制单元进行同步控制,满足对继电器的参数测试要求。

1.2 设计双极性输出电路

在对继电器参数进行测试中,其核心部分为A/D转换器,可以将采集数据的模拟量转为信号,上传至单片机中进行处理,保证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对数据的传输和存储。设计过程中为满足转换速度和精度,选用14路14位的转换器进行测试,在双通路的采集电路中,分别以基极电压和发射极电压为采样形式,形成双极性输出电路结构[3]。基极电压为普通数据的运行转换,即完成同向放大数据比例后,将所得数据转入至转换器中进行转化。发射极电压利用电阻两端,在完成反向比例后转化成正电压,以此满足转换器的数据采集诉求。通过双极性反向比例的两通路设计,使得在电路中获取的电压能够进行有序调节,保证其能够在0-120V的范围内完成连续输出,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

图2 双极性输出A/D转换电路

根据图中内容所示,在经过倍压电路的逐步调节后,能够得到调高后的数据信号,通过A/D转换器装置进行电大增强,同时对继电器的集电电路进行监测,当测试到突变电路电流后,记录下此时继电器输出的电压数值,即可得到所对应的继电器实时数据[4]。在此阶段继电器的电流会产生不稳定现象,造成较大的电流数据误差,通过对反向饱和电流的基础设定,在对每一次电压采集过程中,需要逐渐增加基极电压进行记录,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显示在电路终端的显示器中,描绘出特性曲线即可。

2 继电器参数测试系统软件设计

2.1 基于单片机设置异步通信工作模块

在电路集成度不断增加的前提下,继电器的元件引脚数量逐渐增加,为准确获取继电器的参数数据,基于单片机设置一个异步通信模块,以此编写相应的控制程序,从而实现多个通路的继电器列阵切换。根据此次安置的上下位机的控制接口所示,在不同引脚功能的控制程序下,能够直接对每个时段的数据进行读取,并整合出多个数据集合从而判断断电器的合格性。由于单片机是主要控制下位机装置结构,因此对上位机的各个参数测量,只需要按照同样的动作顺序进行连接即可,通过计算机通讯协议来控制USB接口,通过集线控制器完成对多台断电器的接口监测。以此确定后上位机后无需再作出更改,直接对单片机进行设置即可,通过单片机的技术原理和工作原则,以单片机的引脚功能进行驱动装置的控制,模拟单片器的通讯协议并完成调试。

2.2 计算高速波特频率测试继电器参数

根据单片机的通信频率不同,在两个寄存器端口处产生的数据中,不会占用其他定时资源,状态寄存器的引脚设置为riu,控制寄存器的引脚设置为tiu,在两个类型引脚进行工作时,单片机会产生对应的工作振荡频率,此时设定寄存器产生的数据集合为z,利用高速波特频率计算,表达式为:

公式中:单片机工作的振荡频率用dcvb来表示;当产生的波特率fgh小于1时,则表示会产生高速波特频率,反之不会产生,基本处于低速波特频率范围。根据设计过程中选定的波特率,也能够反推出设置好寄存器时段数据定值,表达式为:

公式中:在只有产生高速波特频率时,可以直接对选定的寄存器数据进行计算,对应出单片机的实时工作振荡频率。设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在选用标准的波特频率时,偏差在1.5%的范围内均可以保证通信的正产进行,因此在8400的基础上可以上下进行浮动,可以根据设计的功能要求自行选择。至此在重新组织测试架构的基础上,设计数据传导电路组建硬件结构,利用单片机完成异步通讯模块,计算高速波特频率测试断电器参数,完成系统的整体设计。

3 测试与结果分析

本次选择直流电继电器为样本,对某个型号的继电器的线圈电流和接触点电压波形,分别进行有效数据采集,利用标准显示波器DS42204B进行校正和对比,验证本文系统与真实数据的相对误差,在测试误差符合容许范围,则表示本文系统设计有效。对选择的两个类型继电器装置进行以此连接,将真实数据波形检测仪器与之相连,对接此次设计的测试系统,以获取不同类型继电器特性参数。

将两组继电器装置和显示器进行连接,通过直流电的线圈获取吸合电压数据,利用接触点电压波形获取释放电压数据。在线圈内放置高压电阻装置,保证极高电压下产生的数据具有真实性,分别对两组继电器进行数据采集,按照每次运行2小时为监测隔断,对测试参数记性4组数据获取,实际获取值如表1所示。

表1 继电器参数获取实际值(V)

根据表中内容所示,继电器的吸合电压为输出后的放大值,通过接触点的放大通路进行驱动增压,当达到一定数量值后,能够使得两种类型继电器进行工作。

在处理器进行数据转换时,通过继电器的接触点碰撞,采集即时电压,将所得数据导入至MATLAB测试平台中,选择一组传统系统作为对照,对实际运行8小时的继电器进行测试,对照以上数据作为参照,利用同步信号中两端电压,分别对应线圈电阻和电流数据,如图3所示。

图3 继电器运行时间的参数采集结果对比

根据图中内容所示,说明本文测试系统的采集功能有效,能够在参数测试中获取较为准确的数据,具有实际应用效果。

为进一步验证本文系统的准确度更高,能够使继电器的参数测评结果误差减少,选择运行最后的时段参数为样本,进行多轮测试,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系统继电器参数获取值(V)

根据表中内容所示,在本文系统的应用下,能够对继电器产生的数据进行真实采集,以此获取更准确的参数值,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4 结束语

本文在分析单片机的功能和性能基础上,对断电器的参数测试同进行设计,以重新拟定数据的测试架构为主,分别对上位机和下位机的电路进行设计,利用单片机的异位通讯模块,计算高速波特频率完成对断电器的参数测试。通过实验测试结果可知:在选择两组不同类型的断电器中,运用本文系统能够得出与实际值相一致的参数结果,具有实际应用意义。但由于本人的时间有限,在测试过程中不能对所有运行时段进行论证,所得结果具有一定偏差性。后续研究中会全面的测试该系统的准确度,将断电器的运行全周期安置在系统中,为其测量和检修提供理论支持。

猜你喜欢
继电器单片机电路
电路的保护
继电器控制及诊断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的应用
便携式继电器测试台的研制和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SPWM控制逆变器的设计与实现
解读电路
基于单片机的层次渐变暖灯的研究
基于单片机的多功能智能插排
基于单片机的便捷式LCF测量仪
巧用立创EDA软件和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电路
继电器在电气工程自动化低压电器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