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F 压差管结冰融冰识别诊断逻辑的实现与标定

2022-09-21 07:48冯华帅王端营黄东兴杨晓彤朱海龙
大科技 2022年36期
关键词:融冰热值结冰

冯华帅,王端营,黄东兴,杨晓彤,朱海龙,任 强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

0 引言

当前GPF 集成在三元催化器上,布置形式一般分为紧耦式、底盘式。而GPF 压差传感器用于采集GPF上游和下游的压力/压力差信号,由EMS 控制系统对压力信号经过滤波处理后用于控制系统逻辑的输入信号。一般来说,由于传感器有高温限值的要求,GPF 压差传感器不会直接与GPF 载体直接连接,而是会通过从三元催化器引出来的压差管路连接,且连接方式为金属管加软管总成,管路长度要求不超过50cm,且还需要方便拆装。受到整车空间布置及设计结构限制,GPF压差管路在极低的温度下容易产生结冰,从而影响GPF 压差信号,造成相关诊断如GPF 管路脱落、GPF 移除等故障误报码。所以,需要增加GFP 结冰和融冰诊断控制逻辑,在结冰的时候抑制相关诊断,同时触发融冰机制,在融冰成功后能成功识别,重新使能相关诊断,满足国六OBD 诊断法规要求[1]。

1 GPF 结冰诊断原理

在使能条件下,如环境温度极低且发动机上一个驾驶循环后的停机时间足够久、没有GPF 压力传感器故障等的情况下。压差管路结冰过程分为上电识别、启动识别和驾驶过程中的识别,上电和启动过程识别的原理相似,都是根据GPF 压力信号差是否在一个合理阀值内,峰值压力和谷底压力是否具有明显差异去判断结冰情况,如图1、图2 所示[2]。

图1 上电结冰识别

图2 重复启动结冰识别

而车辆行驶过程中则可以通过CCF 值(Cross correlation factor,即压力相关系数)更准确可靠的去识别结冰,由于GPF 体积一般较小,压差较小,且发动机通常运行于动态工况,故引入压差/压力梯度计算而来的CCF 值。通过CCF 监测颗粒捕捉器的性能,CCF 值的变化实际也反映了整车系统GPF 压差管路的波动情况,如图3 所示,而CCF 值的定义如式所示[3]:

图3 GPF 流量与压差信号的关系

其中:Pmeasure——GPF 压差传感器实测压力;Pmodel——EMS 系统预估的模型压力;ΔPmeasure——GPF 压差传感器实测上下游压力差;ΔPmodel——EMS 系统预估的上下游模型压力差;n——采样点数。

结冰识别成功后,EMS 系统根据状态机逻辑抑制GPF 相关诊断,从而防止误诊断,且会进入对应逻辑的融冰识别阶段。

2 GPF 融冰工作原理

融冰过程主要是通过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量进行,融冰成功与否的判定方法如下。

(1)车辆静态怠速过程中,一般采用热值积分判定是管路否融冰成功。

(2)车辆行驶过程中,系统一般优先使用前后管路的CCF 值作为融冰判定条件,热值积分值一般作为辅助条件使用,在一些失效模式如前后管路与GPF 压差传感器连接处脱落的情况下,CCF 值已经不能正确反馈系统实际压力状态。

热值积分的方法实际是一种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具体热力学公式如下[4]。

(1)当环境温度<0℃时且GPF 载体中心内部温度≥标定值(一般设定为600℃),则认为存在吸热现象。

(2)当环境温度<0℃时且GPF 载体中心内部温度<标定值(一般设定为600℃),则认为存在散热现象。

3 逻辑架构

GPF 结冰融冰控制逻辑架构一般如图4 所示。

图4 GPF 压差管结冰融冰逻辑架构设计

4 整车道路试验

图5 是上汽通用五菱某款车型的压差管路在整车上的布置示意图,由于结冰一般只发生在环境温度0℃以下,所以只进行冬季道路试验,并且推荐在管路壁面布置热电偶7#实时采集发动机仓内温度,方便标定参数的调整,一般认为当7#热电偶采集到的温度<0℃时认为此时不会融冰,采集到的温度>0℃时才有可能融冰过程。其他热电偶仅作为辅助,用于准确识别具体的结冰位置,有必要的话可对压差管路的布置、走向、角度等进行调整。

图5 热电偶编号及布置

路试过程一般分为动态、稳态过程。由于实际的驾驶工况较为复杂,所以先进行稳态工况,在环境温度为-30℃/-20℃/-10℃/0℃都分别进行验证,如环境温度条件受到限制,一般只进行环境温度为-20℃±5℃的道路测试和验证,试验方法如下。

(1)空碳载量下的GPF 前管(上游)CCF 值、后管(下游)CCF 值标定校准。

(2)上下电结冰识别标定和验证。

(3)重复启动结冰识别标定和验证。

(4)原地基本怠速热值积分融冰标定和验证。

(5)原地高高怠速热值积分融冰标定和验证。

(6)20kph/40kph/60kph/80kph/100kph 稳态行驶热值积分融冰标定及前管CCF 值、后管CCF 值融冰验证。

(7)动态驾驶工况下的融冰热值积分、前管CCF值、后管CCF 融冰验证。

具体道路试验流程如图6 所示[5]。

图6 冬季结冰融冰道路试验流程

5 标定过程

将试验过程中实时采集的数据导入专用软件中,手动调整参与热值积分计算的车速修正系数数值,再次反算热值积分。怠速工况下的热值积分增长情况,一般设置的标定值较为保守,预估融冰时间一般是实际融冰时间1.5 倍以上,保证GPF 压差管路充分融冰。当前仅且前后管CCF 值的应能准确反映融冰情况,行车工况下热值积分增长到融冰识别阀值的时间则按照前后管CCF 值在融冰点时间基础上的4 倍左右。

图7 热值积分标定反算

标定完成后,需要再次进行冬季道路试验验证动态检查,应确保在实际融冰发生前,热值积分增长数值和CCF 值变化数值应在结冰识别阀值内,有效激活GPF 相关诊断抑制功。另外还应该在不同车辆上进行验证,将融冰散差出现较大的数值继续优化和收敛,有必要的话可以适当放宽预估的融冰点时间[6]。

6 结语

本文阐述了GPF 压差管路结冰和融冰诊断和控制原理,并结合上汽通用五菱某款车型的冬季道路试验开发标定经验,说明GPF 压差管路在极度温度下容易产生结冰,而应用GPF 结冰融冰逻辑后,EMS 系统能正常抑制GPF 相关诊断,防止相关诊断的误触发,说明了该逻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且结合开发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了一些标定参数设定的经验和指标,以供参考。

猜你喜欢
融冰热值结冰
CFB锅炉燃用高热值动力煤的问题和对策
通体结冰的球
1972—2022中美融冰50年
一种新型融冰接地隔离开关研究与应用
基于Python编程对我国生活垃圾热值的分析与预测
交流融冰方法在粤北山区的应用研究
煤粉添加比例对竹炭及煤粉混合物热值的影响
建筑材料燃烧热值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冬天,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结冰花?
鱼缸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