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图书馆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
——对乡村振兴相关法律与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研究*

2022-09-23 00:58黄体杨孙笠雯
图书馆论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文献政策图书馆

黄体杨,孙笠雯

0 引言

自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下文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通过,党和政府通过颁行政策、建立制度和制定法律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了乡村振兴战略从设想到基本落地的宏观部署。伴随着《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宏观规划,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将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实施。

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是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振兴[1]。公共图书馆作为培育文化自信、提高国民素质、弥合数字鸿沟和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机构,在促进乡村文化进步与振兴、提升农民素质、辅助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是推进乡村振兴、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发展的公共文化事业。然而,农村图书馆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迄今尚未有明确的政策或实施方案可依。为此,本文采集全国人大、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颁行的与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从中抽取出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相关的内容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厘清农村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振兴的法律与政策依据,讨论其可能的行动策略。

在我国,官方或权威机构未对农村图书馆作过较为明确的界定,学界一般将其界定为“地处农村地区,主要服务农村居民的图书馆设施”,“通常按设置层级分为县级图书馆、乡镇图书馆(室)和村图书馆(室)”[2]1,属于公共图书馆的范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下文简称《公共图书馆法》)也有“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图书室,服务城乡居民”[3]的规定。但是否应当将县级公共图书馆纳入农村图书馆的范畴,学术界仍有争议。本文认为,尽管《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将乡村界定为城市建成区以外的乡镇和村庄等地域综合体[1],但在大多数县域,县级公共图书馆都是唯一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在当前县级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4]和农家书屋服务效能提升[5]等工作中,县级公共图书馆都承担业务主体责任,探讨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不能将县级公共图书馆割裂开来。因此,本文将农村图书馆界定为地处农村地区,以服务农村居民为主的公共图书馆,包括县级公共图书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和村(社区)图书室、县级总分馆制的分馆或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参与援建的公益性图书馆(室)等公共文化设施。

1 文献述评

无论是公共图书馆事业发达的英美诸国,还是发展中的亚非拉国家,农村图书馆都是公共图书馆事业体系中的短板,或面临用户行为变化、人才匮乏和资金不足等发展桎梏[6],或因缺少政府支持难以持续发展[7],均需要法律的保障和政策的支持。学术界围绕该议题,开展了较多研究。

(1)试图论证农村图书馆对于乡村发展的作用,以此作为寻求法律与政策支持的依据。认为农村图书馆通过收集、组织和提供文献信息,建设地方文献、保存地方与区域文化,开展阅读推广活动,既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8],培育乡村先进文化[9],也强化了农民对于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10],进而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培育和进步;通过提供文献信息、基础设施和相关平台,保障乡村居民在物理设施和智力方面获取信息、接入互联网的基本人权[11],通过开展讲座、培训、阅读推广等社会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12],提供求职资源,缓解居民失业问题[13],进而促进农民发展;通过为乡村居民与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开展技术与职业发展培训等[14],提供致富信息、开展参考咨询服务[15],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计算机、空间及纸质馆藏等方式[16],间接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国外相关研究还证明了政府对农村图书馆的投入能够有效增强社区经济的创造力[17],图书馆利用率较高的地区其贫困率较低[18]。

(2)聚焦于农村图书馆发展相关的法律与政策,研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效果。如通过分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政策执行原则与可获得的优惠[19]、阐述《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等对图书馆服务乡村与基层的保障作用[20-21]来体现法律与政策的价值;研究美国政府为解决大萧条(1929-1933)而实施的以工代赈图书馆示范项目(Library Demonstration Projects)对促进农村图书馆普及的作用[22],发现美国农村图书馆的良性发展得益于《图书馆服务法》的颁布[23];通过研究“农家书屋”工程的执行效果以反思政策的科学性问题[24-25]。

(3)围绕“乡村振兴”的法律与政策要求,研究农村图书馆的可能作为。自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已有研究围绕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从学理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农村图书馆通过乡村文化建设[26]、公共文化振兴[27]、信息帮扶[28]和全民阅读[29]等服务助力于乡村振兴。在其他学科领域,已有研究围绕“中央一号文件”[30]和中央部委颁布的乡村振兴政策[31]进行文本分析,甚至已有研究者关注到了职业教育服务与乡村振兴的政策演变等问题[32],但尚未发现有专门针对公共文化或公共图书馆服务相关的法律或政策分析的文献。

总体而言,已有研究发现了农村图书馆通过发挥其文化、信息、教育与平台等功能,能促进乡村文化进步、农民素质提升和乡村经济发展,论证了农村图书馆对于乡村发展的重要作用,也得出了农村图书馆的发展与服务依赖于法律与政策的支持的结论。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以农村图书馆为视角,研究其如何发挥作用、法律与政策促进其持续发展等问题,尚未注意到农村图书馆的发展与乡村发展乃至国家进步密切相关,国家或政府对于乡村发展的宏观布局、法律与政策要求,对于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甚至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走向。为此,从这个角度研究农村图书馆的职责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法律与政策要求的契合点,在职能范围内支持、满足和服务于乡村振兴,将有益于农村图书馆更好地找准定位、确定方向、履行使命和发挥效用,既能助力于乡村振兴,也能促进农村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2.1 法律与政策文本采集

法律与政策是现代社会调控和治国互为补充的两种手段[33],法律文本是法律规范的载体,通过文字表达立法者意图[34],政策文本是一定时期内政府和社会相关主体实施相关活动的依据,体现出决策部门对相关社会活动的引导意图[35],分析法律与政策文本可以发现统治者的治理意图。为此,本文利用全国人大常委会公报(www.npc.gov.cn/wxzlhgb/)、国务院政策文件库(www.gov.cn/zhengce/zhengcewenjianku/)、国家乡村振兴局(http://nrra.gov.cn)、人民网、中国知网等工具,于2022年1月25日检索并采集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人大、党中央、国务院及各部委下发的有关乡村振兴的相关法律与政策文本共44份,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国际图联1994年版联合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下文简称《宣言》)所列举的“公共图书馆的使命”[36]和《公共图书馆法》的“第四章服务”的内容为参照逐一检视,最终获得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18份(见表1,其中“编号”以法律与政策文本的公布时间升序排列),共摘取相关文本语句89条。

表1 法律与政策文本清单

2.2 法律与政策文本分析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从18份法律与政策文本中摘取的内容进行三级编码,梳理法律与政策对农村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振兴的具体要求。

(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对无序的原始数据进行解释的过程,旨在从数据所呈现的现象中发现新见解[37],产生初始概念。本文对摘取的89条原始语句通过逐句贴标签的方式进行初始概念化,为了减少研究者的主观因素,编码时尽量使用法律与政策文本的原话作为标签的代码。最终形成31个初始概念,每个初始概念都列举了1条原始语句作为示例(见表2)。

表2 开放式编码及其范畴化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主范畴与子范畴之间的潜在逻辑关系,并利用原始数据再次验证[37],本文根据不同范畴的内涵及其相互逻辑关系进行归类,将31个初始概念归纳为保存与传承乡土文化、弘扬国家主流文化、保障与提供文献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和促进社会包容5个类属。各类属及其对应的开放式编码范畴如表3所示。

表3 主轴编码形成的主范畴

(3)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将所有范畴聚焦于核心范畴,并发现概念之间的各种深层次关系的过程,由此发展出实质性理论框架[37]。本文围绕农村图书馆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这一核心范畴进行分析,发现“促进社会包容”对“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弘扬国家主流文化”“保障与提供文献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具有基础保障的功能;“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和“弘扬国家主流文化”互为依托,共同促进乡村振兴;“保障与提供文献信息”和“开展社会教育”互相促进,共同承担乡村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功能(见表4)。

表4 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

3 研究发现

3.1 农村图书馆以何服务于乡村振兴?

从表3的编码情况看,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法律与政策要求中,农村图书馆需要履行保存与传承乡土文化、弘扬国家主流文化、保障与提供文献信息、开展社会教育和促进社会包容等职能,服务于乡村振兴,分述如下。

3.1.1 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

系统收集地方文献信息、保存和传承地方文化[3]是《公共图书馆法》对公共图书馆的要求,在乡村振兴法律与政策文本中也频繁提及。上文提炼的“保护和传承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和保护农业农村遗存遗迹”和“挖掘和传承传统乡土文化”都属于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的范畴,本质上都是充分挖掘和合理保护分布于农村社区之中的文化遗存遗产,通过整理和传播等方式达到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农村内生性文化发展与振兴的目标。在具体行动中,农村图书馆应当聚焦于乡土文献信息建设,挖掘、采集、整理和保存与乡村人、事和物相关的文献信息、历史故事、档案史料、文物照片和农耕器皿等,以地方文献专藏、村史馆[38]等方式进行陈列展示、借阅和推广,达到保存和传承地方优秀文化,促进乡村文化内生性发展的目的。

3.1.2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乡村文化振兴显然不局限于乡土文化的振兴,还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乡村的弘扬与内化。作为根植于乡村的农村图书馆,应当以图书馆的馆舍空间及馆藏文献信息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以及弘扬红色文化与文明新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具体行动中,农村图书馆应当采购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文献信息,开展有效的阅读推广、农村科普和社会教育活动,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在乡村的有效传播。

3.1.3 保障和提供文献信息

收集、整理、保存和提供“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缩微制品、数字资源等”[3]等文献信息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并以此保障公民获取和利用文献信息的基本权益,进而衍生出其他的职能和使命,这是国际图联及世界各国图书馆界的共识,也是《公共图书馆法》的首要规定。上文提炼的“文献信息和公共文化服务”“信息资源共享与传播”和“推动全民阅读”3个范畴基本涵括了农村图书馆文献信息保障和服务的主要内容,也是《公共图书馆法》提出的“广泛收集文献信息”,开展“文献信息查询、借阅”和“面向少年儿童的阅读指导”服务;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群体“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为国家机关……提供文献信息和相关咨询服务”;“通过开展阅读指导、读书交流、演讲诵读、图书互换共享等活动,推广全民阅读”;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等做法[3]。农村图书馆的具体行动可以分两个层面,在提供层面,农村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科技与政务信息资源的传播中介,既要提供书籍、报刊等纸质文献,又要通过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农家书屋工程,以及各类公益和商业涉农信息平台,尽可能多地为居民提供文献和科技信息,以保障居民获取信息的基本权利;在服务层面,要通过阅读推广、宣传等方式促进文献信息的传播和利用。

3.1.4 开展社会教育

开展社会教育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能之一,《宣言》明确公共图书馆应当“向各种层次的个人教育、自学教育及正规教育提供帮助”,“为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机会”和“激发儿童与青年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6],《公共图书馆法》将公共图书馆界定为“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第二条),明确应当提供“公益性讲座、阅读推广、培训、展览”等活动,“开展面向少年儿童的……社会教育活动,并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3],近年各级公共图书馆广泛开展的研学、创客空间、创业孵化等服务,亦属于社会教育的范畴。教育和培训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从法律与政策文本内容来看,主要通过开展“农村科普与健康教育”、培训“涉农专业技能”和培养“农村人才”,达到提高农民科学文化与卫生文明素养,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在教育培训方式上,包括“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提供教育培训”,“培育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和“推动远程教育普及”等方面。对于农村图书馆的具体行动而言,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利用农村图书馆的场地、设备和馆藏文献信息,为居民提供相关的文献信息,或者作为网络与远程教育的教学点以远程教育的方式开展社会教育,还可以通过讲座、展览和宣传海报等方式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其次,与其他机构合作,为面向居民的社会教育提供场地、设施、教辅材料等,开展社会教育活动;最后,在保存和传承乡土文化中,发现、培育和挖掘乡土文化人才。

3.1.5 促进社会包容

无论是公共图书馆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3]的目标要求,还是数字包容的呼吁[39-40],实质上都是通过建设“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让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利用图书馆的空间、设施和服务,获得均等的阅读、文化与信息获取的机会和条件。《公共图书馆法》主要从物理空间设施、虚拟空间设施两个方面来提供保障。在物理空间设施方面,包括阅览室、自习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开放;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向城乡基层延伸;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通过流动服务设施、自助服务设施等为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在虚拟空间设施方面,推动公共图书馆利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向社会公众提供便捷服务;加强数字资源建设、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献信息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服务[3]。如表3所示,该主范畴由4个范畴构成,在逻辑上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逐步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通过在农村图书馆及相关文化设施中建设创客空间、提供创业资源等方式,支持农民创新创业;二是通过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支持完善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和综合信息平台等方式推进农村信息平台建设,弥合城乡数字鸿沟。对农村图书馆而言,其馆舍、平台、资源和服务的建设本身就具有保障公民文献信息权益,弥合数字鸿沟等社会包容的功能。所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通过建设乡镇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创客空间和虚拟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来确保居民具有使用现代化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平等机会,实现社会包容。

3.2 农村图书馆如何服务于乡村振兴?

上述5项服务内容及其子范畴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为依托,共同承担农村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振兴使命,本文将上述15个子范畴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即《乡村振兴促进法》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通过开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活动,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对照分析,发现农村图书馆开展上述服务内容,可以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见图1)。围绕上述目标,农村图书馆应建设好一个阵地、传承好国家和地方两种文化,开展好文献信息和社会教育两种服务。

图1 农村图书馆服务内容(范畴)与乡村振兴目标的关联分析

第一,促进社会包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无论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公共图书馆法》《“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还是本文提炼的相关范畴,都强调“促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对于农村图书馆而言,建设好图书馆空间这一阵地,搭建好与之相关的软硬件设备、计算机与网络等基础设施,让农民有机会与城市居民获得“均等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是促进社会包容、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不可少的公共文化保障,也是促进乡村文化、人才和产业振兴的基础条件。

第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一方面,农村图书馆作为根植于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主要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多种形式的文献信息,建成农村文化交流中心,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培育文化自信;另一方面,通过挖掘、采集、整理和保存地方文献文化遗产,以设置地方文献专藏、建设村史馆等方式进行陈列、借阅和推广,抢救、保存和传承地方优秀文化,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促进乡村文化的内生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第三,文献信息服务与社会教育并重,促进乡村人才和产业振兴。一方面,通过建设适合当地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馆藏文献信息,广泛提供科技文献与政务信息,为农民创业提供众创空间和资源,将其建成地方的文献信息交流与传播中心,为农民提供一扇了解世界、习得文化和增长智识的窗口;另一方面,利用图书馆馆藏资源自主或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展农村文化与科技讲座、培训等社会教育活动,为农民创业、就业和提升素质提供支持,共同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和人才振兴。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对18份乡村振兴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文本进行扎根理论研究,发现农村图书馆可以通过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保障和提供文献信息、开展社会教育以及促进社会包容等方面服务于乡村文化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为农村图书馆服务于乡村振兴找到了法律与政策依据。同时也明晰了农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即建设好一个阵地、传承好国家和地方两种文化,开展好文献信息和社会教育两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这些发现对政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农村图书馆制定发展与服务规划等均具有启示意义。

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一定要建设良好的馆舍空间、设备、计算机与网络设施,才能够承担起农村文化空间的保障、展示与交流功能,这是农村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基础。因此,加强农村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农村图书馆“有没有”的问题,仍然十分重要。

农村图书馆既需要相对丰富且适合农民需要的文献信息,为农民提供阅读和信息服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也需要挖掘、采集、整理和传承好乡土文化与文献信息,让图书馆成为乡土文化的聚宝盆和广播站,还需要履行社会教育的职能,助力农民科技文化素养的提升,这些服务均依赖于图书馆员的“作为”。因此,要解决好农村图书馆发展效果“好不好”、质量“高不高”的问题,必然要求加强馆员队伍建设,但多数地区仍不具备为每个乡镇和村级图书馆(室)或相关文化设施配备专业馆员的能力,《公共图书馆法》及相关法律与政策也未提出明确的要求或保障措施。可以考虑通过培养专职馆员,吸纳乡土文化人才、农村科技员和乡村志愿者等担任兼职馆员,共同做好文化与文献信息传播、挖掘和社会教育工作,来作为当前馆员队伍建设的替代性方案。

猜你喜欢
文献政策图书馆
政策
政策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助企政策
政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