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后记

2022-09-26 08:20柳苏凌
乐器 2022年9期
关键词:器乐国民乐器

本刊记者/柳苏凌

“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从2018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4届。2022年8月2日-3日,2022“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艺术中心及湖北大厦举行。自2018举办首届以来,一年一度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已经是第5次举办。

本次大会由中国乐器协会、中央音乐学院、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华夏未来文化艺术基金会、人民音乐出版社联合主办。5年来,大会组委会联合各方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共同推动音教事业发展,扩大音乐人口、引导乐器消费、提高全民艺术素质发挥重要作用。连续几年举办音教大会,其影响力日渐增强,品牌效应逐步显现,已成为音乐教育行业、乐器行业等相关艺术教育行业共襄盛举的盛会,被行业内视作音乐教育领域的“风向标”。被亲切地称之为“音教大会”!

传递正能量驱动行业发展——每届一主题

2018年首届“音教大会”主题为“音乐教育普及与推广”;2019 大会主题为“快乐音乐教育”;2020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首度在北京以外的上海举办,与上海国际乐展活动高度融合,大会主题为“音乐走进社区,乐器融入家庭”;2021年国民音乐教育在天津召开,提出了 “新时代美育交响”反映了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在2021年“双减”政策出台后,为中国美育教育百年探索之路,开启了新的时代篇章。

2022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主题振奋人心,用“相信音乐,热爱生活”的正能量的口号,鼓励行业发展,在国内经济和疫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势下,这样的口号恰好切中社会主流话题,始终彰显“音教大会”的初心使命,“让音乐成为生活刚需,乐器成为家庭标配”。

王世成在2022年音教大会开幕上致辞

每届大会倡导的主题,都是会议专家团队和组织者最希望向乐器行业传递的信息,口号虽简单,但细细品来是有深刻的指导含义的。

对此,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在2022年大会开幕上上讲道:“在疫情尚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我们和大家一道顶着压力来组织和参与这次活动。鉴于此,特将本次大会的主题定为‘相信音乐,热爱生活’,真诚希望能够通过音乐的能量和乐器的魅力,提振士气,激发信心,冲破疫情的阴霾,为美育教育送上饕餮盛宴,为美好生活增添一缕阳光。”

他表示:音教大会在发展过程中,立足器乐文化产业,面朝艺术教育领域,找准时代机遇,发挥行业协会的优势,引领乐器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挖掘器乐文化价值,在器乐文化产业道路上不断深耕和创新。近几年,在国内经济和疫情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势下,举办较大规模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有着无法预知的困难。“音教大会”找准切入点后,依然坚持举办,并走出了一条稳扎稳打,渐入佳境的发展路径。

作为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顾问专家,原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人民音乐出版社原社长吴斌,在采访中说道:“中国乐器协会举办国民音乐教育大会,超出了乐器行业协会的职责,但却具有很强的优势。中国乐器协会以市场运营的方式,把‘音教大会’搞得很良性。我一直赞成王会长讲的‘音乐是生活的刚需,钢琴是每个家庭的标配’。我认为,社会学习乐器的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所以中国乐器协会举办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是有深刻意义的,对乐器文化的推动与普及,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

吴斌

营造“国民音乐教育”大环境——让社会教育回“家”

“1986年,中国音协曾经举办了‘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中国乐器协会在多年后举办这样的活动,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也符合我们现在国民教育的现状,从目前来看,‘国民’这个词的选择还是很贴切的。”吴斌介绍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际音乐教育大会”的模式,采取了同时多场地、多场次、多内容的会议组织方式。“参与者可以自主选择会场,给予与会者充分的交流和自由,改变了以往‘一人讲话下面听’的模式,跟以往我们看到的会议完全不同。”

“社会音乐教育其实是国民音乐教育中的‘三不管’。社会音乐教育,做的是事业发展的事,但却是企业化的模式,规模普遍不大,缺乏政府管理、政策支持。要解决和探讨企业的教育领域延伸,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是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的。”

正如吴斌所讲,“音教大会”从举办之初至今,囊括的专业领域不断扩展,社会音乐教育资源和组织源源不断地登上这个舞台,让那些曾经“各自为政”的教育个体户们,有了自己的“娘家”,在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平台上寻求发展,互相交流,同时也让墙外的“花香”飘向了红墙之内,将如中央音乐学院、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体制内的高等艺术教育单位和平台也纳入其中,更是吸引了全国各艺术高校、师范院校的师生踊跃参加,达到了体制内和体制外音乐教育行业的互联互通的状态,为国民艺术教育一体化的最高目标打下了基础。

“几届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下来,积累了大量的社会音乐教育财富。让社会音乐教育有归属,更有方向,找到了自己的‘娘家’。同时促进了体制内的教育,实现了体制内外相互的促进和补充。”

2022年国民音教大会——“万叶杯”论文(教案)征集评选活动,得到了全国2700多名音乐教师的积极参加,共收到2600多篇论文,体制内音乐教育专家、教授的鼎力支持,为国民音乐教育的理论积累了大量的学术、实践的创新经验,使音乐教育的教育思路得到了从学校、社会到家庭相互融通的提升。

据统计,本届国民音乐教育大会,近200位专家评委和助讲嘉宾,分成11个分会场进行了9个类别的民族器乐展演和60余场不同类型的音乐教育成果交流与展示工作坊,来自全国各地的645名嘉宾和音乐教育工作者参加大会。1000名选手参加器乐展演。在国民音乐教育的大会中,无论是体制内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将在同一个舞台上尽显风采,打破壁垒,相互学习。

缩小城乡差距 树立文化自信——从唱一首家乡的歌谣开始

在今年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上,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张天彤以“让每一个孩子会唱家乡的歌”为主题,用原生态民歌呼唤北方草原与森林的文化记忆,用心来讲述少数民族音乐的前世今生。她的讲座既言简意赅,又充满激情,让参会代表深切感受到挖掘抢救少数民族音乐的紧迫性,以及中国原生态民歌的非遗传承价值。

在国民音乐教育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始终是我国长达百年美育探索道路上不变的主题。在新时代下新的历史任务中,将传统的民族艺术注入活力,在实践方式上不断创新,也是国民音乐教育大会中释放最多的发展思路,并给予不同层面的民族文化艺术的展示和说明。

本届“音教大会”策划了首届民族器乐展演,由著名琵琶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章红艳领衔,114位民乐专家组建权威专业评审团,全国各地1700多名青少年在琵琶、古筝、二胡、扬琴、古琴等11个项目中展开才艺竞演,也是首届民族器乐的展演活动。民族乐器进校园论坛体现了行业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的体现。在开幕式上,章红艳教授特意率领中央音乐学院4位年轻的民族器乐演奏家,以“且谈且弹”的节目形式,不仅让观众近距离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还能在她的讲解下 “听得懂”!

原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郑莉,是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元老”。她肯定了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坚持办会的成绩,对大会坚持多维度、多元化的办会思路给予了积极的肯定。虽然身为乐器制造行业组织,却放眼到教育领域,看到了教育领域的巨大需求,而国民音乐艺术教育领域也的确需要借助更多的力量同行。

每一届参与“音教大会”,她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呼吁:希望高校的师资培养要下沉到教育本身,要从对孩子的个性教育开始,郑老师几乎是一字一停顿地说:“一个好的老师,能影响多少人的一生!”反过来说,“音教大会”为以郑老师为代表的教育者,搭建了一个“为教育做点实事”的平台,从艺术教育的现实和实践层面,完善现有的艺术教育理论,并制定出合乎情理的艺术教育政策,从而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好基础。

“基础教育改革的浪潮,涌进学校,倒逼着高师学校的人才培养。2021年教育部推出了艺术课程标准,不是音乐课,美术课,统称为艺术课程,而音乐教师是最容易操作上手的,但需要老师在职业基础上再进修,现有的‘国培计划’只针对体制内教师的职业进修。但体制外教师如何提升?校内音乐教育如何跟社会、家庭教育形成一体?这是国民音乐教育大会未来的发展空间,而且特别大。”

在本届“音教大会”中,对于民族艺术给予的关注十分突出,无论是从新艺术课表的教学目标,还是从提倡的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心的国家人才培养高度,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传承肩负了新时代的历史阶段和使命。

民族文化艺术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教育家李妲娜也不止一次地呼吁校内教育重视民族器乐教学,她曾说过“在我们自己民族的乐器教学中,这不仅是学一个“专长”,会演奏一个乐器的问题。它是一种文化的教育。”

郑莉

郑莉说道:“校园音乐课,对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器乐的教学需要提升,现在提出了校内音乐课民族乐器的‘大单元’教学,从乐器的发源、展示,包括单个乐器的教学。国民音乐教育的意义是有广泛性,要走向大众,走向群体,教育者也需要不断学习,不仅是学生,教师也要进行职业进修,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

越是深入调查各地音乐教育现状,郑莉老师就越发感到,艺术教育资源的不对等,特别是对边远和经济落后地区,几乎没有“音乐课”现状并不乐观。但值得注意的是,那里却有着极为丰富的原生态艺术,甚至是作为申遗文化得到了保护,但仅仅是作为文化遗产保护起来了,却没有老师去传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些传统文化放在博物馆,等待销声匿迹。

从民族艺术的教育中,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并不仅仅只针对城市发达地区,更多的乡村、偏远地区,更需要为孩子们打开艺术的眼界,深入到民族的文化当中,给孩子艺术的滋养。

相信音乐 热爱生活——音乐让生活更美好

在中国乐器协会从上至下的策划和组织下,每一届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都是一次艺术教育者的饕餮盛宴。在饱尝丰富的精神食粮后,让所有与会者信心满满奔赴各自的岗位,为国民音乐教育献计献策,共创未来。

在本届大会上的惯例论坛“音教三人行”,除吴斌老师和郑莉老师,今年特意邀请了参与2021年艺术课标制定的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帮助众多音乐教师理清了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观点:艺术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核心素养是教育的愿景,不是每堂课的教学目的,不是满天飞,是学科的目标,作为老师要有正确的认识。与会专家也希望“音教大会”能把大会期间精彩瞬间,根据不同专业、不同领域进行回顾,让“音教大会”产生的思想能持续不断地指引大家。

“音教三人行”“主题论坛”“开幕式主题发言”等优秀的内容策划,形成了具有影响力,融乐器文化及教育行业为一体的发展方向,不断吸引着全国各地的音乐教育、组织和行业企业。既有很高的行业站位,同时又能俯下身段,让更多的基层教师走向大舞台,展示自己。在一些教学教法的论坛和展演展示中亮相,得到了专家们当面指点。这些都是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平台给予的学习机会。

今年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直播达到70万人次的观看,充分说明了我国“音乐人口”有着巨大的潜力,面对发展和创新的压力和内在需求,跟上发展的脚步,在已经发生改变的环境下尽快去适应,挖掘市场需求,不失为明智之举。国民音乐教育大会,让行业人从不同维度,看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为行业播种希望的种子。

作为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流量明星”,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周海宏直截了当地说道:“音乐让生活更美好!”相信,这句话一定是举办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最大愿景。

大会组委会主席、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总结道:“我们创新活动方式,目的是通过举办器乐展演等,进一步拓宽大会的服务对象,能够让更广泛的群体参与到音乐教育活动中来,也更加彰显主办方‘让音乐成为生活刚需,乐器成为家庭标配’的初心使命。”

最后,祝福国民音乐教育大会能坚持举办下去,能将每届大会的主旨精神进行更加深入的话题研究,转化出更多的实践方法,让我们为这个社会增添更多的美妙与和谐之音。M

猜你喜欢
器乐国民乐器
学乐器
一直难忘
高地
乐器
谈器乐在初中音乐第二课堂教学中的有效途径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演奏剧场”:器乐表演新形式——以筝作品《人生几何?!》为例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关于举办“学院奖全国高等院校器乐比赛”的通知
略谈器乐在歌唱教学中的应用——以《金孔雀轻轻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