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与DHVD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2022-09-27 06:14余沛沛张宏威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2年18期
关键词:射血瓣膜左心室

余沛沛,张宏威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南阳 473000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DHVD)是临床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类型之一,目前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目前认为DHVD的发生主要是退行性改变造成瓣膜的内皮结构被破坏,炎症因子浸润导致瓣膜间质细胞出现增生,细胞外的基质发生重构与钙化[1]。研究发现,DHVD患者体内炎性反应以及免疫应答反应显著,而且多种因子出现改变,其中骨桥蛋白(OPN)则参与了骨代谢、免疫应答,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浆B 型利钠肽(BNP)则提示了心脏排出血量情况,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则反映了人体内皮细胞功能状况和炎性反应程度,均在DHVD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明显变化[2]。本研究观察了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与DHVD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在本院确诊的120例DHVD患者作为DHVD组,选择60例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在本院住院的其他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DHVD组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第8版)中退行性心脏病的标准,并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DHVD。排除标准:(1)肿瘤;(2)全身感染性疾病;(3)风湿性心脏病导致的心脏瓣膜疾病;(4)急慢性感染性心内膜炎;(5)急性心肌梗死或具有PCI手术史;(6)主动脉夹层、先心病、急性肺栓塞等。

DHVD组:男67例,女53例;年龄60~81岁,平均(68.5±6.0)岁;体质量指数(BMI)平均(23.6±2.0)kg/m2;合并高血压78例,合并糖尿病32例,合并冠心病44例;吸烟47例。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60~81岁,平均(69.0±6.6)岁;BMI平均(23.4±1.8)kg/m2;合并高血压39例,合并糖尿病20例,冠心病22例;吸烟24例。DHVD组和对照组患者以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的检测 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2 mL,加入抗凝管中,离心后分离血浆,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浆BNP水平。采集所有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离心后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患者血清OPN、TNF-α、IL-1β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Lp-PLA2水平。

1.2.2心功能检测 患者平卧位,采用GE公司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探头频率定为2.0~4.5 MHz,将患者左心室长轴、大血管短轴和心尖四腔切面等进行扫描,记录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

2 结 果

2.1两组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水平比较 DHVD组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水平比较

2.2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DHVD组的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2.3DHVD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与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DHVD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患者的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水平呈负相关(r=-0.648、-0.591、-0.486、-0.429、-0.577,P<0.05)。

3 讨 论

老年DHVD属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随着患者年龄增长瓣膜发生钙化加重,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心脏功能下降[3]。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老年DHVD已成为引发慢性心力衰竭的第三大病因[4-5]。目前研究发现老年DHVD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方面是患者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瓣膜承受压力导致人体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脏瓣膜和附属物长期受到血流冲击、磨损促进了瓣膜钙化[6];另一方面人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表达增加,且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内和钙化部位,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进炎性反应发生并导致纤维化形成,在老年人群中存在细胞钙含量的增多,钙离子脱骨后会在瓣膜异位沉积、钙化[7-8]。

近年来临床对于老年DHVD患者体内多种炎症因子、免疫因子变化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血浆BNP最早是从脑组织分离的生物活性肽,在人体心肌细胞中大量存在,由于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后会导致心肌扩张释放BNP增多,可以通过具有高度亲和力的靶细胞表面受体作用激活鸟苷酸环化酶发挥一系列生理效应,在出现心功能不全或者左心室肥大时显著升高,也是临床评估左心室功能状态的独立预测因子[9-10]。Lp-PLA2则是引发人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破裂的关键物质,通过与低密度脂蛋白相结合产生被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分解变成溶血卵磷脂、游离性脂肪酸,与炎症介质促发的炎性级联反应有关[11]。研究证实Lp-PLA2促进了冠心病发生、发展过程,属于心血管事件新型预测因子,具有特异性高的优势[12]。血清OPN属于非胶原型糖基化磷蛋白,一般在多中心细胞中表达,能够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起到促进迁移作用,因此在动脉粥样硬化改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组织修复和炎症过程,对血管内皮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作用过程具有诱导作用,促使新生血管形成[13]。TNF-α是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IL-1β则是人体重要炎症介质之一。心脏瓣膜疾病患者出现心脏功能不全时有炎性反应参与,炎性反应会诱发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心肌细胞发生凋亡[14]。在DHVD患者中存在大量激活的肥大细胞集聚在主动脉瓣狭窄部位,可以释放炎症介质,促进人体细胞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发挥活性作用[15]。

本研究显示,DHVD组患者的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DHVD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患者的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水平均呈负相关,说明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升高越明显,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越低。但本研究纳入的样本数量有限,也未能进行动态随访观察,因此还需要大样本量、长期随访研究进行论证。

综上所述,DHVD患者血浆BNP及血清OPN、Lp-PLA2、TNF-α、IL-1β水平明显升高,并且与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存在一定的关系。

猜你喜欢
射血瓣膜左心室
陈朝金教授运用生脉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射血分数保留性心衰(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经验
高分子介入瓣植入,是创新也是颠覆
防压疮被架在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更 正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可溶性ST2与心脏重构的相关性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烂”在心里
组织多普勒技术对肝硬化肾功能损害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