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椿芽香飘过海背后的密码

2022-09-28 08:02魏坤
国土绿化 2022年8期
关键词:大竹县大竹香椿

魏坤

四川省大竹县因竹多、竹大而得名,是四川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县。除了竹子,多年享誉全国、今年又香飘过海的大竹香椿是大竹县的另外一张致富名片。

今年4月以来,大竹县四川图拉香实业有限公司继首单225公斤的大竹椿芽顺利出口后,又有6单香椿再次销往加拿大。截至4月底,大竹县共出口椿芽38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73440美元。在新冠疫情严重影响的大环境下,大竹县不仅做到香椿市场相对稳定,还实现了大竹香椿首次走出国门,其背后的致富密码是什么?

密码一:独特地理孕育特色美味

椿芽也叫椿巅,是香椿树的嫩芽,被称为“树上蔬菜”。自古以来中国人都喜食椿芽,更有“食用香椿,不染杂病”之说。

大竹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跨东经106°59′—107°32′,北纬30°20′—31°00′,属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平均海拔500米—650米,年均温度16.9℃,年均降水量1240.3毫米,幅员面积2079平方公里,日照适宜,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独特的气候和立地条件孕育了多样的香椿品种。

大竹香椿已有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家家户户都有种植香椿的传统。近十多年来,大竹县选育、推广了“巴山红”“巴山椿芽”省级良种,良种推广率超过75%,椿芽叶厚光滑、色泽鲜红、香味浓郁,营养丰富。大竹椿芽,一看就想品尝,二闻浓香扑鼻,三吃营养美味。

密码二:质量为先打造知名品牌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已上升为“国之大者”。

“大竹县建立了产品溯源和质量监测制度,每年对产品及产地环境监测农残。大竹香椿重金属含量低,不施化肥、不用农药,属纯天然绿色食品。”大竹县香椿协会、四川图拉香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成文自信地说。

大竹香椿不施化肥、不用农药是怎么做到的?第一,香椿属于“懒庄稼”,除了精细化栽种时施用一定的农家肥和少量复合肥做底肥外,后期一般不需要施肥。第二,为了保证香椿优良特性的稳定,一般采用根孽繁育,所繁育的种苗价格较高,也是椿农的一笔收入和扩大种植的种苗来源。如果使用农药除草,容易导致嫩苗死亡和椿芽农残超标。第三,香椿树本身病虫害较少,加之香椿矮化、密植技术的推广,既减少了土壤养分消耗,又不易发生病虫害。

为确保椿芽产品质量,擦亮“中国香椿第一县”的金字招牌,大竹县根据消费习惯和市场需求,制定了《大竹香椿》团体标准,按照芽长、芽质、色泽,有无浸水、有无变色变味、有无掺杂物等指标分成特级、一级、二级,积极组织、引导椿农与收购商按标准采摘和收购,按质按价收购。其中,特级芽长8厘米—10厘米、一级10厘米—12厘米、二级12厘米—15厘米。完善、改进鲜芽冷藏保管、运输设施,让新鲜、质优椿芽销往各地,树立优质产品信誉和形象。大竹香椿2009年被认定为“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2010年12月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密码三:完善体系增添发展活力

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是香椿产业持续、健康、高效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大竹县成立了香椿产业发展中心、香椿协会,发挥政府引导、协会管理的推动作用,采取“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经营模式,推进香椿产业提质增效、市场拓展和平抑价格。目前,全县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经销商、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超过100家,建立、规范了石河、双拱等临街交易市场,在石河镇新建了香椿交易中心,在工业园区建立了5000吨香椿加工厂,主动与钱大妈、美团、京东等平台合作,实现线上线下相融发展,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大城市。

面对疫情的不利影响,大竹县积极推进营销、策划创新,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采取领导、名人带货,单位、职工帮扶促销,主动参加各类商品推介、展销,利用各大媒体介绍香椿全席宴、椿芽食用说明等,多次登上央视相关频道。

在稳定现有香椿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大竹县推行“香椿+中药材(食用菌)”“香椿+豆类”复合种植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长短结合、以短补长。全县复合种植面积超过1200亩。

一片红叶致富一方百姓,一张名片撑起乡村振兴。目前,大竹县的香椿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今年香椿鲜芽产量达1.3万吨,占到了全国市场的三成,香椿产业综合产值达6.5亿元,椿农每亩平均收入在4000—6000元。大竹县正全力开展绿色食品认证,注册“巴山椿芽”公共商标,加快石河镇2万亩现代园区建设。

大竹杨家狮潭村香椿基地一角

猜你喜欢
大竹县大竹香椿
香椿吃前要焯水
香椿
大竹农商行向贫困村捐赠图书
川东平行岭谷区典型水库形态研究
关于大竹县不同香椿品种的营养品质分析
香椿
大竹县红豆杉栽培技术要点探析
不要轻易辜负曾真心对你的人
大竹县联社:金融服务送到企业“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