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凌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驱动因素初探及发展建议

2022-09-29 01:49邓枭铭宋双江陈忠龙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冷链驱动设施

邓枭铭,宋双江,陈忠龙

(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员会驻村工作队,沈阳 110003)

关键字: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对策;分析研究

2022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整体布局,推动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整县推进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可见,加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已成为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在调研考察基础上,科学分析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理清思路并探讨实现该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基本情况

根据初步统计(统计数据来源于凌源市政府网站公报),2020 年凌源市肉类、蔬菜、花卉等农产品产量分别为 14.46 万 t、86 万 t、5.5 亿支, 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2%、30%、41%(冷链流通率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但低于经济发达地区)。截至2021年,全市建有各类冷库 69 座,总容积近 8 万 m3,储藏能力约1.6 万 t。 其中,冷藏库、冷冻库数量占比90%以上,气调库数量占比不足10%。 受蔬菜生产旺季产量供大于求, 大部分生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疫情期间农产品滞销风险加大等因素叠加影响,当地农产品产后损失较为严重。

2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问题要素归纳

对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等系统来讲,包含3 种构成要件,即要素、连接和目标。系统目标的实现依赖要素的配置,为此,以要素为基础,将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看成由网络要素、功能要素、流动要素和资源要素共同组成的体系,分类归纳有关问题。

2.1 在网络要素配置方面

主要是缺乏总体规划,即对物流网络模式和布局缺乏专项规划。由于农产品冷链物流统筹协同与政策实施分散在多个部门, 在产地冷库建设扶持政策、项目审批、技术标准与推广等方面存在统筹不力和协同不畅的问题,导致本地区政策实施和技术推广存在一定的困境。

2.2 在流动要素配置方面

主要是建设用地不足和设施基础薄弱。由于用地性质和转化手续繁杂等原因,大型冷链设施的建设用地面积存在严重不足。 同时,现有冷链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大型农产品批产市场,农村地区并未得到有效延伸;设备种类和功能的发展不平衡,不仅现有设备老旧且较先进的气调库占比少,导致运营成本高和精准控温难度大。

2.3 在资源要素配置方面

主要是资金瓶颈难破题。 当前,凌源市冷链物流企业主要以家庭农场及合作社为主,第三方物流企业较少,存在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投入高、投资回报期长、购买力有限、投资建设难度大、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农村地区普遍“融资难、融资贵”,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资金来源有限。

2.4 在功能要素配置方面

主要是物流信息支撑系统建设不完善。用于冷链物流各环节信息的记录与应用标准化水平较低。由于现有冷链设施规模小、分布散,家庭农场及合作社对冷链物流信息管理无法达到实时性、准确性、可靠性和实用性的要求,不能对客户信息、物品信息、仓储信息及在途信息等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导致农产品损耗增加和物流成本增高。

3 农产品冷链物流驱动因素的辨识分析

3.1 数学模型建立及相关理论概述

大多数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涉及到多学科领域,这就要求分析研究问题时需综合应用社会科学、应用数学以及管理科学的方法理论。 本研究采用的TN 法,是一种基于多学科交叉、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方法,也是一种从系统诊断、系统优化到系统评价的集成化方法体系。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路径,针对特定问题,通过科学和广泛地搜集信息,并运用定量综合方法,筛选关键因素,然后在相应决策方案中运用适当方法进行方案优选,从而确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TN 法的基本步骤一般分为3 步:1) 在特定领域提出问题后, 收集信息并确定影响因素及可能的对策;2) 运用DEMATEL 等方法以及认知构造图分析,针对第一步的结果进行具体分析,确定重要因素及权重与相应对策;3) 常用方法有层次分析法、 协调分析、 评价对策效果的DEMATEL 法和费用有效度分析。

在提出对策建议过程中,主要使用DEMATEL 法对制约凌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的因素进行辨识和系统分析。 DEMATEL 法是一种运用图论及矩阵转换进行系统因素分析的方法,其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知识,主要使用图论理论,通过构造图的矩阵演算来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一种方法。对于要素关系不确定的系统,DEMATEL 法将定性研究的问题采用定量角度评价, 使最终决策结果更具客观性,尽可能避免主观思想对决策形成的不利影响。

3.2 基于DEMATEL 法的驱动因素辨识

3.2.1 建立驱动因素指标体系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2 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问题分类情况,提取并归纳了有关驱动因素,共4 类15 个因素。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本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与发展,具体驱动因素见表1。

表1 驱动因素Table 1 Driving factors

3.2.2 建立直接影响矩阵及规一化处理应用DEMATEL方法,根据15 个驱动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由相关领域专家判断因素Fi对因素Fj的影响(某因素Fi对因素Fj的影响越大,则相应的第i 行第j 列元素分值越高;如果没有直接影响关系,则相应的元素为0),分别赋予0~5 分的综合判断等级分值。 为了使综合判断分值趋于客观,对相关专家给出的等级分值进行随机分布处理,即取平均值后得出直接影响矩阵Xd(由于矩阵宠大,这里不予赘述)。 对直接影响矩阵Xd规一化处理后得到的直接影响矩阵为X (由于矩阵宠大,这里不予赘述)。

x2=aij,aij表示从元素i 出发经某元素到达j 的间接影响的强弱程度。

3.2.3 计算综合影响矩阵根据归一化的直接影响矩阵X 计算综合影响矩阵T (由于矩阵宠大, 这里不予赘述)。 则:

3.2.4 确定综合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和原因度根据DEMATEL 方法,综合影响矩阵中的行和即为每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度Pi。 而列和表示该因素的被影响度Qi;行和与列和之差称为该因素的原因度Ni,表示该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因果逻辑关系程度;行和与列和之和称为该因素的中心度Mi, 表示该因素在系统中的重要性程度。 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得出各个因素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重要程度,从而找出关键的影响因素。 需要说明的是,Ni>0 说明该元素对其他元素的影响大于Ni所受到的其他元素的影响。 Ni<0说明该元素受到其他元素的影响大于其对其他元素的影响。 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DEMATEL 法计算结果Table 2 Calculation results of DEMATEL method

3.3 凌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驱动因素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综合影响度Pi最大的是F15,对应的值为2.76 居于15 个驱动因素首位,其次是F4,F1,F3和F14,因此,以上5 个因素对凌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整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对于原因度Ni来说,对应值居首的是F4,其对应值为1.27,其次是F3,F1,F15和 F9,以上 5 个因素作为原因性因素,对其他因素逻辑影响程度最高。对于中心度Mi而言,对应值居首的是 F14,其次是 F15,F7,F12和 F1,以上 5 个因素体现出它们在凌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系统工程中作用最大, 即对设施建设的驱动作用最大,因此,解决以上5 个驱动因素,对凌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系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统筹布局建立凌源市农产品冷链保鲜物流设施体系的建议

从综合影响度、 原因度以及中心度3 个层面,对制约凌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重点分析。

4.1 驱动因素分析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是凌源地区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分析本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驱动因素, 明确其内在影响机理, 确定各因素之间以及因素与系统之间的作用关系,有利于政府和企业决策者聚焦本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发展的核心因素,探索并发掘出实现本地区本行业发展的驱动路径。 通过驱动因素分析,得出以下初步结论:

1) 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发展驱动因素存在不同作用力。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发展驱动因素具有强度与方向不一致性,并导致其具有明显的属性特征。 其中,F15,F4,F1等要素具有较强的单向性, 制约着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发展的其他因素; F9,F14,F7等要素对本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发展也具有显著影响,且承担一定的“桥梁”作用; F15,F7,F12等要素具体转化为企业技术服务水平、企业创新能力和服务客户等关键核心能力,且这些核心能力最终影响行业发展和行业盈利水平。

2) 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发展存在不同的驱动路径。驱动路径由不同的驱动因素决定。增加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信息技术投入和资本的投入,可以明显改善价值链“微笑曲线”的结构,呈现向研发、服务等价值链上游扩展和下游的终端市场延伸的不同路径。 在价值链上游,行业的充分发展体现在现有技术水平提升,即设施设备的节能改造(F5)和设施综合利用率(F6)提高,同时低碳节能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F8)的不断应用和更新,本地企业逐步具备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在价值链下游,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发展体现在通过与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建设和运营合作(F15),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产地物流服务网格(F14),以改善产业链上冷链设施的节点和结构,促进营销渠道的拓宽,实现由农产品储藏转型升级为提供服务和成套解决方案。

3) 科学布局规划及良好政策实施是驱动当前凌源市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发展的原动力。通过分析,F1和F15两项要素指标,对行业发展影响最大。 结合中心度和原因度分析可以看出,农产品冷链物流布局规划不仅对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建设和运营合作、冷链物流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以及品牌打造、孵化能力均产生影响,甚至直接影响行业发展水平和本地区企业盈利水平。对凌源市来说,通过强化布局和政策实施,提高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水平,是当前驱动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原动力。

4.2 针对性建议

1) 加强顶层设计。 政府职能部门要统筹本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总体运作、 分布以及设施使用情况,制定专项规划,执行宏观调控指令,统筹解决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中的法律法规和优惠政策问题。探索建立包含要素监控和信息管理的市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2) 科学规划布局。 按照冷库布局选址与区域经济发展及市场需求相结合、冷库设计和实际使用相结合、 降低运营成本与采用先进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原则,谋划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 以现有设施为基础, 逐步推广建设村镇两级仓储保鲜保活设施。围绕花卉市场打造农产品数字物流产业园,并配套建设各类节能型冷库和冷藏车。

3) 强化新技术支撑。在现行手工追溯的基础上,与省内智能化软件开发企业合作,积极建设符合本地区实际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可追溯体系, 实现生产、加工、冷链物流中心配送全过程信息监控。 构建辽西地区“产品+冷链设施+服务”信息平台,提高冷链资源综合利用率,并逐步建立完整的冷链物流电商一体化产业链。

4)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包括投资保障、运营管理、 奖补资金及政府监管在内的长效财政扶持政策, 落实农产品冷链物流各环节用电价格优惠政策,将冷链物流设施用地纳入农用地管理范围,优先安排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切实保障镇(乡)村两级市场冷链设施建设用地需求。

5) 强化金融服务。 将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支农优惠信贷支持范围,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审贷流程。创新信用贷款产品,强化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农业信贷担保公司合作,审慎扩大经营主体覆盖面并加大信贷担保支持力度,使更多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重点项目和企业能够取得贷款支持。

6) 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设定 “辽冀蒙”区域性农产品冷链物流集配中心目标,培育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先进、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冷链物流企业。鼓励生产企业从源头实现低温控制,将温度追踪体系贯穿于各系统,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温度记录及追踪体系,保障农产品全程温控记录,实现封闭化运作,维护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5 结语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被列为我国“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农产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是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重要一环,在自上而下全面重视、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背景下,节点与网络布局、先进设备与技术应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政策、市场、技术等驱动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并引领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辽西地区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冷链驱动设施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轻简小农机解决设施蔬菜大问题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