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滴灌覆膜栽培技术

2022-09-29 01:49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行水肥覆膜

陈 良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沈阳 110161)

马铃薯在我国已有300 多a 的栽培史,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淀粉,是粮食、蔬菜、饲料和工业原料兼用的主要农作物。辽宁地区具有发展马铃薯产业的气候条件和区位优势,在全省各地均有种植。2015 年我国开始推行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辽宁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呈逐年扩大趋势。 然而,种植模式仍是传统的等距垄作栽培,受气候条件影响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低且不稳定,与全国平均产量有很大差距,且全程机械化水平不高、农机与农艺融合不佳。 为确保全省马铃薯增产稳产,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结合辽西地区马铃薯栽培习惯,在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基础上创建了三行滴灌覆膜栽培模式。

1 马铃薯水肥管理现状

水分是马铃薯进行光和作用、呼吸作用和养分运输的介质,尤其马铃薯生产需要较多的水分。 土壤中缺水会导致其严重减产,但土壤水分过多也会造成土壤中缺氧而影响根系发育。

生产实践表明,水分和施肥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马铃薯生长的不同时期对施水量和施肥量的差异较大。 传统马铃薯栽培通过“大水大肥”实现增产,然而,辽宁各地区降雨分布不均匀,干旱时有发生,导致田间灌溉问题突出。同时,中耕期间施肥较为困难,造成马铃薯产量很不稳定。

根据马铃薯生长时期的习性、特点和规律,通过滴灌施肥,运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就可以适时调控水分和施肥水平,全方位优化种植技术,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水肥供应问题,而且可以达到节水、节肥、省工、增产的效果。 从应用结果来看,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提升马铃薯种植效率、优化马铃薯种植质量和减少马铃薯施肥总量。

2 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技术

采用传统垄作等距栽培方式种植马铃薯, 普遍存在低产低效、 田间管理粗放、 农机农艺融合不够等问题。开展高效集约化机械化栽培,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此,结合辽宁省马铃薯实际生产情况,根据马铃薯发育特点, 探索马铃薯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技术,并使其成为辽宁马铃薯种植的主要推广技术。

膜下滴灌技术将膜下种植与滴灌结合起来,实现高效集约化生产, 是提高作物种植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种植成本、增加种植效益的有效措施,也是实施马铃薯“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的主要方法。 试验表明:裸地滴灌灌溉定额为4 620 m3/hm2,而膜下滴灌灌溉定额为2 805 m3/hm2,可节水约40%。 同时,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氮肥减少约15%。

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是在垄底宽110 cm、 垄顶宽80 cm、垄体高30 cm 的大垄上栽培双行马铃薯,在双行间施肥、铺设滴灌带和地膜,详见图1。

图1 马铃薯大垄双行栽培示意图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double-row potato cultivation on large ridges

推广应用实践表明,大垄双行栽培能够使垄体上的土壤结构疏松,供肥能力增强,利于根系发育。同时具有透光通风,保墒提墒,抗旱防涝,减轻早、晚疫病发生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马铃薯单产及品质。 对比试验表明,与传统等距栽培方式相比,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产量可提高10%以上, 是一项切实可行的高效集约化机械化栽培技术模式。

3 马铃薯大垄三行膜下滴灌技术

为进一步解决栽培模式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人工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水肥药浪费严重等问题,在马铃薯大垄双行滴灌覆膜栽培技术的基础上, 发展探索大垄三行滴灌覆膜栽培技术。 此技术集节水、节肥、高产、高效于一体,是一种马铃薯高效栽培新技术。

3.1 栽培模式

大垄三行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是由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与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的科研人员结合辽西地区马铃薯栽培习惯,在大垄双行膜下滴灌栽培基础上创建的栽培新模式,详见图2。 即在1.2 m 的大垄上种植3 行马铃薯, 作业工序主要包括行间施肥、铺膜和膜下滴灌等环节。

图2 马铃薯大垄三行栽培示意图Figure 2 Schematic diagram of three-row potato cultivation on large ridges

马铃薯大垄三行机械化栽培技术可解决大垄双行马铃薯播种机因垄距与拖拉机轮距不相适宜问题。

3.2 配套机具

采用2BM-3 型马铃薯大垄三行铺膜播种机作业,一次可完成作畦、开沟、苗带侧位深施肥、条施水、穴播种、覆土、铺管、覆膜等环节,在1.2 m 大垄行距的畦床上完成3 小行马铃薯种植。 播种后控水控肥,合理监管,利用地膜控制草害,可不用打除草剂。

3.3 应用效果

为实现马铃薯产业提质增效、增产增收,辽宁部分地区开展马铃薯大垄三行滴灌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栽培模式,并受到各级推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种植户的认可,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马铃薯种植产业化发展。

对比跟踪试验表明,采用马铃薯大垄三行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模式,比大垄双行膜下滴灌种植和传统种植增产15%以上, 单位面积降低费用400 元/667 m2以上,增收600 元/667 m2,增收节支效果显著。 同时,大垄三行膜下滴灌种植比人畜作业提高工效10 倍以上,并可减少早晚疫病发生率,节省农药30%。 另外,可节水40%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10%以上。

猜你喜欢
双行水肥覆膜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智能水肥灌溉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旱优73”覆膜直播栽培技术研究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双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不同覆膜时期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
双行起垄施肥一体机在烤烟生产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种蒜达人:亩产轻松超过200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