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审美教育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技巧

2022-09-30 10:02张银芝
学周刊 2022年29期
关键词:曲风情境情感

张银芝

(甘肃省秦安县第一中学,甘肃秦安 741600)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为主,教师在学生聆听音乐的同时渗透专业的音乐知识,促使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提升音乐素养。而审美教育中的音乐欣赏教学,对高中阶段学生实现五育并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带领学生体会音乐时要深度激发其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获取音乐知识,从多种途径出发进行审美训练,从而感受音乐的美。为了帮助学生成长为综合型人才,音乐教师要积极探索高效的欣赏教学技巧,升华音乐欣赏教学的艺术境界。

一、审美教育的内涵

审美教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历史一样悠久,旨在通过艺术手段和多种美好的形式对人进行教育,也被看成用一切美的形式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达到美化身心、提高道德的目的,具有较强的定向性。审美教育能够为抒发情感提供直接的载体,帮助学生阐述自己对外界的感知,用艺术的语言阐述内心体验,从而获得升华。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而音乐作品有不同的体裁,可以对外传递不同的情感。在审美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辨、分析不同的音乐作品不断积累情感,发挥想象、联想感受、领悟音乐作品的美感并形成自主性理解和评价。教师通过欣赏音乐进行审美教育能够让学生在富含审美感受的环境中学习,熏陶他们的思想,生动诠释“美育”的本质,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情感丰富、人格健全、审美观正确的新时代青年。

二、高中审美教育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技巧

(一)引导感知音乐,激发审美兴趣

学习兴趣直接决定了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引导学生感知音乐,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审美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音乐中的情感,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多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各个部分,领悟不同的节奏转折起的作用及情感上的变化,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乐曲的理念及其蕴含的情感,通过先进技术呈现抽象的信息,不断优化欣赏教学的模式,深度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通过合理的方式领悟美,增强自我感知的能力。

但是在应试教育压力的影响下,部分学生忽视了学习音乐的重要性,把全部精力盲目地都用于提高文化课成绩,并没有按照教师的正确引导感知音乐,甚至还在音乐课堂上学习其他科目,难以提起欣赏音乐的兴趣,无法深度分析特定的作品,导致自身的审美能力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受到学习压力的影响会出现疲劳感,长期积累的消极情绪得不到舒缓,反而会陷入学习的困境,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为了深度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高中音乐教师要转变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寻找音乐欣赏教学与文化课程之间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满足文化课的学习需求,利用不同的学科知识诠释音乐的情感。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并运用想象和联想分析音乐主题,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重复多次聆听音乐作品,这样必然会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感知音乐要素的能力,从而有效调动学生审美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放松紧绷的神经,在感知音乐的过程中缓解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

(二)创设欣赏情境,渗透审美理念

情境教学法具有特殊的优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促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提升高中音乐课堂的质量,教师也能够在欣赏情境中灵活渗透审美理念,逐步提高学生赏析音乐的技能和水平,促进学生发展综合素质。在创设欣赏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运用特色教具展现不同的音频,通过多种媒体呈现不同种类的音乐知识,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构建高效、生动的音乐课堂,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会美妙的音乐,促使他们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在情境中有机融合学习引导与审美理念,让学生在明确鉴赏要求的前提下进一步鉴赏音乐,提高学习的成就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然而部分教师在创设情境之前并没有认识到高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主观上把学生的认知能力划分至同一水平线,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导致创设的情境脱离实际,无法把情境与知识完美融合,自然也就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很难理解审美的理念。为了优化情境教学,灵活渗透审美理念,教师可以将故事导入、图画再现、角色扮演、律动表演、多媒体课件演示等多种形式融入情境,给他们传授分析乐理的技巧,引导学生即兴创编,促使他们能够在情境中掌握鉴赏、创编的技能。同时,教师还要借助不同类型的音频,指导学生学会分析不同的乐理,提高他们对乐理的敏感度。教师在情境中展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鉴赏提示,将审美理念融入鉴赏提示,不仅能够优化情境教学,而且可以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学生通过分析、创编描述真情实感。基于此,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还能获得美的熏陶,从而提升自身的审美情趣。

(三)提供丰富资源,诠释审美本质

丰富的资源有助于开阔学生学习的眼界,优化音乐欣赏课堂的结构,帮助教师精准诠释审美的本质,进而升华学生的艺术境界,促使他们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感受音乐欣赏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搜索各类乐曲知识和艺术家的典故,展示各类乐器的操作技巧并展示实物乐器,鼓励学生自行演奏,激发他们动手实践的积极性,再通过介绍各类资源组织开展各类鉴赏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增设不同的审美项目,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审美的本质。

但是部分教师在搜寻资源的过程中却忽视了资源的实用性,而是大多直接从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资源,没有重视审核内容,容易出现给学生展示操作难度较大的乐器以及过于高深的乐理知识等情况,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畴,导致部分学生难以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源完成实践活动,也难以深刻领悟审美的本质,无法从多个角度出发鉴赏音乐,审美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因此,为了细致诠释审美的本质,带领学生掌握赏析音乐的方法,教师要重视选择课堂资源,在备课阶段认真解读讲课的内容,放大理论知识涉及的典故等内容,搜寻适合高中阶段学生使用的资源。如果找不到高度适配的资源,就需要教师运用自身专业的知识修改和完善网络上下载的资源,从而达到匹配教学内容的目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为学生讲解各类资源的使用技巧,带领他们感受不同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资源展开音乐鉴赏,高效完成实践活动,理解审美的本质,从而提高审美的水平。

(四)介绍音乐要素,扩展审美途径

教师讲解音乐的基本要素可以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段,并相对认识错综复杂的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对音乐内容形成比较完整的概念,进而扩展审美的途径,促使他们通过不同的角度欣赏特定的艺术作品,有效改善音乐教学的现状。教师要按照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讲解各类基础要素,按照由简入繁的原则阐述各类要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形式要素,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鼓励他们结合所学的音乐知识展开审美探究,树立创新意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进而掌握多种途径的审美技巧。

然而部分教师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在讲解基本要素时会盲目地鼓励学生背记知识,片面认为通过反复背记音乐常识学生就能够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艺术涵养,因此导致部分学生在背记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也难以灵活运用音乐知识合理鉴赏不同的音乐,甚至还会挫伤他们审美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要慎重选择介绍音乐要素的方式、方法。为了增强教学成果、合理扩展审美途径,教师应该着力提升讲解知识的趣味性,有机融合讲解音乐要素的节奏、旋律、和声、音色等内容与乐器教学,周期性、规律地重复特定的节拍,带领学生从各种角度分析音乐蕴含的情感,分析演唱者把控节奏的程度,进而加深学生对各类要素的学习印象。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调整曲速,直观呈现不同的形式要素,为学生扩展审美途径的同时降低音乐鉴赏的难度。基于此,学生可以有效掌握作曲家创作的音乐素材,并通过鉴赏和对比充分认识各类要素,从而对音乐内容形成完整的概念,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

(五)分析多元曲风,调动审美热情

多元化的曲风中含有丰富的情感,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切实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不断提升音乐课堂质量。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细致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生喜欢的音乐按照曲风进行归类,同时总结乐曲中出现的各种特色乐器,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聆听教师遴选的曲目,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说出曲名并写出配乐中涉及的乐器。通过简单的互动讲解不同曲风的特点和派生关系,在丰富音乐欣赏课堂内容的同时还具备一定的审美情趣。

但是部分教师在分析曲风的过程中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会选择深度解读曲风的内涵,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知识点掰开了、揉碎了灌输给学生,将多种冗杂的信息代入教学过程,这就导致教师讲解内容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的欣赏时间被占用。还有一部分教师甚至会在播放音乐的同时直接公布曲风信息,没有重视教学引导,也没有给予学生自行探索的机会,导致部分学生产生了学习的依赖性,不利于调动他们的审美热情。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审美热情,教师可以选择通过不同形式的媒介展示摇滚、流行、古典、金属、民谣等多元化的曲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展示专业的曲风知识内容,促使学生主动研究、学习其中的曲调、节奏、音色、和声等,此时教师再渗透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的音乐,体会多元化的曲风,深度融合欣赏感受不同的曲风内涵,用简短的语句表述心中所想,切实增强学生的审美水平和音乐素养。基于此,学生可以在分析不同曲风的同时了解更多常识,通过欣赏、感悟音乐背后的文化和情感真正落实审美教育。

(六)营造积极氛围,优化审美课堂

积极的课堂氛围需要师生共同营造,有助于增强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学习获得感、成就感,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教师从深度理解的层面出发,在欣赏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感性认识,并引导他们从理性角度分析音乐的美,把情感投入音乐学习过程,进而升华审美活动,在积极的课堂氛围中逐步增强学生理性感知能力,促使他们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跨越,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升华他们的艺术境界。

但是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成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的时期,往往会接触不同的音乐文化,受到特定文化和个人喜好的影响,他们容易产生固化思维,习惯性地欣赏某类音乐,导致音乐欣赏水平停滞在主观感受阶段,难以从本质上分析音乐蕴含的情感和思想。部分教师也没有遵循“以生为本”的理念,忽视了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没有注重建设审美课堂,导致学生难以理性地欣赏音乐,无法对美形成良好的感知。教师应该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渗透理性思维,掌握学生日常在社会、家庭中接触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表达方法、特色手段、情感倾诉等角度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同时重视营造良好的师生感情,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将他们的审美思路引领到正确的道路上,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对音乐中的美产生深层次的理解,掌握审美的精髓。基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投入的情感一旦被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就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并唤起相应的情感,促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加丰富,只有这样,审美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结语

审美教育具有传递价值观念、塑造完美人性的功能,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开展欣赏教学有助于践行素质教育理念,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而升华学生的艺术境界,不断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高中音乐教师要明确审美教育的内涵,选择合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感知、欣赏、体会、领悟、分析音乐,促使他们在明确乐理知识的同时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深度理解审美的本质,秉持高涨的热情欣赏不同曲风的音乐,培养优秀的音乐素养,从而显著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教学成果。

猜你喜欢
曲风情境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Big Big World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情感
用音乐赏析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的研究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婚外恋酿成的苦酒只能自己尝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