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专业融合教学体系设计与实施
——石湾公仔陶瓷小吉文创产品开发研究为例

2022-09-30 06:25陈俊娟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公仔课程体系融合

孙 珊 陈俊娟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00)

一、现阶段跨专业融合教学的问题

在高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各专业日趋完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彼此距离也越来越远,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为一个平面,专业与专业之间的契合点很难被发现,美国学者舒梅克(Shoemaker)早在1989年就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跨专业融合教学主要是针对教学过程中各专业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孤立甚至对立的现象和问题,通过跨学科融合,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思维方法整合到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从而打破知识教学碎片化、学科课程孤立化的局面,形成基于学生发展需要的、综合的、完整的、开放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跨专业融合教学设计与实施

跨专业融合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多个专业课程资源的介入和融通,强调项目内容综合性,重视组织形式开放性,实现学生多维度、系统化、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课程达到优势互补的教学策略。以醒狮小吉文创品设计与开发为例,对跨专业融合教学进行深度思考并积极推进,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聚焦真实可行项目

(二)艺术设计专业融合式课程体系的设计

融合式课程体系的设计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多元的视角分析,以更好地看待优秀传统文化与商业的关系。跨学科的课堂教学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知识领域和职业认知视角的全面发展。根据布鲁姆等人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教育目标分为六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记忆(Remember)、理解(Understand)、应用(Apply)、分析(Analyze)、评价(Evaluate)、创造(Create)。

关于小吉文创品设计与开发这个项目,以“产品设计”与“推广经营”两个目的,来倒推出项目内容所需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以及创业项目实践课组成的课程体系,从低阶向高阶发展,从基础向应用拓展。

专业融合课程体系设计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组织方法、课程载体、教学预期成果、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基础平台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理论的认知,并锻炼学生认识和掌握基础设计图形语言,属于通识教育,包括共享基础平台的设计基础(三大构成),文化传承与创新、插画设计等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操能力为目标,项目导入课程教学,教师是师傅角色,陶瓷手工制作、平面广告海报设计、编剧分镜设计等课程进行分授;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技能课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进而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打下坚实基础。教学方法多以小组头脑风暴、项目导入、路演竞赛等内容为主,教师成为商业投资人、经理等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商业辩论,形成竞赛成绩及路演汇报等成果,考核学生商业策划书可行性,评价主体变为校外教师、其他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并引入相关的企业代表。

图1 小吉项目跨专业课程体系图

(三)课程体系实施

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上:跨专业融合教学目标是为学生从事文创设计与制作职业岗位打下知识和能力基础。体现在小吉的产品研发这个教学项目内容上,就是将进阶式的能力提升训练贯穿到整个课程体系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中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参与一个完整的IP文创品牌项目开发过程,逐步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教学注重将课程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合理的衔接,实现能力培养的递进增加,通过“学中做”“做中学”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能力素质。在此基础上,实现课程与创新创业意识教育相结合、课程设置与创业大赛项目捆绑结合,课程与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结合、课程与社会教育实践项目设计制作相结合。

所谓的融合式专业课程,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与专业之间的课程的融合,二是产教研的融合,三是非教学因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以此构建全新的课程体系。

1.与其他专业课程进行融合

在融合式课程体系建设中,引入相应的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构建不仅仅是小吉项目课题的需求,也是艺术设计专业本身的职业需求。醒狮小吉的课题是把文化传承与创新课、国画工笔课(工艺美术专业)、陶瓷捏塑技艺课、陶瓷造型制作课(陶瓷专业)、品牌形象IP设计课、文创品开发与设计(视觉传达专业)、数字交互产品设计、3D打印与应用(数字媒体设计专业) 等不同专业的课程形成一个连贯的课程体系,将陶瓷捏塑造型和艺术设计进行融合,视觉化呈现陶瓷作品,将数字媒体与艺术设计进行融合,实现IP动态化。专业之间独立创作藩篱的打破,让小吉文创IP的创作不会在各单独创作环节上割裂地创新课程模式,最终使陶瓷公仔产品在展示时能以一整套VI视觉化包装陶瓷产品,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同时在跨院系专业融合中,尝试将影视学院传播策划专业课程与影视编导专业课程进行了融合,实现小吉产品影视化宣传和传播。如此整合小吉项目关联内容为基础,学生走进跨学科融合的综合化学习空间,打破知识技能界限和专业间壁垒,提升跨界综合实力。

2.构建产教研结合的融合式课程体系

食醋酿造中需要加入大量的填充料,它的作用在于疏松醋醅、储存大量空气和空气流通。填充料的存在为醋酸菌细胞的生长提供了吸附载体,为醋酸菌提供了好氧发酵的环境。所以,填充料要求接触面积大,其纤维质具有适当的硬度及惰性。常用的填充料有:谷糠、高粱秸秆、玉米秸秆、玉米芯、多空玻璃纤维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2018年9月,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提出,高校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积极投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推动职业教育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产教研融合是未来职业院校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校项目化教学的首要目标。目前小吉项目已经与进驻校内的企业迪迈3D创研中心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引入3D打印应用课程,根据素材资源库分类整合资料,利用3D模拟效果方式实现纹路图示与小吉形象结合,快速实现二次创作。由此石湾陶瓷公仔小吉可以借助高科技的手段吸收外界多元化的元素,以新的形态不断展现进而得以传承与发展,未来甚至可以实现国内首个可以定制模块式3D打印的个性化消费——创造你自己心目中的小吉。

3.基于其他元素的融合式课程体系构建

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醒狮小吉用传统服饰元素、宋画工笔画元素来建构传统的陶瓷艺术、工艺美术的工笔绘画课程,创作出吉州窑醒狮小吉系列陶瓷产品,完成传统文化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现代社会进入短视频时代,而其中动画短视频、表情包等会成为未来IP传播的一大趋势。在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短视频课程构建中融入AE动画设计,再结合编剧与分镜设计课程来制作小吉IP的动画短片,以丰富产品传播商业化路径。另外,根据现代社会的发展情况,还有数字化、新材料、新媒介等元素都可以结合运用到融合式课程体系的建设当中,发展潜力巨大。

图2 小吉数字化衍生品及动态表情包

三、跨专业融合课程体系的实施成果

(一)醒狮小吉文创衍生品设计与制作

文创产品必须符合当代审美的特点,有新意,让人们使用时觉得产品既熟悉又与众不同。醒狮小吉项目最大突破之一就是使陶瓷、美术、数字媒体、视觉传达、编导、传播与策划专业的跨界合作有机融合,并取得初步商业化阶段成果:古老的吉州窑陶瓷工艺运用在中国传统狮文化的化身——吉州窑“小吉”产品系列已投入市场。这款陶瓷产品实现佛山石湾陶非遗与吉州窑非遗的跨界融合,代入新时代的场景化,创造出新的拟人化形象,生动有趣。醒狮小吉捏塑在制作手法上继承了佛山石湾公仔制作特点,先是捏塑然后雕塑,最后釉下彩绘。捏塑是采用手捏、镂刻、模制等技法来制作立体形象的一种手工艺,由于陶瓷公仔局部表情以及动作的多样性,所以全部采用佛山石湾手工捏塑雕刻修坯成型。将来产品可翻成范模,然后重复批量生产。进而持续开发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佛山石湾手捏公仔系列,如生肖公仔、节气公仔等,结合国画手绘表现手法,并将其衍生成文创产品,呼吁人们重新重视石湾陶瓷文化与中国传统绘画。

并且通过专业融合课程体系的实施,除了主打量产的陶瓷产品,还将部分插画作品衍生开发出系列文创产品。未来将持续开发以岭南文化为主题的佛山石湾手捏公仔系列,如生肖公仔、节气公仔等,结合国画手绘表现手法,并将其衍生成文创产品。小吉文创衍生产品正是通过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充分开发跨界融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广东民间艺术人才,研发具有鲜明岭南特色且富有创新特色的民间艺术精品。

小吉项目今年代表我校参加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广东省银奖,并且参加第十届粤港澳大湾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以上都证明了课程融合式教学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小吉的创作初衷符合宣传文化部门“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内容为王、质量第一,坚守文化理想,发扬工匠精神”的主旨,并在选题、表达上力求用文化精品赢得受众、赢得市场,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图3 醒狮小吉市场化运营成果展示

(二)小吉项目商业运营前景广阔

为了更好地进入市场,小吉通过一系列跨专业的艺术设计思维以及精心设计的包装与营销模式,用其平面形象 IP 衍生的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使“小吉”文创产品不但具备艺术欣赏价值,还具有广泛传播的功能,给人们呈现最完美的佛山石湾陶瓷文创产品,让高雅艺术也走进平常百姓家,不再高不可攀。

醒狮小吉自主原创的国潮IP,以优秀传统文化+潮流解构为内容核心,通过IP形象、IP故事对国潮文创产品进行衍生开发和运营,打造集盲盒、艺术小件、国潮手办、娃娃模型、拼装模型、积木、装饰品、家居用品、文具、服装、旅游周边、影视动画产品等业态于一身,构建国潮潮玩、文创商品、快闪、数字展陈、主题馆为一体的潮玩产业生态模式,构筑东方潮流文化生活方式。小吉原创 IP 实现双线平台的打造,除了结合互联网和大品牌做“文化电商”,提供线上小游戏体验外,还实现了线下商户的纳入,提供沉浸式体验、快闪店等渠道,通过情景代入、环境打造、定制体验、产品植入、粉丝互动、福利发放等方式营造不同寻常的体验氛围,吸引IP粉丝和泛娱乐大众,拓展客群选择不再有区域性、局限性,开放的系统平台强化了平台的生命力。

在互联互通的物联网+市场背景下,未来可将小吉原创IP 文化产品和工业、数字媒体产业、教育业、旅游业等相关行业跨界融合。在“文化+金融”“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模式下,通过授权、品牌联动等方式实现小吉IP的全面升级。文化+金融:IP品牌故事不断延续,市场热度提升品牌价值,通过授权实现IP变现。文化+科技:小吉IP可以依托本土佛山小家电品牌或电器产品,作为科技产品的形象代言出现,比如小吉儿童智能机器人、小吉电动玩具等,打开市场。文化+旅游:小吉IP可以和当地旅游景区进行品牌联动,甚至成为景区的超级IP形象,打造地理标志。首先由小吉的发源地佛山石湾,形成一个独特的文化IP,实现经济效益和品牌效益的双提升。

综上所述,通过跨界融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实现了小吉产品的不断研发,提供与市面有差异化的产品,保持品牌新鲜度。通过高品质的产品打造,塑造品牌IP形象,实现全方位打通文创产品从设计、生产,到传播推广的全部环节。

四、跨专业融合教学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系统化、模块化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义:一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打破现有的课程教学的学科界限和壁垒,探索基于学生完整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的实践创新素养培养的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教育的发展所需。

同时对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深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索,培养广东民间艺术人才,有现实意义。将佛山石湾公仔、传统国画与现代设计、新媒体传播策划等相关专业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推出的具有鲜明岭南特色且富有创新特色的艺术衍生品,充分开发跨界融合的新的课程设计模式,并且尝试开拓全新的市场,结合不同平台的传播特质,持续生产更加高质量、多元化的衍生产品内容,能不断提高文创产品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小吉系列生态圈。

猜你喜欢
公仔课程体系融合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刚柔并济
毛毛公仔的称重大赛
比较:公仔找相同
整理公仔
破次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