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

2022-10-01 02:25汤勇生张海龙张智通
水利经济 2022年5期
关键词:风景区水利高质量

汤勇生,张海龙,张智通

(1.水利部综合事业局,北京 100053;2.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建筑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发展的主题,是我国经济发展规律、发展导向的基本要求,涉及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改革发展,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部署。自2001年推动建设第一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以来,现有19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共902家,省级水利风景区上千家,取得了巨大的综合效益。水利风景区建设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是实现“双减”目标的实践区,是建设幸福河湖的重要途径。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维护河湖健康美丽的重要抓手,是传承弘扬水文化、提供优质水生态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

不同学者从多种角度构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郑耀群等[2]以新发展理念为中心,构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分析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鲁继通[3]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估系统;鲁邦克等[4]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究,从创新发展、民生发展、生态文明、经济增长4个方面构建评价体系,对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具有借鉴意义。构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有利于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促进水利风景区发挥更大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对于探讨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水利风景区为例,基于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内涵,采用德尔菲法,结合水利风景区工作实际,构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以期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内涵

迟福林[5]认为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本质;赵剑波等[6]认为高质量发展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杜爱国[7]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以创新为第一动力,协调为内生特点,绿色为普遍形态,开放为必由之路,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魏文江等[8]认为高质量发展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根本目的,符合新发展理念,实现“三大变革”的全面发展。综上所述,高质量发展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深化改革创新,绿色可持续发展。人民论坛课题组[9]认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是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必须根据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主体功能、确定目标任务,维护河湖健康美丽,保证可持续发展;张琦等[10]认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包含持久水安全、优美水环境、先进水文化、现代水管理、幸福水生活5个要素;牛玉国[11]提出打好生态、文化、融合“三张牌”,推动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为黄河流域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张劲松[12]结合江苏省水利风景区建设实践与成效,提出了江苏省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思路与措施,以推动江苏省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专家学者对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各地水利风景区主管部门积极结合当地水利风景区发展实际情况,研究并提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思路和措施。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及水利风景区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是立足于建设人民群众身边的幸福河湖,秉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协同创新的发展,应具备水利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发展动力强劲、管理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6项主要特征(图1)。

2 评价体系构建

2.1 构建原则

SL 300—201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13]以及《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修订建议稿》反映了水利风景区的特质,作为水利风景区认定的重要依据,有利于规范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利用、保护和管理,推动水利风景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既是对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的评价考核,也是对水利风景区在高质量发展中创新举措和综合成效的反映。总体上看,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应考虑以下原则:

a.评价体系应与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相耦合。水利风景区高质量评价体系应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水利部关于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契合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统筹考虑景区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措施和综合成效。

b.评价体系应具有一定弹性[14]。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本确定,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设重点及深入程度会有所变化,围绕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特征构建评价体系的同时,各评价项应具有一定弹性。

c.评价体系应全面、实用、可操作。评价体系构建应尽量涵盖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内容,同时兼顾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准则层的设置应包含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特征,指标层选取过少不能反映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容,指标选取过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利于评价使用,效果不佳。因此评价体系构建要结合实际工作,充分考虑各方需求,在确保评价目标的前提下,提取精炼代表性指标。

2.2 评价方法

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熵值法、模糊评价等方法。李兆东等[14]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评价领导干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履职情况;祁迪等[15]运用主观赋权法,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康璐等[16]采用基准值比较法、障碍度模型等方法对上海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评价;田利军等[17]将熵值法引入航空公司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定量评价方法在解决一些复杂问题、权重计算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多为定性指标,且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采用德尔菲专家打分法进行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德尔菲专家打分法有利于满足不同形势下的新要求,便于根据实际情况对高质量发展指标进行有效调整,进而适用于不同地区或类型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契合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及国家水利风景区复核的实践要求。

图1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路径

2.3 指标体系

SL 300—201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阐释了水利风景区的定义,从风景资源评价、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环境保护评价、管理评价4个方面设置指标,明确水利风景区认定等级标准。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评价对象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其基本条件应满足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的等级要求,评价指标覆盖范围广、内容新、导向强,立足于近年来水利风景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建设成效,增加水利主体功能、水文化科普建设等内容,提高水生态、水文化和管理等方面要求,紧密联系国家战略及水利部门最新政策,突出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作用。

本文从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出发,落实《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参考SL 300—201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结合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并征求水利、规划、文化、旅游、经济等相关领域专家意见,构建了包含6项准则层(水利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发展动力强劲、管理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23项主要内容和52项评价指标的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2.3.1水利特色鲜明

水利风景区以水利设施、河湖水域及其岸线为依托,水利特色鲜明是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属性。该项评价准则(表2)包含了水利工程及河湖水域的代表性、示范性两方面内容共2项指标,合计15分。

表2 水利特色鲜明评价指标内容

2.3.2生态环境优良

水利风景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水利实践,生态环境优良是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生态环境优良评价包含了水域水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林草覆盖率、生态景观风貌、生物多样性5个方面内容共9项指标,合计15分,如表3所示。

表3 生态环境优良评价指标内容

2.3.3文化氛围浓厚

传承弘扬水文化是水利风景区需要发挥的主体功能,文化氛围浓厚是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灵魂。文化氛围浓厚评价(表4)包含了水文化水科普硬件设施条件及教育活动两方面内容共7项指标,合计15分。

表4 文化氛围浓厚评价指标内容

2.3.4发展动力强劲

发展动力是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发展动力强劲是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发展动力强劲评价(表5)包含了发展规划保障、发展投入保障、发展资源特色、发展政策支持、多业态发展模式、发展专业团队6个方面内容共13项指标,合计20分。

表5 发展动力强劲评价指标内容

2.3.5管理安全高效

安全是水利风景区发展的前提,高效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属性,管理安全高效是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管理安全高效评价(表6)包含了职责和范围明确、运行管理安全、服务绿色智能3个方面内容共9项指标,合计15分。

表6 管理安全高效评价指标内容

2.3.6综合效益显著

综合效益显著是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是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价值体现。综合效益显著评价(表7)包含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改善人居环境,拉动经济发展、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知名度美誉度、公众满意度5个方面内容共12项指标,合计20分。

表7 综合效益显著评价指标内容

2.4 评价结果分级

2021年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视频会议中明确要求,组织开展国家水利风景区典型案例征集与推广,遴选一批高质量水利风景区典型。评价指标体系满分100分,结合典型案例征集与推广实践,将评价结果分为Ⅰ、Ⅱ、Ⅲ共3个等级(表8)。

表8 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等级

3 结 语

本文梳理高质量发展及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从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出发,研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了包含水利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发展动力强劲、管理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6项准则层、23项主要内容和52项评价指标的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赋分100分,评价结果分为Ⅰ、Ⅱ、Ⅲ 共3个等级。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是系统、整体、复杂、长远的工程,相关理论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对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及其评价重要指标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其评价体系构建也是一项创新性、探索性研究。

本文建立的评价体系初步应用于首届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工作,征集遴选出30个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并公布了第一批重点推介的10个标杆景区。2022年7月28日,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中国农影中心在北京举办“水美中国”首届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会,河南林州红旗渠、内蒙古巴彦淖尔二黄河、湖北武汉江滩、福建莆田木兰陂、浙江太湖溇港、江苏江都水利枢纽、陕西西安汉城湖、上海浦东新区滴水湖、辽宁本溪关门山、山东沂南竹泉村等水利风景区在会上推介,为全国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板示范,展示了新发展阶段水利风景区新风貌和新经验。这些典型景区通过探索“水利+”科普研学及文旅农康等融合发展模式,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修复健康水生态、构建宜居水环境、弘扬先进水文化、发展美丽水经济、传承红色基因和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具有“水利特色鲜明、生态环境优良、文化氛围浓厚、发展动力强劲、管理安全高效、综合效益显著”等特征,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具有很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该评价体系将进一步应用于“十四五”期间的国家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征集遴选工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不断完善评价理论研究,推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切实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水生态产品和服务的需要。

猜你喜欢
风景区水利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议如何平衡风景区建设再投入和收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