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做好突发公卫事件报道策略探析

2022-10-03 10:38祁思元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河南日报党报郑州

摘要:融媒体时代,随着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播速度快、关注度高、影响力大,地方党媒存在的时效性不足、互动性较弱、“宣传腔”过浓等问题导致新闻报道难以入脑入心,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文章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2022年5月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为例,探讨地方党报如何在融媒体背景下,用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的报道,承担好信息沟通、政策解读、缓释引导、提振士气的职责使命。总结融媒实战经验发现,地方党报应适当转变视角,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坚持“内容为王”,做好深度报道和评论分析,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主动投身抗疫服务,搭好桥修好路,积极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强化互动参与,扩大用户规模,有效提升地方党报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关键词:媒体融合;地方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内容为王”;报道创新

中图分类号:G21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4-0117-03

一、引言

2022年5月3日起,河南多地疫情防控形势陡然紧张。5月4日0时至5月11日0时,郑州市按下“暂停键”。新闻报道工作作为疫情防控链条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如何利用多媒体、多渠道,及时准确提供真实权威信息、有针对性地破除谣言传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有效缓解焦虑情绪、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是地方党报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方向。

二、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新闻的报道困境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机构通过党报党台党刊等主流媒体向公众传播信息。地方党报往往能获取第一手信息,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新媒体时代,政府通过政务微博、微信等及时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民众则通过社交媒体随时获取新闻资讯、反馈诉求[1],主流媒体的新闻传播力和影响力大幅下降。

近年来,各地党报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在报道理念、表达方式上有了很大变化。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生产的新闻产品种类单一、内容有限,宣传模式僵化、简单、片面,存在时效性不足、互动性较弱、“宣传腔”过浓等问题,以至于新闻报道难以入脑入心,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

三、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新闻的创新探索

(一)转变视角,让新闻报道更“接地气”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如果地方党报对敏感话题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次生舆情,但一味回避热点民生问题、在关键时刻“失声”,则会损伤主流媒体的公信力。融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应适当转变视角,提高报道的“接地气”程度,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依据舆情变化及时回应关切,当好化解社会矛盾的“减压阀”[2]。

5月4日是郑州执行疫情管控措施的第一天,大家多因突如其来的消息陷入恐慌、焦虑情绪。在精准研判后,河南日报客户端当天便推送“豫论场”系列评论的首篇《在不确定的疫情中,尋找确定感》(见图1)。

文章开头如同老朋友见面的一句问话:“你家的冰箱,满了吗?”瞬间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认为“很多人排队买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囤的是一份心安,追求的是一种掌控感和确定性”,并对此表示充分理解。但文章接下来分析:“面对不确定,最有力的武器是科学;面对不安,最有效的良药是理性……我们要以确定性工作应对不确定因素,在纷扰的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感。”文章通过拉家常式的评论号召广大市民理性应对疫情,作者如同知心朋友般,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信服,有效舒缓了大家的紧张情绪,引导公众正确看待社会热点,取得良好传播效果。

疫情防控中,河南日报客户端推出“关注疫情下的社会心态”系列评论, 从社会确定感、心理防线、科学思维、麻痹大意、风险意识五个方面抚慰疫情之下焦躁、不安、恐慌的社会情绪。这些言论文字凝练、思想深刻、关注民生,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起到了引导舆论、缓释情绪的积极作用。读者称赞“既有烟火气、又有思辨性”,是主流媒体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道中提升传播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二)内容为王,不要忽视文字的力量

“纸”变“报”不变,“形”变“神”不变,“媒”变“责”不变。不管哪种载体、何种传播方式,“内容为王”的报道实质不会改变,反映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反映人民群众呼声的社会责任不会改变[3]。内容才是传播的根本和灵魂,是决定媒体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地方党报要发挥好自身采访专业和分析理性的优势,做好深度报道和评论分析,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

5月10日,在郑州市主城区实行“足不出区、严禁聚集”措施后的第七天,千万郑州人迎来了万众期待的“重启”。河南日报满怀热忱推出《七天七夜——写在郑州生产生活有序恢复之际》,传递喜讯,回应社会关切——

“抢购真的完全没有必要。哪一次管控期间,郑州市的生活物资保供没有做到货丰价稳呢?这一次我们更不可能去打一场无准备之仗。”这是郑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在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31场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铿锵有力的话语再次通过文章温暖郑州人的心。

“不用愧疚,谁都不想这样的”,“疫情嘛,我们一起挺过去就好了”……郑州韶苑因出现确诊病例被整体封控,确诊女孩在小区群里不停道歉,居民们的回复让这座有爱的城市燃起暖意。

郑州一水果店老板在外地想回郑州主城区做志愿者被劝阻,随后捐出整店水果送给医护人员[4]。

疫情之下,每个人都身在其中、感同身受。这些发生在郑州人身边的故事是多次上“热搜”的故事,是有人情味的故事,是能激活社会共同情感的故事。文章以共情的叙事方式,在时代的景深里触摸“个体的温度”,通过一个个巧、暖、活的小故事定格感人瞬间,借助文字的力量强化对重大事件的集体记忆,让读者沉浸于全民抗疫的景象中,传递温情力量。

(三)搭桥修路,@领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5月3日,河南日报顶端新闻“我想@领导”问政平台在全省率先开启河南疫情防控群众留言通道,收集全省群众在疫情防控中的“急难愁盼”,并与各级党政机关、职能部门联动,第一时间为群众排忧解难。

“母亲一个人在上海突发疾病,有脑出血症状,情况严重,联系沟通不畅。现在急需办理离郑证明前往上海。”5月9日晚上9点多,“我想@领导”收到一则求助信息。

收到留言后,平台转办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当事人。经了解,求助人母亲手机已经关机无法联系,仅知道母亲所在的医院。因求助人在郑州无工作单位,所住公寓因情况特殊尚未划分社区,且时间已晚,如何开具离郑证明成了难题。

了解情况后,“我想@领导”当即决定兵分两路协同办理。一路人马联系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通过医院急诊科拿到了留言人母亲目前正在医院抢救的证明。另一路人马与高新区党群工作部、高新区梧桐街道办取得联系,并说明留言人的情况和上海医院的情况。街道办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立即与留言人居住公寓的物业公司联系。在当晚11点,留言人顺利拿到离郑证明,于第二天抵达上海。豫沪两地协助,多个部门帮忙,不到2个小时解决了留言人的困难。

5月4日起,通过盘点“我想@领导”当日疫情相关留言情况,汇总群众关注度较高、反映频次较密的问题,制作发布“河南战疫热点问题”长图,并通过微博、朋友圈等渠道推广。梳理留言,将此轮疫情防控期间关于出行、物资保供、就医等相关政策汇总在“豫你一起战疫 最全政策看顶端”专题,方便群众一键查询。

5月3日至5月10日18时,“我想@领导”协同全省各级职能部门共办理群众疫情求助事项324 件,其中“急难愁盼”133件。6月6日,河南(郑州)12320热线入驻河南日报顶端新闻,疫情政策、健康咨询再添新渠道(见图2)。6月14日,河南日报推出“我想@领导”专栏,发布“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典型案例,助力提升服务效能(见图3)……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为主流媒体在疫情防控期间通过抗疫服务平台、救援通道等发挥“新闻+服务”的优势让前方和后方对接更顺畅、更高效,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加强互动,带读者立体感知这座城

“当这座城市的节奏慢了下来,我想把郑州讲给你听……”5月5日,河南日报顶端新闻推出专题“我想把郑州讲给你听”,邀请十余位顶端文化创作者线上集结(见图4)。不仅有知名文化学者阎铁成分享考古中的郑州之“最”,还有80后创作者飞叔实景拍摄的系列视频“100个故事重新认识郑州”、90后青年导演李哲记录的青春郑州、插画师袁小真绘出的郑州烟火气,摄影师刘客白用镜头讲述嵩山何以“天地之中”……

當社会集中聚焦到城市整体的疫情防控中时,愈发彰显万众一心抗疫的郑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也让更多市民想深入了解这座城市,为介绍郑州人文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每一位创作者从不同维度,以直播、短视频、文图等形式讲述郑州故事,内容丰富有趣,相关专题内容迅速在社交平台刷屏,顶端站内阅读量达26万次,多平台传播量达250万次。

5月6日推出“名家作品”集活动,名家包括刘震云、易中天、王立群等,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国内一线名家作品精华,顶端站内总阅读量达46万次。母亲节前夕,顶端作家举行首届母亲节征文活动,吸引用户居家写作,收到社会各界创作者征文近百篇。顶端还上线“居家战疫上顶端 让生活‘动起来”专题,推出“美食类KOL教做拿手菜”“顶端名家陪读挑战赛”等活动,社群内话题不断,站内外互动热烈,专题上线仅半天,点击量就接近10万次。

顶端新闻突出智慧传播平台的聚合性,整合优质资源,做足“线上”功夫,联动各领域创作者推出多个专题,强化互动参与性,在服务市民居家战疫的同时,提升平台影响力,扩大用户规模[5]。

四、结语

疫情防控中,主流媒体作为信息集散平台、社会动员平台、舆论引导平台承担着重要职责使命。河南日报主动策划,深入一线,答疑释惑、回应关切,每天都在主题鲜明地报道疫情之下平凡但又不平凡的点点滴滴,用镜头、文字凝聚起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战“疫”力量。除了做好宣传报道的本职工作以外,河南日报还主动投身抗疫服务,通过媒体无缝对接公众的需求和政府的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辅助支持,为疫情中遇到困难的群众提供直接帮助,从而成为防范“疫情、社情、舆情”风险叠加的“导流阀”,用全方位、立体式、多维度的报道践行新时代媒体人的责任和担当,为主流媒体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诚.新冠肺炎疫情报道中主流媒体价值、困境及对策研究[J].新闻论坛,2020(2):43-46.

[2] 史树梅.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党报新闻报道的创新[J].中国地市报人,2022(3):143-145.

[3] 刘雅鸣.在平实讲述中传递千钧之力: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战“疫”报道改文风探索和思考[J].中国记者,2020(3):42-44.

[4] 王延辉.七天七夜[N].河南日报,2022-05-11(001).

[5] 张信春.党报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路径探讨:以重庆日报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97-99.

作者简介 祁思元,硕士,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河南日报党报郑州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哥哥从郑州来
哥哥从郑州来
脱口秀评论缘何引起关注——以河南日报新闻评论节目《问“侯”两会》为例
构建三点着力的内容布局——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豫直播”为例
扮靓“面子”强壮“里子” 锻造精品党报的必由之路——河南日报2018年改版创新亮点
梦启郑州
党报专副刊怎样撑起“半边天”
办好党报内参的思考与探索
四项“深”功夫讲好农民新故事——《河南日报》三农重大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