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党媒科技报道融合创新策略探析

2022-10-03 10:38李淼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

摘要:科技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重要性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赋予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由此成为九大重点任务之一。作为省级党媒,四川日报全媒体把加强科技报道融合创新作为服务“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和社会公众的重要职责,作为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的重大机遇,以蹚出一条新路。文章聚焦四川日报全媒体瞄准传统科技报道堵点、痛点精准发力,加速推动报道融合创新、打造立体化传播品牌的有益探索和初步成效,旨在探讨省级党媒在移动互联时代如何发挥优势、技术赋能,在科技报道领域实现出新出彩、后发赶超。

关键词:省级党媒;科技报道;融合创新;立体传播;品牌打造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4-0120-03

当前,中国正迎来科技发展黄金时代,科技新闻成为“必需品”。特别是随着科技迅猛发展、科学知识普及、生活水平提高,我国公众对于科技的好奇和需求愈发强烈,科技新闻价值日益凸显,有的还成为自带流量的“网红”信息。因此,给公众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易读、悦读的科技报道产品也愈发迫切,这是党媒服务国家大局的职责所在,更是“抢夺”受众的重要机遇。

长期以来,中央媒体在科技报道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在移动互联时代,地方媒体发挥本地优势,借助融合创新,也可以奋力追赶、独树一帜,甚至弯道超车。

近年来,四川日报全媒体(下文简称“川报全媒体”)充分挖掘本地科技“富矿”,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内容开掘、技术赋能、产品创新、平台打造,加快建设能传播科学思想、追踪科技热点、讲好科学故事、宣传创新成果、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创新氛围的阵地和窗口,初步探索出一条省级党媒创新科技融媒报道、擦亮科技传播品牌的路径。

一、坚持问题导向,全面系統梳理科技报道堵点、痛点

四川科研院所和科技平台众多,参与承担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北斗导航等重大任务,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大科学装置布局在此。2020年10月1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科技创新中心[1],这为做好科技报道提供了“富矿”、指明了方向。作为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及旗下全媒体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方向,抓住重大事件、重要节点、重头亮点,推出很多可圈可点的报道。

但随着媒体深度融合加快,传统科技报道理念和方式日益不适应受众新需求和传播新要求,为媒体普遍带来挑战。为做好融媒科技报道、擦亮科技传播品牌,川报全媒体坚持问题导向,首先全面系统梳理报道堵点、痛点。

格局不够开阔。从报道地位看,科技新闻总体让位或淹没于时政、经济新闻中,跟进挖掘不够。从报道视野看,仍局限于本土新闻和科技成果的发布,对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前沿和热点的追踪不足。从报道内容看,对民生科技、科技人物等“软科技”开掘不够。总体看,仍是“小科技”定位,“配角”地位明显[2]。

统筹不够有力。从报道领域看,科技新闻资源散落于经济、教育、文化多条线和多个阵地,在报社层面缺乏有力的整合集成。从日常部署看,科技报道总体仍是一事一地、见子打子,动态性、碎片化、同质化报道多,策划性、主题式、特色性报道少,系统性、全局性、前瞻性深度报道尤其不足。

表达不够通俗。从内容呈现看,“翻译”不够,导致专业晦涩有余、通俗易懂不足,行文也常板起面孔,存在内行专家认为表达不够精准、“看不上”或“不解渴”,外行受众又觉得解释不够浅显有趣、“看不懂”甚至“不想看”的现象[3]。

手段不够多元。从呈现方式看,文字报道仍是大头,海报、短视频、动漫等新媒体多元手段运用不足,全媒立体呈现尚处于起步阶段,远未发挥出技术和融媒手段助力读者理解、促进广泛传播的作用。

队伍不够健全。从采编队伍构成看,既有新闻专业又有科技背景的人员缺乏,能跟专家“聊专业”又能跟读者“唠家常”的专家型记者少之又少,负责科技报道的记者往往还要承担大量其他报道任务,无法保证专注度。

这些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及时补短强弱,推动省级党媒既担负起科技宣传主阵地重任,同时抢抓机遇,尽快把科技报道打造成为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二、精准靶向发力,加速推动科技报道融合创新

找准症结后,川报全媒体靶向发力,围绕理念重塑、资源重组、阵地打造、内容创新、技术支撑、流程再造、团队建设等方面精准出击,疏通堵点、去除痛点、解决难点,努力将科技报道培育成为融合报道新亮点和发展增长点。

强化科技强媒技术赋能。推动平台融合转型,科技报道提档升级才有持续支撑力。川报全媒体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引领下,把“科技强媒”作为战略考量,以“智媒+”引领,持续打造“智能+智慧+智库”新型党报。川报集团互联网专业技术团队达200多人,深度参与人工智能和未来媒体实验室、5G媒体实验室等项目,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扶持传媒技术“新基建”和创新技术应用项目,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新闻业务全场景,以“智能技术+智慧内容+智库服务”突围,传媒科技新优势初步显现。如川报集团凭借自主开发的云展系统承建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云展馆,为全国首个完全在云端呈现的国家级高科技展会展馆[4],这既为报道注入前沿内容,又为融合创新持续赋能。

树立大科技报道视野。川报全媒体大力拓展科技新闻内涵外延,既关注重大突破、重要进展、重大改革等“硬新闻”,又关注科技人才故事、科学精神弘扬等“软科技”;既关注“高大上”的大政方针、重要活动,又关注“接地气”的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民生科技,让受众有切实获得感。同时,大力破除“盆地意识”,既充分挖掘本土科技“富矿”、全国科技题材中的四川元素,又紧盯全国乃至全球科技热点。此外,还大力打破壁垒,在报社层面整合资源打造统一科技报道阵地,全媒一体策划、跨部门协同执行重大选题。如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发布,背后并无四川元素。按传统操作,此类报道以转发新闻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川报全媒体记者当日仍努力对接国内知名物理学家,写出独家自采报道。

坚持移动优先理念。川报全媒体始终将移动端作为科技新闻报道绝对首发阵地,推动报道从“纸上”全面转向“指尖”。在报道策划中,始终将新媒体报道策划置于首位并浓墨重彩地谋划,这已成为全员自觉。目前,正联合省内相关厅局、科研机构在川观新闻客户端建设专门的科技新闻专属频道。同时,充分利用移动传播技术和手段,将创新重点放在适应移动传播特点的产品内容研发生产上,大幅增加科技领域音视频、数据等内容的生产,打造具有自身竞争优势和四川特色的科技报道精品内容、融媒产品,构建立体化传播矩阵。

做好轻量化多元表达。把有意义的变成有意思的、把重要的变成受众需要的是媒体职责,也是着力提升的方向。川报全媒体着力提升“翻译”能力,着力将专业知识、学术语言变成“家常话”,甚至“四川话”;着力提升报道“温度”,以人为中心,关注人、讲故事、融情感,善用自述、拟人、形象化、日记体、体验式等手法和幽默化表达方式,改变科技报道“干巴”“高冷”印象;着力丰富多元融媒手段,既打造重磅产品,又生产有刷屏潜力的“微轻小”产品,通过强化轻量化让报道易读、悦读、趣读。如在报道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项目时,就用“宇宙空间天气预报站”来定位,预报打雷下雨、提醒大家收衣服带雨伞这样的生活比喻贯穿全文。

三、多维多点突破,打造多层次立体化科技报道品牌

建设科技创新报道头部阵地。近年来,川报全媒体将科技报道持续“升格”。在前期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内容的《新知》周刊、将科学家作为重要对象之一的《人境》周刊基础上,于2021年1月推出《科创未来》月刊。月刊每期四个整版,以杂志化方式呈现。

首期封面探访华为四川鲲鹏生态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内页“试验田”“科技馆”“大数据”三大栏目分别关注西南交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川渝两地科技馆、四川瞪羚企业。月刊随后紧跟时与势,持续增设“实验室”“新经济”“生活家”“科学家”等栏目。2022年4月又增设“科考队”栏目,推出《追逐泥石流的人》,随科研人员抵达科考现场、探寻科学背后秘密,视野不断开阔、内容日益丰富。

一年多来,《科创未来》月刊推出上百篇深度报道,带动推出2000余篇融媒科技报道,成为科技报道的“火车头”。这些报道既关注“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这样的顶尖实验室和“元宇宙”这样的热领域,又聚焦中科院四川分院迁建、四川农业科研院所整合这样的大事,还探讨郫县豆瓣减盐不减味的“瘦身”秘诀等生活话题,并开展盘点总结、前瞻展望,推出《盘点2021 这些四川科技的高光时刻》《剧透2022 为国铸剑的十大科技前瞻、十大科技猜想》等报道。

这些报道中大部分为首发或者独家,引发四川科技领域高度关注和热议,成为四川科技发展的“放大镜”“风向标”“望远镜”。如《记者重访“科技小岗村” 探寻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改进展》等多篇报道获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批示。

构建科技创新“1+1+N”立体传播格局。在《科创未来》月刊第一个“1”基础上,川报全媒体依托川观新闻客户端,全力打造另一个“1”——掌上科技传播阵地。川报全媒体正联合科技厅、中科院四川分院等单位,统筹各类新闻报道资源和阵地品牌,升级建设川观新闻客户端“科创未来”专属频道,打造川内最强科技传播掌上平台。

同时,还在四川日报要闻版和川观新闻客户端开设《科技发布厅》栏目,及时呈现科技奖励大会、“玲珑一号”全球首堆等重要科技动态、热点和突破,并发挥好《新知》周刊、《人境》周刊、《思想》周刊等阵地的作用,有力策应《科创未来》,构建报道矩阵。如《思想》周刊聚焦科技热点、高科技迷思或谣言,持续增加科技评论供给,在众声喧哗中凸显党报影响力。

2022年3月,四川国际传播中心揭牌,“四川造”的大国重器、重大科技成果和三星堆考古、大熊猫繁育的科技前沿成为国际传播热门话题,助力国家创新塑造形象。

呈现方式上以可视化为方向,借助海报、Vlog、微纪录片、动漫、直播、微课以及音频栏目《经济BBking》和脱口秀视频栏目《唐探经济圈》等融合生产、包装科技报道,打造爆款产品。如精心策划包装的《“中国空间站”过境四川》报道就冲上热搜前10。

同时,强化科技赋能。2021年7月,将曾应用于天府国际机场等超大工程的数字仿真技术应用于科技报道,推出数字版《科创未来》月刊,首期内容为“圭目道路病害检测机器人”;8月,数字版“未来实验室”上线,有效提升科技报道直观交互性,将科学原理通俗呈现,让科技场景可视可感。依托立体传播平台,川报全媒体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议题设置、策划整合、集成报道、产品打造、融合传播能力。

打造科技创新多层次媒体智库平台。川报全媒体坚持开门办报,充分发挥媒体优势,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高校及科研院所的深度对接,开展多层次、多角度战略合作,推动科技智库平台搭建、科技创新会展活动开展、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深度合作和产品供给,打造媒体智库运营品牌,将川报全媒体打造成助力四川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平台。

2022年4月,川报全媒体与数字化科普基地成功入选四川省第十三批省级科普基地名单,成为全省首家信息传媒类科普基地。2022年3月25日,由四川日报社组建的新型媒体智库机构——川观智库成立,科技创新是智库发力的重点方向之一。如川观智库新产品《全球智库报告综述》关于量子互联网怎么搞的深度综述报道就引起了四川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第一时间邀请报告撰写记者陪同前往电子科技大学调研,对四川量子互联网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川报全媒体还协办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深度参与组织四川省优秀科普作品、优秀科普微视频评选等活动,打造系列科技活动品牌。

四、结语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当前,推动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日益凸显。对科教大省的省级党媒来说,这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又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

创新无止境,科技报道融合创新也永远在路上。川报全媒体将以思维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应对新挑战,坚定不移以互联网传播作为指导思想,持续加大投入、强化先进技术赋能、丰富融媒产品矩阵、做大做强智库平台、打造项目活动IP,不断“破壁”“出圈”,实现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打赢主动仗,将科技融媒报道和立体传播品牌越擦越亮,为四川承担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重任贡献党媒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N].四川日报,2020-10-17(001).

[2] 欧阳仪.科技新闻的创新发展:评《科缘情怀:改革开放40年科技新闻作品选辑》[J].新闻爱好者,2022(5):2.

[3] 孙承斌.高度、广度、温度、锐度、气度:加强科技报道五个着力点[J].中国记者,2019(1):56-58.

[4] 陳岚.“智媒+”赋能新发展[J].新闻战线,2021(13):61-63.

作者简介 李淼,硕士,记者,四川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副主任,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
浅析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
校企协同的物联网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探索
浅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东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比较
企业文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促进
新趋势下酒店管理的融合创新
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