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正剧强势“破圈”事件网络舆情探析
——以《觉醒年代》为例

2022-10-08 03:15宋蔚然
记者观察 2022年18期
关键词:觉醒年代破圈白玉兰

文 宋蔚然

《觉醒年代》是自2021年2月1日起在CCTV-1播出的一部历史题材电视剧,由张桐、于和伟等主演。自开播后在全网持续走热,据政企舆情大数据服务平台监测显示,《觉醒年代》开播后在全网引发的相关信息量高达228.82万,平均传播速度134601条/周,微博平台话题阅读总量超23亿次。被《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发文点赞,称其“突破了众多同类题材的表现窠臼,获取了深刻的思辨价值”,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级国剧崛起的典型。从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分析,在重要性上,其微博话题“觉醒年代”累计阅读量达25.5亿,影响力的巅峰是在2021高考中,登上了微博热搜榜TOP2,阅读量达11.9亿。在2021年可谓是电视剧“现象级爆款”,是一件值得关注的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在案例分析中具有较高的选题价值。

事件脉络

事件产生过程

《觉醒年代》是2021年中国大陆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庆祝建党百年的献礼剧。2021年2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2021年3月19日《觉醒年代》首轮播出在央视一套完满收官。新浪微热点统计显示,在播出完毕后,《觉醒年代》的网络传播热度仍出现多个高点,热度高峰出现在5月21日、6月7日等,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达25.5亿。截至目前该剧豆瓣评分高达9.3,收获了业内外广泛赞誉。

事件时间梳理

事件自产生之日至之后的一个多月内在互联网逐渐得到广泛传播,重要时间节点及舆情发展如表 1 所示。

舆情分析

舆情数据获取

舆情热度分析

如图1所示,其百度指数关键词搜索于6月7日达到最高值284924。《觉醒年代》自2月1日播出后,热度平平,呈现波动上升但趋势不明显,3月19日为第一个热度小高峰达45369,4月整体舆情发展较为平缓,5-6月为快速增长期,分别在5月4日、5月16日、5月22日呈现几个热度高峰,舆情关注度不断增加。这反映出网民同步电视追剧反馈相对滞后,以及献礼好剧在电视平台播完后很有可能在网络平台吸引二次关注,总体网络热度呈反复波动、迅速上升的趋势。

情感偏向分析

“良心好剧”“实至名归”“每一个镜头语言都是艺术的展现,都值得被放大欣赏”“历史课本上的人物从书里走出来了”“每一集都有让人醍醐灌顶的经典语句”,舆情情感偏向根据抽取《觉醒年代》的网民评论、博主评论、媒体观点分析可得,针对该剧的情感偏向大部分处于正面积极,极少部分有负面的情感表达。《觉醒年代》收获了口碑和流量数据上的成功,让年轻受众群体心甘情愿成为它的“自来水”(网络词,意为自发推荐某一款产品而不求回报)。

媒体覆盖指数分析

媒体覆盖指数是指关于舆情事件报道的媒体数量及其变化趋势,据统计显示,2月1日至5月26日共有5580家媒体参与《觉醒年代》相关话题的报道,人民网等中央级媒体占比9.44%,《北京日报》等省市级媒体占比75.85%。自媒体的参与情况为,共有143家视频网站参与传播,包括抖音、好看视频在内的51家短视频平台,哔哩哔哩、爱奇艺在内的59家视频网站,使《觉醒年代》以多渠道吸引关注。

舆情传播分析

全媒体宣发:吸引受众参与

在《觉醒年代》的“破圈”之路中,宣发传播让其吸引稳固了更多受众。该剧不仅在CCTV-1播出,还在微博、抖音等多个渠道上线宣传,主流媒体宣传、热搜话题、自媒体博主多方联动掀起热度高潮。根据鹰眼速读网的分析,社交网络平台是主要的舆论聚集地及话题讨论平台,占比为44%,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抖音几乎覆盖了当今年轻人的社交语境,《觉醒年代》在微博上的相关话题就多达112个,阅读总量超过25亿次。据优酷平台站内数据显示,《觉醒年代》发布弹幕的人群中,90后、95后占比是全站基准值的 1.6倍,年轻受众是主力军。其次是新闻客户端传播,占比为20%,《觉醒年代》热播后,腾讯新闻等客户端对其进行了创作团队报道,进一步扩大了传播效果,覆盖更多年龄层的受众参与。

主流媒体引导:发挥正面作用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相继对《觉醒年代》发文点赞。

《人民日报》以《从历史纵深处回望初心》为题发文,评价《觉醒年代》“真实细致地表现一批民族先进分子。”称赞“该剧不仅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优秀之作,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新华社谈《觉醒年代》“破圈”的启示,“百年之前革命先驱们的奋斗之路,引发许多年轻人共鸣。这部正剧拍得好看,好就好在一个‘真’字。”腾讯新闻表示:“一部激荡思想的历史文化大剧。”主流媒体作为引导舆论的风向标,相较于自媒体来说,其对于《觉醒年代》的正面文章对受众接纳、提升热度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微博话题“觉醒年代人民日报发文”网络讨论量排前列,官媒上阵亲自“打call”宣传为该剧带来了坚实的基础。

发生时间 事件描述2月1日 《觉醒年代》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3月19-22日 《觉醒年代》首轮播出在央视一套收官,达到第一个热度小高峰。4月12-13日 收官后网络搜索量持续波动上升,达到第二个热度小高峰。5月4-5日5月13-16日随着五四青年节和各类宣传庆祝媒体活动纷至沓来,名为“木鱼水心”的视频博主通过社交媒体发布《觉醒年代》高燃片段,吸引了网民的关注。同时,央视新闻发布“央视专访觉醒年代主创”幕后拍摄故事,逐渐掀起《觉醒年代》热度高潮。6月7-8日5月22-27日《觉醒年代》入围白玉兰八项提名,将舆论逐渐带入高潮,网友纷纷评论“觉醒年代值得yyds”,同时一些自媒体博主也参与进行正面的传播宣传。热搜“觉醒年代入围白玉兰八项提名”阅读量达1.3亿。6月16日同类型历史电影《1912》公布演员名单。《觉醒年代》选角再次引发网友热议。热搜“觉醒年代的选角”微博阅读量达3.5亿。《觉醒年代》“破圈”之路迎来热度顶点,当日正逢高考,无论是哪一卷的命题作文似乎都可以在《觉醒年代》中找到破题点,被称“压中考题”,“觉醒年代yyds”登上微博热搜榜TOP2,阅读量达11.9亿,达热度高峰值。6月10日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获奖名单公布,“白玉兰奖获奖名单”热搜阅读量12.8亿,“觉醒年代斩获多项白玉兰奖”热搜阅读量3122.7万,再度掀起一番热议。该剧编剧龙平平由于拿下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而获一定知名度,“觉醒年代编剧新作主角是陈延年”“觉醒年代编剧称低估了当代青年鉴赏力”等话题登上热搜,热度近3亿。

《觉醒年代》剧照

融合网络文化:接地气作反差

《觉醒年代》作为一部比较严肃的历史题材正剧,在其网络热门话题中,我们发现例如“yyds”“安利”“硬核”等当下年轻人网络流行语频繁出现,将严肃历史题材幽默轻松化的做法,使其更接地气,减少距离感。相关壁纸、表情包的大量输出更是将剧情人物和当下网络文化融合一体,吸引了年轻人的兴趣,比如微博话题“看觉醒年代时的我”中,例如“不愧是我”“延年的不屑”将剧中人物、台词制作成趣味表情包,蔡元培先生的“陈独秀 ,你坐下”表情包被广泛应用在网友的社交生活中,更加扩大了电视剧本身的传播力。同时,还将剧中人物做成卡通壁纸、头像,为严肃题材带来了轻松幽默的氛围,与历史剧本身的严肃甚至沉重悲伤形成反差,历史伟人与幽默可亲相碰撞,这种反差萌吸引了人们的兴趣也丰富了话题的娱乐性,促进了电视剧进一步全民传播。

媒体角度建议

主流媒体保持引导力,推动优秀影视传播

统 计 显 示,2月1日 至5月26日 有5580家媒体曾参与《觉醒年代》相关话题的报道,其中中央级媒体527家,占比9.44%,省 级 媒 体1493家, 占 比26.76%。主流媒体的发声是网民获取权威信息的重要渠道,人们对其有天然信任的感觉,也对其要求更高。主流媒体要把好内容关,根据时代背景和需求筛选高质量佳作,发挥本身传播作用对优质国产正剧进行宣传鼓励,扩大其影响度,推动形成优秀文化凝聚力。

自媒体强化责任意识,合理引导舆论热点

包括抖音在内的51家短视频平台跟进宣传,促进了《觉醒年代》多渠道触达受众,自媒体更具轻松娱乐的特质,网络流行语、表情包、短视频混剪等推动了电视剧全民传播,但是要注意度的把握,强化责任意识、版权意识,甄别内容优劣,合理利用平台的交互性、碎片化、丰富性特点促进优秀影视热度积累。

《觉醒年代》在2021上半年的“破圈”事件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其作品自身选角用心、制作精良,是经过层层打磨而生产的良心好剧。其次,处于建党一百周年特殊的时代背景之下,在社会舆论积极引领、宣传学习党史的氛围下,《觉醒年代》作为一部革命历史献礼正剧容易更受到关注。同时,主流媒体及相关自媒体的鉴赏甄别能力较好,起到了不错的舆论引导作用,全媒体宣发促进了该剧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多方因素促进了这一历史剧走红“破圈”。探析原因,寻求路径,此次网络舆情反映的不仅是一部《觉醒年代》的爆火,更将是“新主流”国产剧、主旋律、历史剧春天的到来。

猜你喜欢
觉醒年代破圈白玉兰
敢于奔跑,勇于破圈
《觉醒年代》:直叫人上头的主旋律
《觉醒年代》里的红色地标
史诗巨制《觉醒年代》
握握手
广播创新“破圈”中打造“爆款”
长城“破圈”,直播卖车可否打破净利下滑魔咒
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破圈”进步
“包”字出门去
说不一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