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羔母羊围产期饲养管理及羔羊养护技术要点

2022-10-08 11:07潘伊微张梦圆罗生金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2年4期
关键词:圈舍羔羊母羊

潘伊微,李 文,张梦圆,罗生金

(哈密市畜牧工作站,新疆 哈密 839000)

舍饲情况下多羔母羊实施两年三产技术,因一产多羔,在不增加母羊数量的基础上提高了羔羊数量,缩短了饲养周期,降低了饲养成本,并且多羔母羊具有生产能力强、繁殖力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有利于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增加经济效益。有研究表明,利用萨福克羊、杜泊羊和澳洲白羊等肉羊品种与携带多胎基因(FecB)的F1代母羊进行三元杂交,可显著提高肉羊经济杂交的增产效果,从而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羔羊作为羊群的后备力量,在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生产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养羊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如果养殖户缺乏对多羔母羊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及基础疾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再加上养殖环境脏乱差、管理粗放、草料饲喂搭配单一,会导致母羊膘情差,所产多胎羔羊体质弱,免疫力低,易感染多种疾病,严重影响羔羊健康及成活率。为此,文章从多羔母羊围产期饲养管理、助产、羔羊培育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多羔羔羊的养殖提供参考。

1 多羔母羊围产期饲养管理

1.1 产前饲养管理

多羔母羊妊娠后期应分群饲养,加强管理,饲养密度不宜过大,防止拥挤引起母羊流产。新生羔羊初生重的90%是妊娠后期完成的。为此,母羊饲料应优质、营养全面、体积较小,补饲青草、胡萝卜等青绿多汁及蛋白质含量高的饲料,力求新鲜、多样,确保多羔母羊获得足够的营养供给,保证多个胎儿在母体内健康生长,提高羔羊成活率。产前15 d更应多喂多汁草料和精料,增加蛋白质饲料饲喂量,以促进母羊乳腺分泌,提高泌乳量,为哺乳做准备;但不易过多饲喂能量饲料,以避免胎儿过大不利于生产。临产前一周左右采取舍饲,停喂青贮,减少精料饲喂量,多饲喂优质饲草,增喂益生菌剂,使母羊膘情保持在中上水平。适当运动可增强母羊体质,提高抵抗力,有利于胎儿顺利生产,降低难产率,特别是胎位不正、羔羊过大时更要增加运动量。严禁饲喂酸性过重、霉变、冰冻或过热的饲料,保证充足干净的饮水,但夜晚母羊休息前不宜饮水、早晨空腹时不饮冷水、忌饮冰冻水,避免造成母羊流产、难产及发生产后疾病。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冬季做到防寒保暖,在母羊妊娠后期不宜进行疫苗注射(三联四防疫苗除外),减少发生疾病的诱因。定期检查母羊妊娠情况,并根据配种时间计算预产期,做好接产准备。

1.2 助产

多羔母羊产羔需加强护理,产羔舍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保暖无贼风,宽敞明亮且环境安静,不受惊扰;提前半个月进行彻底消毒,先用5%~10%热火碱水(60~80℃)在圈舍、运动车、过道和饲槽干净地面喷洒,隔天再用来苏尔喷洒消毒。待产母羊提前1~3 d进入产羔舍内进行单栏饲养,接产所用工具也要彻底消毒。临产前对母羊外阴、肛门、乳房等部位用1%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清洗、消毒,避免羔羊因摄入病原体感染疾病。接产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母羊情况及胎儿体位,在母羊体况良好、胎儿胎位正的情况下,母羊可自然分娩;若出现母羊体质弱、胎儿过多、胎位不正等情况时,则需要助产员对母羊进行人工助产,助产时要严格消毒程序,发现难产应及时请兽医处理。

1.3 产后护理

在母羊娩出最后一只羔羊后,胎衣约经20 min自然排出,需要立即对胎衣进行定点焚烧或深埋处理。母羊应补充维生素A和亚硒酸钠-维生素E,以促进快速恢复。产羔时给予充足干净的饮水,将麸皮500 g、食盐20 g用36~38℃温水调制成稀粥状饲喂母羊。母羊产羔后3 d内体质虚弱,饲料应以优质青干草和粗饲料为主,不宜饲喂精料;3 d后可适当补饲精料,开始时每日加100 g精料,逐步增加喂量,产后7~10 d可逐渐恢复到每日600 g。多羔母羊产羔后要保证足量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增加块根、块茎等多汁饲料饲喂量,以提高母羊产奶量。

2 羔羊培育

2.1 初生羔羊护理

羔羊产出后立即用消毒软布裹住食指依次对口腔、鼻腔、耳内以及脸部黏液进行清理,确保羔羊呼吸畅通,防止羔羊出现窒息或倒吸羊水,引起异物性肺炎。一般情况下,羔羊出生后脐带会自行断裂,若需人工断脐,技术人员手部消毒,在距离羔羊脐部3~5 cm处捻断,脐带血尽量捋往羔羊方向,断端用5%碘酊浸泡消毒。羔羊出生后母羊会舔舐羔羊身上的黏液,也可在羔羊身上撒一些麸皮或饲料,诱导母羊尽快舔干羔羊身体,增进母羔感情,如母羊产羔数较多、舔食不及时可进行人工擦拭,防止羔羊受凉感冒。

2.2 羔羊饲养

2.2.1 过好“初生关” 新生羔羊初生后应在0.5 h内吃到初乳。初乳中富含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是羔羊提高免疫力及抗病力的最佳物质,羔羊及时采食初乳还有助于胎粪的排出,提高成活率。若母羊初乳不足或死亡,可利用健康母羊的初乳对羔羊进行人工补乳,补乳时要做到“五定”,即定奶、定时、定量、定温、定人。

2.2.2 做好“补料关” 羔羊出生后15~20 d即可开始训练进食草料。此时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尚未形成,对粗饲料利用率有限,应补饲蛋白质含量高、纤维含量少的开食料(如蒸气压片玉米开食料)或嫩草。有研究表明,蒸气压片玉米开食料可通过提高羔羊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和丁酸含量,促进瘤胃中优势菌群的及早建立,从而促进羔羊的瘤胃发育。饲喂时要注意少喂勤添,补饲结束后要将无防护栏的料槽倒扣,防止羔羊卧在食槽内或在食槽内排便。

2.2.3 完成“断奶关” 实施羔羊早期断奶通常应在羔羊29~45日龄,早期断奶可有效改善母羊的营养状况,缩短产羔间隔,为母羊下一阶段发情做准备,从而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和生产性能。可进行一次性断奶,将母羊移走,羔羊留在原饲养环境。断奶期间需保持饲养环境、饲养员、饲养场地等因素不变,避免羔羊产生应激反应。在草原放牧情况下,断奶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将羔羊与母羊隔栏饲养,“母带羔”定点哺乳,以后逐步减少喂奶时间及次数,通过过渡期实现断奶。羔羊在断奶前一周左右应逐步减少母羊精料的饲喂量,至断奶前2~4 d不再补饲精料,并减少饮水次数,从而降低母羊产奶量,避免母羊乳房充盈造成乳房炎。

2.3 羔羊管理

2.3.1 合理分群 羔羊按出生日期分群,防止大日龄羔羊偷奶、小日龄羔羊奶不够吃,羔羊日龄越小群体应越小。多胎羔羊出生后3~7 d内,将5只左右带羔母羊合为一小群实行单独管理;7 d后可将10只左右带羔母羊合为一群;20 d后可将健康活泼的羔羊放到大群管理。分群大小还要考虑母羊营养状况、羊舍大小、母羊是否恋羔、羔羊体质强弱等情况。若羊舍空间较大或母羊营养差、羔羊瘦弱,可延长小群饲养时间。但小群管理不宜过久,会限制母羊和羔羊运动量,造成食欲减退、泌乳力下降。

2.3.2 环境卫生控制 饲养者应为羔羊提供舒适干净的生长环境、实施科学的饲养管理,定期对圈舍、运动场和周围环境进行清扫和消毒消杀,消毒用品要更换使用,避免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奶具在使用后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补饲的乳制品及饲草料应保持新鲜、干净;圈舍应防寒保暖,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禁止在圈舍内饲养猫狗等动物,以防止疾病的传播。

2.4 推荐免疫程序

为羔羊建立良好的获得性免疫,切实增强机体抵抗力,可有效降低羔羊发病率。多羔母羊养殖不能仅沿用春秋两季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应结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羊场繁殖周期进行合理免疫,因地制宜做好多羔肉羊传染病预防,羔羊和产前母羊推荐免疫程序见表1,经产母羊推荐免疫程序见表2。

表1 羔羊和产前母羊推荐免疫程序Tab.1 Recommended immunization schedule for lambs and prenatal ewes

表2 经产母羊推荐免疫程序Tab.2 Recommended immunization schedule for parous ewes

3 羔羊常见疾病防治

初生羔羊身体尚未完全成熟,适应能力弱,抵抗力低,免疫力差,机体调节体温能力不足,消化机能不完善,若不对饲养过程进行严格监管,使羔羊长期生活在卫生条件差、初乳不足、营养缺乏等环境下,会使羔羊体质弱,极易感染疾病。

3.1 羔羊腹泻

羔羊腹泻常发于新生羔羊,是导致羔羊死亡的严重胃肠消化道疾病之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对羔羊的生命及健康养殖构成严重威胁。

3.1.1 病因 羔羊胃肠功能较弱,对外界的刺激敏

感,饲养管理不当易导致羔羊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入侵肠道,使胃肠功能发生紊乱;圈舍潮湿寒冷、无垫草或较少,致使羔羊腹部受凉;饮食管理不当,羔羊采食冰冻、变质、发霉饲料,饲喂不定时、定量,饲料搭配不合理、转换频繁,饮水不清洁;圈舍环境消毒不严格,病原体通过脐带、母羊乳头及舔食杂物等进入羔羊消化道内,刺激胃肠道黏膜;羔羊感染寄生虫,引起肠胃不适,导致腹泻。

3.1.2 临床症状 表现为采食量降低、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四肢乏力等症状,大多数羔羊体温升高至40℃以上,背腰拱起;肛门附近黏附粪便,粪便颜色主要以黄绿色、灰白色、黄白色为主,呈现黏稠状或水样粪便,恶臭难闻,后期可能会出现血丝、血块或肠黏膜组织,病羔不能自主排便,严重者脱水、消瘦,最终衰竭而亡。

3.1.3 预防 1)提高免疫力。为保证羔羊体质健壮、减少腹泻发病率,出生后应及时喂初乳,提高免疫力。

2)环境控制。应为羔羊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保持圈舍干燥、清洁,做好消毒工作,避免孳生细菌;加强防寒保暖,防止羔羊受凉。

3)加强营养。有研究表明,利用TMR技术均衡羔羊营养,结合严格消毒、强化管理等措施可有效降低羔羊腹泻的发生率。

4)及时驱虫。根据季节、寄生虫习性及当地情况预防寄生虫引起的腹泻。

5)防疫。对于常发羔羊痢疾的羊群,应在母羊妊娠后期、羔羊出生后2月龄左右免疫接种“三联四防苗”。

3.1.4 治疗 1)消化不良。给羔羊口服乳酶生和碳酸氢钠、灌服葡萄糖多维可以促进羔羊消化功能的恢复。

2)细菌引起的羔羊腹泻。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羔羊腹泻,可灌服“磺胺脒片+碳酸氢钠片”或杨树花口服液;结合退烧、强心、解毒、防脱水等疗法。

3)寄生虫病引发的腹泻。根据寄生虫种类进行驱虫,可用丙硫苯咪唑驱除消化道寄生虫、磺胺五甲氧嘧啶钠驱除球虫,同时结合病情予以补液。

3.2 羔羊肺炎

羔羊肺炎是一种羔羊的急性、烈性疾病,常发于1~20日龄羔羊,危害性大,病死率高。

3.2.1 病因 羔羊肺炎多是感冒后未及时治疗、病情持续发展所导致;另外饲养管理不当、饮水不足、气温骤变或吸入大量粉尘等均可导致肺炎的发生;继发性因素常见于绵羊痘、出血性败血病、羔羊副伤寒等。

3.2.2 临床症状 病羔精神迟钝,食欲减退,结膜红肿,体温可升高至40℃,频繁咳嗽,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涕,呼吸困难,停食呆立或卧地不起,喘息,叩诊肺部呈浊音或半浊音,伴有黏膜发绀。若为异物性肺炎则死亡率较高。

3.2.3 预防 1)加强妊娠期母羊饲养管理。提高妊娠母羊营养水平,给予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饲料,坚持适量运动,提高母羊身体素质,可有效降低新生羔羊肺炎发病率。

2)环境控制。新生羔羊圈舍温度应控制在25~28℃,圈舍要保持干燥,清洁,采光充足,通风良好,保暖,无贼风,可有效提高羔羊成活率,降低发病风险。

3)加强新生羔羊的饲养管理。补饲营养丰富的饲料,“风、雪、雨”等恶劣天气时避免羔羊户外活动,以防感冒诱发肺炎;适时对羔羊进行驱虫,避免羔羊发生寄生虫性肺炎。

4)做好消毒和免疫接种。在羔羊出生后及时做到环境清洁、消毒,并根据本地(场)疫病流行情况对羔羊进行相关疫苗的接种,是预防疾病的关键技术措施。

3.2.4 治疗 1)止咳祛痰。羔羊剧烈而频繁咳嗽时,可口服咳特灵片或复方甘草片;若伴有呼吸困难,则需肌肉注射氨茶碱。

2)抗菌消炎。可将酒石酸泰乐菌素用注射用水稀释后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3~5 d;替米考星注射液肌肉注射。

3.3 羔羊异食癖

羔羊异食癖是指羔羊由于代谢机能紊乱引起消化不良,有味觉异常和异食症状,是顽固性味觉错乱的新陈代谢病。本病多见于哺乳羔羊,放牧羊秋末冬初易发。

3.3.1 病因 1)营养因素。羔羊奶量不足、饲草料营养不全面是导致异食癖发生的主要原因。长期舍饲喂养、饲草料结构单一,致使饲草料中矿物质及微量元素(如钙、磷、钠、钾、锌、钴、铁等)缺乏,特别是钠盐不足,造成羔羊舔食泥沙、墙壁等;羔羊缺乏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饲草料中含硫不足也是导致羔羊异食癖的原因之一。

2)环境因素。羔羊饲养密度过大,圈舍拥挤、潮湿,光照不足,通风差,运动场面积小,羔羊得不到充足的运动等因素也可引起羔羊异食癖的发生。

3)疾病因素。疾病本身不会引起异食癖,但会发挥诱导和应激作用,如羔羊感染线虫、球虫、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病或患有佝偻病、软骨病等疾病,也会造成羔羊异食癖。

3.3.2 临床症状 病羊表现为舔食被毛、土块,啃咬金属、塑料、墙壁以及采食被污染的饲草等现象,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化不良,便秘,腹痛,

胃肠胀气,逐渐贫血,消瘦。当羔羊出现异食癖后,羔羊群体相互舔食被毛、吃土、吃粪,出现毛球阻塞肠道,可引起肠梗阻而导致死亡。

3.3.3 预防 改善饲养管理条件,供给母羊和羔羊营养全面的日粮,从而提高母羊奶质,特别是多羔母羊应保证含钙饲料的饲喂量。羔羊出生后吃足初乳,尽早训练羔羊采食饲草料,加强饲养管理,确保满足羔羊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并补饲适量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应为羔羊准备适当的运动场地,供给充足的干净饮水,多运动,勤晒太阳。改善圈舍环境卫生,保持干净卫生,及时清理圈舍、运动场及周围的塑料、绳索、木片、铁钉等异物,以免羔羊误食。

3.3.4 治疗 当羔羊出现异食癖时,要及时供给动物性蛋白质,如饲喂鸡蛋可治疗食毛癖;若病羊厌食、食欲不振,可补钠盐,如口服人工盐、氯化钠、碳酸钠等;若病羊出现佝偻病、营养不良等,应补充钙盐,可肌肉注射促进钙吸收的药物,如B族维生素。应给异食癖患羊调节瘤胃环境,可用酵母片100 g、石膏粉40 g、滑石粉少许、多糖钙片40片、复合维生素B 20片、人工盐100 g混合内服,每天1次,连用5 d;对便秘和消化紊乱的羊要给予泻剂,如石蜡油或硫酸镁。

4 小结

为提高多胎羔羊成活率,需做好羊群的整体管理,特别是加强多羔母羊围产期饲养管理和羔羊护理。诸多研究表明,羔羊在胎儿时期或出生早期的营养不足会影响成年后的繁殖性能。肉羊养殖中,应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为母羊、羔羊调配合理的日粮,提高羔羊的增重速度;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有效的疾病预防及治疗措施,有效提高羔羊机体的抗病力,降低传染病的发生,为羔羊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为成年后羊生长性能、繁殖性能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圈舍羔羊母羊
羔羊安全过冬留意五方面
一种畜牧养殖圈舍的设计
繁殖期母羊饲养管理技术
假面
冬季种猪蹄裂的防治方法
羔羊育肥注意事项
瞬间
吃狼肉
提高母山羊一胎多羔的三措施
确保发酵床正常运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