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疫”心

2022-10-08 05:31张笑瑄舟山市定海区第五中学八
作文新天地 2022年26期
关键词:共克众志成城战疫

◎张笑瑄 舟山市定海区第五中学八(2)班

“To be or not to be”,这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来,再跟我做一遍”,这是一次向阳而生的蜕变;“我申请援鄂”,这是继九江抗洪后再一次爆发的民族精神。

“疫”至今日,两年有余,但我国盛世依旧、奇迹滔滔。这是与死神赛跑的勇气,是打破21天习惯养成定律的力量,是十四亿人再次凝聚人心、共克时艰的精神。

“中国总是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基辛格的这一评价在疫情中得到了充分的证明。疫情在2019年除夕前暴发,全国各地的白衣天使驰援武汉,他们逆行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中国人在危险来临时的勇敢。“我志愿支援武汉”的铮铮誓言,被防护面罩勒得生红的倔强的面庞,口罩之下的暖心鼓励和生花笑靥……他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医生”。在身着白大褂的逆行者身上,我见识到了中国人骨子里冲锋陷阵、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战胜疫情,不能只靠少数英雄,更需要千万民众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像《老山界》中所言,先得养成习惯,方有能力应战来日的硬仗。疫情时代,当世界的某些国家,涌动的人潮拒戴口罩、宣示所谓的自由时,当大地的某些角落,政府需要用大棍把居民赶回家隔离时,我们中国的民众却自觉戴上了口罩,一起呵护这来之不易的战疫成果。还有积极接种的习惯,配合常态化核酸检测的习惯,这一个个抗疫新习惯的背后,是中国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家国情怀。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是像千百场华夏胜仗一般,树立起中华民族的顽强精神,镌刻于青史的一角。也正与《老山界》一样,在老山界第一道难关中,培养成了习惯,这往后的过五江、越雪山,又哪一样敌得过长征红军战士的团结精神?

从习惯升华到精神,将精神永恒为习惯。中国从崇尚礼仪的大邦,逐渐凝聚识礼的习性,到夏商周的初期国朝,铸就了延续至今的民族魂。这一缕刻在骨中、印在心中的热血,闯过抗日的血洗华夏,扛过抗美的马革裹尸,在近两年的战“疫”中再造英雄。

我感动于祖国对每一个生命的珍重,感动于亿万同胞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动于自己选择了此生不悔入华夏。愿承《诗经》吉言——执子之手,与子“疫”心;幸得同根,族魂永铸。

【点评】

这篇议论性散文,小作者抓住“习惯”和“精神”这两个关键词,提出“从习惯升华到精神,将精神永恒为习惯,在‘战疫’中再造英雄”的观点。在论证环节,小作者首先列举身边的事例,如中国普通民众在疫情时期养成的戴口罩的习惯、积极接种的习惯、配合常态化核酸检测的习惯等,论证在困境中我们应养成新的行为习惯的观点。然后紧承这一观点,进一步分析中国人勇于将习惯升华为精神的民族性格,并指出这种性格对中国人解决困难、延续国脉的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初中学生,对疫情的认识,有如此宏阔的视野,实属不易,同时论证逐层深入、有理有据,彰显了思辨能力。

猜你喜欢
共克众志成城战疫
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郑剑:争做战疫“急先锋”
同舟共济 共克时艰
杭州:描绘幸福城市的美丽画卷
众志成城的力量 (混声合唱)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战疫
荆楚战疫之歌
携手“战疫” 福建省小学生“战疫”主题美术作品选登
众志成城抗疫情·漫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