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形势下非专用音乐教室音乐课教学策略

2022-10-08 08:52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实验小学杨秀华
小学教学研究 2022年27期
关键词:音乐教室音量专用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硕放实验小学 杨秀华

2020年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疫情期间,多地中小学紧急制订了如课桌间距1米、戴口罩上课、停止使用专用教室等防疫举措。音乐课教学专用场地改成了非专用教室,这就意味着原有的教学策略必须重新制订和调整。其中,“没有钢琴怎么上音乐课?”“戴口罩唱歌太闷怎么办?”“1米距离限制了音乐活动怎么办?”等问题尤为突出,给教师的备课和上课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如何摆脱校园疫情防控下非专用教室音乐教学的困境,探索出适用于非专用教室音乐课的有效策略,是音乐教师需要共同思考、实践和探究的重大课题。

一、非专用教室对音乐教学的限制

与专用音乐教室相比,非专用音乐教室主要存在设备、空间和音量受限等缺点(见表1)。

表1 专用与非专用音乐教室教学设备、教具对照表

(一)设备的限制

非专用音乐教室设备的限制主要是钢琴、音响、打击乐的缺失。

从表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非专用音乐教室在设备物资上的欠缺,除多媒体一体机和学生的课堂小乐器外,其他打“×”的设备都是需要教师想办法解决的。

(二)空间的限制

专用音乐教室通常采用小巧轻便的坐凳,座位之间的间隔较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移动、组合和拼叠凳子等方式,灵活创造出一个更大的空间。相比较,非专用音乐教室的课桌椅摆放比较密集,座位之间的间隔狭小,创造更大空间的可能性小。因此,非专用音乐教室活动空间受到很大限制,无法进行大幅度、大空间的体态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剧等活动。

(三)音量的限制

表2 非专用音乐教室教学音量受限情况表

专用音乐教室远离班级教学楼,墙壁和吊顶等部分采用特制隔音材料,且相邻班级是同类型音乐课,所以开展歌唱、听赏、律动、演奏等教学活动时,无须过多考虑活动音量对周边班级的影响。而非专用音乐教室大多位于教学大楼,没有采用隔音装饰材料,对其他班级教学会产生干扰,音乐教学活动必须全方位控制音量。

二、非专用音乐教室教学策略

疫情当前,我们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齐心协力、共克时艰。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巧妙地采用因地制宜的策略,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使非专用音乐教室的音乐课也能在形式多样、务实创新中凸显创造性、趣味性和音乐性。

(一)设备缺失的替代策略(见表3)

表3 非专用音乐教室音乐课相关设备解决方案

由于解决方案中涉及的教学用具价格比较亲民且购买便利,所以方案可行性在85%以上。其中,音条乐器对音乐教师相关知识技能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加上其价格相对昂贵,因此需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投入使用。

当然,除了以上解决方案,教师还可以自制各种教具、打击乐器,或者想出更多的有效策略,为非专用音乐教室音乐课提供更多便利。

(二)空间受限的转化策略

非专用音乐教室的课桌椅搬动相当困难,因此,音乐教学活动只能因势利导、控制幅度、适当转化,选用新颖有趣的节奏游戏、课桌手势舞等解决空间不足的难题。

1.节奏游戏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是塑造音乐形象的重要音乐元素。非专用音乐教室授课中要注重节奏教学的游戏化,体现其趣味性、多样性和发展性。以下列举了几个非常好用的节奏游戏:

(1)固定节奏音响链。这个节奏游戏可以挑选4~6个学生一起合作,选择不同音色的打击乐器如卡巴萨、刮葫、串铃、三角铁、敲击棒创造出图1所示音响链的效果。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编号,让他们按编号奏响固定节奏,每个人可以演奏两遍。特别需要提醒的是,后一个乐器要在前一个乐器的音响消失后才进来,音响链结束要在一个八拍的时间内把乐器放回桌子、走到下一个乐器岗位并拿起乐器,然后再进行第二轮音响链。这个奥尔夫节奏小游戏虽然简单,但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记忆、预测、挑战、观察、倾听等能力,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图1 固定节奏音响链

(2)磁铁节奏。磁铁小巧轻便,且有不同颜色和大小之分,是非专用音乐教室开展节奏教学非常好用的小道具。如“磁铁节奏”第一步:教师可以摆放四个相同的磁铁,引导学生拍出四四拍“”的基本节奏。第二步,教师用蓝磁铁替换红磁铁,学生又拍出了变化的节奏“”。教师不断变化组合,学生以恒速拍出更多的新节奏。

(3)盘子游戏。这个游戏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休止符、音符的时值。如盘子游戏“布谷鸟”:教师以一首轻快活泼的四四拍歌曲《布谷鸟》为背景音乐,在四个盘子中逐渐增加小球,空盘为四分休止符,一盘一球为四分音符,一盘两球为两个八分音符,一盘四球为四个十六分音符等。这里一个盘子相当于一拍,变化的彩色小球、动感十足的音乐,加上教师准确的手势引领,学生便在不知不觉和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节奏、节拍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4)节奏九宫格。这个游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记忆力和节奏表现力。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教师可以从四、六宫格开始,逐步递增到九、十二、二十五宫格。把节奏片段与九宫格结合起来,可以玩出很多的花样。

2.手势舞蹈

手势舞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种新型舞蹈。手势舞主要是手和上半身的舞蹈,动作侧重于表现音乐的节奏、力度、情绪和风格,具有较强烈的节奏感。手势舞能活动身体,促进学生的血液循环和骨骼生长。笔者通过实践发现桌面手势舞蹈不仅能解决疫情期间非专用音乐教室律动受限的问题,也缓解了学生久坐的疲劳,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笔者在进行苏少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欣赏《春晓》时就运用了手势舞。如在导入环节,笔者运用手势舞《春晓》,其动作简单而不失韵味,规整而不失活力,伴随着优美抒情的音乐,手势舞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吸引了过来。手势舞还可以运用在朗读歌词、教唱、中场休息等环节。教师在引用和编配手势舞时,要特别注意动作与节奏重音的卡点、与情绪的匹配及风格的把握。

(三)音量受限的调整策略

1.以听为主,花式听曲

非专用音乐教室音量受限的问题可以通过控制音量、以听为主、花式听曲的策略来调整解决。疫情期间,音乐教学采用以听为主、花式听曲是非常合理而必要的。这里的“花式听曲”是指让学生带着不同的问题去聆听,也指形式多样地欣赏音乐。

首先,笔者和学生一起商讨:在班级里歌唱需要注意什么?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并建立“控制音量轻声唱”“腔大声小哼着唱”的歌唱要求和理念。通过反复实践与表扬肯定,学生便能逐步养成控制音量歌唱的习惯。那么,“花式听曲”具体听什么?怎么听呢?(见图2)

图2

这里要特别提出的是,“以听为主”并不等同于不唱、不动、不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唱”“轻声唱”“张口默唱”。尤其是课堂小乐器竖笛、口琴等,课内可以采用“唱谱+运指”“个别演奏”“五人以下演奏”等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制作演奏练习小视频,让学生在家跟随练习以弥补课内吹奏的不足。

2.轻哼旋律,叹中吐字

学生在歌唱中,轻声哼唱更容易感受音高。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口腔、鼻腔和头腔,获得通透、流畅、饱满而松弛的高位置音色,避免学生在高音演唱中出现“捏”“挤”“卡”“喊”等现象。叹中吐字,要求学生在叹气状态中吐出每句歌词,努力做到“打开通道、抬起软腭、换字不变腔”。这一“哼”一“叹”,既帮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歌唱方法,又解决了非专用音乐教室上课音量限制的问题。

3.分组分批,个别展示

在课堂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学习小组、性别、单双学号或指定个别学生等方式来进行分批展示、指导与评价。比如,五人以内的竖笛演奏,小组的歌唱展示、独唱独奏等,这些活动的音量可以正常进行。

希望以上教学策略对大家的非专用音乐教室音乐课有实质性的帮助,并能以此抛砖引玉,打开思路,激发创造。音乐教师可以在各校现有条件的基础上,自制或添置所需设备、教具等,也可以利用网络共享的视频资源,展开双师教学。当然,重中之重是教师细致准备、精心备课与不断实践探究。让我们突破困境,开拓创新,以乐育美,向美而行!

猜你喜欢
音乐教室音量专用
沁人心脾的“香”
数字化音乐教室构建与应用研究
实用小技巧Windows 10音量调整更智能
解放手机的音量键
全面管理应用程序音量
德里女性专用车厢受青睐
浅谈教室布置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细火慢炖增加音量调节级数
数学达人专用时钟
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