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农药对海南地区入侵害虫红火蚁的田间药效

2022-10-08 02:25马泽文张云飞王兰英骆焱平
关键词:蚁巢红火蚁毒饵

赵 旭,马泽文,张云飞,王兰英,骆焱平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Buren)全球最具威胁的100 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1-2],它最早出现于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3],20世纪初被带入到美国境内[4]. 随后,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韩国也相继被入侵,红火蚁迅速遍及世界众多地区[5-6].2003年我国台湾地区首次报道红火蚁危害以来,截至2021年4月份已有12个省份的448个县市区均有红火蚁入侵报道[7-8]. 海南省于2012年发现红火蚁,现危害严重的主要有文昌市、海口市、定安县、琼海市等16个县市[9]. 红火蚁的入侵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均有重大危害[10-11],开展红火蚁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在红火蚁防治中,化学防治仍然是目前的主要手段. 但从近几年化学药剂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市场上的毒饵众多,防治效果差异较大[12],给人们防治药剂选择带来困难. 本研究筛选红火蚁嗜好的饵料,分别与9种化学农药制成毒饵进行防效测定,筛选防效突出的化学药剂以期为指导红火蚁的防控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药剂供试杀虫剂:杀虫剂原药98%溴虫腈、96%高效氯氰菊酯、95%茚虫威、98%噻虫嗪、98.2%联苯菊酯、97%唑虫酰胺、97%呋虫胺、95%四氯虫酰胺、96%阿维菌素,均购自榆林成泰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05%茚虫威(红暴)购自海南正业中农高科有限公司. 供试饵料及有效成分见表1.

表1 饵料及有效成分

1.1.2 其他试剂耗材75%乙醇购自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公司;双汇王中王火腿肠购于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饵料筛选(评价方法:饵料搬运量、工蚁诱集量两个方面)选择红火蚁发生程度在五级的发生区,将10 mg市售有鱼腥味的饵料分别施加于距离蚁巢东、南、西、北4个方位50 cm 处,撒施面积约5 cm2,每个处理重复3 次,3 h 后目测法统计饵料减少率. 饵料面积减少1/4、2/4、3/4、4/4 依次记为各诱饵取食权重系数1、2、3、4. 比较红火蚁嗜好强的饵料作为红火蚁防治饵料添加剂.

1.2.2 红火蚁诱集红火蚁诱集参照《GB/T 17980.14—2009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49 部分:杀虫剂防治红火蚁》[13]:将诱饵放入50 mL离心管中做好处理标记,制成监测瓶. 于上午9:00左右,在确定的试验蚁巢旁插上实验处理插牌,将监测瓶放置在蚁巢50 cm 处. 每个处理设置3 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按照东、南、西、北4个方位放置4个监测瓶.30 min后,将监测瓶盖上、密封、收回,加入5 mL 75%乙醇,待红火蚁死亡后记录各瓶中的诱集的数量. 如诱集到其他种类的蚂蚁则妥善保存、鉴定. 以后各次调查诱集时,监测瓶均应放置在第一次调查时的位点.

1.2.3 药剂筛选参照Neff R 等方法[14],以不同杀虫原药作为供筛选药剂,以前述筛选出饵料作为诱饵,以玉米粉和麦芽糖作为辅料,按照表2各成分质量百分比进行混合,放于研钵中研碎. 然后过1 200µm(14 目)筛,收集筛体上的饵剂再过1 500µm(12 目)筛,倾去筛体上饵剂,保留过筛后的饵剂放于4 ℃. 同时制备不添加杀虫剂的空白诱饵对照. 选择红火蚁发生程度在五级的发生区划分小区,每小区面积100 m2左右,每个小区至少有10 个活动蚁巢. 先按照1.2.3 诱捕法对蚁巢中工蚁进行基数调查,然后取上述配制的药剂20 g 环绕蚁巢撒施于蚁巢周围,以商品药剂红闪红火蚁饵剂做药剂对照,以不做任何处理的蚁巢做空白对照. 每个处理重复3次. 分别于撒施药剂第7 d、14 d、21 d、28 d、35 d通过诱捕法统计工蚁防治效果,并于最后一次诱捕后在每个小区内随机选择5 个蚁巢,挖开观察是否有存活的蚂蚁,并记录各虫态的数量,挖巢时一定要挖掘到蚁巢底部. 统计活蚁巢、蚁群以及综合防治效果.

表2 药剂编号及用量

1.2.4 药效计算方法参照《GB/T 17980.14—2009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49 部分:杀虫剂防治红火蚁》[13]调查工蚁、活蚁巢、蚁群以及综合防治效果.

1.2.5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 22.0 进行数据差异性分析,其中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分析数据和使用LSD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P<0.05和P<0.01为具有显著差异的. 各项数据均以平均值±标准差(Mean±SD). 采用OriginPro 2018C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饵料筛选试验地点选在海南文昌市大品村. 将6 种供试的带有鱼腥味诱饵分别施加于距离蚁巢约50 cm 处,3 h后统计诱饵减少率. 红火蚁取食诱饵统计的权重系数结果显示,4号诱饵(猎草)处理引诱效果最好,所统计权重系数(4)最高,可见该诱饵被取食量最多;其次是3号和6号,引诱效果较好,取食权重系数均为3;5号也可以引诱红火蚁进行取食,但取食量相对较少;相比之下2 号和1 号引诱效果最差,2号仅有少量被取食,1 号则未被取食. 因此,选择江门市蓬江区海豚水族有限公司生产的4 号饵料“猎草”作为后续试验饵料添加剂.

2.2 药剂筛选

2.2.1 工蚁防治效果将毒饵撒施于蚁巢,调查工蚁防治效果发现(表3):在供试的9种药剂中,茚虫威毒饵在测试时间内防效均在90%以上;阿维菌素毒饵在测试的初始时间内(施药7 d)防效并不突出,但随着时间延长,该药剂防效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最终施药35 d时,供试的两个浓度防效均可达100%;高效氯氰菊酯毒饵在测试初期(施药7 d)防效可达90%以上,随着施药时间延长,防效有所下降,但35 d 时防效依然可达50%以上,说明该药也有一定的持效性;溴虫腈、唑虫酰胺、呋虫胺和联苯菊酯毒饵防效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终的防效均不理想;噻虫嗪和四氯虫酰胺毒饵防效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最终防效也不理想;诱饵对照测试时间内无任何防效. 总之通过表中数据比较可知,茚虫威和阿维菌素毒饵是防治红火蚁较为理想的药剂,最终对工蚁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茚虫威和阿维菌素可用于后续试验的研究.

表3 供试药剂对工蚁防治效果

2.2.2 活蚁巢防治效果测定供试药剂对活蚁巢结果(表4)发现,活蚁巢防治效果与工蚁防治效果基本一致. 在供试的9种药剂中,茚虫威毒饵对活蚁巢的防效在35 d时防效在94%以上;阿维菌素毒饵防效呈现持续增高的趋势,最终施药35 d时,防效均接近或者已达100%;高效氯氰菊酯有一定持效性,在测试初期(施药7 d)防效可达91%以上,最终35 d 时防效为52%以上;其余药剂对活蚁巢最终防效均不理想,诱饵对照测试时间内无任何防效.

表4 供试药剂对活蚁巢防治效果

2.2.3 蚁群防治效果计算蚁群防治效果(表5)发现,供试药剂对蚁群防治级别明显不同,其中阿维菌素毒饵防治后蚁群级别最低,防效为66.67%、100%、100%,可见药剂中阿维菌素含量为3%和5%的毒饵,可将蚁巢内所有蚂蚁杀死,效果显著高于药剂对照(66.67%);其次茚虫威毒饵防治后,蚁群级别也较低,对应的防效为66.67%、66.67%、100%. 可见,药剂中茚虫威含量达到1%时,可将蚁巢内所有蚂蚁杀死;除此外,含量为0.3%和0.5%的高效氯氰菊酯毒饵对蚁群也有一定的防效,但均显著低于商品药剂对照.

表5 供试药剂对蚁群的防治效果

2.2.4 综合防治效果参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49 部分(GB/T 17980.149—2009)[13]分别赋予活蚁巢防治效果、工蚁防治效果、蚁群防治效果指标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3、0.2、0.5,计算各处理的综合防治效果发现,阿维菌素含量为3%和5%的毒饵综合防治效果为100%,含量0.1%的茚虫威毒饵综合防治效果也接近100%,这3 个处理与其他处理呈极显著差异;其次,含量为0.05%和0.08%的茚虫威毒饵以及含量为2%阿维菌素毒饵综合防效也较为理想,与对照药剂差异极显著;除此外,其他的供试药剂综合防效均低于50%. 由综合防治数据可见,茚虫威和阿维菌素毒饵防治效果均明显高于商品对照药剂,是此次筛选出的较为理想的红火蚁防治药剂.

3 讨 论

毒饵法是防治红火蚁主要手段之一,而毒饵能否被红火蚁取食的关键在于饵料的选择[15]. 关于饵料的筛选,国内外均有大量报道,人们普遍认为脂类及高蛋白是红火蚁偏好性高的食物[16],制备饵料时基本以添加动、植物蛋白作为载体. 本研究筛选红火蚁嗜好的饵料发现,成分为大豆、小麦、五谷杂粮等植物蛋白为主的“猎草”被取食量最多. 这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以及曹以鉴等人的报道以大豆或者小麦作为诱饵的观点较为一致[17-18]. 早在1962年美国科学家提出,饵料需具备价格便宜、容易获得、容易混药等特点[19].相比动物蛋白,以大豆、小麦、五谷杂粮等植物蛋白作为诱饵更具备上述优点. 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今后的红火蚁毒饵制备中,选择植物蛋白作为诱饵更为适宜.

虽然,化学农药对环境存在潜在的威胁,但有害生物的防控中,化学防治依然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手段[20]. 本研究发现,不同结构的药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明显不同,其中恶二嗪类茚虫威见效快,防效稳定;抗生素类的阿维菌素见效慢,防治彻底. 另外,相似结构的药剂防效也有很大差别,如高效氯氰菊酯和联苯菊酯均属于拟除虫菊酯类,在施药35 d时高效氯氰菊酯对工蚁、活蚁巢防效还在50%以上,而联苯菊酯在施药14 d后防效就迅速降低. 在本研究中,茚虫威的毒饵防效比较理想,在测定时间内3个供试浓度的防效均在90%以上,供试的浓度间防效无显著差异. 梁冰等[21]对不同浓度茚虫威毒饵的防治效果分析也发现,0.05%与0.1%茚虫威毒饵对红火蚁的防效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也发现茚虫威毒饵见效快的特点. 由此可见,茚虫威是防治红火蚁中比较理想的药剂. 并且在降低防治成本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低浓度的药剂进行防治.

4 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调查的区域均有红火蚁发生,采用撒施法对6 种带有鱼腥味诱饵进行筛选,结果发现,江门市蓬江区海豚水族有限公司生产的4 号饵料“猎草”诱效果最好,将其和玉米粉、麦芽糖、花生油等作为饵剂原材料添加剂,以9 种杀虫原药作为测试药剂,进行红火蚁毒饵加工,以不加杀虫剂为空白诱饵对照,以商品药剂做药剂对照,以不做任何处理的做空白对照,进行红火蚁防治,结果发现,茚虫威和阿维菌素在供试3 个浓度下对工蚁、活蚁巢、蚁群以及综合防效均比较理想,显著高于商品对照药剂.本试验可为红火蚁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蚁巢红火蚁毒饵
0.08%茚虫威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分析
白蚁巢对土石坝渗流影响分析
狼王洛波 (节选)
红火蚁来势汹汹 九部门联合防控
小狮子和红火蚁
No.3 红火蚁已传播至12个省份
灌巢法毒杀红火蚁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高置式大容量毒饵站对东北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初探
药剂灌巢剂量对红火蚁蚁巢迁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