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打造能源革命尖兵路径探析

2022-10-09 08:17樊园杰王浩盛
2022年10期
关键词:大同市氢能煤炭

樊园杰,王浩盛,张 磊

(1.山西大同大学 商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9;2.山西大同大学 煤炭工程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大同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累计为国家贡献优质动力煤30多亿t,为首都北京输送超过3 000亿kW·h电能,极大地支持了全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也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近年来,政府已经认识到了产业结构单一对城市发展的桎梏,历届政府都在努力地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但是一直没有明显的效果。作为大同市支柱产业的能源产业积重难返、转型迫在眉睫。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起步时间还不长,高质量转型相关技术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慢;新型产业化进程滞后,能源领域国际合作渠道不畅,企业走出去的条件和动力不足,这些都是大同市能源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绊脚石[1]。如何走出“资源诅咒”,把能源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的良好基础,成为大同全市上下最紧迫的任务[2]。能源革命是契合大同市时代发展与国家能源规划的一个明确方向,严格执行国家和山西省委关于能源转型的任务和目标,才能为大同市的长远发展趟出一条新路。

1 能源革命——新时代大同发展的必答题

1.1 大同市能源结构发展现状

大同市能源经济发展的历史悠久。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大同煤矿肩负起全国煤炭基地的重担,大力发展煤炭产业,由此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领先和经验丰富的高熟练度产业工人,在行业内部积累了先进的技术优势。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对于煤炭的需求集中爆发,2002年到2012年,煤炭行业迎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在煤炭资源充沛的大同市,煤炭行业整体利润率较高,煤炭行业聚集了大量人才并占用了较多当地资源。相较于煤炭产业,大同市其他行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平衡,形成了一煤独大的局面。煤炭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同煤集团贡献了大同市GDP的50%以上。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带来职工收入大幅上涨的红利的同时,还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行业发展不均衡等影响城市长期发展的问题。大同煤炭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还不止于此。大同煤田是山西省出口外销煤中贡献最大的煤田。进入21世纪,国内更多的动力煤矿区被开发,国外印尼和南非的动力煤也迅速发展,大同煤田的竞争力日益下降,给过分依赖煤炭经济的大同市造成了更大的困扰。

1.2 大同市能源革命的历程

2017年9月份,国务院印发了一份《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的文件,文件提出在山西省要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的试点[3]。在推进能源转型的工作中,大同市十分重视科技知识储备的作用,积极在寻求技术支撑方面做工作,以对接“大企大校大院大所”为重心,追求解决相关的技术难题的突破,建设新能源转型相关的智库[4]。2019年,大同市全力推进煤炭产业走“减、优、绿”之路,认真贯彻省内关于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精神,退出3座煤矿完成135万t去产能任务,使得先进产能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71.48%.2019年大同市推动形成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汽车、氢能、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集群。2020年,大同市搭建了一个促进协同创新,共享新能源技术,展示能源革命最新成果的高端新能源平台,并且举办了多次国家级新能源论坛和能源革命峰会[5]。2022年是大同市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大同市能源产业提出了稳煤、优电、上新、控能、增固的工作思路,力争煤炭产能较上一年增加800万t以上,新增新能源发电量20亿kW·h,并且降低万元GDP能耗。

2 大同市能源革命转型的PEST分析

在探讨打造能源革命尖兵路径之前,对影响大同市能源革命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合理的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采用PEST((Politics- Economy- Society-Technology)分析法进行宏观要素的探讨分析。

2.1 基于PEST的优势分析

政策性优势:2020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能源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文章指出,面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在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应该寻求更多的举措,确保经济稳定发展。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在努力推广清洁能源,提倡低碳发展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贡献中国智慧。进入“十四五”时期,山西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坚定转型的信念。大同市积极按照山西省委制定的“四为四高两同步”的关于山西经济转型的总体思路和目标,认真规划能源革命重大突破行动,努力做好煤炭“减、优、绿”文章的同时,全力推进风、光、氢、生物质等新能源全产业链布局,密集地出台创新性政策,以项目带动新能源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一园两城”为牵引的创新驱动格局、人才培养格局、产业发展格局、项目落地格局。

经济性优势: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煤炭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大同市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为大同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尽管经历了2017年到2021年国内煤炭行业的低潮期,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煤炭价格开始回涨,2021年价格涨幅较大。如图1所示,2017年至2019年大同市的生产总值增速一直保持在6%以上。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大同市生产总值增速下降为4.3%,降幅明显,2021年生产总值增速增长到7.5%.

图1 大同市2017—2021年生产总值及其增速

在国内相同的能源转型城市中,大同市经济优势较为明显。此外,大同市毗邻京津冀,大秦铁路使得大同更好地加入环渤海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北方重点开放开发的区域,新开通的高铁线路越来越多,大同市可以更多地享受到环渤海经济圈良好的经济辐射效应。大同市作为山西省副中心城市,有着较大的发展前景。近些年大同市环境治理也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大同蓝已经成为一道特色风景,良好的城市环境也吸引着更多的人才。

技术性优势:大同市煤炭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高质量转型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技术优势。2020年,5G赋能智慧矿山是大同市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矿井下安装5G防爆专业基站,使得井下拥有稳定的通信信号覆盖采煤区,集中控制室,胶带运输区等,通过物联网等智能化系统对接,利用5G通信网络传输速率大幅提升的特点,保障了智能化矿山急需的更稳、更快、更有效率地通信。5G通信的使用,进一步推进了智能化采矿的进程,引领推动煤炭产业技术升级。

除了资源优势以外,近些年大同市在煤制氢、以氢能源为基础的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装备等项目上发力,在涉氢产业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积累,走在了行业的前沿[6]。大同市建设了氢都驰拓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雄韬氢雄氢燃料电池制造项目等一批重点发展的氢能源项目,更快地布局氢能产业和市场,努力把大同打造为“氢能之都”。

另外,大同市还拥有丰富的光能和风能,对于打造氢都的大同市来说是天然优势。与氢能同步发展的还有大同市的风电,光电等清洁能源。随着时间越来越长,新能源发电产业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每年产出足够的电量,再用其和氢能结合,发展为可再生资源发电——电解水煤制氢,这将会为氢能的制备提供一条“绿氢”产业链,真正实现氢能全产业的清洁无污染。

2.2 基于PEST的劣势分析

政策性劣势:能源革命的成功,在于平衡好环境保护、经济增长和能源转型三者之间的关系[7]。“十三五”以来,国内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于大同市这样的资源型城市来说,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远远大过一般城市。清洁能源的发展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普遍共识。大同市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简单地强行推广清洁能源不仅会对城市经济发展起反作用,而且可能影响到国家能源供应体系。所以大同市打造能源革命尖兵,必须要循序渐进,合理制定相关政策,不仅要大力发展新能源,还要抓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

经济性劣势:大同市长时间过度依赖资源型产业,资源消耗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以煤炭、电力、化工产业为主的超重型的产业结构。这三类重工业的增加值,在大同市总的工业增加值中占比超过80%.尽管2016年下半年开始,煤炭行业发展开始回暖,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使得大同市经济发展前景受限。煤炭行业可观的利润,以及长期的发展惯性,使得很多企业转型动力不足。

技术性劣势:大同市进行能源革命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传统能源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另外一部分是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各地自然资源、地理区位的不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地域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新能源产业发展方向比较多,各个细分产业发展程度不同,遇到的主要困难也不同。如太阳能、风能发展主要受到气候条件的限制,且二者发电的效率并不算高,目前也未取得根本性的技术突破[8]。氢能制取成本高,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且氢气密度小,很难液化,高压存储不安全[9]。

3 大同市打造能源革命尖兵路径探析

3.1 积极实施“洁净煤”战略

实施“洁净煤”战略,既可以很好地解决煤炭消费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是提高煤炭绿色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促进煤炭生产、使用过程的清洁,一是要从煤炭生产到煤炭消费的所有环节做环保评估和污染控制,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煤炭企业朝着绿色发展的方向前进。同时加大开采沉陷区和矸石区的环境治理投入,升级洗选煤设施,使得煤矿从原煤的生产和销售转变为商品煤和“洁净煤”的销售。二是大力推进“煤电一体化”,由“输煤”向“送电”转变,把煤炭消费集中在电力上。火电厂向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的方向发展,“送电”可以减少煤炭的分散使用和运输里程,减少环境破坏。三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节能环保意识,培育“清洁煤”市场。当前,要鼓励行业和居民使用“清洁煤”,对使用“清洁型煤”和清洁能源替代品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合理补贴。

3.2 全力推动煤炭开采的智能化和信息化

矿山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必然趋势,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现代监测监控等新技术改造传统矿山已经成为业内共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进矿山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开采,实现矿压、灾害、环境的智能化监测监控已成为未来煤炭企业发展的新趋势[10]。举例来讲,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同忻矿、塔山矿,晋神能源公司等大力推进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矿山建设,探索“互联网+煤炭开采”,实现“无人值守、巡逻”的目标。与传统采矿方法相比,单工作面作业区域由原来的8人作业减少到2人,矿工从超强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少人、高效”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引领了大同煤炭智能化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新方向。这一创新方式和模式可以在大同市的煤炭企业中逐步推广应用。

3.3 加强风、光电上下游产业一体化发展

在大同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要从政策、人才、场地、资金等方面鼓励风电、光电装备制造企业在大同市落户生根。除此之外,要增加研发投入,加大研发队伍建设,加速风电、光电相关装备的研发,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业规模。要立足当前大同市覆盖晋冀蒙长城金三角的区位优势和装机容量的市场优势,大力引进以新能源装备制造为基础的相关产业,大力发展风机叶片、单晶硅、太阳能薄膜等高新技术产业,以能源革命科技创新园为载体,健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提高产业融合程度。要延伸产业链,实现从单一发电向研发、生产、安装、发电的转变,提高全行业经济水平。

3.4 加速发展氢能储能技术产业

大同氢能资源丰富,加上近年来陕西汽车新能源、高迈新能源等企业的引进,使得新能源汽车、重型卡车变速箱等新兴产业快速增长,氢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优势。随着全省首台10.5 m氢燃料公交车运抵大同,3座临时加氢站列入建设规划,2条氢能动力公交车示范线即将建成,一个个新能源产业项目渐次落地、氢能产业各项配套工程的稳步推进,标志着大同在氢能利用及“氢都”建设上坚定不移的决心。今后,大同市要继续积极抓住氢能产业黄金发展期,将其作为新的发展战略之一,以建设“氢都新能源产业园”为契机,加快氢能产业和市场布局[11]。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升级新路,引领推动大同从“煤都”向“新能源之都”、“氢都”的转变。

4 结 语

大同市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输出地区之一,本文研究了大同市能源环境变化,运用PEST分析方法分析大同市能源革命的优劣势,得出以下结论。

1) 政策方面有重大利好,能源革命可行。大同市开展能源革命既符合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方向,又与山西省政府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受到了大同市政府的鼎力支持。

2) 经济方面稳中向好,能源革命可行。大同市经济基础较好,并且逐年回升的煤炭价格也使得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的大同市,近几年经济增速提升到中高速水平。这使得大同在能源革命的同时,经济保持稳定高速增长,这是大同市独特的经济优势。

3) 技术方面有一定优势,能源革命可行。大同市传统能源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有助于“洁净煤”战略的实施。大同市氢能源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就,拥有较好的技术基础,有助于氢能源产业早日实现突破性进展,实现全国领跑。

猜你喜欢
大同市氢能煤炭
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有脸面的颜值
氢能“竞速”
氢未来
红色警报——煤炭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
橡皮博物馆
素描静物
采煤沉陷区上“收获阳光”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