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为命的人
—— 读《老君山人》

2022-10-10 09:04李辉
时代报告 2022年8期
关键词:报告文学企业家旅游

■ 李辉

在谈长篇报告文学《老君山人》之前,还是先简单谈谈这部作品的作者郑旺盛先生吧,他是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出版有长篇文学作品《庄严的承诺——兰考脱贫记》《光明的道路》《小村大道》等十余部。

毫无疑问,郑旺盛是河南省报告文学界具有标志性的重要作家,也是近年来在全国产生重要和广泛影响的报告文学作家。今年,郑旺盛在我社要接连出版两部重量级的报告文学,其中一部就是今天我们开新书发布会的《老君山人》。

《老君山人》的选材独特,角度新颖。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脚步越走越坚定,以反映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报告文学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报告文学作家当以更多洞察、体验和激情,以更好的表达,激起国人对美丽中国的畅想,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郑旺盛将创作的目光转向“工业反哺旅游”的栾川,转向从无A到5A、从年收入30万到超亿元跨越式发展的老君山,转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实践带给人民获得感的老君山人,这种难得的题材被作家郑旺盛敏锐地发现、捕捉、挖掘到了,形成了其独有的反映现实的视角。

他从老君山董事局主席杨植森带领的老君山人入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仅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这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报告文学作品。

老杨总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用他自己的话说,“改革开放, 我半步都没有落下, 披红戴花大游行,万元户的牌子都挂在了我家”,他在栾川第一个引资建起了工厂。与上海企业20年的深度合作,为他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更涵养了一个成功企业家应该具备的眼光与胸怀。

2007年,对于一个满头白发的老杨总来说,意义非凡,开启了从“黑色”矿业到“绿色”旅游的转型发展之路。在老杨总的主持下,老君山人编制完成了《河南老君山旅游建设专项规划》,该规划科学定位了老君山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 指明了老君山旅游开发的发展方向,制定了“以山水旅游为主体,深度挖掘历史传承,保护生态环境,文化深度融合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景区战略远景。

事实证明,这景区战略远景为老君山带来了跨越式发展,也给老君山当地群众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入,“旅游拉动经济复苏, 一山带火一城繁荣”,这是栾川人民对老君山发展的最高评价、最高奖赏、最高荣誉。老杨总身上那种企业家的创造力,就这样神奇地转化为人民创造美好新生活的巨大能量,写下了一段绿色发展的佳话。

《老君山人》对老杨总形象的塑造相当精彩。他在老君山脚下的村落里出生, 这方水土养育了他, 极度贫穷的家庭, 磨炼了他的意志, 体弱多病的父母, 迫使他过早地理事当家。改革开放以后,他成功地创办了一个又一个企业,这样的经历和许多企业家一样。但不一样的是,他的企业当时获得良好的发展机会,蒸蒸日上,生意兴隆,可当栾川县委、县政府需要他响应栾川县“工业反哺旅游” 的号召, 接手负债累累、经营不善的老君山风景区时,对搞旅游完全陌生的老杨总犹豫过,最终“既然开发老君山是好事情,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栾川人、老君山人,我不干谁干,我不带头谁带头”。

他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深深知道,绿色经济发展是国家战略,事关大局。个人的事情再重要,也不如国家大事大局重要。同时,他深刻地认识到,富贵不可独享, 资源怎可据为己有? “集北山之财, 建设秀美栾川; 汇南山之灵, 再造二次资源。”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积蓄投进老君山的建设与开发,扛起“工业反哺旅游” 这面大旗,他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更是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机会。

本文作者 ▲

这样坚定的选择,使他无意中变成开创绿色经济发展大局的一个传奇人物。事实上,他不仅出色完成了老君山旅游从无A到5A的跨越式发展任务,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弘扬了老子文化、道家思想,又一次开创了他人生的一个荣光时刻。

报告文学《老君山人》正是抓住了他思想个性中的闪光点,充分展现了一个成功企业家富而思源、回报桑梓的大爱精神,写出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写出了他深邃的思想境界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塑造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的形象。

《老君山人》的艺术表现也很精彩。作品素材除了作者深入采访所得之外,还引用了新闻报道、地方文史、企业文化等资料,使得作品丰满厚重。郑旺盛近年来致力于报告文学艺术的探索创新,表现报告文学之美,成绩令人瞩目。

在《老君山人》里,他除了结构和句式的讲究外,更注重探索能更有效抵近人物的个性。“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

七里坪村的徐来福等年轻人,不明白老杨总已经70多了,为什么还干哪?赚的钱, 几辈子也花不完了,咋不知道享清福哩?老杨总这时候往往是一脸笑意说:“娃子们,我还告诉你们,老君山可不是我杨森(杨植森)一个人的老君山,老君山可是咱全栾川人的老君山,甚至是河南的老君山,是全国的老君山,我领着干,干好了,那是咱栾川人的骄傲。我现在干或不干,我的财富吃他几辈子也吃不完,可是娃子们,你们想了没有,我杨森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头,就让我天天吃香喝辣,我一天能吃多少?我一年能吃多少?我现在干呢,就是给娃子们你们干的,知道不知道?以后你们好好干,把日子过好,过幸福,才是我想看到的,算我没有白忙活老君山这场事儿。”

不用多说,我们马上能读出他这位共产党人的大胸怀、大境界、大格局。作为老君山风景区的掌舵人,老杨总心里不光装着开发建设的事情,还总是装着游客。2017年为什么老君山会搞“一元午餐” 活动,就是为了让上山的游客在风中雨中能够吃上既实惠又热乎的饭菜。这种无人值守的“一元午餐”活动已持续5年, 让老君山不仅冲上热搜,还被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众多媒体宣传,赢得全国各界人士的广泛赞扬。

作品中有个细节,说在2017年免票活动的前夜,老杨总竟夜宿车内,连夜坐镇。活动当天,70多岁的老杨总大汗淋漓地在烈日下来来回回,指挥疏导交通,从上午一直指挥到下午3点多,看着交通拥堵缓解了,他才坐下吃了一碗面皮,喝了一杯水。

正如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姜继鼎在谈到杨植森时,非常肯定地说:杨总这个人,这么多年来,扎根老君山,开发老君山,称得上是“以山为命” 的人!“以山为命”,说出了他与老君山之间的深情。当前,写好人物是报告文学思想艺术突破的一个重要和关键的方向,《老君山人》为此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我们衷心希望《老君山人》这本书能让更多的人都看到并且记住:在老君山,有这样一群人,创造了大众旅游、智慧旅游和绿色旅游的老君山奇迹,他们在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大局中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注:本文作者李辉,系河南文艺出版社小说编辑部编辑。

猜你喜欢
报告文学企业家旅游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旅游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辉煌与重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