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三强做国家有用之才

2022-10-10 01:23葛能全,丁芳宇
软件工程 2022年10期
关键词:钱三强氢弹原子能

钱三强(1913 年10 月—1992 年6 月),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做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 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大型成就展”1970—1979 年英雄模范人物。

1964 年10 月16 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而这一天,也正是我国核物理学家、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51 岁生日。钱三强少年立志科学报国,青年求学法国,学成后毅然回国,始终胸怀强烈的爱国之心,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为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为了国家的强盛奉献了全部的力量。

为祖国而“强”

1913 年,钱三强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书香世家,生肖属牛。父亲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是“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三强原名钱秉穹,因排行老三,且德智体三方面都很突出,于是改名“钱三强”。他16 岁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在那时,原子核科学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对大多数人来说陌生又神秘。好奇的钱三强却对这门学科有着更为浓厚的兴趣。于是,1932 年,他又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1933 年,钱三强的父亲曾经送过他一幅条幅,上面是他亲手题写的4 个大字——“从牛到爱”。在这一般人不太能理解的4 个字中,包含着父亲对他的殷殷期望和嘱托。父亲说:“这里边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你发扬属牛的那股牛劲,在科学上不断奋进;二是要向牛顿和爱因斯坦学习。”

1937 年,24 岁的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考取了中法教育基金委员会留法公费生的“镭学”名额,获得了到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学习的机会。然而,就在钱三强动身去巴黎之前,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北平危在旦夕。父亲因担忧时局而突然病重,母亲又患了宫颈肿瘤。面对这些困难,钱三强对于出国留学一事犹豫不决。正如钱三强后来回忆当时心境时所说:“现实的中国却总是如此不幸。正当我赴法行期在即,卢沟桥事变爆发,侵略者的铁蹄踏到了中国人的脊梁上……民众的心在剧痛,在流血! 加之,家父由于忧愤国事,高血压骤然加重,凶吉难卜。我开始踌躇了:国难家患临头,我能忍心离去吗?”父亲钱玄同明白儿子的心情,强忍病痛对钱三强说:“弹丸之地的日本,敢对偌大中国发起侵略,还不是因为我们国家落后吗!你这次出国深造,是极难得的机会,你现在的所学,将来对国家定能有所用。报效国家,造福社会,发奋之路还远得很哩。男儿之志,不能只顾近忧啊!”

钱三强牢牢记住父亲的话,把他送给自己的那幅写着“从牛到爱”的条幅装进了行囊,随身携带。往后的数十年中,这4 个字成了钱三强人生的座右铭,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

学有所成 毅然归国

钱三强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做研究生,导师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诺贝尔奖获得者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及其丈夫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

在法国,钱三强异常勤奋刻苦,每天坚持工作学习十几个小时。1940 年,他取得了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又继续跟随居里夫妇当助手。1946 年,他与同一学科的才女、在清华大学念书时的同班同学何泽慧结婚。夫妻二人在研究铀核三裂变中取得了突破性成果,被导师约里奥向世界科学界推荐。不少西方国家的报刊刊登了此事,称赞“中国的居里夫妇发现了原子核新分裂法”。同年,法国科学院还向他颁发了物理学奖。

尽管在法国有恩师的指导和优越的研究条件,但钱三强始终心念祖国。钱三强曾说:“虽然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正因为祖国贫穷落后,才更需要科学工作者努力去改变她的面貌。”当初他抱着为振兴祖国而学习的梦想来到巴黎,当学业有成时自当回国效力。1948 年,阔别故土11 年的钱三强怀着为祖国发展科学的愿望,放弃国外优裕的条件,与夫人何泽慧回到祖国。

开创中国的原子能事业

回国后,钱三强首先应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邀请,担任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时与彭桓武、何泽慧等积极筹立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并任所长,成为国内原子核物理研究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前,钱三强不顾压力和危险,拒绝“南迁”,在北平继续进行研究工作。1949 年4 月,新中国成立前夕,钱三强受中共中央派遣,以中国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出席世界保卫和平大会。他深谋远虑,临行前,主动约见具体组团的丁瓒,反映自己的一个想法:建议借去巴黎参加和平会议之机,带些外汇转请约里奥·居里先生采购些紧缺且难以买到的开展原子核科学研究的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以便避开封锁带回国内,日后开展研究应用。这一建议被周恩来总理采纳。后来,核物理学家杨澄中回国时,约里奥·居里让其带回了钱三强托买的图书资料。这些资料在中国开展原子能研究的早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钱三强极具战略眼光,很早就预见了中国要发展原子能,并为我国的原子能事业做了未雨绸缪的准备。

1949 年11 月,钱三强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这个局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接收旧的研究机构和提出调整工作方案。钱三强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上任伊始就为建立新的物理学机构而奔走呼号。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50 年5 月正式成立。钱三强开始任副所长,次年便升任所长。在研究所成立前后,钱三强殚精竭虑、求贤若渴、广揽人才。两三年内,这个研究所便获得飞跃式发展。国内外听闻该研究所将成为新中国核物理研究中心,各方面的人才纷纷汇集北京。彭桓武、王淦昌、朱洪元、赵忠尧、杨澄中等就是这时在钱三强的邀请下加入研究所的。钱三强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物理科研力量,完成了自己回国初期的夙愿。

1955 年,我国国民经济好转。党中央根据国外形势需要,把战略目标集中到新兴尖端科技研究上。1956 年,我国成立了主管原子能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三机部(1958 年改为二机部),钱三强被任命为副部长,他是这个部领导班子中唯一学过核科学的人,其肩负的使命和重任可想而知。同年,研制原子弹被列入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1958 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这是我国第一个原子能研究所,钱三强众望所归地成为第一任所长。从此,他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中。

造出中国的原子弹

20 世纪50 年代末60 年代初,对于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发展来说,那是一个被卡着脖子的年代。1959 年6 月,苏共中央来信,拒绝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技术资料。8 月23 日,苏联又单方面终止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了全部专家,甚至连一张纸片都不留下,还讥讽说:“离开外界的帮助,中国20 年也搞不出原子弹。就守着这堆废铜烂铁吧!”

钱三强很清楚,这对于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以至于中国历史,将意味着什么。原子能科学事业的道道难关,只要有一道攻克不下,千军万马都会裹足不前。要真是这样的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且不说,中华民族的自立自强精神将受到莫大伤害。

中共中央及时作出新决策: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八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疾风识劲草,严寒知松柏。在正确的决策下,原子能战线上的科学技术人员、领导干部和工人、解放军,个个精神抖擞,全力投入到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科学的伟大事业中。为了记住那个撕毁合同的日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工程代号,定为“596”。

原子弹研制过程中,有一种扩散分离膜是铀235生产中最关键、最机密的部分,苏联人称它是他们“社会主义安全的心脏”,从不让中国科学家接近,就是参观学习,也只许站在很远的地方望一眼。在钱三强领导下,原子能所成立了攻关小组,由学术秘书钱皋韵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冶金部和复旦大学等几个研究单位,经过4 年努力,研制成功合格的扩散分离膜,并开始批量生产,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之后,第4 个能制造扩散分离膜的国家。

原子能研究所及时组织了于敏、黄祖洽等青年理论物理学家,在进行原子弹研制的同时,开展了氢弹原理的预研工作;核武器研制进入决战阶段后,30余人合并到核武器研究所,加快了氢弹研制的速度,创造出了从原子弹到氢弹进程上的奇迹!

当1964 年10 月16 日我国西部上空升腾起第一朵蘑菇云的时候,有些外国人还不以为然,以为只不过是一个低水平的玩意儿,直到他们对大气中的漂浮物进行分析后,才感到惊讶。

仅仅用了两年零8 个月,我国第一颗氢弹也爆炸成功,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原子弹与氢弹的研制成功是以钱三强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秉持自强不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和无私奉献、心怀祖国的爱国精神,融合远见卓识的战略眼光和卓越才能的生动体现。

猜你喜欢
钱三强氢弹原子能
将位置排到最后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日间的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
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
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
氢弹,不过如此
朝鲜试爆氢弹,中方坚决反对
FACTORY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