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户捣衣声”:古人生活里的文艺与科学

2022-10-11 01:50张立峰
科学24小时 2022年10期
关键词:妇人古人

文/张立峰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是出自诗仙李白笔下的千古名句,它诉说着当时妇人们对边关亲人的牵挂与思念,也记载了一种早已消失的中国古代生产活动。

诗画“捣练”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幅《捣练图》,是唐代著名仕女画大师张萱的代表作的宋代摹本。在长卷式的《捣练图》中,张萱共刻画了十二个唐代宫廷女性人物形象,按照劳动分工,从右至左依次是捣练、缝纫和熨烫三组场景。

在“捣练”场景中,两两相对的四名女性,围在长方形“石砧”周围,用两头粗、中间细的杵棒,捣击平铺在砧石上的“丝帛”。“捣练”画面里,中间两个女子同时举杵,左右手的位置恰好一致;而左侧女子似在休息,将木杵靠在肩上,以手挽袖;右侧女子则静立一旁,准备随时上前替换。画家以工笔重彩技法,如全彩照一般“定格”了“捣练”的精彩瞬间。

若细心检索一番,我们会发现关于“捣练”的画作着实不少。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张墨、陆探微等名家都画过此类题材,可惜未能留存下来。目前可见的最早的《捣练图》,发现于长安兴教寺的石槽上,石槽两边各刻有一幅初唐时期的线刻画,表现的是数名宫廷女性于庭院中手执细腰木杵,正在进行“捣练”。

张萱的《捣练图》反映的是盛唐时期长安宫廷的“捣练”情景。时代与之相近的,还有山西长治出土的画像砖上的“捣练”图,绘有身穿长裙的宫女“捣练”的情景。创作的时间线向后延伸,依次可见金代河北柿庄六号墓的“捣练”壁画、南宋后期牟益的《捣衣图》、明代佚名《宫蚕图》中的“捣练”场景以及明代仇英的《捣衣图》等。

《捣练图》(局部)里的“捣练”场景

唐代张萱《捣练图》(宋摹本)

与“捣练图”时间线相伴行的,还有“捣练诗”或“捣衣诗”。汉朝班婕妤的《捣素赋》应是“捣练”融入文学之肇始,赋中有“于是投香杵,扣玟砧”“阅绞练之初成,择玄黄之妙匹”等句。现存最早的“捣衣诗”是魏晋文学家曹毗的《夜听捣衣》,其中有“纤手叠轻素,朗桁叩鸣砧”之句。

南宋牟益的《捣衣图》,创作原型源自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捣衣诗》。诗人以白描手法,写天气将寒时,女子依次进行捣练— —“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裁衣——“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装箱—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等过程,通过女子在家为戍守边关的丈夫准备寒衣这一生活细节,含蓄地表达了妇人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

到了唐代,很多大诗人都有此类诗篇的传世之作。如王建的《捣衣曲》中写 “月明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刘禹锡的《捣衣曲》“爽砧应秋律,繁杵含凄风”。特别是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将妇人秋夜怀思远戍边陲的亲人,刻画得荡气回肠,其情其景既写实又动人。

“捣练”,本是一项专属于古代女性的日常劳作,在当时的兵役和赋税制度背景下,这一活动融入文学后,被赋予了一种特有的感情色彩。

明·仇英《捣衣图》

“捣练”何为

人们不禁会问,古人为何要“捣练”?为什么会出现千家万户“捣衣”的壮观景象呢?

关于“捣练”的对象,在古人的诗句里有“帛”“纨素”和“衣”等多种说法。“纨”是精细的丝织物,“帛”则是古代丝织物的总称。在张萱的《捣练图》中,石砧上就放置着颇似细绳捆扎的生丝。总体而言,“捣练”是一种使生丝或葛麻等植物纤维,以及它们的织成品脱胶的工艺。

中国是“丝的国度”。古人早已认识到生蚕丝主要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构成。丝胶是丝素外围的胶体,也是保护膜,大量存留的丝胶,会使丝织物手感粗硬、缺乏光泽、着色困难,因此,生丝和用生丝织成的“生绸”都需要去除丝胶和其他杂质。同理,天然植物纤维如苎麻等,在纺织之前,也要去除果胶、半纤维素、水溶物和木质素等胶质。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古人用草木灰水或贝壳灰水等碱性溶液浸泡织物七个昼夜,使其脱胶。后来,人们在此基础上使用砧杵反复捶打,化学作用与物理作用相结合,加速脱胶。

秋夜“捣练”

若是留心古人的诗作,你或许会发现,“捣练”活动似乎总是固定在秋季的夜晚,即“秋夜捣练”。

秋季天气逐渐转寒,妇人们要准备御寒的衣物,以便能及时寄到戍边的丈夫手里。因此,“捣练”活动多在秋季进行。但令人费解的是,“捣练”为什么几乎都在夜晚进行呢?

有人认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妇人们白天要在地里做农活,无暇顾及“捣练”之事,因此选在晚上进行。唐代诗人王建擅写宫词,从他的《捣衣曲》来看,“玉钗低昂”的宫廷女子,也会选在“夜深月落冷如刀”时进行“捣练”活动。“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也表明,夜晚“捣练”是一种普遍行为,农忙似乎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

我们知道,“捣练”是一种化学作用与物理作用相结合的加工工艺。“捣练”过的衣服面料,特别是葛、麻等植物纤维面料,往往容易变得松散、不耐用。正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所说,“凡布缕紧则坚,缓则脆”。这时候,对“捣练”温度的控制就比较关键,“石不发烧,则缕紧不松泛”。石头吸热快,散热也快,石砧白日暴晒,不宜“捣练”,待到夜晚温度大幅降低,才是“捣练”的好时机,能尽量确保衣物或面料的坚韧耐用,这就是古人“犹尚寒砧”的原因。

昼夜温差大,是我国秋季突出的气候特征之一。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特意避开温暖的白天,选择晴冷的秋夜进行“捣练”劳作。“万户捣衣”这一活动,正是源于古人对于衣料物性和自然环境认识与选择的结果。

古代制衣用的葛布、麻布

猜你喜欢
妇人古人
敦煌壁画中的中秋节
敦煌壁画中的中秋节
陈海良《古人诗》
古人的防疫术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也为颜值恼
犬人
犬 人
犬人
犬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