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炎贴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观察*

2022-10-11 13:09熊苏力张一沛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性疾病体征后遗症

熊苏力 张一沛 方 家

(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妇科,江西 南昌 330000; 2.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妇科,江西 南昌 330000)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目前妇科多发且常见疾病之一,是一组感染性疾病,发生于女性上生殖道,包括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等,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且行之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会引起后遗症[1]。本病以往称为慢性盆腔炎,具有易复发、病程漫长的特点,常表现为慢性的下腹疼痛、盆腔炎性包裹性积液、异位妊娠、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增加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年龄有低龄化趋势[2]。中医学中并无此病名的记载,但依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现代学者将其归属于“带下病”“癥瘕”等范畴。中医古代文献对于本病的相关描述为“热入血室……为邪热陷入,搏结而不行,胸腹少腹,必有牵引作痛拒按者”。该研究采用穴位贴敷联合中药口服治疗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妇科住院部和门诊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2.06±5.77)岁;对照组45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1.76±5.54)岁。2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疾病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妇产科学》[1]制定如下诊断标准:(1)患者既往有盆腔炎性疾病急性发作病史;(2)有发热、疲乏等症状;(3)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或再次发作;(4)阴道分泌物增多,色黄,可有异味;(5)慢性盆腔痛:下腹部疼痛坠胀、腰骶部酸痛等;(6)体征:至少存在子宫及/或附件区压痛,可伴有附件区增厚、包块或宫体活动欠佳等;(7)辅助检查:B超可见盆腔积液、附件或盆腔炎性包块等,可有血沉、白细胞或C反应蛋白升高等。中医辨证:参照《中医妇科学》[4]:(1)少腹部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劳累时或经期加重,或伴有反复低热,带下量多,质黏稠,色黄;(2)胸闷纳呆,大便溏或秘结,口干不欲饮,小便黄赤;(3)舌体胖大,舌质暗红或红,可见瘀斑或瘀点,舌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数。

1.3 纳入标准 (1)患者年龄在20~50岁,且为已婚妇女或有性生活史者。(2)患者自愿参加,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3)对本研究药物不过敏者。(4)依从性较好者。

1.4 排除标准 (1)合并有盆腔脓肿者或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急性发作者。(2)相关检查提示,患者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腺肌病、阴道炎、卵巢肿物等。(3)合并有严重全身性疾病,比如肝、心、肾和造血系统方面的疾病等。(4)对本次研究所使用的药物过敏者。(5)近期采用过同类药物进行治疗,且药物疗效难以判定。(6)难以随访或其他原因不能合作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治疗组 采用口服中药加盆炎贴穴位贴敷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口服中药组成:金银花10 g,红藤15 g,连翘10 g,黄柏6 g,蒲公英10 g,丹参15 g,茯苓10 g,薏苡仁15 g,延胡索10 g。日1剂,水煎300 mL,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2)盆炎贴:盆炎贴选穴:次髎、水道、归来、阿是穴。盆炎贴药物组成:红藤、败酱草、丹参、透骨草、川芎、延胡索、路路通,按2∶2∶1∶2∶1∶2∶2的比例,用中药粉碎机粉碎并搅拌均匀备用。穴位贴敷之前取少许水调成不松散、可塑形的膏状物,制成1.0 cm×1.0 cm×0.5 cm的方块形状的膏药。将已制作好的膏药附着在医用胶布(2.0 cm×2.0 cm)的粘贴面上备用。盆炎贴操作方法:将制好的贴敷膏药贴于所选穴位上,再用医用胶布粘贴固定,嘱咐患者4~6 h后将膏药撕下。每日贴1次。

中药口服及盆炎贴均于月经干净2 d后即开始使用,持续2周。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经期停药。

1.5.2 对照组 单纯口服中药,药物组成同治疗组。

1.6 观察指标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痊愈:经治疗后,下腹部疼痛感及腰骶酸胀感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及相关检查检验结果正常,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95%,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显效:经过治疗后,下腹疼痛感及腰骶酸胀感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及相关检查检验结果可见明显改善,70%≤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95%。有效:经过治疗后,下腹疼痛感及腰骶酸胀感等症状有所减轻,妇科检查及相关检查检验结果有所改善,30%≤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70%。无效:经治疗后,下腹疼痛感及腰骶酸胀感等症状无改善或反有加重,妇科检查及相关检查检验结果无改善或有加重,症状、体征积分和减少<30%。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治疗后的症状消失程度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局部体征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治疗后的局部体征改善情况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及无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综合积分。

2 结果

2.1 2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6.67%(39/45),高于对照组的64.44%(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综合疗效比较 [例(%)]

2.2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2.3 2组患者局部体征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局部体征总有效率为82.22%(37/45),高于对照组的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局部体征疗效比较 [例(%)]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局部体征积分、综合积分均下降,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更低,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分)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的发病主要与经期、性生活时卫生不良、产后护理不得当等导致湿热之邪入侵体内,湿热下注冲任,体内气机不畅,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壅滞,血下行不畅,不通则痛,更有甚者瘀积成瘕。湿热有外感湿热及内生湿热之差别,但不管是内生之湿热或是外感之湿热,均能与血瘀互为因果关系,相互挟持发而为病。《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说:“血不利则为水”,血瘀能导致气运行不畅,津液无法正常输布全身,聚集而形成湿,湿郁久之则化热,湿遏热伏,蕴蒸从而变生湿热。因而,湿热之邪阻碍了气血的运行,血与湿热之邪互相搏结,瘀阻于冲任胞宫,气血下行不顺畅,从而导致下腹胀闷疼痛或刺痛;瘀滞在胞脉胞宫,皆系于肾,而《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故症状以腰骶酸胀疼痛为主;湿热之邪下注于下焦,伤及女子胞宫、任带,则带下色黄,质稠,量多。由此可见,本病之发病以湿邪为主,其病机离不开瘀滞,湿为其因,瘀为其果,病理改变则以瘀为主。本病证候上,实证为多,且以湿热瘀结型占大多数。胡晓华认为慢性盆腔炎的病机以湿热瘀滞为主,以利湿化瘀为根本大法[5],故当治以“清热利湿,化瘀止痛”为法。该研究所选自拟方剂中方中金银花、连翘、红藤清利湿热,丹参辛散行滞、祛瘀止痛,共为君药;蒲公英、黄柏清热解毒为臣药;佐以延胡索活血行气止痛;薏苡仁、茯苓渗湿泄浊,导湿热从小便出,祛湿而利筋络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化瘀之功效。

穴位贴敷是一种中医外治法,通过所选药物直接对穴位产生刺激作用,使得药物在局部到达较高浓度,直接作用于病灶。本研究所选用的次髎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常用腧穴之一,位于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正对第2骶后孔,其主要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水道穴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归来穴主要作用是活血调经、化瘀止痛。阿是穴通过经络系统与脏腑组织相联系,因此能沟通内外上下,将气血精微输布于全身;在病理上又是将病邪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注途径,因此,阿是穴不仅是治疗疾病的最佳刺激点,同时也是疾病的一个反映点,在临床上,不仅用于治疗,还用于疾病的诊断。所选中药中,红藤有清热解毒和活血通络的作用。败酱草有清热解毒、排脓化瘀的功效,研究[6]表明,败酱草有抗炎、抑菌的功效,其中败酱多糖有抗氧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丹参具有祛瘀止痛、活血调经、除烦安神、凉血消痈的作用,研究[7]发现,丹参中含脂溶性非醌类成分,能改善微循环,促进组织修复,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而其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改变红细胞的聚集状态,降解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透骨草可活血、利气、止痛。川芎能祛风止痛、活血行气。路路通具有利水通经、祛风活络的作用。研究[8]表明,活血化瘀、理气行气药物能够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状况,对慢性盆腔炎的治愈具有积极作用。由此可见,使用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提高机体代谢,改善组织营养状况,促进机体炎症物质的吸收,从而达到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目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综合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3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44%(2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在局部体征疗效上,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2%(37/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22%(2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局部体征疗效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表明,盆炎贴用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及盆腔积液等,同时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猜你喜欢
性疾病体征后遗症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春天的“后遗症”
盆腔炎性疾病的危害及治疗
两分钟的脑震荡诊断测试
2019华山医院色素异常性疾病与毛发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2019华山医院色素异常性疾病与毛发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