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论教学+”模式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研究

2022-10-13 11:46绵阳城市学院建筑与规划系伍志凌罗小娇
工业设计 2022年9期
关键词:规划设计课题理论

近年来,教育部召开了新时代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并先后颁布“新时代高教40 条”“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双万”计划等重要举措,明确了要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吹响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号角。对于本科教育而言,课程教学是最微观、最基础的问题,同时也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是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教育部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了落实国家新时代对于高校本科教育的新理念、新政策,为社会行业培养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新一轮的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因此,文章主要以城乡规划专业《居住规划设计》课程为实例,对标“金课”质量建设标准,剖析现状课程存在的普遍问题,探索新时代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和路径。

1 “理论教学+”模式概述

新时代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强化专业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途径和目标,为了适应城乡规划行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市场需求,针对课程特点及现状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理论教学+”模式作为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力争把课程建设为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的精品课程。

1.1 “理论教学+”模式的概念

“理论教学+”模式是指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有实践能力要求的课程教学采取“理论教学+实践课题训练”模式实施教学活动。该模式要求课程教学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到成绩评定等全过程要以全面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为导向,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课题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使学生的课程学习不仅能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还要能完成实践课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贯通、创新与应用相融合的课程教学改革。

1.2 “理论教学+”中“+”的涵义

要做好“理论教学+”课程教学改革,关键是要理解好“+”的含义。文章提出了的“理论教学+”中的“+”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课题训练相结合层面,指的是根据课程性质和目标,在进行课堂理论教学的同时将相关的实践课题训练纳入教学计划,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有机整体,让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运用在实践课题中。实践课题形式倡导多样化,可以是“理论教学+科技制作”“理论教学+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科技论文”“理论教学+实际工程”“理论教学+专业竞赛”“理论教学+科研课题”等多种形式。实践课题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创新性、挑战性,绝不是一般的课后练习题、思考题;二是,课题研发与理论教学过程相融合,指的是将实践课题引入课程教学计划后,并不仅仅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课题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训练在全过程中进行深度融合,全面改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在理论教学部分前沿性和时代性内容和设计方法拓展,是改变传统“老师讲学生听”呆板模式的新型教与学形态,“理论教学+”将彻底改变专业技能课的教学设计及其相应的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案设计、考试考查等。理论与实践同步指导、同步完成、同步考查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

1.3 “理论教学+”模式的教学特点

“理论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打造金课的有效方式,以实践课题训练为驱动,以能力为导向,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扩大课程的可选择性。“理论教学+”模式深入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实施翻转课堂,开展混合式教学,实现各教学环节时间、空间分配的转变,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该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方式。实践课题训练是该模式的核心,教学过程一般包括呈现、体验、再现、反思四个环节。呈现的是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体验、再现、反思也就是进行实践课题训练,是学生巩固内化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过程

,在后三个环节,学生需要教师的帮助,因此如何围绕实践课题训练开展是课程教学的重点。

将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考核要求及方式等按照要“理论教学+”改革理念进行重新梳理和定位。课程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高级思维及创新能力

。让学生掌握城市居住区规划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居住区规划与老旧居住区改造的内容与方法等知识性目标以外,增加学生对居住区进行调研分析、设计实践及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将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规划价值观。课程考核突出过程考核和结构评分,课程理论考试和实践课题成果考核各占50%。其中实践课题成果主要从完成度、难易度、实用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科学评定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素质程度和教学目标之间的达成度。对规划知识、方案设计、规划研究、规划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城乡规划本科人才培养毕业要求进行有力的支撑(如表1)。

2 《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重理论轻实践

课程内容以实践课题训练为中心,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将社区生活圈、未来公园社区等时代前沿热点、新设计标准,尤其是将实践课题训练所涉及的重点内容、关键环节纳入课程教学大纲

。将实践课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分解为居住区概论、编制内容及目标、用地与建筑、配套设施、道路与停车、环境与绿化等六个讲授专题,同时将训练课题分解为课题开题、研发准备、用地与建筑布局实训、配套设施规划实训、交通设施设计实训、环境绿化设计实训、成果编制、成果答辩等八个实训环节,与专题内容相对应

。课程理论教学与课题实践是改革课程的整体,要制定科学可行的授课计划,明确课程理论讲授的内容及其相关的实践环节时序与进度,适当调整各部分学时,使专业课堂理论教学与课题实践同步进行、有机融合、相互支撑,让所学理论知识同时应用到创新实践活动中,同步产出专业实践成果

(如表3)。

教师自身综合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对相关领域研究深度不够,对于新理论、新方法,缺乏探究创新精神。课程内容还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基础知识阶段,对于新理念和新方法的拓展较少,学生探究兴趣不足。学生课后学习精力花费较少,课后学习时间和思考不足。课程考核方式,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加课程设计的形式,对于学生缺乏挑战。期末考试试题,只要学生学习态度没有问题,花几天认真复习通过问题不大。课程设计常用虚拟课题的形式,课题类型单一,现状限制条件较少,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创新欲望

2.2 教学内容脱节

实践课题库建设是“理论教学+改革”的核心和重点,是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抓手。实践课题类型结合居住区规划领域研究热点、工程实践及学科竞赛方向,突出综合性、创新性、实用性和多样性四个特征,按照其成果形式主要分为规划设计、调研报告、科研论文三种类型。实践课题采用分组完成,学生可以自由组建课题小组选择实践课题的训练类型。实践课题训练注重“产教研赛”的结合,推荐优秀成果参加学科专业竞赛,论文投稿发表。实践案例资源是“理论教学+”改革的重要课程资源,案例伴随着居住区发展而不断更新,在传统国内外居住区案例的基础上,依托近年来开放式社区、社区生活圈建设、城市老旧居住改造、未来公园社区、房地产开发实践项目,搜集具有特色和代表的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让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深度对接(如表2)。

2.3 教学组织方式单一

万:听说您常有“高论”,且与众不同.例如此次会议期间,一些同道苦恼于从事“当代科学口述史”之目的本在“求真”,但被采访者却常常会强调不得公开发表他所提供的某些资料或是对某一事件“真实情况”的陈述.您在主持2日上午的讨论时,就此谈道:

2.4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明尼漂抵的是圣安东尼瀑布。过去,由于这堵水沫翻腾的岩壁,印第安人搬运木舟和行李必须绕行。一位牧师与散发着野性美的瀑布邂逅之后,便给它取了个圣徒的名字——圣安东尼。随后到来的人们建起了靠瀑布水力运作的锯木厂。最后,喷着气的汽船,从大河上游遥远的圣路易斯驶来了,却被这道水墙阻挡,再也无法前进。一座城市围绕瀑布发展了起来。城市的名字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取自苏人意为水的土语Minne,以及希腊语中意指城市的音节apolis。水城明尼阿波利斯借助瀑布的水力取得了很多成就,其中之一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研稻和磨面产业的城市。

1.坚守“忠诚担当”。要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事业,努力担负起国家和企业赋予的职责,在本职岗位努力奉献,争创佳绩,使国企员工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

3 基于“理论教学+”模式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教学改革策略

3.1 优化三维教学目标

(2)加强人文社科知识储备,完善医学生知识结构。医学专业学制长,知识体系精细庞杂。医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平时对文、史、哲、艺、伦理、社会、法学等知识涉猎较少,缺乏人文知识储备。然而现代医学提倡以患者为中心,要求医学生必须加强人文社科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以回应新的时代诉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可在教学中注重医学与人文的结合,增设人文选修课程,开设人文知识讲座与论坛,加强人文师资建设,开展人文知识竞赛及各种社团、志愿者活动,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医学生人文知识底蕴,提升医学生人文情怀。

3.2 创新实践题库建设并健全特色案例资源

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学科的不断发展,社会行业中对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开放式居住区、小街区密路网、社区生活圈、完整居住区社区等新规划设计理念不断涌现完善。规划设计类型转变,开始关注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乡村社区规划等研究方向。面对行业的发展需求,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选用教材、教学案例及课程设计选题未能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缺乏前沿性和时代性。

在教与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出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理论教学组织方式采用“满堂灌”式课堂教学或“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的平面化或二元化方式,组织方式单一。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直接告诉学生结果答案,教学节奏较快,学生对于结果缺乏探究性,导致学习情绪不高。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学生与教师无情感内容的交流,更不用说讨论争论。部分学生缺乏对现代城市居住区及小区的直观认识体验,会出现学生无所适从、不易理解的情况,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不佳。

3.3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

居住区规划设计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且没有标准答案,要完成规划实践对于学生综合能力较高。该课程教学普遍采用理论讲授配套课程设计的方式,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规划设计实践的能力较差。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重规划知识和理论讲授,忽略对于设计思维、职业素质的综合训练,学生在面对《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时经常没有头绪,无从下手。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中,学生综合分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往往导致规划设计缺乏逻辑性,课程设计质量较低。

3.4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组织方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流程,实现教师“教”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充分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线上教学资源,把课前自学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把更多时间用于研讨辩论、案例剖析、方案讨论、互动答疑、汇报点评等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做好陪伴式的课题指导,与学生一起解读题目,帮助学生理解课题的关键点、创新点,保证课题的成果水平

。帮助学生研判技术路线和成果构成,让学生学会技术方法和明晰成果内容及其深度。善于预见、发现和分析学生实践项目中的个性问题,做好小众化的教学方案,针对课题进行课后指导(如图1、表4)。

4 结论

将课程与新时代金课建设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主要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践能力薄弱;二是与社会行业脱节,教学内容陈旧;三是教学组织较单板,学习效果不佳;四是课程挑战度不高,缺乏探究创新,这四个方面也是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将“理论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总体思路。该模式深入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是打造金课的有效方式之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指的是存在一种或多种来源于胃和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也不具有能够解释之这一症状的代谢性或器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表现为易反复、病程长,与胃功能紊乱、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1]。本文主要是针对我院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取针刺穴位治疗,发现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吴岩.建设中国“金课”[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4-9.

[2]张春英,孙吕盛.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居住区规划原理教学改革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7(26):82-85.

[3]胡晓海,荣丽华.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改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8(17):107.

[4]凌俊.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及对策——评《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大学生思政教育互动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9(07):113.

[5]郝红翠,龚春艳.教师教育课程理实一体化的价值、困境与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38(03):88-92.

[6]尹旭红,卢天佑,冀晶娟.方案阶段日照分析策略——基于“居住区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20(12):197-199.

[7]金妤.应用型高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初构[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2):33-38.

[8]张楠.基于认知迁移理论的外国建筑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中国建筑教育,2019(01):20-26.

猜你喜欢
规划设计课题理论
规划设计作品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规划设计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