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2022-10-13 11:29马彦芬刘伟伟程睿怡
科教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专业课程思政

马彦芬 刘伟伟 程睿怡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河北 沧州 061001)

在传统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教书育人”为两个领域的工作:“教书”是专业教学的主要任务,“育人”是思政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出现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层皮”的问题。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需明确回答的问题。鉴于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积极探索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思政的策略,打造专业教学思政化的新格局。

1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不足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师毕业于专业学科院校,具有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切实担负起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责任。但部分专业教师在校学习阶段对思政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专业教师思政理论知识不扎实,直接阻碍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并且,课程思政实践需专业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但部分专业教师因缺乏课程思政实践经验,在专业教学中生硬地进行思政教育,不仅无法实现课程思政实践目标与专业教学任务,还极易使学生对课程思政产生抵触心理。

1.2 缺乏完整的思政元素

应用型本科院校使用的教材因循守旧,缺乏时代性,虽为专业教师提供了教学依据,且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但对专业教师挖掘专业知识中蕴藏的思政元素产生一定阻碍。教材内容更侧重理性科学知识,缺乏人文情怀;侧重专业知识深度而非广度。如,部分人文社会学科教材仅注重呈现知识系统性,忽视呈现思想文化等精神层面的内容;部分自然社会科学教材仅注重呈现各类实验数据,侧重知识与技能,缺乏科学素养、道德伦理等人文情怀,不利于专业教师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并且,专业教学主要任务为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所以,教材中不会过多呈现系统、显而易见的思政元素,直接阻碍专业教师挖掘、应用思政元素。

1.3 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困难

课程思政建设需将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专业知识发展为思政元素的载体,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融通,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熏染学生价值观念。当前,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引导学生价值观念时极易出现教条式说教,不仅导致部分学生出现抵触心理,还直接阻碍思政元素深度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中,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结合仅浮于表面。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2.1 提升专业课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①打造多元培训体系。高校应构建校级专业培训机制,分层、分批组织专业教师参加针对性较强的培训活动,如,岗前培训、新员工培训、师德研讨会、专题讲座等,将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等思政理论知识逐步传递给专业教师,多维度提升专业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完善专业教师的思政理论知识体系。并且,培训活动应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确保培训的活动“不断线”“不空档”,提升培训的实效性,推动专业教师成长为具有深远思政觉悟的优秀教师,为其实践课程思政筑牢根基。

②强化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高校应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研讨会,立足不同角度深入分析专业教学内容,彰显专业教学内容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价值,为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提供重要参考。高校可通过评比选拔课程思政实践杰出代表、教书育人标兵、立德树人先进教师等,挖掘专业教师群体中蕴藏的实践课程思政的先进代表,并开展经验分享大会,组织其分享在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思政的经验,为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树立榜样、提供参考范本。高校还应定期开展专业教学创新竞赛、课程思政竞赛、优秀教学案例评选等活动,并通过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依托各类竞赛活动提升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实践能力。

2.2 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

①整合思政元素。首先,高校应遵循科学逻辑挖掘各类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全面整合教材中蕴藏的思政元素。其一,遵循知识逻辑。各类专业课程都有独特的知识逻辑,教师在挖掘其思政元素时应遵循其知识逻辑,整合专业知识应用场景、历史发展、前沿研究中能够强化责任感与使命感的思政元素。其二,遵循学科发展逻辑。各类专业知识发展均经历了一定的发展历程,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科学家与专业技术人员的贡献;高校应结合专业教学内容整合科学家或技术人员的模范事迹、重大技术创新等蕴含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其三,遵循实践逻辑。课程思政应能够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高校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应梳理各专业课程对应领域在国家建设方面的贡献,以及各专业实践成果与技术应用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帮助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现实相衔接,强化学生的担当意识与奉献意识,推动学生成长为合格的时代新人。其四,遵循需求逻辑。思政元素是升华学生思想境界、强化学生精神素质的有效手段。新时代社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为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参加各类型社会活动创造了条件。高校在挖掘思政元素时应注重结合学生的成长需求、行业发展现状与社会进步需要,将学生密切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重大事件等与专业教学内容相融合,在提高学生对专业教学关注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与能力。其次,高校应分类梳理挖掘的思政元素,结合专业教学目标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调整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指南。并且,高校应引导专业教师尊重各专业课程差异性与独特性,结合专业课程教学特点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打造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思政实践方案。除此之外,各专业课程教学指南应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强化思政教育系统性与整体性。

②编写专业课程校本教材。高校应组建一支由专家、优秀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构成的校本教材开发团队,结合专、兼人才培养理念与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开发专业课程校本课程,将其作为开展专业教学的重要辅助资料。开发团队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认知特点构建以项目为链条的教材知识体系,将匠心技术、理想信念、社会职责、道德观念等思政元素融入其中,适当添加以专业技术进步、技术伦理、职业规范等为主题的讨论内容,将其作为专业教学拓展内容,为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供重要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奉献精神与工匠精神。

2.3 创新专业教学模式

高校应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并在专业教学中适当引入社会现实问题,采用案例教学法或项目式学习法推动学生将社会思想与专业知识相衔接,在无形之中将价值观引导融入专业教学中。高校可建立学生学习支持中心,由思政教师、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共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辅导,为专业教师了解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提供重要平台,为其实践课程思政提供重要参考与新思路。除此之外,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本质特征,实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使学生切身体验或亲身参与到具体项目中,体会专业知识应用与产品设计、生产、运作等整个过程,在知与行的过程中将严谨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等厚植于学生心中。高校应引导专业教师探索专业实践教学与思政的融合点,重构实践教学计划,灵活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如,在实践教学中引入具体项目,使学生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自主完成项目实施过程,在实践―认知―再实践―再认知的循环中提升实践能力、形成追求真理的工作态度与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的人文精神,在“有形”的实践活动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

2.4 强化协同育人机制

①强化师资队伍间的协作。首先,推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合作开展教学设计。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设计时,可与思政教师共同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并共同讨论思政元素如何融入专业教学中,强化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契合度。其次,推动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相互听课。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可邀请对方旁听,帮助专业教师深入了解思政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教师整合思政元素的能力,为其准确把握思政教育切入点提供新思路。并且,思政教师在旁听中可立足专业角度挖掘专业教师极易忽略的思政元素,为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学中提供支持,进一步深化专业教学课程的思政深度。

②构建相关激励机制。实践课程思政需全面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与内驱力,所以,高校应将课程思政实践效果与专业教师切身利益相衔接,打造完善的激励机制。高校应组织职能部门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详细指出实施、支持、考评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实践要求,明确课程思政实践重要性,为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指明方向。高校各级学院、教务处等应将专业教学课程思政实践情况纳入专业教师考核内容,将其与专业教师评优、评先、评职称、年终考核、绩效奖励等挂钩。并且,高校应结合考核结果选拔课程思政实践榜样人物与典型专业课程教学,给予相关人员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提高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思政的积极性。

3 结语

在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思政是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手段。高校应从提升专业课教师综合能力素养、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专业教学模式、强化协同育人机制等策略在专业教学中实践课程思政,使专业教学与思政教育相互配合、同向同行,打造课程思政新格局,切实培养术德兼修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优势。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专业课程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