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2022-10-13 02:54陈婧庄薇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2年17期
关键词:维度创新能力技能

陈婧,庄薇

(南昌医学院,江西南昌 330052)

创新能力是指在各类实践活动和技术领域中,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成果,创造性地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能力[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拓宽护理职业教育与护理人才的就业渠道,大力培养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社会健康需求的创新型护理人才。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江西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2019级~2021 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均为高考招录的三年制学生。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由研究者通过咨询专家及梳理文献而设计,主要包括年龄、年级、性别、家庭所在地、家庭经济状况、担任职务、社会实践、参赛经历等项目。

(2)大学生创新能力量表:采用杨倩[2]设计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自评量表,该量表共17 个条目5 个维度,分别是创新技能、创新动机、创新思维、创新人格、想象力。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依次赋1~5 分,得分越高代表创新能力越低。经检验,该量表的信度为0.826,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59~0.701,具有较高的信效度。

1.2.2 调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问卷星收集法,由研究者讲解调查目的和填写问卷的要求,之后通过问卷星发布调查表的二维码,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集中发布问卷,并当场完成。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0 份,回收问卷442 份,有效问卷418 份,有效回收率92.89%。

1.2.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4.0 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分析,一般资料及学生创新能力各维度得分采用X ±S、百分比、频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t 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得分情况

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及其各维度得分见表1,创新能力总分的均值为2.50,各维度得分排序由低到高分别是创新人格、创新技能、想象力、创新动机、创新思维,说明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技能比较突出,但想象力、创新动机和创新思维还较缺乏。

表1 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各维度得分情况(n=418)

2.2 各组别学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

各组别学生创新能力得分情况见表2,根据统计结果可知不同性别、家庭经济状况,是否担任职务、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创新创业比赛或专业比赛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家庭经济状况较好、担任过职务、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参赛经历的学生创新能力得分较低,说明其创新能力较强。

表2 各组别学生创新能力得分比较(n=418)

2.3 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以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总分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统计结果显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别是担任职务、社会实践、参赛经历。

表3 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结果(n=418)

3 讨论

3.1 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人才。《“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推进医养结合,拓展护理服务领域,加快培养符合新时代、新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职护理人才。截止到2019年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已经达到445 万,护理人员大专学历占比40.43%,医院护理工作中高职护士仍是队伍的主力[3]。高职护生作为临床护士的后备人才,其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决定了我国今后护士队伍的水平,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总分均值为2.50,各维度得分排序由低到高分别是创新人格、创新技能、想象力、创新动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均值比较,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技能比较突出。护理学属于应用实践型专业,各类护理操作技术和规范都在更新,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每年开展的全国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省级护理技能大赛也对护理专业学生的技能水平有着较高要求,而学生获奖情况已作为评价教学质量、评估院校能否入选“双高计划”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各大院校对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综合应用能力非常重视,通过引进标准化病人、虚拟仿真操作技术、临床模拟综合考试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实践思维能力[4,5],这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在创新人格、创新技能维度上水平较高的原因。

结果显示,护理专业学生在想象力、创新动机和创新思维的维度上能力还较缺乏。创新能力由敏捷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人格品质、优秀的实践技能、广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创新动机构成,这种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呈现,是运用已有的技术与知识,提出新方法、新思路、新理论,以满足社会新需求而逐渐锻炼出来的,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6]。但就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未形成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7],如学校缺乏相关政策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型活动、校企合作制度不健全、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方法以传统的讲授式为主、学科交叉融合不足、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缺乏等[8],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

3.2 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分别是担任职务、社会实践、参赛经历。创新能力是在社会实践中通过不断协调智力因素、文化制度、社会心理和实践条件而逐步形成的,这种能力最终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行为呈现出来,并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成果。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是培养更多敢于创新、勇于负责、善于思考、求新务实的创新型人才。在大学期间,学生除了需要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理论和实践技能,更需要主动面向社会,注重团队协作,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为步入社会迎接各项机遇与挑战做好准备[9]。学生在校期间担任校、院、班级干部或活动负责人,能够得到更加全面的锻炼,接触更为复杂的环境、丰富的资源和挑战,能够增强参与校内外各项活动的能力,承担更多责任,学会团队合作和组织协调沟通,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具备社会竞争力。这与要攀攀[10]的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表明担任学生干部能够增加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即除认知能力、专业水平之外的综合素质,包括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好奇心、领导效能、社会适应等能力。

学生涉入理论认为个体认知能力源于活动,只有积极、全面、长期地投入到有价值的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收获越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才能得到长足发展。鼓励在校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对行业现状的认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与专业发明创造,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11,12]。张兆玉[13]的研究显示在护理专业学生中开展社会实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沟通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为学生进入临床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各大院校可为学生构建社会实践平台,加强校企合作、社区合作,将实践教学从学校延伸至医院、社区、机构等。鼓励学生利用周末到医院进行志愿者活动,熟悉医院工作流程,利用业余时间到社区、广场等开展健康咨询等公益活动,利用寒暑假到综合医院、养老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康复医院、保健机构等进行见习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参与度,增强其创新能力。

护理专业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参与的比赛包括“大创”“挑战杯”、创新实验大赛、护理技能大赛、健康与社会照护大赛等,这些大赛可使学生主动将专业理论与技能操作紧密结合,启发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娴熟的操作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优秀的心理素质,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以“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整个比赛流程需要学生团队进行查阅文献、市场调查、选题、设计方案、企业走访、完成设计、撰写报告书、优化PPT、现场答辩等,这些流程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在完成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启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14]。这与陈燕[15]的研究结果一致,其表示有过参赛经历的学生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参赛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升其创新能力。因此,各大院校可建立合理的竞赛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参与竞赛的积极性,完善竞赛项目及相配套的方案,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生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保障,如公众号表彰比赛获奖学生、设立专项奖学金、学分奖励、推荐实习、招考加分等,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竞赛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 结语

创新能力作为衡量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指标,尤其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各大院校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关键环节。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担任职务、社会实践、参赛经历是影响护理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因此,院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勇于担任项目活动的负责人,以各类大赛为契机,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维度创新能力技能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