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潮流共舞,“网红”用语知多少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发布

2022-10-14 11:54安徽孟晓东
初中生写作 2022年5期
关键词:流行语网红年度

时事观察

作为年度“汉语盘点”活动最具网络特色的组成部分,2021年12月6日,“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本次发布的十大网络用语依次为:觉醒年代;YYDS;双减;破防;元宇宙;绝绝子;躺平;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强国有我。透过十大流行网络用语,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网络语言生活画面跃然纸上。据悉,“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网络媒体部分),采用“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为主,兼顾领域专家意见和相关站点收录情况”的方式获得的。监测语料库包含视频弹幕、网络论坛、新闻等不同媒体形式的语言资源。其中,本次发布涉及的视频弹幕数据约11亿条,字符数超过100亿;网络论坛数据包含约35万条帖子,字符数超过3亿。

图10为两种开挖顺序顶板中部下沉位移分布,由图可见,先开挖小断面时巷道顶部表面位移量比先开挖大断面时小约7.0%(约3.0mm),向顶板深部发展两种开挖方法引起的位移量逐渐趋于一致,由此可知,两种开挖方法引起的位移差别主要集中在巷道顶部附近。在顶板深部4m处煤与上部岩层交界面,两种开挖顺序引起的顶板位移量曲线斜率均发生明显变化,位移增加率开始变小,表明煤与直接顶在此处发生离层,因此顶板支护应该以顶部煤层为重点。

多维解读

年度网络流行语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年度网络流行语诞生的源泉,年度网络流行语也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透过并借助年度网络流行语,人们可以回顾并梳理一年来的生活,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年度网络流行语中有精神成长的必需元素。年度网络流行语往往有着三个方面的突出特征:其一,反映了时代发展尤其是这一年度的年度特征;其二,有些流行语弘扬了当今社会所需的正能量;其三,对流行语作深入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因此,我们不妨发掘其中有助于精神成长的元素,汲取其精神养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年度网络流行语折射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年度网络流行语中不乏善意的提醒,人们不妨从中挖掘出有益的人生哲理,将其作为自己人生教科书中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时时对照,让自己的人生之船永不偏离正确的航向。

热点链接

“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解读

指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其目标是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行为全面规范。

源自建党百年天安门广场庆典上青年学子的庄严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是青年一代对党和人民许下的庄重誓言,彰显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

《觉醒年代》首次以电视剧的形式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孕育和创立过程,生动再现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深刻讲述中国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该剧播出后广受好评,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

一段网络视频中,两名男子相互夹菜,而同桌的另一名女子则显得很孤单。于是有网友调侃“伤害性不高,侮辱性极强”。后被网友用来调侃某事虽然没有实质性危害,但是令人很难堪。

“永远的神”的拼音缩写,用于表达对某人的高度敬佩和崇拜。2021年东京奥运会期间,不管是杨倩夺得首金,还是全红婵一场决赛跳出三个满分,或是“苏神”站上百米决赛跑道,全网齐喊“YYDS”,奥运期间一度刷屏。

◎路艳霞

在适应值选择方面,理论上最理想的适应值应该是重建误差Er,但在实际工程中重建误差是不可知的。这里,距离误差el与重建误差有较高的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重建误差的变化,所以本文以所有重建点的距离误差之和作为粒子群优化方法的适应值。

源于小说《雪崩》的科幻概念,现指在XR(扩展现实)、数字孪生、区块链和AI(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下形成的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生活形态。现阶段,元宇宙仍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概念。

原指在游戏中突破了对方的防御,使对方失去防御能力。现指因遇到一些事或看到一些信息后情感上受到很大冲击,内心深处被触动,心理防线被突破。

该词流行于某网络节目,节目中一些粉丝用“绝绝子”为选手加油。多用于赞美,表示“太绝了、太好了”。这个词引发了网友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和讨论。

该词指人在面对压力时,内心再无波澜,主动放弃,不做任何反抗。“躺平”更像是年轻人的一种解压和调整方式,是改变不了环境便改变心态的自我解脱。短暂“躺平”是为了积聚能量,更好地重新出发。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 s)表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实施t检验,(%)表示不良反应、疗效,实施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管理用具、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不应全部计入“设备投资”。按会计制度规定,生产和维修用的各种工器具在 “设备投资—工具及器具”进行核算,形成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或流动资产;管理部门购置的家具、器具在“其他投资—办公生活用家具、器具购置”进行核算,形成交付使用资产—流动资产。

心理压力来源范围广且表现方式多样,缓解心理压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本研究是分年龄层对相同压力的护理人员进行不同方式的释压。虽然在问卷调查中找到了相同年龄层的一些共同点,但是每个人性格爱好倾向性不同,且产生压力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彻底的缓解每个人的心理压力。以后将进行针对性的个人释压方式,并对个体进行跟踪调查,以求彻底了解并缓解心理压力。

这种理论在比较法上的支持是德国的实践。早在1902年,德国帝国法院即在“Duotal Lagend”案中确认了对于根据专利方法(一种生产制造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在权利人投入市场后,在其上的专利保护的效力就用尽了[注]Entscheidungen des Reichsgerichts in Zivilsachen, Erster Band, Der ganzen Reihe einundfünfzigster Band., Verlag von Beit und Comp. 1903, 139.。

源自导演李安在纪录片《打扰伯格曼》(2013)里评价一部影视作品的话。现多用于表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的不解、震惊。

3.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深度。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既缺乏对行业的研究和探索,又缺乏实践机会。由于高校实践基地开放度不足,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导致多数学生对学校的实践基地缺乏了解,有的高校即便设立了产学研基地,大学生也很难真正走进企业内部,得到一线行业专家的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显著。大部分专任教师缺乏创业经验、企业实践经验,很难讲出精彩的课程,很难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进行指导,课程缺乏实用性。兼任教师大多数为外聘企业人员,讲课均以讲座、沙龙等短期形式为主,无法确保课程的连贯性与一致性,课程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摘自《北京日报》)

时评新声

网络流行语何以“流行”

◎王 欢 庞林源

式中,i为第 i个产业;j为第 j个地区,Xij表示第j个地区的第 i产业的销售收入或产值指标;产业规模区位商也称区域规模优势指数。在本文中,产业规模区位商表示该地区工业总产值占全省三大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当产业规模区位商大于1时,表明该地区工业比较集中,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产业规模区位商越大,表示该地区工业集聚越显著;产业规模区位商等于1时,表示该地区工业处于均势,该产业的集中还不明显;产业规模区位商小于1时,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没有形成集中。

SNE直接使用条件概率来映射数据间的相似度。但由于pi|j≠pj|i,SNE的代价函数是不对称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SNE使用联合概率分布来映射相似度,这样可以保证任取i和j,都有pij=pji。在高维空间中,t-SNE根据条件概率pi|j和pj|i计算出pij:

网络流行语是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和发展出现的一种另类的表达方式,作为现代汉语的一种变体,网络流行语简洁明了、幽默风趣,它们起源于网络却又不囿于网络。当前,网络流行语的传播价值和功能凸显,通过对其进行传播学解读,进而深入探寻其传播机制,对了解当前网络流行语发展情况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就如同狂欢化的生活和现实生活一样。具有自由包容、虚拟匿名等特性的网络空间的存在,使网民们在规范而压抑的现实世界之外寻找到了一个可以尽情畅所欲言、颠覆常规、反叛传统、发泄情绪的“狂欢广场”。网络流行语就是一种在狂欢过程中形成的,与常规语言不同的“狂欢广场语言”。生活在各种压力之下的现代人需要用诙谐幽默来调节情绪,注入了狂欢化特质的网络流行语便深受他们的青睐。

网络流行语满足了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身份认同需求。身份认同是个体在与他人互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人们通过身份认同才能够对自己的地位、形象、社会角色和社会关系有清晰的判定。青年人叛逆、崇尚个性、追求自由,个性化的网络语言是他们表征自身、识别群体的符号。在进行网络交流互动时,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了青年亚文化群体最醒目的标识,语言的个性化使群体成员在思维、价值观念、行动上更容易达成共识。从某种角度来看,网络流行语是青年网民设置的一种将群体以外的人排除在外的语言障碍,也是强化同一个群体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群体认同的语言纽带。

网络流行语缘起于社会现实和网络空间。网络流行语都与社会现实息息相关,脱离了社会现实的背景,是无法形成网络流行语的。另外,如果没有网络空间这一“温床”,网络流行语是无法发酵传播的。网络流行语经过网民的集体狂欢和“二次诠释”后,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一个网络流行语生成之后,网民不断地效仿、遣词造句,使网络流行语规模化传播,并在这一过程中带动更多网民进行集体话语狂欢。值得注意的是,和网民们话语狂欢同时进行的是对语言符号的“二次诠释”。所谓“二次诠释”,指的是虽然概念与符号和指示物之间都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所表达的真正意义要通过二次联系才能获得。有些网络流行语在经历了网民对它的“二次诠释”之后,词语的字面意思和实际指代的含义已经天差地别。它的字面含义被抽离,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也包含着新的感情色彩。

网络流行语从被个体网民发明到在网络空间小范围流行再到被全社会认可,必不可少地要经历“空间切换”的过程。每一天在互联网上都有不计其数的网络流行语被创造出来,但是只有成功实现日常生活空间和公共空间切换且在两个空间都具有意义的网络流行语,才能真正实现广泛的传播并最终生存下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多元化刺激着民众的网络表达诉求,由此产生的网络流行语是当前社会心态和大众文化最真实的反映。它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把脉这个社会。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网络流行语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我们应对其进行引导,对不合乎语言规范或不文明表达的网络流行语进行治理,吸收网络流行语中的精华部分进入主流话语体系,促进语言系统健康、合理发展。

(摘自“快资讯”,有删减)

猜你喜欢
流行语网红年度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我要当网红
年度仿古大戏
排行榜
百度年度热搜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网红”数学课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2010年度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