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患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康复医院建筑设计研究

2022-10-14 02:08郑卫红
建筑与装饰 2022年19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住院建筑设计

郑卫红

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广东 广州 510440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慢性病等各种疾病导致功能障碍的患者增加,我国的康复医疗市场需求也进一步加大,同时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从现状来看,我国现有的康复医疗机构数量不多,且大多仅能满足基本医疗的需求,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故而,从患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出发,对康复医院的建筑设计进行分析研究非常有必要,不仅能为患者提供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也能很好地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

1 患者行为心理需求的理论概述与康复医院建筑设计的融合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提出了行为心理学,他认为行为是个人身处环境之中所作的反应。基于这一理论开端,一大批学者也提出了环境会对人的心理情绪有较大的影响。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国外关于环境与行为的研究成果,并逐渐应用至建筑学领域中。基于行为心理学的认识可得知,建筑环境能够对人的行为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同理,对人的行为心理需求进行研究,也能推动建筑环境的改变。本文则通过行为与心理这两个因素,结合康复患者的生理行为特征与心理现象特点对其行为心理需求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康复医院的建筑设计。

1.1 康复患者的心理现象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

在康复治疗过程中,患者会因自身的残疾及处于陌生的治疗环境而表现出一定的心理特征,主要都会经历无知、震惊、否认、抑郁、反对独立和适应这样一个心理过程,但不同的患者在不同心理时期的时间长短会有所不同。这需要在医院建筑设计中,注重改善就医环境,可通过室内外景观设计等措施,用以康复患者及时消除不良情绪,在心理上能正视自身的状况,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活动,加快康复治愈进程[1]。

1.2 康复患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对康复医院设计的影响

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人类激励理论》中,将人类的需求从低至高划分为5种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础上,在分析康复患者的行为心理需求时,将其划分为医疗行为需求与心理需求这两类,其中,医疗行为需求主要包括医疗康复需求、日常生活需求、安全无障碍需求;心理需求主要包括交流需求、尊重需求和转移注意力的需求。

1.2.1 医疗康复,是患者对康复医院的最基本诉求,患者来康复医院的主要目的是接受专业的康复训练和治疗,从而恢复或维持身体的各项机能,最终能回归家庭和社会。而为了满足患者这一基本诉求,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应尽可能地设置各种康复训练与治疗的空间,以满足不同患者的医疗康复需求。

1.2.2 日常生活,这主要是针对康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正常生活所需,在建筑空间设计上,应注重营造声光热适宜的物理环境、舒适的休息生活空间、充足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康复训练治疗空间。此外,在日常生活需求中,还会衍生出另一个特殊需求,即陪护需求,因为康复患者大多都行动不便,在日常生活与康复治疗过程中都需要陪护人员协作完成。

1.2.3 安全无障碍,这一需求是康复患者对建筑最基本的需求,主要由康复患者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决定,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身体残疾、老年人等行动不便的康复患者,需保障建筑的消防疏散安全及无障碍设计,以保证这类人群的行动安全;另一方面是为保证康复患者在治疗期间不会被感染、被训练器械二次伤害,在建筑空间设计上,需注重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及舒适的空气品质,同时也要充分保证器械的安全性。

1.2.4 转移注意力,由于康复治疗过程大多较长,患者容易产生无聊疲惫与厌倦感,为了能及时排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就需要在建筑空间设计上设置娱乐活动交流的空间,从而转移患者的注意力[2]。

2 基于患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康复医院建筑设计优化策略

2.1 优化医院流线规划的设计

医院的流线规划设计,会对患者的就医效率有较大的影响。当前许多康复医院是基于市场需求下建成,也多是改造其他性质的老旧建筑而来,并没有按照康复医院的治疗流程进行合理布置,导致功能分区较为混乱,继而出现患者就医来回往返、就医效率降低、就诊人群混杂、就医流线冗长等现象出现,难以满足患者对空间环境易达性的需求。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就需要在康复医院建筑设计中,按照康复医院的治疗流程,合理对院区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进行设计。

一是要因地制宜地对院区规划布局。在康复医院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场地所对应的布局模式,结合患者对建筑空间环境的易达性需求,选择适宜的场地布局模式。目前康复医院的规划布局类型主要分为3种:第一种是分散式,这种布局模式是将康复门诊、住院、康复评定训练治疗、医技、后勤保障等按照功能在水平方向延展布置。这种布局模式的优点有:不同建筑之间干扰性较小,能为康复患者提供一个安静休养的环境;利于建筑自然采光与通风,利于营造适应康复治疗的绿化景观环境;便于院区分期建设及未来发展。但这样布局模式也有其不足,主要表现为会让患者的就医流线较长,若遇到恶劣天气时,会给患者的就医带来极大的不便;还会降低土地的利用率,建筑体形系数较大,不利于节能。第二种是集中式,这种布局模式主要是将康复医院的几大主要医疗功能空间进行集中布置,形成建筑综合体。这种布局模式的优点在于:功能空间紧凑,可缩短水平流线,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但同样也具有一些不足,主要是布局耗能大、建筑自然采光与通风差、室外康复活动开展难度大、不利于分期建设及未来发展等。第三种是半集中式,这种布局方式是以上两种布局模式的结合,也因此结合了分散式与集中式的优点,通常是将高层住院楼、康复门诊、康复评定训练治疗、医技等功能聚集,流线不过长,占地面积适中,且可组织室外康复活动[3]。

二是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合理。在康复医院建筑设计中,也应做到各个功能分区明确且合理。康复医院总体上可分为两大功能空间,一类是医疗功能空间,如康复门急诊、住院、康复评定训练、医技、健康管理等;另一类是用房辅助功能空间,如行政管理、后勤保障、院内生活、公共空间等。医疗功能空间是康复医院患者康复治疗的核心功能区,具有人流量大、流线复杂的特点。在分区设计过程中,应正确认识各个医疗功能空间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基于患者康复治疗流程的易达性、便捷性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将其设置在交通便捷、临近入口、便于患者直达的位置。同时也要结合门诊患者与住院患者这两类患者的康复治疗需求进行功能分区设计,应尽可能地缩短患者的行程,针对门诊患者,可在门诊区附近设置小型的康复治疗区。而针对行动不便的住院患者,可在同病区护理单元中设置康复训练室,这样既能节省空间,又能为住院患者营造团体康复的氛围,从而提高其康复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此外,也要充分考虑各个功能单元之间应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因为患者往往是进行完一项治疗后才能继续进行下一项,所以在设计中保证彼此之间的联系,以便患者能就近进行康复治疗。

2.2 优化康复训练治疗空间的设计

康复训练治疗空间是康复医院的关键功能区域,但目前普遍存在功能空间配比不足的情况,难以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行为需求,也容易让患者在康复治疗中产生消极情绪。对此,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康复训练治疗空间的设计。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不同患者的行为心理需求完善康复训练治疗空间的功能设计,一般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中医传统治疗、心理治疗、儿童康复、评定科室等功能单元。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不同功能单元的功能组成,如在物理治疗中,功能组成可分为患者训练空间,包括肢体训练区、器械训练区、步行训练区等;医护辅助空间,包括治疗师办公室、休息室、储物间、卫生间等;候诊空间,包括休息等候区、登记处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依据医院当前的医疗服务量推测出未来的医疗服务量、门诊量、住院量及康复诊疗人数等,进而推算出所需的设备量,再根据设备的大小尺寸和数量计算出各康复治疗功能区所需的面积。应在保证康复设备摆放及患者活动空间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康复治疗室宽敞[4]。

2.3 优化住院空间的设计

考虑住院康复患者通常住院的时间较长,且在漫长的住院期间,除了每天的康复训练治疗时间以外,其余时间大多是在护理单元中度过,所以在护理单位设计中,应注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暖、温馨的就医生活环境。首先,要对护理单元的布局模式进行优化,应充分考虑患者对建筑空间的易达性、安全性、舒适性等行为心理需求,从而选择适宜的布局模式。其次,注重护理单位功能组成的完善,目前许多医患都希望在护理单元中内置康复训练功能区,这样不仅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就近进行康复治疗,还能促进患者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再者,注重提升病房环境的舒适度,住院康复患者大多行动不便,在病房设计中,针对偏瘫患者,要保证病床临空侧为患者的健康侧,以保证患者下床时的安全,对于患者的如厕需要,应在健康侧设有L形抓杆,并针对右侧偏瘫患者设置左侧靠墙的坐便器,左侧偏瘫患者则反之。而针对卧床患者,应在病房设计过程中安装轨道式的移动设备,以便能将患者移至洗手台、坐便器等场所。同时为便于患者进行步行训练,宜在康复病区走廊顶部设置轨道,且走廊净宽至少是3米。此外,对于儿童康复患者这一特殊群体,不能按照成年人的需求进行设计,并错误认为儿童相对矮小,因而所需的空间较小。实际上,儿童康复患者也伴有父母的参与,且儿童活泼好动,反而会需要更大的空间。因此在病房设计中,应尽可能地保证有足够大的空间,能满足儿童行走或游戏玩耍,也要有足够的空间能便于父母进行陪同和陪护,同时也要保证家庭的隐私权。另外,可从色彩搭配、装饰等方面着手,按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设计[5]。

2.4 优化室外景观环境的设计

基于患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康复医院建筑设计,也应注重室外景观环境的营造,让患者能感受到安全感、自由感、舒适感。而在室外康复景观设计过程中,应注重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能够休闲、交流的空间场所,满足患者的沟通交流的需求,增强其康复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同时也应注重为医护人员营造一个休息放松的空间,由此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如某康复医院在室外景观设计中,通过庭院、室外健身器械、景观小品、景观连廊等为患者营造了休闲娱乐的空间,不仅最大化地利用了景观资源,还能很好地转移患者对伤病的注意力[6]。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康复医院建筑设计中,除了要满足基本的功能使用需求,也应能满足患者的行为心理需求,积极营造一个安全、舒适、自由的就医环境,有助于增强患者康复治疗的信心、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也有助于促进康复医院的未来发展。本文在分析康复患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基础上,从布局规划、康复训练治疗空间、住院空间、室外景观环境这几个方面提出设计的建议,希望能为相关的康复医院建设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住院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建筑防火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配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