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0-14 04:14周清松何乔平陆玉发苏有邦陈洪磊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生源家庭农村

周清松,何乔平,陆玉发,苏有邦,陈洪磊

普洱学院 理工学院,云南 普洱 66500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2018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相继发布。2018年5月以来,云南发布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可以看出,中共中央、国家领导人、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把农村问题作为国家头等大事来抓。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在于通过对云南省农村学校生源流失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探究如何通过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和生源回归,促进农村和谐家庭建设,推动云南广大乡村振兴。

一、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乡村振兴最终要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无疑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对接和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1]。

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落实《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统筹规划布局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保障学生就近享有有质量的教育;科学推进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推进乡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落实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加强乡村学校紧缺学科教师培训,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建好建强乡村教师队伍[2]。

二、云南农村学校生源现状

(一)调研数据基本信息

1.本研究农村学校主要指农村小学,此次调研有效数据源76份,其中65份来自完小,11份来自村级小学教学点。

2.此次调研数据涉及9个州市的14个县区。

表1 调研学校所在县(区)分布情况表

威信县 1 1.32%宁蒗县 1 1.32%澜沧县 24 31.58%大理市 1 1.32%绿春县 9 11.84%建水县 2 2.63%泸西县 2 2.63%砚山县 1 1.32%广南县 18 23.68%勐海县 7 9.21%填写人次 76

3.2020年各校(教学点)生源流动情况,流动主要指本校区生源流动到其他校区。

图1 各校生源流动情况统计图

据图可知,对乡村学校来说,学生外流情况较普遍,外流比例最高的已经达到73.4%。总体上看,出现学生流失的学校占比41%,持平的53%,增加的6%。可以看出,学生向优质学校流动较集中,乡镇中心学校教学压力加大。

4.学校寄宿制建设情况。目前多数学校都配套建设了学生宿舍,占比80.26%,但仍然有部分学校没有配套宿舍。对于家较远的学生就读来说很不方便,同时也存在一些路途中的安全问题。

5.宿管情况。在宿舍管理方面,67.11%的学校没有配备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多为学校教师轮流管理。

6.学校学生食堂和工作人员配备情况。96.05%的学校配有学生食堂,极少数没有配备,对学生的就餐问题基本能满足,主要得益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7.学生就读学校离家路程情况。农村学校学生中,离校在5公里左右学生人数较多,占到47.3%,离家1公里内的占43.42%;主要原因是农村大量的教学点被撤销,使得很多学生到中心校就读,离家距离较远。

8.学生离开片区(属地)学校外出就读,对家庭经济负担的影响情况。通过调查,64.47%的受访者认为有所增加,18.42%的受访者认为增加较大,学生离开自己的片区(属地)学校就读,对大多数家庭经济上增加负担是显而易见的。

9.关于学生外出就读是否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不利影响。有48.68%的受访者认为外出就读对孩子身心健康有影响,特别是对年龄较小的学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对家长依赖性较强的孩子可能影响较大。

10.由于孩子外出就读,家长陪读后导致家长婚姻出现问题的情况。通过调研数据显示,在学生外出就读时,对于没有配置住宿的学校来说,基本上都是家长去租房子陪读,受访者中53.95%的人认为会有一定影响,15.79%的人认为对家庭婚姻造成的影响较大。

11.您认为农村学校学生外出就读流失,会对农村家庭和社会带来哪些不好的影响?

图2 农村学校学生外出就读带来的影响统计图

农村学校学生离开所属地外出就读,对农村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教育缺失、治安等社会问题、家乡认同降低、产生家庭矛盾、亲情淡薄、家庭破裂、学生心理问题、农村萧条、本地生源质量降低、学生厌学逃学、读书不方便等。其中影响比较显现的是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家庭教育缺失、治安等社会问题、认同降低。

12.您认为农村地区教育振兴和回归是否必要。93.42%的受访者对农村教育振兴和回归比较看重,认为非常有必要。特别是乡村教育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乡村基础教育对乡村儿童未来的成才至关重要,对乡村的未来起着深远的作用。

13.您认为要使得农村教育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生源回归,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建设和投入?

表2 利于乡村教育振兴的措施统计表

在大家看来,乡村教育要得到发展和振兴,加大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学监管、实行城乡一体化考评和加强教学激励机制的建设等方面都十分必要,需要在城乡教育发展平衡上不断推进。

(二)云南农村学校生源流失(流动)情况分析

本文所谈的流失,不是辍学,指的是学生从属地片区学校去到别的学校就读,主要是去到城镇或外地就读。

1.通过对有关学校的流动数据看,对乡村学校来说,学生外流情况较普遍,外流比例最高的已经达到73.4%。总体上看,出现学生流失的学校占比41%,持平的53%,增加的6%。可以看出,学生向优质学校流动较集中,乡镇中心学校教学压力加大。

2.流失较严重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当前属地学校较远的村寨,一般都离校在2公里及以上,这些学生绝大部分都选择去城镇学校就读。

3.学生去城镇就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全部住在学校宿舍,学校食堂可以保障学生用餐等,学生家长每周接送孩子上学。比如普洱市镇沅县按板镇,所有村小全部撤销,所有学生全部进入镇小就读。另一种情况是村级小学保留,学生原则上在属地村小就读,但村小没有配套宿舍。在这些地区,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基本选择在属地村小就读,多数由于离校较远的学生都选择到城镇中心学校就读,造成村属小学生源不断减少,城镇小学生源大量涌入。

本文所探讨的是农村学校学生生源流失主要指第二种情况。

(三)云南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影响及深层原因分析

1.云南农村学校学生流失造成的影响。(1)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学生外出就读,一般都需要家人陪伴,外出租房等对农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父母或祖父母一方去陪孩子读书,将会直接减少家庭的劳动力,造成直接的经济收入。(2)导致家庭教育缺失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于小学阶段孩子来说,是性格养成、道德品质等培养的重要阶段,父母及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对小学阶段,特别是3年级前的孩子来说,对父母的依恋是与生俱来的,对于父母依赖严重的孩子是很难适应在外的生活的,有的会出现抵触厌学等心理问题;就学校和老师来说,由于班级制教学的特点,更多的精力只能满足教学的需要。(3)学生逃学并导致一些社会治安问题。学生到外地就读,有很大一部分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去学校周边租住陪读,有的老人对孩子的管理上和关系上存在一些问题,部分三年级以上学生慢慢的会出现逃学等现象,有的甚至出现伙同他人盗窃、打架斗殴等社会治安问题。(4)出现亲情淡薄、学生家乡认同降低,农村显得萧条。由于学生多数时间都在外地学校学习,平时与家里人、村里人都接触较少,对自己的村寨和环境越来越陌生,家人间的温情减淡,有的父母甚至出现对孩子的不了解,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变化不能及时了解,有时失去了最佳的教育和关心时机,进一步加剧了家人间的疏远。(5)产生家庭矛盾、家庭破裂等问题。由于孩子到城镇就读,为了照顾孩子,很多家庭都是父母一方去照顾孩子,另一方在家或外出打工赚钱供养。但孩子上学后,家长就无所事事,一些家长会陷入传销或直营等迷局中。另外一些陪读的农村媳妇也会被城里无所事事的男人盯上,久而久之也会出现一些破坏家庭感情的情况。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无疑将加剧夫妻间的矛盾,有的甚至导致了家庭破裂。(6)本地生源质量降低,整体教学质量下降。现在很多家长再累也要送孩子去城镇读书,首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乡村学校教学质量差,教学条件落后。如果随着大量的孩子涌入城镇,乡村学生不断缩减,势必出现从乡村学校抽调教师到城镇教学,解决城镇学校的教学压力,那么城镇学校和乡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差距将会越发明显,乡村学校的教学氛围也将大受影响。

2.云南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深层次原因。当前,农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经济收入总体不断提高,生活水平也大幅提高,现在农村家庭父母以80、90后为主,他们自身多为初中或高中毕业,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较高,为子女能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都在不断创造更好的条件,都努力送自己的汉字进入城镇学校,认为城镇学校有更好的教学资源,子女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培养,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发展。所以决定生源流失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造成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农村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对孩子成长成才的期望得不到满足。

三、实施云南乡村教育优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对策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优先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对乡村来说,教育既承载着传播知识、塑造文明乡风的功能,更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一是合理规划布局乡村学校和教学点设置,推进城乡学校标准化建设,统一城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更好的满足农村学校学生就近入学。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满足儿童寄宿需求。建设好学校食堂,满足学生用餐问题。

二是大力提升农村学校师资队伍质量,保证数量和质量。从教师岗位招聘上把好质量关,选拔高水平的人才进入教师队伍,教师招聘以本地或具体到本乡(镇)人员为主,以减少教师流动,保持相对稳定。加大农村学校教师住宿建设,建立镇(乡)内学校教师流动机制,提高教师在农村学校任教期间待遇。不断改善乡村教师教学条件、落实提高乡村教师待遇政策,为乡村教师在工作、生活方面创造更加优良的环境,让他们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真正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4]。

三是加强学校信息化水平建设,确保所有学校拥有高速的网络接入。建设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使学生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也为教师的培训和提升给予支持。同时加强广大的村寨网络信息化建设和覆盖,有效配合学校的信息化教学。

四是在农村学校加强信息素养、艺术体育、科学等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目前,多数农村学校主要满足了学生传统的语文、数学教学,而在体育、艺术、信息技术、外语等方面的教学开展不力,有的甚至缺少相应的教师,很难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很多家长也是因为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得到更充分的教育和发展,选择将子女送入城镇学校就读。

五是培养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理想情怀。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和方向。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育青少年扎根乡村奋斗出彩的理念,为乡村振兴所需各级各类专业人才奠定思想认识基础。要在实践中增强学生兴农、爱农的认知和情感。农村学生住在乡村、过着乡村生活,更易激发热爱乡村、扎根乡村、建设乡村的理想情怀。

四、结语

优先发展乡村教育就是要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最终解决乡村教育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现状,用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发展动能。总之,乡村振兴与乡村教育相辅相成,通过乡村振兴,生态保护深入人心,村民文明风貌提升,农村的产业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外出务工者返乡就业创业,减少了留守儿童的农村教育难点,恢复农村的活力和生机。广大的农村教育发展好,大量的农村人才从这里起航,并最终去影响和建设自己的家乡,形成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把广大的农村建设的更加美丽,实现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生源家庭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跨省生源调控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