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2-10-15 07:37纪祥龙王开运武玉国姜莉莉
生物灾害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水剂调节剂坐果

纪祥龙,王开运,武玉国,姜莉莉

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评价

纪祥龙1,王开运2,武玉国2,姜莉莉3*

(1.山东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山东 济南 250013;2.山东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3.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 泰安 271000)

【目的】为了科学评价对氯苯氧乙酸钠调节番茄生长的效果。【方法】通过2年田间试验,采用常规生长指标测定及生理生化方法,研究其对番茄坐果率、果型指数、单果质量、产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按有效成分15,20,25 mg/kg喷洒番茄花序,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显著提高番茄坐果率,且对番茄果型无不良影响。在2019年和2020年,15,20,25 mg/kg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的番茄增产率分别为12.06%和12.16%,13.67%和14.59%及14.48%和9.46%,但处理剂量过高不利于产量的进一步提高。【结论】该药剂在20~25 mg/kg剂量下,可提高番茄坐果率和产量,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同时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番茄果实品质。

对氯苯氧乙酸钠;番茄;坐果率;产量;品质

【研究意义】番茄(L.)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1]。其营养价值高,产量和收益可观,在我国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2]。山东省作为蔬菜大省,番茄种植以设施栽培为主,可基本实现周年供应[3]。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优质蔬菜的需求逐步增大[4]。提升设施番茄果实品质对促进农民增收和番茄产业高质量意义重大[5]。【前人研究进展】植物生长调节剂,又称植物外源激素,是由人工合成的、具有植物天然激素活性的有机化合物[6],对作物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7]。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增加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可为农业稳产、丰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力保障[8]。姚棋等[9]报道,外源钙和2,4-表油菜素内酯(EBR)复合喷施处理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番茄果实生长,促进果实对钙素的吸收利用,提高果实品质。其中20 mmol/L钙和0.1 μmol/L EBR复合处理的效果最佳。赵海亮等[10]报道,在番茄果实膨大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溶液,可以降低番茄果实中的可滴定酸水平,提高可溶性蛋白、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糖酸比。其中100~200 μmol/L外源褪黑素对番茄果实综合品质的提升效果最好。弓德强等[11]报道,低温结合GABA处理可有效延缓樱桃番茄果实的腐烂和衰老,有助于保持果实采后品质。王宇等[12]报道,以茉莉酸甲酯处理2叶1心期番茄幼苗,可以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植株体内防御酶活力,并显著降低番茄茎腐根腐病的病情指数。对氯苯氧乙酸钠(4-CPANa),俗称防落素。其作为2,4-D的替代产品出现,同时克服了2,4-D用药剂量要求高、易出现畸形果等弊端,因而在植调剂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13]。张作标等[14]报道,以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的黄瓜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Vc和干物质含量均高于对照。番茄等茄果类作物的开花和坐果对温度条件要求较严,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造成落花落果,进而影响产量[15]。【本研究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红粉’番茄为研究对象,通过2年田间试验,系统评价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不同浓度对番茄坐果率、果型指数、单果质量、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以确定合理的施用浓度,为其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药剂: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85% 2,4滴钠盐可湿性粉剂(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供试作物为北方温室番茄,品种为‘红粉’。

1.2 试验设计

本试验选址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景区山口村番茄温室大棚。番茄移栽时间分别为2019年1月16日和2020年1月20日,株行距为0.4 m×0.7 m。试验地属沙壤土,水肥充足,管理经验丰富,pH值为6.0,有机质含量为2.0%。试验棚每年施基肥120 m2/hm2,番茄生长期间施用冲施肥3次,每次75 kg/hm2。试验期间,施用克露、多杀菌素、腐霉利、病毒A和吡虫啉防治常见病虫害,未使用任何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

药剂处理剂量如表1所示,每个处理重复4次,每个小区面积10 m2,试验小区随机排列。按照60 L/hm2的喷液量,分别于2019年3月16日和2020年3月21日,采用手持式小型喷雾器对番茄花序进行喷雾,使所有花朵均匀着药,空白对照以自来水代替药液。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1.3 试验结果调查

施药后2~3 d,观察有无药害产生,如抑制生长、褪绿、黄化、烧叶、畸形等。施药后7 d,记录各处理花序的坐果数量。果实采收期,摘取试验果实,目测果实是否畸形,测定小区产量和单果质量,按照公式(1)计算坐果率。从上述试验果中随机取8个,用游标卡尺量取果实最大纵径、横径,按照公式(2)计算果形指数。用WYT-J糖量计测定果实可溶固形物含量。采取混合取样,用中和滴定法测定可滴定酸含量[16]。

坐果率=坐果数/花数×100% (1)

果形指数=果实最大纵径/果实最大横径 (2)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所得试验结果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处理,对各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检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对番茄坐果率和果型指数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在2019和2020年,浓度为15,20,25 mg/kg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的番茄坐果率分别为91.56%和92.15%、94.67%和92.67%、93.29%和92.60%,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的88.24%和84.08%,其中20 mg/kg和25 mg/kg剂量对坐果率的提高效果更为明显;40 mg/kg处理的坐果率也高于对照,但在统计分析上差异不显著。同时,各剂量药剂处理的番茄果型指数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可见其对番茄果型无不良影响。

表中同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2.2 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对番茄单果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在2019和2020年,各剂量药剂处理的番茄单果质量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浓度为15、20、25 mg/kg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的小区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增产率分别为12.06%和12.16%、13.67%和14.59%、14.48%和9.46%。40 mg/kg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表3 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对番茄单果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表中同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2.3 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对番茄果实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在2019和2020年,各剂量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的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25 mg/kg处理的含量为9.82%和10.10%,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的8.65%和8.52%。2019年的25 mg/kg处理及2020年的20 mg/kg和25 mg/kg处理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由此可见,适当剂量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可显著改善番茄果实品质。

施药后观察发现,各浓度药剂处理的番茄花序均无畸形果,同时对番茄果实及叶片生长无任何不利影响。

表4 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对番茄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

表中同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代表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我国属于农药管理范畴,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果蔬品质下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超标等问题[17]。对氯苯氧乙酸钠,俗称防落素、促生灵、番茄灵,为内吸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补充植物体内生长素不足,调节激素平衡,防止落花、落果,刺激子房膨大[18]。王思威等[19]报道,该药剂在荔枝中的半衰期为3.2~5.9 d,属易降解农药。按20 mg/L和30 mg/L剂量施用2次,在广州和南宁两地荔枝中的残留量均低于0.01 mg/kg。同时,该药剂对小鼠表现为低毒、低蓄积性[20]。王一茜[13]报道,不同浓度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对绿豆芽生长指标的影响并不相同,其中40 mg/L处理对绿豆芽直径的增加最为显著,5 mg/L处理对绿豆芽单根质量的增加最为显著。

本研究发现,在2年田间试验中,20~25 mg/kg剂量的对氯苯氧乙酸钠处理的番茄坐果率为92.60~94.67%,增产率为9.46%~14.59%,增产效果显著,同时还可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改善果实品质,而其它剂量的调节效果则并不显著。这与张治家[21]报道的8%对氯苯氧乙酸钠可溶性粉剂以25 mg/kg剂量喷施时TF412番茄产量和果实维生素C含量最高,20 mg/kg时番茄果实总糖含量最高、总酸含量最低的结果相似。杨秀荣等[22]报道,0.1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在15~20 mg/kg剂量下,对D440番茄具有提高坐果率、促进提早成熟的作用,50 mg/kg时出现药害症状,这可能与不同品种的药剂耐受性差异有关。由此可见,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在‘红粉’番茄上应用的推荐有效成分浓度为20~25 mg/kg,制剂用量为400~500倍液。同时,施药时要注意均匀着药,避免重复喷洒提高浓度而导致药害。

[1] 赵华, 任晴雯, 王熙予, 等. 丛枝菌根真菌对盐胁迫下番茄抗氧化酶活性和光合特性的影响[J]. 浙江农业学报, 2021, 33(11): 2075-2084.

[2] 王秀娟, 韩瑛祚, 何志刚, 等. 微生物菌肥对设施番茄养分吸收与土壤氮磷累积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1(19): 100-106.

[3] 张守仕, 韩芳, 谢克英, 等. 增氧型袋控缓释肥对日光温室番茄土壤养分、酶活性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1(16): 62-67.

[4] 王站付, 黄璐璐, 王从, 等. 不同施肥方案对设施菜田土壤氨挥发及番茄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1(20): 59-66.

[5] 赵海亮, 左璐, 马长思, 等. 果实膨大期页面喷施褪黑素对番茄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1(17): 7.

[6] 宫庆涛, 姜莉莉, 武海斌,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打破北方果树种子休眠上的应用[J]. 落叶果树, 2018, 50(2): 34-36.

[7] 张园园, 金亮, 王果,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太赫兹光谱检测与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35(5): 23-27.

[8] 何玲, 姜军侠, 朱琳, 等. 陕西省果树植物生长调节剂田间药效试验现状[J].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15, 36(11): 55-57.

[9] 姚棋, 韩云天, 梁祎, 等. 外源钙和EBR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特性的影响[J]. 中国瓜菜, 2021, 34(10): 74-79.

[10] 赵海亮, 左璐, 马长恩, 等. 果实膨大期页面喷施褪黑素对番茄品质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21(17): 15-21.

[11] 弓德强, 李敏, 高兆银, 等. 低温结合GABA处理对樱桃番茄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37(36): 54-60.

[12] 王宇, 刘常金, 张秀, 等. 茉莉酸甲酯对番茄茎腐根腐病抑制效果[J]. 北方园艺, 2021(16): 39-43.

[13] 王一茜. 对氯苯氧乙酸钠在绿豆芽中的降解动态及其对品质的影响[D]. 保定: 河北农业大学, 2013.

[14] 张作标, 许春梅, 柳景兰. 氯吡脲、对氯苯氧乙酸钠对黄瓜果实生长的影响[J]. 北方园艺, 2016(20): 37-40.

[15] 王艳芳. 高温条件下空气湿度对番茄幼苗生长及开花坐果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09, 37(1): 11-13.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142部分:番茄生长调节剂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S]. GB/T 17980.142-2004: 523-526.

[17] 兰珊珊, 林昕, 沙凌杰, 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10(23): 8004-8011.

[18] 李青轻, 陈磊, 陈复彬, 等.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豆芽中的4-氯苯氧乙酸钠[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2(3): 273-277.

[19] 王思威, 刘艳萍, 孙海滨. 对氯苯氧乙酸钠在荔枝和土壤中的残留行为[J]. 农药学学报, 2017, 19(5): 654-658.

[20] 李长凤, 王沙沙, 崔小利, 等. 4-氯苯氧乙酸钠对大豆芽品质的影响及其安全风险性分析[J]. 2017, 43(10): 80-87.

[21] 张治家. 8%对氯苯氧乙酸钠对番茄安全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1, 39(7): 708-711.

[22] 杨秀荣, 刘亦学, 孙凤芝, 等. 0.11%对氯苯氧乙酸钠AS在番茄上田间应用效果评价[J]. 天津农业科学, 2006, 12(2): 32-34.

Application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1% P-Chlorophenoxyacetic Aqueous Solution on Tomato

JI Xianglong1, WANG Kaiyun2, WU Yuguo2, JIANG Lili3*

(1. Shandong Agricultural Ecology and Resource Protection Station, Ji’nan 250013, China; 2.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 China; 3.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 Taian, Shandong 271000, China)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regulate efficiency of 1% P-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odium on tomato growth.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two years, and conventional growth indicators and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methods were adop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n tomato fruit setting rates, fruit shape indexes, single fruit weight, fields, fruit soluble solids and titratable acid contents.With active ingredient 15, 20 and 25 mg/kg sprayed on tomato inflorescence, P-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odium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tomato fruit setting rates, and had no adverse effect on fruit shape indexes. In 2019 and 2020, 15, 20 and 25 mg/kg of P-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odium exhibited yield increase rates of 12.06% and 12.16%, 13.67% and 14.59%, and 14.48% and 9.46%, respectively, and higher dosage could not improve the yield further.The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with dosage of 20-25 mg/kg could improve tomato fruit setting rates and yield, increase fruit soluble solids and decrease titratable acid contents, and so to improve fruit qua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P-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odium; tomato; fruit setting rate; yield; quality

S482.8+96;S641.2

A

2095-3704(2022)02-151-05

纪祥龙, 王开运, 武玉国, 等. 1%对氯苯氧乙酸钠水剂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评价[J]. 生物灾害科学, 2022, 45(2): 151-155.

10.3969/j.issn.2095-3704.2022.02.27

2022-05-10

2022-06-09

纪祥龙(1983—),男,博士,主要从事农业绿色生产技术研究与推广工作,jixianglong5@163.com;*通信作者:姜莉莉,助理研究员,gssjianglili@shangdong.com。

猜你喜欢
水剂调节剂坐果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注意事项及常见病害
蝴蝶兰与指甲兰远缘杂交坐果率分析
47% 2甲·草甘膦水剂对桃园4种杂草的防效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在烤烟上的应用研究
核桃树如何施好早春肥
2015中国植保市场生长调节剂畅销品牌产品
2014年陕西宝鸡地区苹果坐果率的调查及应对措施
骏枣枣头摘心效果
性和谐的调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