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群体的历史考察与影响探析

2022-10-15 01:57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留学生体育专业

孙 岩

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始于1872 年,彼时积贫积弱的中国正面临各种内忧外患,清政府为图自强,希望“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复兴之境”[1],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民国初期继续延续此政策,到20 世纪初期留学生的数量一度达到高峰,后因战争原因开始下降。留学生们也不负众望,从国外带回了先进知识的火种,在旧中国点燃了科学民主自由的熊熊火炬,照亮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前进的航程。约1902 年前后,开始出现专修体育的留学生,如徐一冰于1902 年-1906 年进入日本大森体育学校学习,马约翰、吴蕴瑞与郝更生则先后于1919 年和1925 年到美国春田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专修体育[2]。但笔者在梳理文献过程中发现涉及近代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群体的研究极为少见。她们是谁,一共有多少人,出身背景是怎样的,对中国近代女性体育的发展有何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都未见有系统的梳理[3-7]。而事实上,在近代专修体育的留学生群体中亦有为数不少的女性,她们学成归国积极倡导并从事体育教育,对推进近代中国体育发展进程起到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近代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回国后所从事的职业和所参加的活动及对中国近代体育特别是中国近代女性体育发展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进行考察与梳理,以打开、还原一段被尘封的历史,丰富我国近代女子体育史研究。

本研究截取的时间节点为1912 年到1937 年,之所以这样选择,源于经笔者初步考察发现,1912 年之前出国攻读体育专业的女留学生仅有两位,且均属自费。一位是汤剑娥(又名汤琳),是中国体操学校创办人徐傅霖的夫人,曾留学日本体操学校,于1905 年回国与其夫一同创办体操学校[8-9]。另一位是广东新会人陈英梅,于1905 年抵美,1913年在波士顿卫斯理学院(Wellesley College)获得体育学学士学位(physical Education,A.B.)并于同年回国[10]。而在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大大放宽了对所学专业的限制,留学生除可以选医学、采矿、五金、土木工程、铁路、建筑、电气等以理工和实业为主的专业外,也可以选修文学、哲学、艺术、体育等专业[11],由此,专修体育的女性留学生人数开始增多。而1937 年,由于全面抗战爆发,受战争的影响,国民政府修订了留学政策,所选派专业多偏重理工学科,在官方统计数据上也未再出现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的派遣记录[12]。另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关注的是民国时期专修体育的女留学生,不包括兼修者如秋瑾等人[13]。

1 体育专业女留学生概况

对笔者目前所掌握资料进行统计,1906 -1937 年,至少有10 位女性赴日本攻读体育专业,主要来自浙江和广东[8,14-18]。1912 -1937 年,赴美攻读体育专业的女生人数为17 人,主要来自福建、广东、江西、浙江等省[19]。从获得学位的情况来看,在日本取得硕士学位的共有3 人,取得本专科学位的共7 人。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著名女性体育学家张汇兰女士曾3 次赴美,并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她也是中国第一个体育学女博士。另有上海女子体育专门学校第三期学生马心仪于1921 年考取山东省留美名额,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大学学习体育,1930 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此外还有9 人取得硕士学位,6 人拿到学士学位。由此可以看出,20 世纪20 年代以后,前往美国留学专修体育的女性人数明显增加,并且多取得了较高的学位。究其原因:一是当时美国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层次的教育体系,而在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则以学士、硕士学位为主,并且对硕士学位的要求极高,而博士并不在当时的教育体系中,通常只是学识渊博的学者才能得此殊荣;二是民国初期,在“庚款兴学”的影响下,公派留学的重心开始由日本转向欧美,加之受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的目的已经从尚武和健康转变成为教育的一环,更为看重通过体育来促进个体身心共同发展和培养社会道德规范行为。三是留学美国的女生大多在出国前已经具备一定的体育和语言基础,比如在美国获得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女留学生中有9 位在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习和工作过,这所学校也被认为是近代中国女子留美体育师资最主要的摇篮。

表1 1912 -1937 年间出国攻读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的基础信息Table 1 Basic profiles of women physical education major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from 1912 to 1937

续表1

中国近代留学史上一直并行着自费和官费两种途径,自费留学引发官费留学,而官费留学又反过来刺激和促进自费留学的发展。体育专业女子留学也不例外,采取了官费、自费以及中央与地方多方派遣政策,部费、省费、县费,或企业公司、社会集团、教会组织等经费筹集方式,给女子留学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官费体育专业女子留学的派遣最早出现在1914 年,籍贯福建福州的张瑞珍考取了第一届清华专科女生留美名额,赴美学习体育与文艺,于1919 年获卫斯理大学学士后回国。在近代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的籍贯信息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就是这些女生的原籍多以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城市为主。这首先与各省的人口数量和密度有关,同时也与沿海城市经济发达程度和文化开放程度有密切关系,这些地区较早地吸纳了男女平等的思想,提倡女子教育,因此女性所受的束缚程度没有内陆那么深,女性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 近代体育专业女子留学的时代背景

2.1 近代女子留学教育的开展为体育专业女子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

为学习外国先进的教育制度和科学技术,晚清政府在1872 年开始推行留学政策,广派留学生出国留学,但最初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基本都是男性,女性被排除在外。1903 年后,清政府陆续实施了废科举、办学堂、奖励留学、成立学部等措施,加之受维新运动时期提倡女学思想的影响,1905 年出现了首批地方政府官费派遣女子留学。官费女子留学,使女子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后的几年,女留学生人数明显增多。民国初年,中美政府在庚款留美问题上制定了两年选送10 名女子留学和补助自费生(包括女生)的政策,更是提高了国内女子留学的积极性。因此,清末民初政府制定的支持女性留学的政策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为体育专业女子留学的出现和延续提供了可能。

2.2 中国自办的体育学校和体育专业为体育专业女留学生提供了职业舞台

清末维新派从塑造“新国民”的角度呼吁和倡导女子体育,松动了三千年高压下女子身体教育的磐石,近代女子体育开始萌发幼芽。中华民国成立以后,近代女子体育逐步兴起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15 年上海女子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1925 年并入金陵女子大学)和基督教中华女青年会向北京政府教育部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上海创办女子体育师范学校的报告,并于同年在上海试办了女子体育师范速成科,随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等培养体育人才的专业学校或系、科相继成立[4]。其中四年制的高等学府的体育系在课程设置上较为全面,对学生的入学资格审查和在校学业表现上要求也较为严格,对师资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彼时正值国立大学和女子高等师范、教会大学的教职开始向女性开放。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具有丰富体育知识和教学经验的归国体育专业女留学生就成为高等学校征召体育师资的首选,她们也因此有了发挥特长的更为广阔的职业舞台。

2.3 近代体育专业女子留学与妇女解放程度息息相关

在近代女性留学现象开始出现之前,中国女性很少有机会放眼看世界,她们被困囿于深宅大院,裹足难行,被“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侵蚀,很少会有意识地审视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男女平权的观念在这场运动中被广大民众所接受,撼动了封建社会文化传统中“男女有别”的强大根基,女性争取到了获得更高教育水平的机会,冲破牢笼,与男性一样到美国、日本等当时教育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进行深造,亲身体验和学习体育相关理论与技术,开阔眼界,强健身心与体魄,回国后成为体育教育界和理论界的精英,为国内培育众多优秀师资,为推动中国妇女解放与女性体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4 近代体育专业女子留学质量与留学人员在国内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

清末留学日本专修体育的女性通常在国内并未接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在日本的学习通常以速成班为主,半年或一年即回国,因此学习效果自然不会有明显的提高。民国初期的女留学生与清末不同,像清末留日高潮影响女子纷纷赴日留学一样,民初留美热同样刺激和促进了女子赴美留学。此时期的女子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人数增加,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1922 年《壬戌学制》颁布,规定女学不再单独另设系统,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接受高等教育,高中毕业和大学毕业的女学生迅速增加,留学目标也已脱离初中等教育,转向高等和专门教育。进入民国中期此变化更加明显,笔者收集的资料显示留美专修体育的女生中至少有9 位是出身于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的,并且这个时期出国攻读体育专业的女留学生多是在国内体育专业毕业且具有教学甚至是管理经验的女性,她们中的大部分人在国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

2.5 强烈的求知欲、不屈的个性、独立自主的意识等是近代体育专业女子留学群体得以形成的主观因素

近代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群体的家境普遍较好,家长比较开明。但在当时封建观念根深蒂固的社会环境中,要出国留学,而且选择的还是体育专业,如若个人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即便出生在富裕、开明的家庭,也很难实现。因此,在整体不利的大环境下,强烈的求知欲望和为了实现理想不惧艰难的品性为其日后能够远涉重洋进行学习埋下了伏笔。她们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在抵达国外以后,凭借不屈不挠的韧劲儿甚至是争强好胜的个性,克服在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各种困难,执着追求自己的留学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学什么,为她们日后回国走上高等体育教育的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们既具备东方女性的雍容气度也拥有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独立意识,因为敢闯敢拼,同时具备了中西方的文化底蕴与现代女性体育的素养与能力,使她们在出国学习体育的过程以及回国教授体育的经历中可以兼容中西,对推动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不可磨灭的作用。

3 攻读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群体归国后的主要贡献

3.1 参与体育学科建设,提升女子体育教育水平

尽管本研究把研究对象留学的时间节点限定在1912 -1937 年之间,但必须要提到的是在1908 年成立的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女子体育专门人才的学校——中国女子体操学校(后改名为中国女子体育师范学校)的创办人——汤剑娥。汤剑娥女士是中国第一位留学日本专修体育专业的女性,回国后从事女子体育教学,也是中国近代首位中等学校的女体育教师,开创了近代中国女性出国攻读体育专业的先河,汤剑娥是近代攻读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群体的代表性人物,对后来出国专修体育的女性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从1915 年以后,留美专修体育的女生回国的人数陆续增多,因她们有体育专业留学背景,得以在高等学府和专门培养女子体育师资的学校发挥专长,贡献所学。如陈英梅担任了上海女青年会体育师范学校的校长,张汇兰、高梓曾先后担任国立中央大学女子体育部主任、教授,张瑞珍曾担任厦门大学教育科女子体育部主任兼英文教师[14,29]。体育课程的设置也主要是参照美国,由单一的体操运动发展为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课程(如体育史、体育原理、运动生理卫生、教材教法、篮球、网球、排球、舞蹈等)以及选修课程(如大众体育、统计学、社会学、哲学、音乐)等较为全面的课程体系[30]。

3.2 编著体育理论著作,开展体育科学研究

体育专业女留学生回国后,除担任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外,还编译教材、发表著作和从事学术研究。女子体育的发展是20 世纪30 年代中国体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的思路和方向主要集中在女子能否参加体育竞赛的生理问题、体质教育问题、女生体育项目的选择及女子体育教育的合理性问题上。如陈永声所著的《体育概论》一书,内容共九章,以当时美国提倡的自然体育思想为基础,对儿童体育、青年体育、女子体育、大众体育、学校体育等进行了论述[32]。针对当时中小学体育教材不足的现状,陈英梅根据历年教授体育课的心得和在美国的学习经验编著了《分级体育活动教材》(1930 年由上海青年会全国协会出版),按照年级编排游戏、韵律操、模仿操等。此外还有张汇兰和孙微合著的《合缓运动》以及金陵女子大学体育系教师合著的《基本体操》[32]。高梓和张汇兰一同撰写的《中国女子体育问题》批判了传统社会对女性的审美标准,认为所谓娇怯柔弱、瘦骨多愁的女性美其实是一种病态美,可导致女性身体孱弱,甚至会带来弱国弱种的危机,应该加以反对,并提出女性应该积极参与体育以获得健美的体格。

3.3 在体育组织中担任职务,致力女子体育事业推广

建立体育组织是发展体育运动的重要保证。要推广女子体育事业,就需要作为当事人的女性在有知名度和权威性的体育组织中具备发言权。1924 年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上海成立,1931 年该会获得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承认,作为中国的国家奥委会领导全国体育活动,高梓当选为常务理事,是9 位常务理事中唯一的女性,在会议中提出要模仿美国的国家体育协会,下设女子部,专门推广女子体育。1932年10 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以所辖的体育指导委员会为基础,成立了独立领导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组织机构——全国体育委员会,共聘任了18 位委员,其中女性有张汇兰、黄丽明和陈英梅。张汇兰在担任委员期间致力于女子体育促进方案的实施,她提出女子体育应符合女子身心发展规律,要“就女子生理特点以规定其运动范围”“体育指导员以女子为最合适”等观点[33]。这种具有性别意识的观点对后续体育教材的编写和课程标准的制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规定初高中女生可以酌情减少田径运动,大专女生的球类运动中足球项目可以免修等。

3.4 出国考察与出席国际会议,加强对外交往

体育专业女留学生不仅在国外留学时作为中外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在归国后也发挥了交流使者的作用。1932年,陈咏声出席了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她是中国派出出席国际奥运会的第一个妇女代表。1936 年,由部分省市教育厅厅长、大专院校体育教师及社会工作者组成的中华体育考察团赴德国参观奥运会同时考察欧洲国家的体育发展状况,其中就包括黄丽明、张汇兰、崔亚兰和谢文秋以及高梓等人[34]。在考察期间,她们还参加了世界休闲会议、国际体育学院营、国际体育会议及运动医学会议。回国后,陈咏声撰写了《欧洲各国体育近况》一文,将她在欧洲考察期间的见闻做了概要介绍,并建议政府派更多的人赴欧留学。这些活动是中国女子体育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联系的开端,对促进我国女子体育的发展和学习西方国家女性体育运动的经验以及扩大中国女子体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都大有裨益。

3.5 培养女子体育教育师资力量,提升女子体育教育水平

赴日与赴美攻读体育专业的女留学生学成回国后,大都留在高等学校体育系、从事体育教育与行政管理工作,把在国外所见所学应用到国内的教学实践中,除充实了当时的女子体育教育师资以外,也为刚刚起步的中国女子体育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时女子体育人才与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的不足。如高梓1925 年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任教,统计培养了100 多名女性体育人才。1927 年回国的陈咏声先后在国立浙江大学、上海中西女校、南京金陵女子大学等学校任教,并开设了包括田径、球类和体操等多个项目的体育课程,她以严格著称,在上海和全国女子体育教学领域都很有声望[35]。

3.6 推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进程

中国女子留学最早是以伴读身份出现的,她们跟随父兄或者夫婿出国就读,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的“临时留学生”,当父兄夫婿学成归国时,她们也会辍学同归,真正完成学业者甚少。而20 世纪初期赴日本、美国攻读体育专业的女子,不管她在国外学习的成效如何,仅凭敢于跨海出洋、而且选择的是并非当时热门的专业这一点,就值得千百万深闺同胞顶礼膜拜。囿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女子出国留学攻读体育专业比男子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她们在西方进行体育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同时,也接触到了民主、平等的思想,具有较强的妇女权利意识和对国家及社会的责任感。她们代表那个年代许多中国知识女性的特质,虽然表面上是在争取女性体育的空间与自由,其实也是在争取接受教育、参与政治和获得职业的空间与自由,是推进中国近代女性解放进程的重要动力。

4 结语

民国时期体育专业留学归国的女性是那个时代修习体育专业女性群体中的佼佼者,是当时文化价值、性别关系、职业制度和政治权力变迁等诸多因素交互形构的结果。大部分人成为当时体育领域中的知名教育者和专家,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社会声誉,也有更多的机会出国考察世界体育新进展,使中西体育教育交流的规模与速度同步提高成为可能。而这种富有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交流,在促进我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的体育、文化、教育与西方文明之间文化壁垒的消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民国时期体育专业女子留学现象的出现与发展既是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沉沦过程中救亡意识激荡下的历史产物,也是中国女子体育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嬗变过程中新兴力量兴起的标志。这些女性通过家庭、学校、教会以及工作岗位获得了出国攻读体育专业的机会,在不同的地域空间接触到了不同的人文环境,获得了新的学习机会,扩大了眼界和职业空间,确立了职业地位。但是在那个女子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的数量与男性相比始终不占优势。因此,她们回国后也是自觉或不自觉的利用自身的性别身份与特质,主要以从事女性体育和学校体育教育教职和研究为主。

此外,透过体育专业女留学生这一局部景象,亦可间接的透视西方女性主义、自由主义理论进入中国后,与中国的民族主义、国家主义交互构建与形塑的历程。体育专业女留学生即是时人所称的“新女性”,在对外来女子体育文化的吸收上,她们是接受者和集成者;在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文化的构建上,她们又是先驱者和开拓者,用事实证明了女性并非“第二性”,而是构建民族与国家革命与建设的主力军,在中国女子体育走向现代化的历程中具有同一时代其他女性群体无法比拟的能量。近代体育专业女留学生的数量虽然很少,但她们留学的意义并不与人数成正比。她们不仅是中国近代教育留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女子体育近代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留学生体育专业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