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摄影中的X线辐射防护方法及应用

2022-10-17 10:08张际州叶斌朱隽典
医疗装备 2022年18期
关键词:床边成片病房

张际州,叶斌,朱隽典

杭州市中医院 1 医学装备部,2 放射影像中心 (浙江杭州 310007)

床边X线摄影是放射科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危重症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但该检查方式存在一定的辐射隐患。在患者接受X线检查时,同病房患者及随行人员均会受到X线辐射摄入的影响[1]。故需要重视患者的防护研究,保证防护质量,进而减少辐射对患者机体的不良影响。以往临床采取常规模式开展防护工作,即在操作时将患者单独留在操作室,使用铅围脖防护患者射线敏感部位,尽量缩短曝光时间等基础防护措施,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辐射对患者机体的损害,但该措施不能最大限度保证防护质量。随着临床研究的发展,有研究证明,在采取常规防护措施的同时,进行摄影宣教、改善病房环境、做好摄影前准备、合理选择仪器设备、落实好摄影过程中的防护与周边人的防护等工作,可增强防护效果,减少摄影操作对患者及周围人员的不良影响[1]。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床边摄影中的X线辐射防护方法及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收治的131例需进行床边摄影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与试验组(66例)。对照组男35例,女30例;年龄18~80岁,平均(43.36±5.64)岁。试验组男33例,女33例;年龄20~85岁,平均(47.17±5.3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无认知功能障碍;无射线应激反应;无沟通障碍;当前未妊娠;不存在其他急慢性及复合性病症。排除标准:一般资料不全;家属对本研究有异议;中途退出本研究。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床边摄影。

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辐射防护方法:(1)摄影时,要求患者家属、病房内的其他患者均离开病房;(2)利用铅围脖对射线敏感部位进行防护;(3)减少患者的曝光时间;(4)定期组织相关操作人员与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操作准确性与规范性等。

试验组采用针对性X线辐射防护方法,具体如下。(1)摄影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床边摄影仪器及运用,减少其不安与焦虑感,增加其信心,提升其依从性,拉近医患关系。(2)病房环境:在病区或病房设立专门的摄影室,摄影室墙体、门窗及封胶均使用防辐射材料,且所有材料均需符合国家防辐射建材标准(防辐射墙面国家标准为0.2~0.4 微特拉;防辐射铅门窗均需要>3 mmPb[2]);在摄影室内配置拍片床、呼吸急救设备、防辐射穿戴用品及预防设备,在摄影室门口标识电离辐射警告、放射防护注意事项、醒目的作业状态指示灯及智能闭门开关。(3)摄影前准备:摄影前,要求患者去除拍摄部位体表的金属装饰物,行床边可视无线移动DR检查。(4)仪器设施选择:使用UDR370i型可视化移动DR摄影系统,曝光条件设置为管电压65~80 kV,管电流3~10 mA;根据患者年龄、体质量等情况调整设备最佳拍摄视野及曝光范围。(5)摄影过程中的防护:a.摄影拍片前,将患者引导至拍片床,协助其穿戴防护设备,仅暴露拍摄部位即可;b.摄影时,严格把控摄影对照射野,避免散射线,要求将X线控制在临床所需最小范围内,并精确束光器范围,使可见光指示范围与实际X线区域统一,并将照射范围精确控制在诊断范围内,在摄影过程中,注意保持摄影距离,将其控制在最佳范围,以摄影千伏值与距离平方成反比为最佳状态,若出现过多散射线,则表示距离过近,若出片质量较低,则表示距离过远,为患者添加厚度适宜的过滤片可将X线低段能量部分过滤,同时可增强其躯体的射线能量,达到降低辐射剂量的目的;c.医护人员穿戴防护设备,在室外的可视窗口对患者情况进行观察,检查完毕后,协助患者卸下防护设备,并立即将其引导出摄影室,以减少患者其他未摄影部位辐射剂量摄入,同时保护医护人员。(6)周边人员的防护:摄影期间,疏散周边人员,尽可能将其引导至距离摄影室5 m以上位置,以减少辐射带来的危害。

1.3 评价指标

(1)辐射摄入量:以国家规定的公众单次照射剂量安全限值2.5 μSv/h为参照,比较两组瞬时辐射剂量。(2)图像质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依照《全国放射科QA、QC学术研讨会纪要》[3]中的影像诊断标准,对两组X线成像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以此为依据评估图像质量,A类,影像清楚、反差明显、锐度高、软组织结构清楚、没有活动假象、元影像交迭、姿势准确;B类,未符合A类影像标准中的任意1条,但未对临床诊断产生不良影响;C类,有2项或2项以上不符合诊断标准,但未对临床诊断产生不良影响;D类,属于无价值影像,无法协助临床作出诊断,需再次摄影;有效成片率=(A类片+B类片+C类片)/总片数×100%。(3)被动辐射人数:比较两组摄影过程中,同一病房中未接受检查患者数量及其他人员数量。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辐射摄入量比较

试验组瞬间辐射摄入量为(0.08±0.05)μSv/h,低于对照组的(0.60±0.13)μSv/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01,P=0.001)。

2.2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

试验组有效成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图像质量比较[例(%)]

2.3 被动辐射人数

对照组摄影期间病房人数为264人,被动辐射人数为262人,占比99.24%;试验组在场人数为283人,被动辐射人数为1人,占比0.35%;试验组被动辐射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5879,P=0.001)。

3 讨论

我国每年大约有2.5亿人次进行X线检查。X线具有较好的诊断参考作用,尤其是投射人体器官及骨骼形成影像,被广泛应用于辅助诊断。X线能穿透人体,但遇到遮挡物(如骨骼)时底片上不会曝光,成片显示为白色,但在感光胶片上可显现某一部位内部组织的图像,从而帮助临床医师判断其中是否存在健康问题[4]。但在X线辐射下,人体中的细胞、组织、体液等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物质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从而可破坏机体中的部分大分子结构(如蛋白质分子链、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等),进而破坏细胞的正常功能[5]。辐射损害的机制与其他病症类似,除了会引起分子和细胞层面的改变之外,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继发效应,从而影响人体功能甚至身体的总体状态。已有相关文件[6]明确规定,对接受X线检查和治疗的患者,应当采取屏蔽措施,以保护相邻辐射区的重要器官和组织。

以往临床针对床边摄影患者主要采用常规X线辐射防护方法,包括减少病房患者与家属数量,改善检查环境;采取局部防护措施,控制摄影时间;提升操作人员、护理人员操作专业性与规范性,确保摄影操作可以顺利进行,通过这些措施可减少辐射对患者的伤害。但由于患者与家属缺乏床旁摄影专业知识,不清楚护理人员的目的,导致依从性较低,不仅会降低成片质量,还容易造成护患纠纷,不能最大限度对患者进行保护。有研究表明,对进行床边摄影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辐射防护不仅要给予患者针对性的防护措施,还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摄像前宣教,给予患者及其家属综合性指导,一方面可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依从性,另一方面可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辐射损害的警惕性,避免增加其辐射摄入量[7];此外,通过改造患者的拍摄环境,可避免大范围辐射的产生,有利于患者接受针对性的照射,减少未受检部位的辐射暴露,提高成片质量,同时可保护医护人员与周围人员,避免其长时间处于辐射环境中。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瞬间辐射摄入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成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被动辐射人数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明,针对性X线辐射防护方法通过摄影宣教、改善病房环境、做好摄影前准备、合理选择仪器设备、落实好摄影过程中的防护与周边人的防护等一系列措施,可让家属与患者了解床旁摄影的目的与危害,丰富患者与家属的防护专业知识,进而提升患者依从性,为摄影操作创造良好实施条件,减少设备仪器、环境、患者等方面因素对摄影的不良影响,提升成片质量,并可对同病房其他患者进行有效保护。

综上所述,床边摄影中采取针对性X线辐射防护方法效果较理想,可有效减少患者辐射摄入剂量,同时减少周围人群被动辐射率,提高成片质量。

猜你喜欢
床边成片病房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春游路上创意照
叮咛
自然资源部:存在大量闲置土地的 不得批准“成片开发”征收
自然资源部:制定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
病房
理由不成立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