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书论、画论对书画鉴定的作用

2022-10-19 13:31彭晓东
老年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书论画论文献资料

□彭晓东

历代书法论文选

书画收藏、鉴定是一门兼具实用性和学术性的学问,需要一定的书画阅历、文史和艺术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国书画作品的鉴定,既不能脱离书画史研究的基础,又需要对历代书论、画论有一定程度的掌握,进而了解书派、画派的渊源流变,准确把握时代风格。

中国书画鉴定的常用方法有目鉴和考证。目鉴,就是鉴定者用眼睛,通过笔墨的个性特点凭经验去分析作品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以及相关的印章、款印、纸张、装裱形制等。比较有代表性的鉴定家有张珩、谢稚柳等。考证,即鉴定者通过作品中所表现的题材内容、服饰、建筑及题款内容的年代等画面因素,用书画史、文学史、历史、文化史等文献知识与作者实际情况进行辨析和验证而得出结论。老一辈鉴定大家徐邦达、启功、傅熹年等,比较推崇这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如对于存世比较多的作品,用目鉴可以比较快捷地得出答案,前提是要掌握文史知识以及记忆储存大量的图片信息,才可以准确鉴别。而相对留存作品稀少,可资对比资料少,通过一些文献资料的梳理,考证就显得比较重要。但是,在实际的鉴定过程中,两者相辅相成,综合运用,有利于做出切合实际的结论。

书论、画论是考证运用比较多的文献资料之一,也是学习鉴定的必读物。近代著名艺术史学家俞剑华曾从画史、画法、画理、画鉴、画诗、丛书等类别开过一个书单,每一个类目都例举了详细书目,如在画理类,便例举涵盖历代画论54种的《画论丛刊》。鉴于书论、画论等文献资料对鉴定的实际作用,现分述几点如下:

书论、画论中的有些论述是书画鉴定的要点。在我们实际鉴定的过程中,这些要点往往会成为鉴定的主要因素。通过对部分文献资料的梳理,如《历代书法论文选》中有14条为鉴定书法的要点。兹录几则如下:“思翁行押尤得力《争坐位帖》,故用笔圆劲,视元人几欲超乘而上。此跋其加意所书,精采溢发,直与鲁公相质于千载之上,不惟来学可资为津逮也。”(清何焯《义门题跋》);“成亲王初学赵吴兴,不失尺寸,所刻《诒晋斋》可按也。晚学欧阳,以得《化度寺》原石本于吴荷屋也。”(清杨守敬《学书迩言》)。

历代书论、画论的编撰者,一般都是较有成就的艺术创作者或眼力超群的鉴赏家。这些书论和画论虽没有完整的文本体系,大多都是零星的只言片语,但是留存下来的这些书画鉴定经验则代表了当时书画鉴赏的高水准,仔细研读有利于书画鉴定。如“清四王”之一的王原祁,写就《雨窗漫笔》总计10则,从绘画技巧到绘画鉴赏等方面做了比较翔实的论述。著名书画鉴定家王季迁的鉴赏实践思想,即来自王原祁的《雨窗漫笔》。杨凯琳编著的《王季迁读画笔记》中写道:“王原祁的画论也影响王季迁的鉴赏和买画的偏爱。”

从实际情况来看,鉴定就是对文史知识的检验。因为画上题跋、诗词、纪年、款识、建筑、服饰等,都需要对文史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如清范玑在《过云楼论画人物》中指出:“画人物须先考历朝冠服、仪仗、器具、制度之不同,见书籍之后先,勿以不经见而裁之,未有者参之,若汉之故事,唐之陈设,不贻笑于有识耶?”可知,对于绘画者来说,如果不了解历史是会出错的;而对于鉴定家来说,如果知晓这方面的知识,也就不难辨别作品的真伪。

书论、画论是艺术作品的文字解读,是艺术史的重要部分,仔细研读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笔墨真谛。文字和艺术作品两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异同。如,艺术作品中的笔墨是一个抽象概念,但却是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当我们直接面对作品时,不一定容易理解某艺术家的笔墨特征,可当我们把文献里的书论与画论相互研读时,则会豁然开朗。书画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辨别过程,要对书画做出比较可靠的鉴别,需熟悉各家笔墨,掌握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以及材质、装裱、印章等辅助依据。同时,研读书论、画论等文献资料亦能帮助审定书画。

《墨葡萄图》明·徐渭 165.4cm×6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猜你喜欢
书论画论文献资料
用信息技术搜集文献
鲁建作品
张怀瓘书论中的“先文后墨”说
浅谈文献资料的特点和作用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顾恺之艺术成就浅议
图表的利用
《虞世南书论》